03.07 剛大學本科畢業生,在一線城市只拿4000工資,你會去嗎?為什麼?

阿亮帶你看影視


職場火鍋作為資深HR,實事求是地講,你不幹也得幹,因為你可能找不到更高的工資,最後還得回來“低頭”。很簡單,有些行業就這個價格,你不幹,有的是人幹。千萬不要被“網上的平均工資”誤導了,平均工資再高,大多數人還是分母。

第一,一線城市的起點工資4000元,非常普遍,別以為開口閉口8000元,那是人家的專業。

一線城市生活成本高,工資就應該高嗎?這個邏輯還真不成立。在那些大量存在的傳統行業,還有那些大量存在的基層公職崗位,工資不會高的,“天花板”現象非常明顯。月薪4000元,不奇怪啊,這些行業出不起5000元以上的價格。比如,你學紡織的,學機械的,學煤炭的,學鋼鐵的,學基礎化工的,這些行業屬於夕陽西下,你指望給你開除萬元工資,你問問他們的中層管理人員能拿多少?給你4000你不願意幹,你走人好了,門口排隊的不要太多啊。你211/985的不幹,還有大量的普通本科生甚至三本生搶破頭呢。

第二,作為外地學生你可以找高薪工作,許多本地人可能就接受了。

我在企業工作,工資相對較高。但一些同學,名牌大學畢業,照樣在小學裡當老師,一般年紀了,工資也就是四五千。外地人,又要租房,又要吃飯,生活成本高。北京人呢,人家有房有車,有一個輕鬆崗位,有一個鐵飯碗,人家幹啊,舒舒服服的。你給他們一個萬元月薪的工作,人家還不要呢,萬元月薪有萬元月薪的壓力啊,人家不受那份累。

第三,對於題主這類外地人,還是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起點工資。

在一線城市,起點工資四五千元,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挺正常的。但誰眼光只盯著一年兩年啊。有些人一看起點工資低,就打道回府了,回家鄉了,以後再想返回一線城市就更難了。所以,你若想在一線城市打拼,就要有吃苦的思想準備。

在一線城市裡,就業機會多,跳槽的機會也多,當你有了工資議價能力,你還用發愁工資低嗎?別忘了一線城市的工資彈性非常巨大。你拿著4千月薪,可有人拿著4萬月薪,還有人拿著4千萬的月薪。我相信你肯定不是衝著4千月薪來一線城市的,你也有4萬月薪甚至40萬月薪的夢。

綜上,你是否留下奮鬥,要“三看”:一要看自己的雄心,二要看自己的生活定位,三要看自己的成長能力。如果你要定位在一線城市發展,就要記住,企業裡的薪水彈性,今天你是基層崗位月薪4千,幾年後你是企業中層月薪1萬,十年後你是企業高層月薪4萬。只要你有未來成長的期望,有那個本事,一線城市會給你回報的。


職場火鍋


我去年畢業的,大學也只是一個普通一本,專業是坑爹的“漢語言文學”,每學期最後一週學的東西比之前幾個月都多,可想而知我是什麼樣的“貨色”。

大四校招的時候,對工作根本沒有任何要求,只求“畢業不要失業”,至於工作地點,不是新疆西藏就好;工資,養得活自己就行。於是隨便籤了一個工作,就來了東莞!

東莞肯定算不上什麼一線城市,但處在廣州與深圳之間,工資水平怎麼也不能太低吧。但我呢,實習期2500,轉正後也只有3000的扶貧工資,公司管住,但扣除水電費,每個月也就2800左右。幸好我一個單身狗,比較節約,每個月還能留下1500,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

一年啊,這樣低的工資,但是當自己沒有能力時,又有什麼資格挑剔呢,所以別抱怨自己工資低,你低是因為你菜,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努力提高自己吧!


鹿途Luxtude講數碼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最真實的感受。在一個一線城市,一個月4000塊錢的工資,應該算是正常的。因為你要記得,你才剛剛畢業。

我畢業半年後從原先的公司辭職,來到了北京。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找工作,一開始我認為,在北京找工作,工資一定很高,而且我還算是有半年的工作經驗的。所以我在填寫期望工資哪一項的時候,如果是管吃住的話,我就填5000,如果不管我就填6000,就這樣我一開始還認為填少了呢。可是在面試了有半個月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那些給反饋的公司,給的工資差不多都是4000左右。然後我就給公司打電話,我說你們標記的工資都是5000以上啊,為什麼給我4000?然後人家開始給我解釋說,人家也是考慮到工作經驗與熟練度的問題。一般剛畢業的畢業生的工資一般都是4000多,以後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工資也會增加的。

所以說,對我們這些剛畢業的人來說,想找一份高工資的工作估計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我們應該腳踏實地,用經驗來充實自己。當自己的經驗很豐富以後,我們的工資自然就會增長,或者可以自己創業。所以說,一開始千萬不要嫌棄工資低,可以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空心欣


首先,我不勸你具體該幹這份工作,還是該放棄這份工作。我想問你,這份工作對自己的擇業目標和發展有沒有過深入的思考。

如果是喜歡的行業,並契合自己的專業,公司又能提供應屆生的培養機制,那我要告訴你,就算給的錢不到4000,勉強讓你在大城市生活,那你都應該去嘗試一下。

我是2014年到的北京,當時在北京第一份工作給我開的工資是2500元。我也是大學本科畢業,當時我也覺得很難過,畢竟我有學歷,但真到我入職了以後,我才發現身邊共同工作的同事有多優秀,他們拿高工資,而我才這麼點兒,我覺得是應該的。

人要有長遠的眼光和目標,所以我謙卑地對待工作,認真地和身邊的同事學習,並不放過每一個節假日,自我努力和充電,後來,自然而然地,工資也就慢慢上來了,跟身邊的同事齊平。

如果一畢業進入工作崗位時,就把眼光盯在薪資待遇上,我覺得這不是最好的選擇,更好的選擇是找準行業和公司,你要記住你永遠都是在為自己工作,能力提升上來了,到時候工資就再也不是你所糾結的內容了。

最後,還要提醒一點,如果一家公司在你畢業時,一上來就開上萬的薪資,我反倒建議你認真考慮考慮,或者直接放棄。因為你能知道自己剛畢業可以做些什麼,而且能開這麼高的薪資,你也要好好關注下這家公司為什麼能給這麼多。

總之,第一份工作,工資不是第一,能為你提供和培養的能力才是。

最後,祝好!


北漂青年在生活


應屆畢業生在一線城市工資拿4000,太正常了吧。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找了一份管理諮詢的工作,工資6000,但是分為兩部分,4000位基本工資,2000為績效工資,但這2000的績效工資是必須你在項目上才會有,然後當時公司其實項目壓根就不飽和,基本不會給你一個新人上項目的機會。而且當時試用期是三個月,工資還不是全額,雖然公司一個月就讓我提前轉正了,但是我前兩個月加上補貼,工資到手才剛剛4k。當然,公司存在哄騙的性質,然後我在公司呆了兩個月就辭職了,任老闆說加薪還是上項目。

當年我們畢業的時候,大家對工資能到5000就已經很滿足了,本科生畢業後公司低於四千的多得是。現在我研究生已經工作三年了,我們同班同學在北京工作的,仍然有人拿著六七千的工資。當然,這些可能是低於平均線水平的,工資高的年薪幾十萬的也有。不過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對這份工作或者這個職業比較感興趣,並且看重它的潛力,那起薪並不重要。

從職業規劃來看,對應屆生而言,找工作,成長空間一定是最重要的,4000塊在一線城市裡,工資肯定算不上好的,但如果你能用4000塊錢在這座城市生存下去,並且這份工作能夠讓你充滿挑戰,並且能學到很多你期望學到的東西,那努力嘗試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作為應屆生,你對企業而言真的是一張白紙,企業需要花很多的心思去培養一個一點經驗都沒有的人,你首先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這件事情。其次,你應該更加關注你是否對這份工作感興趣,你在這份工作上是否能學到更多的本領,你的未來空間是否有比較大的潛力。如果你過了這段迷茫且難熬的時期,高薪不是問題。

當然,如果這4000塊錢是明顯低於你的實際能力的,那你可以選擇再考慮其他工作。


我在美國等你來


會幹,必須幹。

等你到了非一線城市你會發現:物價高的嚇人,工資低,一線城市的消費,三線城市的工資,這就是非一線城市扎心的經濟狀況。還不如去一線城市闖一闖呢!



舉個我身邊的例子來說:

我大學最好的朋友之一,保送碩士,有靈氣,漂亮,獨立,學習好。因為深受傳統觀念影響,以做公務員為人生終極目標,在一線城市入編未果,回到小城市家鄉入編某事業單位做小職員。現在變成了一個胖胖的禿頭大媽,穿著打扮也很隨意,有點邋里邋遢的感覺,以前她是一個特別注重形象的女生啊。她跟我說:好後悔當初沒有去大城市闖一闖,也許我的人生軌跡會全然不同。

錯誤的思維毀一生,記住。



在一線城市雖然現階段工資低了點,但是機會多啊,晉升空間大啊,你才剛畢業,需要多多歷練,敢於嘗試。

因為大學生找工作應該考慮全面的發展。

事實上,很多大學生也是這麼做的,他們中很多人把目標瞄準了一線城市。

比如,上述陝西外語院校大學生介紹,目前班上1/3的人選擇了去北京,她自己則去了上海。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很多學生願意到北上廣深去工作,其實工資並不高。有的本科畢業生月薪四五千元,在一線城市扣除房租和飲食費用基本所剩無幾,但是大學生們仍然樂此不疲。

你覺得現在只看那4000塊錢的工資嗎?不,它只是限制你的一道枷鎖。

專為社會職場人士答疑解惑,關注我,讓你提升職場技能,瞭解職場潛規則。


資料共享社群




幾天前呢我有個親戚啊,他問我,說他現在很迷茫啊,剛剛大學畢業兩年吧,然後在銀行從事著客服工作,和他大學學的專業呢沒有任何關係啊,很迷茫,也不知道幹什麼啊,然後呢感覺也吃不了太多苦。而且呢,不敢承擔太多的風險。其實我知道有很多同學啊,大學剛畢業,那個起薪比較低,然後不能夠長期堅持的去做事去成長,從而放棄了在大城市發展的機會,而且這是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啊。我們要把目光放到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長遠的職場發展啊,包括我建議我那位親戚啊,我讓他花個一兩萬去上個培訓班,看上去就是花一些錢承擔了風險,但從長遠來看,你這個技能對你的職業發展可能會非常有幫助啊,遠遠比你現在迷茫的,不願意去改變做工作要好很多。

其實呢,我們知道你慢慢的啊,把一門技能學出來以後啊,或者說比如說你現在做了4000塊錢的工作,在這份工作呢,有一個特定的技能,就是說你不斷投時間投錢投精力,你這個技能越來越強,你技能越來越強,你這個人也會越來越值錢。如果有增長性的情況下,我是建議去做這份工作啊,4000就4000,過多少年以後誰知道會不會變成4萬呢對不對?雖說那人要看長遠啊,要看到最本質的那個東西,就是你現在做的事情長期來看有沒有任何的增長意義,如果有的話就去做啊,切記不要因為有一夜暴富的傾向啊,或者說沒有辦法堅持,而放棄,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可惜的一個決定啊。因為我們知道你要成功的話,你就必須得堅持別人不能堅持下來的。總結一下,就是通過自己定位,在職場不斷摸索,然後發現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技能點,然後把這個技能的不斷的磨練啊,磨練到極致,那個時候呢,你的收入和前途都會非常的光明。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關注英語老師布萊恩,我期待與你分享更多精彩的英語學習內容。


英語老師Bryant


或許很多人從前最大的願望都是快點兒長大,那樣就可以遠離父母無時無刻的嘮叨,脫離他們的監控,從而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後來真的長大了,卻又高唱著“不想長大”。長大意味著自食其力,意味著責任與擔當,再也不是可以想睡懶覺就可以睡到大中午,再也不能撒潑耍賴找爸媽要錢了。


大學四年走過來,初入社會,就會發現一切都不是老師們說的那樣。高中的時候老師會告訴學生們,“別玩啦,上了大學想怎麼玩怎麼玩”,上了大學卻有各種實踐、課題,大學的老師會說,“收收心吧,別玩啦,畢業了想怎麼玩怎麼玩”,後來畢業了,才知道真正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畢業了找工作是一個大事,一個弄不好,就得在家啃老了,如今的社會發展太快,許多的行業出現,機遇和挑戰並存。因此許多有理想,想拼想搏的學生們會去到一線城市,那裡有更多的合適的機會。同樣的,正是因為人人都知道機遇大,所以一線大城市也是人滿為患,想在那裡立足同樣的是不容易。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說“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其實年輕是最大的資本,就應該去拼去搏,不用說一線城市,在哪個城市都是一樣的,自從我們國家2000年高考改革擴招以來,大學生的數量可以說是不斷地在攀升,如今,每年的大學畢業生有近千萬,當初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如今他們也將各奔前程。


大千世界,每個人的想法不盡相同,有的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有的去了經濟較為發達的一線大城市,有的去了愛人的故鄉……並沒有對錯,只在於自己的心。工資是硬傷,但做為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想要拿到很高的工資也不現實,但只要努力工作,相信你一定會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的!


決勝網


本科分級別,985,211,普通一本。本科還分專業,不同專業不同的待遇。本人是紡織的,大四。我們這個行業去一線就是找死。我們已經是211了,專業全國第三(或者第二),在這種情況下,今年來校招的,工資都是4000-5000的稅前。包吃住的下調500-1000。而設計學院的學生這可以輕鬆8000+。所以專業決定了很多。我的室友已經有一個去平安賣信用卡了。趕上個垃圾行業,就只能認慫。紡織苦啊,上市公司來招人,2800一個月,好意思說出口嗎?211本科生就是去餐廳兼職也不止2800吧?說什麼會有優異的升職空間。呵呵,一個人在公司為什麼升職?一,上面位置空出,二,公司規模擴大,需要更多的管理崗。而我所處於的紡織業,則是一個縮量的階段。這更進一步限制了升職的空間。加上某些工廠轉移產能,國內的規模進一步壓縮,到時候能不能有2800都不好說。所以,身為一名紡織的,一本211學生,4000包吃住,我幹了。


鹹魚乾的夢想


說實話,我是不會去幹的,除非這家企業在薪資之外的地方能夠吸引我。

1.薪資四千在4000工資真的太低了。作為近幾年參加校招的過來人,身邊的也有許許多多的人去了一線城市,最低的工資都在五千以上。在一線城市,月薪四千意味著薪資的一半隻夠付房租。在濟南這種二三線城市,月薪4000算是本科畢業生中等水平。

2.給你4000工資,本身就說明這個工作不是重要的工作。職位能創造的價值往往跟職位能拿到的薪資相匹配,除非這家公司比較黑心。本身薪資又低,再加上基本看不到什麼往上走的希望,所以基本上沒有去的必要。

除非這家公司是你能拿到的去大城市的最好的機會,不然還是建議你多去參加一些招聘會,多拿幾家公司的offer,做一下對比。即使是對專業要求不嚴格,號稱什麼專業都能幹的銷售,在一線城市也基本不會開出4000這麼低的底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