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為你揭祕阜陽、亳州人的“根”在哪裡?


為你揭秘阜陽、亳州人的“根”在哪裡?

阜陽、 界首、 霍邱等地經常有人提及祖先來自“ 山東棗林莊 ”,因此很多人把“棗林莊”當做今日的山東棗莊,其實是錯誤的。

那麼,讓我們些移民後裔一直念念不忘的“棗林莊”到底在哪裡呢?。

為紀念600年前那次偉大的棗林莊移民史,今日本人收集一部分相關資料加以說明棗林莊移民相關佐證。

根據文獻記載,從洪武三年至七年(1370 --1374),官方對鳳陽府至少組織過三次大規模的移民。

以下以安徽為例進行求證。在安徽蚌埠固鎮、宿州靈璧,能聽到的還都是祖先來自山西的移民傳說,但向西、向南進人淮北、亳州、阜陽地區,就會發現明初山東移民的蹤跡。1987年編成的《濉溪縣誌 ・人口志))中就有這樣的說法 :本縣移民多在明洪武年間自山東棗林莊徙入。

另據太和縣史老家家譜記載:我避元末戰亂,高祖史興於明洪武二年經山東棗林莊遷居太和縣,佔地千傾,東至舊縣集,西至十里溝,南至沙河涯,北至劉家湖,居二十餘村,謂之佔地老祖。此外,河南鹿邑的丁氏族譜載:吾始祖原籍山東諸城棗林莊。

阜陽潁東尹氏光緒二十六年族譜記載:東方公堂兄弟十一人,明洪武初年自山東棗林莊遷居潁之東鄉。

現居阜陽程集鎮張氏族譜記載:我張氏家族原籍山東棗林莊 (或叫棗聯莊),在明朝萬成年間,因荒亂而遷徙潁(今安徽阜陽 )城內邱家園。

今亳州市利辛縣明初屬穎州,也是鳳陽府轄境,這一帶關於山東移民的傳說更多。1988年利辛縣地方誌辦公室曾組織過一次大型的姓氏源流調查。儘管這次調查缺乏科學的設計和周密的安排,調查質量不高,形成的資料難以運用,但調查中眾口一詞的說法卻特別引人注目―祖先於明初遷自山東,很多人都說祖先來自山東“ 棗林莊 ”。

關於棗林莊具體位於山東何處,均不見官方證實,且現代地名山東省全境均無“棗林莊”之地。不過,六安一位山東移民後裔卻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他以前看過自家的族譜,記得棗林莊似乎在兗州。

目標縮小了,遍閱兗州方誌,最後在康熙十一年(1672)《滋陽 縣誌 》上查到了“東大南社, 棗林莊 ”這個地名。 《山東省兗州縣地名志》(1989年)上找到了這樣一條材料: 安邱府,位於縣城北3. 5公里,谷城鄉南部,黃土平原。安邱府村民委員會駐地。此村歷史悠久,曾有漢代文物出土。據明朝石碑記載,明以前此村稱 棗林莊 ,明魯王裔孫安邱王分封於此,始稱安邱王府莊。明亡後,清康照初年又稱棗林莊 ,清末複稱安邱王府莊,簡稱安邱府至今。

檢《明史・諸王世表》,第一代安邱王是 魯 靖王肇輝的第四子,始封於宣德十年(1435),延續至明亡。所以從1435年開始, 棗林莊 這個地名已成歷史,雖然清朝有200餘年又恢復了原名,但再稱安邱又有近百年之久,湮沒無聞就不足為奇了。但明初的 棗林莊肯定是一個不小的村莊或集鎮,離兗州府城又只有七里,所以才會作為郡王的封地。 棗林莊是不是明初山東移民的出發地呢?

因棗樹林子滿山而得名。明崇禎《歷城 縣誌 》記載:“錦繡川路:棗林”。清乾隆《歷城 縣誌 》記載:“東南鄉南保泉三: 棗林莊 ”。民國《續修歷城 縣誌 》記載:“東廡鄉南保泉三: 棗林莊 ”。清康熙年間(1662―1722),王氏從曲家莊又遷入,後沿稱棗林。從元末的人口分佈看,山東境內的濟南、青州、萊州、登州等府相對密集,東昌府(治今聊城市)人口最稀少,兗州則僅次於東昌府。但兗州轄境廣大,東部和西部差別很大。西部是黃河氾濫區,元至正四年(1344)黃河在曹縣白茅堤決口,這一帶成為一片澤國,直到至正十一年(1351)賈 魯 治河堵塞了決口後才使黃河恢復故道,但兗州西部依然荒無人煙。兗州東部屬丘陵山區,既未受河決影響,在元末明初的戰亂中損失也較小,到戰後就成為人口相對密集的移民輸出區。

而棗林莊方面地處充州府治城郊,充州府東部的移民先集中到這裡出發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方面又處於由濟南府各縣南下的交通要道上,來自濟南府的移民也大多會經過這裡,可能在他們的記憶中留下較深的印象,成為他們心目中有特殊意義的一個地名符號。

從山東移民不見於明初官方的文獻記載看,這些移民基本都是自發的、分散的,所以他們大多分佈在官方主要的移民安置區之外,即鳳陽府的西部 、南部 與相鄰的廬州府西北。由於並非出於官方安排,所以多數移民沒有能夠順利人籍,成為合法的定居民戶,多年後才得到官府承認,被編人當地戶籍。

據正德《潁州志》記載,洪武十四年(1381)潁州有土著1700戶,正統七年(1442)增加了338戶流移客戶;至成化十八年(1482)土居主戶增加到2544戶,流移客戶增加到6356戶,移民戶佔總數的7100。但這並不意味著穎州到正統七年才接受外來移民,只是說明從洪武初開始遷入的移民,直到正統年間才陸續獲得合法的居留權,被編人戶籍。

因此,基本可以確認皖北地區但凡稱自山東棗林莊遷入者,此棗林莊應為山東兗州安邱王府村,且是自發遷徙,而非官方組織。(尹豔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