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高級教師,為什麼有些喜歡看大門呢?看大門時,績效和上課時一樣嗎?

沉的行波


首先,高級教師沒有誰喜歡看大門的。

⒈中小學老師,把高級職稱評到手是很多老師終身為之奮鬥的終極目標,因為老師吃的就是職稱飯,只有職稱上去了工資才能上去,其它的一切都顯得不那麼實在。

2.很多老師退休了高級也沒有評到手,所以在中學把高級評到手的往往都是比較厲害的,至少是做資料很厲害的,我一直認為高級教師上課上得好的很少,但是他們做資料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很多高級教師他們認為自己上課很牛。

3.高級教師工資很高了,他們上課時間也不短了,他們大多認為自己高職稱,自己就上課很好,你讓他去看大門,他們會認為你侮辱他的智商及人格,他們會認為看大門不符合他的身份。

其次,就算高級教師去看大門了,績效怎麼算得看學校及領導說了算。

我們組就有一個老師,她父親是我們學校的老教師了,她父親和校長關係很好,她父親在55歲的時候就不想上課了,高級也是早就評到了的,她父親沒有什麼病,身體一直很健康,但是就是不來學校。

我們從來沒有見到她父親來學校,只是學校填相關表格的時候,她女兒幫他填,每年發績效工資的時候,都有他名字,他績效雖然不是最高,但往往處於中上等,是不會墊底的。

績效工資在我們這邊是從工資裡面扣出來的,每個在編老師都被扣,所以原則上每個老師都有權利去分配那個錢。

不同學校分配方案不一樣,有的學校不同老師之間分配的績效相差會很大,有的則會很小,比如我們學校就很小,最高和最低相差不超過500元/學期。

上課的老師,是用教學成績等指標來衡量的,沒有上課的比如坐班的,比如病退的我們是用總體的平均值來分的,至於教師看門這種現象在我們學校還沒有出現過,怎麼分配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

那種說高級教師喜歡看大門的說法是不對的,如果不是被迫無賴是沒有誰願意去看大門的。

如果真有老師去看大門了,那麼他們的績效和上課老師一不一樣,得由學校的領導說了算,有的地方由教職工代表會議決定。

我是“地理視角看教育”,分享知識、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地理視角看教育


我們這裡一所初中,從初一到初三,班主任老師帶的都是跟班上。有一位高級教師帶的這屆初三畢業生畢業了,而他還有半年也到了退休的年紀,學校又不好讓他從初一新生重新帶起,中間他退休了再找一位老師來頂替這班的班主任,另外,學校也沒有其他的工作讓他做,臨時過渡一下,就安排他看學校大門,績效和上課時一樣。

有一次,我遇見他喜不喜歡看學校大門的工作,他說他還是喜歡帶學生上課,由於快退休了,服從學校安排,現在是半退休狀態,正好可以過渡半年,來適應適應以後退休生活。

他每天還是按時上班,除了上學放學時間,他坐在門衛室內看看報紙,喝喝茶,漸漸也習慣了。

年前的時候,我再次遇見他,他已經退休,有些民辦學校來聘請他,他沒有應允,他說他要好好享受退休後的生活,說起來他還感謝那半年看學校大門的工作,要不是那段時間的過渡,他一下還真不能適應退休後,忽然沒有工作時的那種失落與空虛。


鄉下老果


有一種學校是我學校,根本就沒有什麼績效:

在我們學校有四個老師都是高級職稱,他們都已經脫離一線,在學校大門衛工作,他們的工作非常輕鬆,每個月只需要上7天班,一年有大把的時間,去搞其他的業務,甚至有一個老師在保險公司上班,他一年賣保險能賣出去幾十萬,現在已經是主任級別了。

他的工資在我們學校來說應該是數一數二的,每個月大概有八千多塊錢的收入,這些老師都有一個特點,以身體為由,不進課堂,只要進入到副高級,女的超過50歲的一律退居二線,男的超過五十五的,甚至超過五十的,也不上課,或者掛一科不用上的。

喜歡上大門衛,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上課和在大門衛賺的是一樣多的,一線的老師賺的並不是很多,學校主要是靠職稱來區分誰賺的多。

二:時間更自由,假期更多可以更早的適應退休的生活,同時也能夠開展自己的其他業務增加收入

三:早已經職業倦怠,不願意上課了,這樣的人大有人在

四:身體有病不能進入到課堂上課但是這樣的還是比較少的


宇宙最好老師


事實上,沒有哪一個高級教師會喜歡上看大門。之所以會有高級教師看大門,都是無奈之舉:高級教師迫於種種原因業績考核不如人無奈分流到看大門的崗位,教育主管部門出於“縣管校聘”等管理改革同時又要安置好部分高級教師的無奈設置看大門的崗位。

我任教的學校曾經接收過其他學校分流的高級教師來擔任門衛。為避免他們尷尬和難為情,我們稱之為安保老師。初來時,他們對這份工作是很排斥的,不參加培訓,不穿保安制服。儘管後來他們能配合學校開展工作,但是仍不願意被打上安保的標籤。所謂的喜歡,更多是旁觀者的感覺,或許是看到了他們後來工作上的配合,或許是聽到了他們自我解嘲的調侃:不用上課照領高級教師工資。

另外,教育主管部門出於人文關懷,給他們諸多的照顧政策,這些老師也就沒有多少後顧之憂。他們工作生活中表露更多的是一時情感上難以接受以至情緒化的言行,久而久之也就接受現實,而給人的感覺是他們樂得其所。

我們暫時不去討論這種分流設崗政策是否合理,將心比心就知道,這些高級教師不會真心喜歡當安保老師。題主之所以會這樣問,或許是對教育主管部門對這些老師的照顧政策有異議吧。

至於看大門和上課時一樣不一樣,這個問題因人而異、一地一策。安保老師的績效考核是個難題,很難量化,安保老師績效考核由任職學校負責,而人事關係還在原學校,所以為避免矛盾,只要他配合完成安保工作,不少學校就讓其領平均績效。這樣,他領的績效工資可能比他在原學校上課時要多,因為他原所在學校大多會是師資嚴重超編學校,我們這裡績效工資原則上是按教師編制數由教育局撥付學校的,超編學校僧多粥少,老師教學任務輕,分到每個人身上的績效就少了。

這裡,我還要替這些擔任安保工作的高級教師說一句話:如果不是事出無奈,誰都不願意落到如此下場。這裡沒有看不起保安工作的意思,只是想說,這些老師雖由於年紀偏大或學習不夠而技不如人,但畢竟為教育辛苦付出二三十年,還是需要更多的尊重,需要更多的照顧。誰都會有老的哪一天,誰都難保證自己未來的教學會一直受到學生的歡迎。



咬文嚼字的魚


“為什麼有些高級教師喜歡看大門,看大門時,績效和上課一樣嗎?”這個問題很犀利。

首先,我要說,在我們學校,不存在題主說的這種情況。

我工作的學校是四川省首批一級示範學校,要評上高級職稱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們學校要評上高級職稱,必須要有市級優質課競賽獲獎;市級科研課題結題;縣級及以上骨幹教師等等“硬槓子”,所以,能夠評上高級教師的老師個個水平都是相當高的。真正有水平的高級教師,沒有一個是願意去看大門的,所有的老師都是要“面子”的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可能去看大門的。

其次,現在農村學校,高級教師的晉升條件放寬,不排除有些“水貨”成了高級教師。我們四川,從2018年開始,評上中級職稱滿4年,同時具備教齡滿30年條件的農村學校教師,只要符合我市高級教師評職的基本條件,都直接評為高級教師了,“直評”為高級教師的,的確有些教育教學水平不敢恭維。由於教育教學水平不高,身體不好,加上年齡很大,過不了幾年就要退休了,只有“看大門”了。

“看大門”的高級教師績效考核和上課的教師不應該一樣。身體條件差+年事已高的老教師,有的被安排在後勤部門工作,這部分老師在我們學校,沒有課時津貼,每個月比上課教師和上了早晚自習的教師相差有1000元以上。一年下來相差10000元左右。

現在,城裡學校的老師要想評上高級職稱比農村學校困難很多,我們學校就有許多非常優秀的中級職稱的教師,因為是在城裡學校工作,不能“直評”為高級教師,有時就會自我解嘲:“唉,當年還是不應該調到城裡來。”真可謂是《圍城》啊!

綜上所述,有些高級教師喜歡看大門我認為不太成立,但是的確有些年齡大的高級教師因為身體不好在後勤部門工作,他們的績效考核應該比戰鬥在第一線的教師低。


平淡是真oymlq


好這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

高級教師看不看大門,要依據學校的學校師資力量來確定。像我學校中小學九年一貫制,從一年級至九年級共有36個教學班,每個班都有50多人。而任課教師還不足120人。我們10個高級教師,除了一個因病管理圖書室以外,幾個領導象徵性地帶“安全教育”之類的副副科,我們幾個都是教語數外物理的,雙班或多班。在績效工資上,我們高級教師在一塊,仍然是領導的高。年前的時候,上級主管部門分給學校兩個晉級(從七級晉升六級)指標,通過評比都是領導的。



而有的學校,師資多,中青年教師語數外教一個班的都有,年齡大的高級教師自然要不再教課,去看大門、管理圖書室、實驗室什麼的。做這些工作遠比上課輕鬆得多,尤其現在學生很難管的情況下,看大門等工作簡直就是學校裡面的“清水衙門”。至於績效工資,各學校發放並不完全一樣,或吃平均數,或低個20元30元都無所謂。關鍵是省心了!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1、高級教師在我們這,到處都是,沒那麼值錢!

2、喜歡看大門,是因為工作太累了,在快退休前,乾點輕鬆的活!

3、不是所有學校老師都有績效的,我們全省多數學校老師都沒有績效工資!

01

我們學校的老馬老師,今年58歲,職稱是超高,原來教了20多年語文,後來調到了教導處當副主任,後來專門給校長寫各種材料,典型的領導大秘。

年輕的時候還行,他說只要不教課,幹啥都行,他也樂於寫材料,一方面施展了才華,另一方面也討得了領導的歡心。

可從去年開始,老馬老師明顯見老了,用他自己的話說:鬍子蹭蹭長,頭髮嘩嘩掉,喝白水,尿黃尿,一天一堆大材料,也不知領導知道不知道。

人也越來越瘦了,頂也越來越禿了,血也越來越貧了,眼睛也越來越花了,病也越來越多了,他是度日如年哪!和領導提出多少次辭職,領導堅決不允。

機會難得,去年合區並校,區裡統計50歲以上的老教師,有沒有願意退二線的?他第一個就報名了,當時有很多選擇,圖書館、博物館、科技展覽館、體育館……他選擇了留在我們學校看大門(白班)。

我們學校校工,共有六人,白班四人,晚班兩人,白班四天一輪,一個月頂多上八天班,這活太讚了!打燈籠都找不著。

02

高級教師,為什麼有些喜歡看大門呢?看大門時,績效和上課時一樣嗎?

1、在我們這,45歲以上的老教師,全都是高級教師,有些甚至都是超高。

這是因為,在15年以前,我們這個地方,只要到了年限,教師職稱隨便晉,而且申請了就批准,因為當時並不和工資掛鉤。

但是,這樣帶來的惡果就是,年輕的老師比如像我,就晉不上職稱了,因為15年前,全區全卡死了,15年來,全區一個職稱名額都沒有。

2、看大門也是個俏活,一般人真幹不上。我們晚班校工有一個叫老唐的,他當年就是工代青代,後來那一批人全下來了,他通過找人,好不容易才幹上了看大門這個活。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隔一天晚上,到學校睡一宿而已,白天什麼活都不耽誤。事實也確實如此,那些年他當木匠,掙了好幾十萬,要知道十年以前,老師們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幾百塊錢呀!

3、我們省並沒有實行績效工資,估計東北那兩個省也是如此,在我們省,實行績效工資的,估計也就是三權在上單位,其他95%以上的單位,都不實行績效工資。

所以,在我們這,當老師也好,看大門也罷,工資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看大門,不累心不累腦不備課不被學生氣,輕鬆又自在。



其實,我離退休年齡相差太遠,要不然我早就想盡辦法去看大門了,所以說,不是我不想去看大門,而是我沒有這個機會。不知道您們那,是一種什麼情況,歡迎交流評論!



小馬爸爸說教育


目前的高級教師想看大門估計是沒有可能的。因為目前學校的保安都是保安公司的,任何學校都沒有老師看大門一說。

當然,高級教師不教課是常見的。比如去後勤上,去辦公室,去當圖書管理員這些都是常見的。

那為什麼高級教師不願意上課了呢?要退居二線呢?實際原因很簡單。

第一:教學太累太辛苦。

做過老師的都知道,上課是一件也很辛苦的事。要備課、批改作業,最重要的是有成績壓力。不上課當然輕鬆了。

第二:高級基本就是終點了,沒有奮鬥的目標了。

在學校,老師能評上高級基本就圓滿了,沒有什麼可追求的了。也就是說,以後人家就算不上課還是享受高級待遇的,既然如此,何苦要辛苦自己呢?

第三:不上課的高級教師績效比上課的老師肯定要少些。

這都是正常的,不上課了,難道績效還高那就太不正常了?

但高級教師工資高,很多也不在意這點績效。

當然,大多數高級教師還是堅守在一線的,特別是在初高中,這種現象是普遍的。

第一:是因為現在學校普遍缺老師,學校也不會讓高級老師歇著。

至少我們這裡是這樣的,幾乎每個學校都缺老師。

第二:是因為在學校上課老師的補助是很多的。

比如一些高中學校,班主任費每月1000,課時補貼每月1000,星期補課還有幾百,如果不上課這些補助都是沒有的。所以就算很多老師評上了高級,也依然堅守在一線,畢竟還能再多掙點。

第三:很多高級教師確實教學能力很強。

比如在一些學校會把高級教師專門放在初三高三,就是因為這些老師更敬業,教學能力更強,教學成績也更突出。

目前職稱制度雖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我們也得承認,評上的高級教師中也有一些確實是比較優秀的。高級教師中有退居二線的,但也有一直堅守在一線的。過去或許也有看大門的。但目前的學校,高級想看大門真的沒有什麼可能。

教育上的事很多外行真的不瞭解情況,不要瞎造謠!


人生如夢LLH


高級教師去看大門,有沒有?績效工資和上課時一樣嗎?

我們地方沒有高級教師看大門。因為與高級教師的崗位不對稱。況且領導不會這樣安排。可能少數個別地方有高級教師去看大門。

為什麼高級教師喜歡看大門?很簡單,當門衛輕鬆單一,壓力小,付出少。

雖然是看大門,但績效工資工資是不會少的。70%的基礎績效工資照發不少。30%的獎勵性績效工資要拿合格的基本數,少不了多少。雖然看大門,也是領導同意的工作安排,只要是考核合格的,獎勵性績效工資不能少。

因此,許多教師對職稱制度有意見,反對以職稱晉升工資。加之職稱制度管理不到位,存在部份拿著高職稱工資就去幹一些與教學無關的工作。出現拈輕怕重的現象。嚴重影響教師工作積極性。所以希望取消教師職稱。


洪爺33344611


高級教師能看大門才真正“高級”,當然,績效工資也是“高(級)”的!

發生在身邊的真人真事:就有這樣的教師,他姓李,自從他平時高級職稱之後,再也沒有上課,不是看大門、打鈴、燒水,就是閒溜。到底有多悠閒自得,他自己最清楚!這樣的高級教師,估計百里不挑一。據知情人講,他是這個學校校長的小孩舅。

其實,說真的,沒有一個教師不願意去看大門,高級教師也一樣。

理由很簡單:

  • 輕輕鬆鬆的工作,而工資一點也不少;
  • 已經晉升了高級職稱,職評基本完成任務了,基本上不需要繼續努力晉級了,何必繼續一線工作?

問題的關鍵是什麼樣的教師才能獲得這樣的機會。像前述李姓高級教師因為與校長的特殊關係而看大門,這樣的教師才是真正的“高級教師”!

至於績效工資,他自己向別的同事透露出來的,那就是從來都是和其他教師一樣計算的,並沒有因為他沒有上課而降低獎勵性績效工資。大家想一想,校長一個人計算的,也不徵求教職工的意見,也不讓其他人參與計算,大家都聽他一個人的“賞”。

某些學校領導就是這樣的:並不是高級教師喜歡看大門,也不是績效工資因為看大門而不一樣,這一切都是因為這樣的高級教師與這個領導有一個非常“鐵”的關係!

什麼活都不要說了!

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過,絕大部分教師都是實實在在的一心一意撲在教育教學工作崗位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