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2020新春的品牌系列」非盈利機構品牌塑造:以高等院校為例

作為非盈利機構,大學的品牌傳播應當以校長和重要學者等代表人物的言行為主。

清華三位領軍人物都有傳世名言,學問操守更是典範。很多人都熟悉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梁啟超先生一次演講中傳播出來的,梁先生其它不少演講也很精彩。他是清華四才子之一,也是民國期間的財政部長,一生勤勉,追求學問。

「2020新春的品牌系列」非盈利機構品牌塑造:以高等院校為例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也是一句流傳很廣的名言,是清華校長梅貽琦先生在1931年就職演講時所說,意思是,一個大學之所以成為大學,並不在於它有多少幢大樓,而在於它有多少名大師。梅先生後來推行的一系列教學管理和學術交流方法都促進了這一著名學府的發展和進步。

「2020新春的品牌系列」非盈利機構品牌塑造:以高等院校為例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是新中國的清華校長蔣南翔先生提出的,產生了非常好的影響。體育與學業並重,這是非常明智的,也是對青年學生和祖國未來深切的愛。

「2020新春的品牌系列」非盈利機構品牌塑造:以高等院校為例

南開創始人為國辦學、抗日愛國的事蹟至今鼓舞人心。張伯苓先生鼓勵學生抗日,不畏日方的壓力,弘揚了民族誌氣,讓天津這所名校不僅有知識的高度,而且有品格的厚度。

「2020新春的品牌系列」非盈利機構品牌塑造:以高等院校為例

南開校訓(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

早先張先生辦學過程就很感人,那時為了籌款,他四處募捐,每一萬美金捐款,贈送一條金魚,表示對支持辦學人士的感謝。大量善款用於提升校園環境和學術水平,他自己卻很簡樸,當時他在清華擔任教務長,每週要往返京津之間,給自己的住宿是簡易的一塊錢包食宿的那種。"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南開的校訓,更是校長的實踐。

浙大從地方學校躍升為全國一流學府的過程中,笠可楨先生艱苦卓絕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浙大的傑出品格和卓越品牌。我曾看過《笠可楨日記》,他的堅守和探索非常務實,正是"求是"精神的寫照。

「2020新春的品牌系列」非盈利機構品牌塑造:以高等院校為例

浙大校訓(1935年確立)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些著名學府成長過程中只注重精神文明,實際上都做了很多實事。我記得有報導說,當時的清華物理系系主任葉企孫先生就熱情支持他的一位學生投身抗日,在根據地的彈藥研發中做出了很大貢獻。

南開的建設和成長中就積極支持天津當地的產業發展,當時他們研究開發出來的化工產品比日本企業價格便宜了一半,有力的支持了民族工業發展,也促進了天津成為北方工業重鎮。

浙大在抗日峰火中不但堅持做科研,而且支持當地經濟發展。南遷到貴州的時候,把西湖龍井茶的種子帶到了湄潭,而且結合當地土壤和氣候先點加以改良,創造了湄潭龍井這一新產品,為當地百姓帶來了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