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曾經有一個漏洞,造出了1800多億個比特幣

曾有1840億個比特幣擺在我的面前

2020年之後,比特幣更珍貴了,普通人即便是擁有一個比特幣也會非常非常難得,畢竟總量是有限的。

但你是否知道曾經有一個錯誤,導致了比特幣網絡在2010年意外創建出1840億個BTC?

簡單來說,就是當時有一名未知的黑客(絕對的高手)在區塊74638發現了一個漏洞,然後他靈機一動利用這個漏洞生成了1840億個比特幣。想想吧,比特幣總共才有多少,1840億又意味著什麼?如此誇張的通脹必然導致比特幣信譽全無甚至歸零!於是,在接下來的5個小時裡,中本聰(或另一位開發人員)連忙採取措施趕製了一個補丁併發布了新的客戶端0.3.10推送給所有的礦工和節點。

幸運的是,大多數礦工和節點都接受了這個新客戶端,舊版本的錯誤被成功“分叉”,連同1840億個比特幣一起消失在了區塊鏈網絡中。

比特幣永遠到不了2100萬個

如果我問你一個問題:比特幣總共有多少個?

相信你會下意識的脫口而出:

其實,比特幣的實際數量只會無限接近這個數字卻永遠到不了。

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大約是20,999,987.4769 個左右。預計最後一個比特幣的數量將在2128年到2140年之間的某個時候被開採。

由於中本聰的區塊獎勵機制,比特幣的發行速率是以四年為週期按指數方式遞減。當比特幣的發行速率指數方式減半32次,在第6720000個區塊(大約在2137年)比特幣的發行速率將遞減在每區塊1聰比特幣,即每區塊給予礦工的獎勵只有1個聰的比特幣。

我們知道,聰就是比特幣網絡裡的最小單位了,不能再分割,因此最後在6930000個區塊(大約在2140年),即再經過210000個區塊發行速率再減半一次,獎勵就沒辦法成為0.5聰了。

所以,總共發行的比特幣為2,099,999,997,690,000聰比特幣,即20999999.9769比特幣,到不了2100萬。

聰是比特幣最小的單位嗎?

如果說原生比特幣網絡裡,聰是最小的單位且不可再分割,那麼是否可以說聰就已經到極限了呢?

答案是未必。

因為未來比特幣的可能會漲得很高,比如真的到了一個比特幣100萬美元,那麼即便是1聰也會非常有價值(1美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能會更改比特幣的代碼以增加更多的小數位,從而創造出比聰更小的單位!

不過,這並不會造成通貨膨脹,因為不會創建新的比特幣,而現有的比特幣將被“更細地分割”。

實際上,在比特幣的閃電網絡層上,一毫聰已經在使用了(縮寫為“ msat”)其價值相當於一聰的千分之一,即:0.000000000001 BTC。

比特幣網絡的穩定性世界第一

比特幣網絡的穩定性和可用性好的驚人,達到了99.99%!

換句話說,自比特幣誕生十年以來,它在99.99%的時間裡都表現良好。只看這個數字,你也許不會有什麼想法,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但凡有哪個服務(比如阿里雲)哪怕僅僅在一個月裡達到99.99%,就已經算是一個奇蹟了!

相比之下,比特幣網絡是在過去整整十年裡達到了99.99%,高下立見了吧?

好吧,如果我們過於挑剔,非要看看那剩下的0.01%去哪裡了,不妨看下文:

比特幣歷史上唯一的宕機,是在2013的一次LevelDB錯誤造成的,結果還引起了一次硬分叉

當時,比特幣客戶端的0.8版本已升級為使用更有效的數據庫形式(用於在用戶的計算機上存儲區塊鏈數據)。不幸的是,新結構的LevelDB與舊的BerkeleyDB不完全兼容,導致了比特幣網絡在新版本和舊版本的用戶之間產生了分叉。

幸好開發人員和礦池緊急通知了大型礦工應該運行哪個版本,因此分支的“原始”鏈繼續佔據主導並正常出塊,6小時之後,比特幣網絡恢復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