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麼在家裡製作豆腐?

用戶6208450251420


怎麼在家裡製作豆腐?

1.將清洗乾淨的黃豆浸泡五個小時以上,夏冬氣溫差異大,浸泡時間有異,直至徹底泡發。

2.浸泡好的黃豆,用豆漿機攪碎,再用紗布過濾豆漿。

3.過濾好的豆漿,放入鍋中,開中小火煮開,煮的時候要用勺子不停的攪動,防止糊鍋。

豆漿完全煮開用勺子打入浮沫,這個時候就可以點滷了,點滷的作用是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凝聚在一起與水分開。滷水分為很多種,有鹽滷、石膏、檸檬酸、脂酸等。它們都有相同的作用,都可以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聚,不同的是用不同的滷水做出來的豆腐,色澤口感都有差別。

比如滷水豆腐,看起來白中偏黃,摸起來有點硬,吃起來有豆香味,俗稱“老豆腐”。石膏豆腐就比較細膩光滑,色澤較白,含水量較多,俗稱“嫩豆腐”

4.我們回到正題,點完滷的豆腐就成了豆腐腦,這個時候取一個模具,沒有模具可以用家中的蒸屜代替,鋪一層紗布,紗布要大一點用來包裹豆腐腦,將豆腐腦倒入,用紗布包裹,上面放上平整的重物,壓制20分鐘左右即可,取出就是豆腐。


鄉村小鑫


豆腐是一種常見的豆製品,又被稱為水豆腐。它營養豐富,烹飪方法多種多樣,是常見的餐桌食物。

小時候我記得每到逢年過節,家家都會磨豆腐的。但現在做的比較少了,一是磨豆腐是很費時間,二是現在想吃,買也方便多了。

小時見得最多做豆腐是在我大舅家,我大舅媽做豆腐那是一位好手,做好的豆腐她通常都是加豬肉釀好,做成水豆腐釀,煎好,吃的時候拿出來熱一熱就好了,那味道可好了。

記憶中磨豆腐的做法:

1、做一次豆腐大概是3-5斤黃豆,選顆粒飽滿,無壞的。

2、用清水洗一道,再用清水浸泡一夜(水要多些),泡發黃豆。

3、泡好的黃豆,洗淨,上石磨磨成豆漿,這個一般2個人做。

4、豆漿磨好了,接下來是煮豆漿,要徹底煮開(中火就好,火要控制好,不要大也不小,小了煮很久煮不開,大了容易糊的)。

5、準備2個桶( 桶的容量裝著下豆漿就行),一個打溼的豆腐袋(這個我老家有專用買買的,你去街上買,講做豆腐用的就行。)把豆腐面放到桶裡,煮好的豆漿舀進豆腐袋中。

6、過濾豆漿,分離豆渣:抓緊豆腐袋的口子,稍稍提起點,用飯勺去壓袋子或用別的也行,你用得順手就行,擠出豆漿留在桶裡。

7、濾好豆漿,接下來是衝豆腐:事先拿個碗(吃飯用的就行),裝碗清水,加入少許石膏粉溶好,把石膏水先倒進沒有裝豆漿的桶裡,然後將豆漿倒進去,來回的對倒2-3次就可以了。用豆腐袋把桶口擋上,靜置幾分鐘。

8、凝結成豆腐花即可,這時是我們小孩子最高興的時候,拿碗來吃豆腐花了。(檢驗標準:用一根筷子插在豆腐花上,筷子不倒不斜就可以了)。

9、上豆腐格(這個豆腐格就是木框,也是專用的,買也行,自己也可以做),把豆腐布打溼,鋪在豆腐格上,把豆腐花舀進去,然後摺疊好豆腐布,放上蓋,壓上大石頭(這個記得我大舅媽家的是專用的,特意撿了塊石頭),沒有用其他重物代替。

10、壓上2-4個鐘,豆腐就做好了,這時拿下石頭、蓋子,打開豆腐布,用刀把豆腐分開成小塊的。接下來你想用豆腐做什麼菜就做什麼菜了。


捂緊我的小錢錢


怎麼在家做豆腐?這個問題本來不想回答。但是看了有些朋友的製作方法又忍不住想糾正一些細節。我的家族祖輩父輩,幾十年一直都是做豆腐為生,(從小言傳身教,我也算是半個行家)直到老爸年紀大了不能再做了,才結束了這個行當。要想做出好吃的豆腐,細節真的很重要。下面跟大家介紹一下(分四個步驟)怎樣製作又嫩又好吃。



步驟一:【選材初步處理】首先是選比較好的黃豆(顆粒飽滿圓潤,用牙齒輕輕一咬,豆子便分成兩半這種最好)。選好豆子,用清水淘洗一下可去土腥味,洗好的豆子放到盆裡,到上清水(豆子和水的比例是1:3)浸泡,泡的時間和溫度有關係,冬天要泡24小時以上。夏天泡三四個小時就可以了。


泡到什麼樣程度最好呢?用兩個手指捏住豆子輕輕一撮,豆膜脫落豆瓣分開這時就可以了。泡的時候需要注意,不可時間太長,如果泡豆子的水錶面有一層白色浮沫,說明豆子已經泡過頭了。這樣的豆子做出的豆腐又少又難吃。



步驟二:【做豆汁】豆子泡好撈出放豆漿機裡,加入三倍的水開機打成豆漿。找一個乾淨的容器,在上面鋪上細紗布。把豆漿倒在紗布上濾幹豆汁,把豆渣放回豆漿機里加兩倍水量再次打漿,倒在紗布上濾出豆汁。



把豆汁倒在鍋裡,開中火或大火燒沸(鍋底會有稍許鍋巴,不要緊的,只要不用鍋鏟翻鍋底就不會影響味道,小火煮豆汁是不對的,特別是夏天,等你煮熟豆汁已經沉澱變質了)。在煮的過程中豆汁會不斷地冒氣泡,這快要煮沸的時候,要拿一個露勺不停地向一邊播開泡沫。豆汁剛煮沸馬上關火(豆汁泡沫太多會溢出來)。


步驟三:【製作豆腐腦(豆花),點滷水】這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煮好的豆子去除泡沫,倒入盆中蓋上蓋子(防止變涼)。用碗裝一勺石膏粉和半碗清水,均勻攪拌(製作滷水)。等石膏沉澱後將上面清水(滷水)慢慢倒入豆汁,到的同時要用勺子把豆汁不停向上翻花(均勻粘滷),滷水到一半時停下,繼續翻動豆汁十來秒,用勺背面輕輕托起豆汁,勺背上如果呈密密麻麻的顆粒狀,剩下的滷水就不需要再加了。如果是出現零星顆粒(豆花太嫩),在加一點滷水看看顆粒變化(不能一次加很多,加多了勺子背面會出現細絲狀,這樣的豆花就太老了)這個操作時一定要快,豆汁變成豆花的時間也是很快的。當勺子背面呈現密佈顆粒狀時,保持不動放置兩分鐘豆花就完成了。


最後一步:【壓制豆腐】,用籃子裡面鋪上細紗布架在盆上,將豆腐腦打碎倒進去,紗布打結封口,放上平板,用重物放置在上面。20分鐘左右搬開重物,用手指輕按紗布,如果有像果凍一樣Q彈的手感就可以了。解開紗布口,將籃子倒扣在板子上,取下紗布光滑好吃豆腐就完成了。


注意事項:豆子泡的生出豆腐少,還不易成型。豆子泡的老容易變質做不成豆腐。豆汁煮沸時,來不及播開泡沫,就淋上一點點涼水,馬上關火。點滷水時要掌握好滷水量,滷水少了豆腐壓不成型,滷水多了豆腐很老滿是窟窿,口感也很差。

內容製作不易,喜歡的朋友動動手指點個讚唄,謝謝。


金姐美食譜


如果想吃豆腐,不想買市場裡的,可以自己在家做?下面分享如何在家裡能製作豆腐,只要備齊以下材料就可以。

材料主料:黃豆做法1.泡黃豆,豆子是自己家裡種的,記得泡以前要挑一下,雜質,壞豆,再洗一下.大概一夜就可以了,這次我們大概泡了1.2斤幹黃豆.泡完再洗一下即可待用.

2.打豆漿,在家裡用攪拌機把黃豆打碎,有破壁機最好,破壁機功率大,要以打得更細,水和豆的比例大概一份豆,五份水,打之前要注意閱讀豆漿機說明書,不要開太久把機器燒了,還有打時候泡沫很多的.豆漿機小,要打很多次哦.

3.過濾豆渣:準備一個裝過濾豆漿的容器,將打好的漿倒在紗布中,用手將豆漿擠出,這個有點費力氣的.擠剩下的豆渣可以扔掉,如果家裡有養雞鴨也可以用來喂,其實也可以吃,自己想辦法,如煎成小豆餅,伴在麵粉中做各種麵食.

4.擠完後就是煮豆漿了,煮豆漿一定要小火,因為豆漿的密度大,大火很容易糊,而且必須有人看著.豆漿沸騰的時候有很多泡沫,很容易溢出,豆漿起泡沫後就轉小火,然後用勺子把泡沫去掉,豆漿煮開後還要繼續煮5分鐘,煮透,不然煮不熟會有豆腥味,吃了容易拉肚子. 

5.煮好的豆漿放至90-80度左右,然後用沒有水的容器放入3克左右的葡萄糖內脂,把放至80-90度的豆漿一口氣全部倒入有葡萄糖內脂的容器裡面,不要攪,靜待20分鐘,豆腐做好了,這時候做好的是嫩豆腐,嫩豆腐有甜和鹹的吃法,可以根據自己口味調配。

6.把準備好的豆腐模具拿出來,把紗布袋放模具裡面鋪好,將豆腐花舀到紗布內,把豆嫩腐用紗布裹好,然後上面用重物壓住以利於把水擠出,壓1小時即可,

這就是剛出籠的豆腐,做好的豆腐如果不馬上吃,記得切成塊,養在清水裡,或者養清水裡直接放冰箱,在72小時內吃完就可以,因為是用葡萄糖內脂做的,所以要比一般的豆腐可以放更久的時間。


小米糕的媽媽


怎麼在家裡製作豆腐?豆腐是由黃豆做成豆漿;由豆漿做成豆腐腦;再由豆腐腦做成豆腐。

幹黃豆:180克

清水:1300毫升

內脂:3克

幹黃豆180克,泡8小時(夏天可以縮短泡發時間,冬天需要延長泡發時間)。豆子泡好後,把豆子洗乾淨,倒入破壁機,加入1300毫升清水,磨成豆漿。用過濾網過濾兩遍豆漿,把豆渣隔離出來。把過濾好的豆漿用中火燒開,轉小火煮2分鐘,關火冷卻4分鐘左右(豆漿在82-85度是放內脂的最佳溫度)。豆漿做好了。

準備一個乾淨的碗,取30-50毫升的涼白開,放3克內脂攪拌溶化。把溶解好的內脂水快速衝入豆漿裡面,用勺子攪拌幾下,讓內脂充分與豆漿結合。蓋上鍋蓋保溫10分鐘。豆腐腦就做好了。

把豆腐腦放入墊好過濾布的豆腐模具裡。把豆腐腦包好,蓋上模具蓋子,壓一壓。豆腐就做好了。




粵食粵好味


1.將清洗乾淨的黃豆浸泡五個小時以上,夏冬氣溫差異大,浸泡時間有異,直至徹底泡發。

2.浸泡好的黃豆,用豆漿機攪碎,再用紗布過濾豆漿。

3.過濾好的豆漿,放入鍋中,開中小火煮開,煮的時候要用勺子不停的攪動,防止糊鍋。

豆漿完全煮開用勺子打入浮沫,這個時候就可以點滷了,點滷的作用是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凝聚在一起與水分開。滷水分為很多種,有鹽滷、石膏、檸檬酸、脂酸等。它們都有相同的作用,都可以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聚,不同的是用不同的滷水做出來的豆腐,色澤口感都有差別。

比如滷水豆腐,看起來白中偏黃,摸起來有點硬,吃起來有豆香味,俗稱“老豆腐”。石膏豆腐就比較細膩光滑,色澤較白,含水量較多,俗稱“嫩豆腐”

4.我們回到正題,點完滷的豆腐就成了豆腐腦,這個時候取一個模具,沒有模具可以用家中的蒸屜代替,鋪一層紗布,紗布要大一點用來包裹豆腐腦,將豆腐腦倒入,用紗布包裹,上面放上平整的重物,壓制20分鐘左右即可,取出就是豆腐。


當和美食


本人超級喜歡豆製品,可又擔心買的豆製品所用的黃豆, 於是決定還是自己做,今天我來分享如何在家裡做出健康衛生的豆腐,同時味道又極好。

食材:有機黃豆150克,清水1200ML,內脂3克

做法:1.有機黃豆150克提前一夜泡著,夏天注意換水,洗乾淨,濾水放入豆漿機,加入1200ML清水。

2.這裡要注意的是,使用豆漿機的果汁功能,打三遍,這樣出漿率最高,不建議使用豆漿機的豆漿功能。果汁功能消耗時間很短,三遍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3.然後過濾,濾布細一些,濾出來的漿更細膩,最後再用手擠擠,這時候濾出來是生的豆漿上爐子煮。

4.豆漿煮開後再沸騰3分鐘,期間一定攪一攪,開鍋以後記住一定小火,豆漿開鍋後很容易溢出來,撇去浮沫。

5.豆漿煮開沸騰後,關火,等一分鐘,準備內脂,把一包3克的內脂用溫水化開。

6.把融化的內脂水倒入電飯煲內膽中。

7.把煮好關火後一分鐘的豆漿倒入含有內脂水的電飯煲內膽中,不需要攪動,撇掉一些浮沫,

8.電飯煲保溫功能,15~20分鐘,就可以了。打開後,已經凝結的就是豆腐腦,配上蝦米紫菜摘菜麻油等就可以直接吃。如果想做成豆腐,那麼還需要繼續做。

9.。放一個豆腐濾水組合,用鍋和蒸屜組合一個接水器就挺好。

10.在濾水組合器上面放一個磨具用來盛豆腐腦,磨具中放入濾布,把豆腐腦倒進去,然後包上豆腦,上面壓一個重物,等著豆腦中的水都出去了,豆腐就做成了。

我是你的吃貨朋友青山哥,如果感興趣,請一定不要忘記關注青山美食,讓我們一路同行,享受美食生活每一天!


青山美食


做法: 操作:1.泡黃豆,記得泡以前要挑一下,雜質,壞豆,再洗一下.大概一夜就可以了,這次我們大概泡了1.2斤幹黃豆.泡完再洗一下即可待用. 2.打豆漿,鄉下以前用石磨,後來用粉碎機,家裡只能用豆漿機代替了,大概一份豆,五份水,豆漿機自己帶的過濾網不用,拆掉.打的越細越好,但是注意閱讀豆漿機說明書,不要開太久把機器燒了,還有打時候泡沫很多的. 豆漿機小,要打很多次哦. 3.過濾豆渣:家裡用普通容器盛放豆漿,用鍋子也可以.上面鋪好兩層的乾淨紗布,將打好的漿倒在紗布中,用手將豆漿擠出,這個活有點費力氣的.擠剩下的豆渣我們是扔掉的,其實也可以吃,自己想辦法,如煎成小豆餅,伴在麵粉中做各種麵食. 4.擠完後就是煮豆漿了 煮漿記得要小火,而且必須有人看著.因為豆漿沸騰是會有很多泡沫,很容易溢出,此時可以小火併將沫子撇掉. 豆漿開後還要多煮個五分鐘以上,煮透,不然會有豆腥味. 大家可以看見我家煮豆漿是分兩鍋的,但以後點滷又用一個大鍋,猜猜原因? 5.以上就是做豆漿了,要喝趁熱. 現在就是點滷,滷水是向做豆腐的買的,一塊錢一瓶,大概400ml. 點滷我們也失敗過,要訣是: 1.溫度,一定要保溫在80度左右, 2.家庭做豆腐量太少,所以點滷要慢,不然很容易點老;加滷水一定要均勻,不然做的豆腐嫩一塊老一塊.滷水往豆漿中加,一滴一滴加,同時輕輕用勺子往一個方向攪拌,滷水的用量由視覺判斷,當豆漿開始出現絮狀沉澱物,就可以了,再加滷就是來控制豆腐的老和嫩了. 這是滷水,用這種尖莊酒瓶,好處是蓋子上的冒可以控制流量,注意瓶子標好記號,並防止誤食和小孩拿到 6.準備一個可以濾水的盆,鋪好乾淨紗布,將豆腐花舀到紗布內 7.將豆腐花用紗布裹好,然後上面用重物壓住以利於把水擠出.我家用的是一盆水.壓1小時即可. 8.這就是剛出籠的豆腐,仔細看,還冒著熱氣呢 9.做好的豆腐如果不馬上吃,記得切成塊,養在清水裡哦.

謝謝採納


你的美食寶貝哇


我們平時所吃的豆腐主要分滷水豆腐和內脂豆腐,也就是一般說的老豆腐和嫩豆腐,做法都差不多,只是點滷用的材料不同,老豆腐主要用鹽滷或酸湯點滷,酸湯的濃度不太好控制,建議你用鹽滷點滷,某寶上有專門的食用鹽滷賣,只要搜索一下就行,買鹽滷的時候順便買點內脂和豆腐盒,方便在家做豆腐腦和豆腐。

做法:

材料和工具:黃豆、黑豆或綠皮黃豆均可,豆漿機、鹽滷、紗布、豆腐盒、大鍋、濾勺

1、 首先將黃豆浸泡一晚,泡到輕輕一捻,豆瓣分離,再用石磨或料理機將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漿,用紗布將豆漿過濾出來,豆渣另作它用。夏天氣溫高,豆子不能浸泡超過一天時間,太長時間豆漿會酸敗無法點滷。

2、 過濾好的豆漿用大火煮滾,煮豆漿的時候準備點滷的滷水,舀一勺鹽滷(鹽滷和鹽很相似,為避免小孩誤食,家中要小心存放)放入碗中,再倒一小碗水化開,用勺子攪拌,使之充分融化,鹽滷水可稍準備多一點,免得一會不夠手忙腳亂,點完漿後剩下的鹽滷水,立馬倒掉,以免誤食。

3、 煮豆漿時一邊煮一邊將泡沫過濾掉,提醒大家煮豆漿臨近沸騰時一定要小心看火,不然滾瀉出來清潔起來十分麻煩,豆漿煮滾三次後關火。

4、喜歡吃豆腐腦的,可以買鹽滷的同時買點內脂,舀一小勺(配送的小勺)內脂倒入碗中,加溫水化開,再將剛煮開的豆漿從高處衝入碗中,靜置十幾分鍾後,嫩滑的豆腐腦就大功告成,隨你喜好可甜可鹹。

5、豆漿最佳的點滷溫度是80-90℃,沒有溫度計也不要緊,夏天關火後稍等一會,冬天一會就行,用湯勺在鍋中順時針方向劃圈攪動,讓豆漿流動起來,舀一勺鹽滷水慢慢順著流動方向倒進豆漿,一邊舀一邊觀察豆漿的變化,二三勺之後就會見到豆漿出現顆粒狀,然後是片狀的豆腐花,豆漿的水也逐漸變成清澈的黃色,這個過程要慢慢添加看狀況來確定,如果豆漿出現漿水分離,豆漿水變得澄清,出現黃色時,這時滷水就足夠了。用濾勺輕輕將豆腐花壓下,輕輕壓一圈即成,讓豆腐花聚在一起。此時做的就是貴州和四川人最喜歡吃的豆花。

6、將豆花過濾掉窖水,舀進鋪有紗布的豆腐盒中,包緊紗布再用重物壓在豆花上,壓幹水分就是滷水豆腐。滷水豆腐緊實有韌性,煮、煎、炸、吃火鍋都十分美味。

注意事項:

1、 豆漿磨製時因為豆子的質量和豆漿濃度的不同,所以很難規定鹽滷的用量,判斷的標準就是點滷時出現豆花絮狀物和黃色窖水就可停止點滷。

2、  豆漿需煮沸三次,煮豆漿時要小心照看,以免滾瀉。

3、豆漿磨得越細,豆腐口感越好。











卿姐美食生活


黃豆含有大量的大豆異黃酮,對女性的激素分泌很有好處。所以黃豆及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已成為風靡世界的健康食品。

用料
主料
  • 黃豆250克
  • 內酯5克
輔料
  • 清水3500毫升
自制豆腐的做法
1.

材料準備

2.

黃豆洗淨,用清水浸泡12小時以上

3.

把黃豆和清水加入攪拌機內,打成豆汁

4.

然後用紗布過濾兩遍

5.

中火一邊燒一邊攪,煮至豆槳完全熟透,離火放晾

6.

內酯用溫水化開, 待豆槳晾上給10分鐘左右的時候,把內酯水加入,並近迅速拌勻,蓋上鍋蓋燜給15分鐘即可凝固

7.

把凝固的豆腐腦拌散

8.

籃底放上一紗布,再把豆腦槳我勺入

9.

把紗布蓋好,用重物壓上

10.

豆腐這就做好了,大概壓了1小時哦

自制豆腐成品圖
烹飪技巧

豆腐的老嫩由滷水的多少和重物的重量和壓制時間決定,壓制時間越久,豆腐口感越為緊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