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什麼叫詩詞創新,什麼樣的作品更接地氣?

依蒙小詩


詩歌也好,詞賦也好,不管怎麼變,其核心是永遠不能變的,這個核心就是意境。

所謂創新,也必須保持這個核心,至於那些為了押韻而押韻,丟失意境去追求純押韻的,就不叫創新,而是捨本逐末了。

文章,詩詞文賦,應先追求意境的前提下,可以捨去為押韻而押韻的限制,用大白話一樣可以達到你要的意境,那就用大白話寫。這,就是新時代的文學,不限於押韻,不限於絕句,不限文體,同樣的意境,你可以用文言文寫,也可以用唐詩宋詞元曲來寫,也可以用散文詩來寫,總之,不限,哪個能最好地表達你要的意境,就用哪個寫。

個人認為,意境第一,文體第二,能兼顧押韻當然更好,若無法押韻,也沒必要舍意境而強求字面上的押韻。

押韻的文體,無非就是讀起來更有韻味而已,但如果一篇文章或詩詞沒有足夠深遠能讓人產生心靈的共鳴的意境,即使句子再押韻,也只能是為押韻而押韻,也是失敗的文章。

個人認為,這,就是文學,詩歌的創新


奔浪詩歌朗誦演講


詩詞創新?是表現手法的創新。接地氣?那得是民族的大眾的傳統的詩歌莫屬了。



鳳撫雲舞


詩是一種古老的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古代勞動人民號子和民歌以及祭祀頌詞,是一種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

《大學》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詩詞創新是一個老話題也是一個新話題,現代很多人認為詩詞的創新是指詩詞題材內容、語言與手法的創新,而非詩詞格律的創新,即保留詩詞原有的格律形式,從內容及手法上創新。四川大學周嘯天教授將詩詞創新概括為:或新於命意,或新於取材,或新於措語,或新於手法。

不知道沒有有人發現,我們在學生時代學到的詩詞中大多的主題都是:離別、言志、愛情、評時勢等,這些都是詩人自己有感而發,以時代為背景,以詩詞抒情感。那麼到了現代,我們何嘗不可將自己身邊的事物、見聞以及經歷通過詩詞表達出來。說的都是大眾熟悉的話題,言的都是讓人感同身受的喜怒哀樂。下面摘抄一首周嘯天教授的《洗腳歌》:“健身中心即金屋,中有玉女濯吾足;大腕簽單既得趣,小姐收入頗不俗。別有蜀清駐玉趾,轉教少年為趨侍;遊刃削足技藝高,捏拿恭謹如孝子。”聯想有趣,通達幽默,俗而雅。

那麼什麼樣的作品更接地氣?可以概括成:白話新意舊格律,淺語深情世界新。


新枝先生


接地氣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唐寅,他寫的很多詩都明白如話。唐寅就是因那部著名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而為大家熟悉的“唐伯虎”,不過“歷史上雖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葉;不過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歲。秋香雖在金陵高張豔幟,但她二人之間實難發生風流韻事。”而唐伯虎本人,也並非電影中那樣出生富貴、風流張揚。他的一生跟大多數中國文人一樣,命途坎坷,在此就不多說了


有趣精彩看點


我認為,詩詞創新應該緊貼現實,緊跟未來,從現實生活尋找靈感,俗話說藝術來源於生活,所以從現實生活找靈感,寫詩詞作品更接地氣,因為現實生活,處處都是美都是詩詞,鳥兒的一舉一動,花兒的含苞待放,草兒眼含淚水,樹兒搖曳多姿,夕陽夕下手牽手散步的老人,生活太多美了,只要用心感受,今年冠狀病毒疫情,全國眾志成城,守望武漢,有錢捐錢,有物捐物,有力出力,美麗的醫生天使從死神上搶人,難道不讓人感動,不覺得他們美嗎,鍾南山八十高齡帶著全國對抗疫情,眼含淚水。看著讓人心碎,讓人感動。所以難道這不是最美的詩詞,只要你用心感受,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我們寫詩詞要緊貼現實生活,緊跟未來。



墨侶


藉著幕色,一句隔著月光就能看破的謊言,將我掠走

用風

如果音樂是一種心情

燈飾是一種誘惑

突然的寧靜/你隨我不語/透過窗,我們的目光/交織,遊離,凝固……/透過窗的街角/是你我的開始,那個黃昏的逾見

青春迷茫,迷茫到一次錯誤的邂逅也許要付出一生的時間,獨自療傷

竟管如此,親愛的,我還是不想告訴你:對這個世界的防備,除了那個黃昏的逾見

那個黃昏的美麗

~這個幾乎用文字說不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詩詞不同於其它文學,完全是心靈的感觸。

讓面是我幾年前寫的,不知道敢不敢叫詩,如果可以,請借鑑。

(圖片拍自漢中洋縣)



船長的菸斗


唐代白居易,因為詩歌作的淺顯易懂,深受當時平民的喜愛。咱們的乾隆皇帝,不僅是蓋章狂魔,而且是作詩達人,據傳他個人詩歌作品數量加起來超過了唐朝詩歌的總和。他的作品通篇都是打油詩,可謂地氣十足,但他的詩嬌柔遭作,不可下嚥。這就像土味情話一樣,雖然接地氣,卻沒用藝術氣質。藝術源於生活,詩歌也源於生活。


有料磚家


說實話,這個真不會,從來沒有寫過,讀書的時候被老師逼著寫過,東拼西湊的,現在看看,不知所云。

個人覺得,說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就是最接地氣的,如果為了創新,接地氣,寫出的不是自己心中所想,那要這些有什麼意思,還不如不寫。


電影文學歷史粉絲


你現在創作出來的詩詞,大家喜歡就叫做創新。大家都愛看愛聽,就是接地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