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什么叫诗词创新,什么样的作品更接地气?

依蒙小诗


诗歌也好,词赋也好,不管怎么变,其核心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个核心就是意境。

所谓创新,也必须保持这个核心,至于那些为了押韵而押韵,丟失意境去追求纯押韵的,就不叫创新,而是舍本逐末了。

文章,诗词文赋,应先追求意境的前提下,可以舍去为押韵而押韵的限制,用大白话一样可以达到你要的意境,那就用大白话写。这,就是新时代的文学,不限于押韵,不限于绝句,不限文体,同样的意境,你可以用文言文写,也可以用唐诗宋词元曲来写,也可以用散文诗来写,总之,不限,哪个能最好地表达你要的意境,就用哪个写。

个人认为,意境第一,文体第二,能兼顾押韵当然更好,若无法押韵,也没必要舍意境而强求字面上的押韵。

押韵的文体,无非就是读起来更有韵味而已,但如果一篇文章或诗词没有足够深远能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的意境,即使句子再押韵,也只能是为押韵而押韵,也是失败的文章。

个人认为,这,就是文学,诗歌的创新


奔浪诗歌朗诵演讲


诗词创新?是表现手法的创新。接地气?那得是民族的大众的传统的诗歌莫属了。



凤抚云舞


诗是一种古老的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号子和民歌以及祭祀颂词,是一种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大学》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词创新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话题,现代很多人认为诗词的创新是指诗词题材内容、语言与手法的创新,而非诗词格律的创新,即保留诗词原有的格律形式,从内容及手法上创新。四川大学周啸天教授将诗词创新概括为:或新于命意,或新于取材,或新于措语,或新于手法。

不知道没有有人发现,我们在学生时代学到的诗词中大多的主题都是:离别、言志、爱情、评时势等,这些都是诗人自己有感而发,以时代为背景,以诗词抒情感。那么到了现代,我们何尝不可将自己身边的事物、见闻以及经历通过诗词表达出来。说的都是大众熟悉的话题,言的都是让人感同身受的喜怒哀乐。下面摘抄一首周啸天教授的《洗脚歌》:“健身中心即金屋,中有玉女濯吾足;大腕签单既得趣,小姐收入颇不俗。别有蜀清驻玉趾,转教少年为趋侍;游刃削足技艺高,捏拿恭谨如孝子。”联想有趣,通达幽默,俗而雅。

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更接地气?可以概括成:白话新意旧格律,浅语深情世界新。


新枝先生


接地气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他写的很多诗都明白如话。唐寅就是因那部著名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而为大家熟悉的“唐伯虎”,不过“历史上虽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叶;不过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岁。秋香虽在金陵高张艳帜,但她二人之间实难发生风流韵事。”而唐伯虎本人,也并非电影中那样出生富贵、风流张扬。他的一生跟大多数中国文人一样,命途坎坷,在此就不多说了


有趣精彩看点


我认为,诗词创新应该紧贴现实,紧跟未来,从现实生活寻找灵感,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从现实生活找灵感,写诗词作品更接地气,因为现实生活,处处都是美都是诗词,鸟儿的一举一动,花儿的含苞待放,草儿眼含泪水,树儿摇曳多姿,夕阳夕下手牵手散步的老人,生活太多美了,只要用心感受,今年冠状病毒疫情,全国众志成城,守望武汉,有钱捐钱,有物捐物,有力出力,美丽的医生天使从死神上抢人,难道不让人感动,不觉得他们美吗,钟南山八十高龄带着全国对抗疫情,眼含泪水。看着让人心碎,让人感动。所以难道这不是最美的诗词,只要你用心感受,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写诗词要紧贴现实生活,紧跟未来。



墨侣


借着幕色,一句隔着月光就能看破的谎言,将我掠走

用风

如果音乐是一种心情

灯饰是一种诱惑

突然的宁静/你随我不语/透过窗,我们的目光/交织,游离,凝固……/透过窗的街角/是你我的开始,那个黄昏的逾见

青春迷茫,迷茫到一次错误的邂逅也许要付出一生的时间,独自疗伤

竟管如此,亲爱的,我还是不想告诉你:对这个世界的防备,除了那个黄昏的逾见

那个黄昏的美丽

~这个几乎用文字说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诗词不同于其它文学,完全是心灵的感触。

让面是我几年前写的,不知道敢不敢叫诗,如果可以,请借鉴。

(图片拍自汉中洋县)



船长的烟斗


唐代白居易,因为诗歌作的浅显易懂,深受当时平民的喜爱。咱们的乾隆皇帝,不仅是盖章狂魔,而且是作诗达人,据传他个人诗歌作品数量加起来超过了唐朝诗歌的总和。他的作品通篇都是打油诗,可谓地气十足,但他的诗娇柔遭作,不可下咽。这就像土味情话一样,虽然接地气,却没用艺术气质。艺术源于生活,诗歌也源于生活。


有料砖家


说实话,这个真不会,从来没有写过,读书的时候被老师逼着写过,东拼西凑的,现在看看,不知所云。

个人觉得,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就是最接地气的,如果为了创新,接地气,写出的不是自己心中所想,那要这些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不写。


电影文学历史粉丝


你现在创作出来的诗词,大家喜欢就叫做创新。大家都爱看爱听,就是接地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