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交投活躍助推券商2月業績爆發,券商股能否再度起跳

春節假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影響被市場逐步消化,受2月A股市場交投活躍影響,券商當月業績亮眼。30餘家上市券商2月單月營收一改前月頹勢,多數實現環比上升。

單月營收進入“10億+”的券商數量增至8家:中信證券以單月營收30.91億元、淨利潤11.82億元排在首位,海通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華泰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也躋身進入“10億+”,其中國泰君安單月營收環比大漲逾120%。

中小券商淨利潤方面表現分化:基於1月份的低基數,天風證券2月淨利潤上漲逾777%,但部分中小券商淨利潤出現明顯下滑——國元證券環比下跌逾80%,財通證券下滑逾18%。

業績報喜的同時,2月券商股及一批券商影子股亦有所表現。不過,3月6日券商股重挫,截至收盤,板塊跌逾3%。交投回暖的同時,政策暖陽也到來,近期落地的多項政策直接利好券商,板塊後市能否再度走強?

中小券商表現分化

整體來看,2月券商業績整體向好。其中經紀和自營業務貢獻較大,流動性寬鬆疊加再融資等資本市場改革利好,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2月,總股基成交額2.07萬億,日均股基10352億,分別同比增長120%和65%。

從具體排名來看,龍頭券商的營收差距拉開:中信證券以單月營收30.91億元、淨利潤11.82億元排在首位,遠超第二位海通證券的18.55億元月營收。同時,中信證券也成為當月唯一一家淨利潤逾10億的券商。

包括中信在內,淨利潤超5億元的券商共有8家,均為龍頭券商,海通證券(8.53億元)、中信建投(7.71億元)分列二三,國泰君安、中信建投、華泰、銀河、招商、廣發等均屬此列。

不過,從淨利潤環比增速來看,中小券商表現搶眼。淨利潤環比增速逾100%的券商有8家,中小券商佔比過半,分別是:天風證券、中原證券、國泰君安、華鑫證券、長江證券、方正證券、長城證券、華泰證券。

但中小券商業績在當月出現分化:長城證券、國海證券淨利潤環比增速靠前,分別為110.94%和62.73%。國金證券和東吳證券營收、淨利環比增幅也均實現正增長。

部分券商則出現業績回落。較之1月的淨利環比大增逾400%,國元證券2月份淨利潤卻環比下降81.23%至0.54億元。此外,財通證券、西南證券、中原證券和華鑫證券單月淨利潤均不足1億元。除東北證券淨利環比微漲1.13%,財通證券、紅塔證券淨利均環比下滑。

紅利驅動下的券商股後市

除單月業績回暖外,券商2019年全年成績單表現較為搶眼。據中國證券業協會2月底晚間公佈的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證券市場量價齊升背景下,券商業績維持高位增長。數據顯示,133家證券公司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604.83億元,同比上升35.37%,實現淨利潤1230.95億元,同比大增84.77%。

而在市場表現方面,3月6日三大指數震盪走弱,券商股開盤後持續走弱,紅塔證券、財通證券、浙商證券一度跌逾5%。截至收盤,券商板塊跌幅居前,全天跌3.34%,板塊內僅中銀證券、方正證券上漲。

不過,此前幾個交易日,券商股持續發力走強。今年二月,伴隨市場回暖和利好證券刺激,券商板塊多次出現走高。截至3月6日收盤,自上市以來中銀證券已斬獲八連板。

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券商“影子股”漲幅較大,例如遼寧成大(持有廣發證券16.40%股份)、江蘇舜天(持有華安證券2.76%股份)。但部分影子股,例如錦龍股份,在披露去年年報實現扭虧為盈後,並未刺激股價上漲。錦龍股份主營證券業務,持有中山證券70.96%股份以及東莞證券40%股份。

基本面形成支撐,以及多重影響因素下,券商股後市走勢如何?

“當前券商板塊仍受益於正向效應顯著、流動性寬裕、改革支持三大邏輯支撐。”華泰證券認為。

從政策利好角度來看,資本市場改革穩步推進,新《證券法》已於提前正式實施,而再融資新規落地為券商投行帶來業務爭奪的機遇,基金投顧試點則利好券商財富管理業務。國泰君安非銀認為,再融資新規落地,新證券法實施後債券註冊制發行流程簡化,投行業務有望火力全開。

從宏觀環境和估值來看,“券商受疫情影響輕微,但估值回落,時下流動性寬鬆與政策友好提供了較好的交易性機會。”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認為,當前板塊龍頭估值普通在1.2~1.4倍PB,長期看好創新業務推進與寬鬆政策共振帶來的板塊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