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環京樓市這兩年發生了什麼?

從2015年開始,國內主要城市的樓價普遍翻倍,走出了新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行情,這其中,尤以環京樓市最為波詭雲譎,曾經的環京貧困帶樓市一天一個價,瞬間突破很多一二線大城市的價格,令人瞠目。

環京樓市這兩年發生了什麼?

那麼,這兩年,環京樓市究竟發生了什麼?讓我們覆盤一下。

2015年下半年開始,中央開始降息降準,各個渠道開始鼓動居民買房,沉寂了三年的樓市蠢蠢欲動。

2016年4月1日,雄安新區橫空出世,這一千年大計疊加通州城市副中心、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等諸多區域利好的強力刺激,以燕郊、北三縣為代表,環京樓市大漲的序幕開啟!

燕郊、大廠、香河、三河、固安、永清、涿州,以及環雄安的高碑店、任丘、保定等縣市,各地房產中介如雨後春筍,新樓盤紛紛閃亮登場,有房的笑逐顏開,沒買房的焦慮萬分,其情景真如烈火烹油,驚心動魄。環京70公里之內,基本上房價全翻番,部分地區漲幅更高達150-200%。

環京樓市這兩年發生了什麼?

環京樓市這兩年發生了什麼?

很少有人會思考,曾經的環京貧困帶,怎麼就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中國樓市的天之驕子?歸結到兩個字,就是:預期!

三大利好疊加,北京資源外溢,不僅讓所有人對這塊土地的未來充滿遐想,都以為會複製北京樓市的奇蹟。

樓市短期看政策、長期看人口,雄安新區的政策確實畫了一個大餅,但如今冷靜下來,只能說千年大計生不逢時,貿易戰加經濟放緩,雄安新區整體建設緩慢,藍圖畫得很好,但基本沒有落實。從人口看,環京環雄安人口還算密集,可惜遇到人口快速降低的時代,二胎意願降低,90後育齡人口由於計劃生育斷崖式下跌,日本人口少子老齡化的現實將加速在中國變為現實。

我們觀察一下環京樓市的領頭羊:燕郊。

我們根據鏈家的成交數據,觀察很有代表性的樓盤,天洋城。從下圖可看到,樓市最火熱的2017年3月,成交價達到34000元,2018年8月,成交價為18000元左右,成交價腰斬,可以說已經崩盤了。這麼快速的價格下挫,建國以來是非常罕見的。

環京樓市這兩年發生了什麼?

環京樓市這兩年發生了什麼?

一般而言,大都市房價暴漲是內因驅動,環大都市暴漲是外因跟風。一線和強二線經濟發達、產業集聚、人口流入,房價長期看好,而環大都市的房價,缺少相應的經濟和人口基礎,長期並不看好。

環京樓市這兩年發生了什麼?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京津冀經濟基礎不如長三角和珠三角,樓市想必也會複製發達地區。如今只見畫大餅般的預期就急不可耐地幻想一步登天,跌下神壇也是遲早的事。

環京樓市這兩年發生了什麼?

回顧環滬環深房價歷史,一般上漲一倍後,會調整三到六年,這樣的事,恐怕溫州炒房客心裡最清楚。

至於何時可以抄底環京樓市,還是那句話,剛需隨時買,以後的貸款環境和房地產市場會越來越嚴苛,反正也是自住,房價漲價與你關係不大。至於炒房,就先省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