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考語文的教師,但是試講的時候總超時怎麼辦,導入可以省略嗎?

紅伊豆


您好,我是持有數學教師資格證的老師。

領取教師資格證有個流程是您說的試講。從你的描述看,你可能是非師範專業考教師資格證嗎?那麼恭喜你,萬里長征還有最後一步。但面試也很重要,而且這是未來教育的一次演練。

試講的十五分鐘,其實就是上課的片段,也需要一個比較完整的課程流程,例如:備課,引入,內容講解,課堂強化,課程回顧,作業佈置以及監督。每個環節缺一不可。

你說的時間不夠,因此需要精煉講課稿,熟練課程,做到有所放,有所收。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不要為了拿教師資格證而努力,而是應該它作為準備教學的過程。


小數屋


我大學本科是直接拿的教師資格證,沒有參加考試,但畢業後招教考試是第一名,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老實說,在說自己的經驗之前必須強調一點,在不同的地方,甚至不同的級別(小、初、高),試講的要求雖然大致相似,但對導入的要求應該是有所區別的,這跟當地的教學風氣有關。

就我個人試講的感受而言,導入是要有的,畢竟這是試講的一個環節,但導入一定要短,一定要短,一定要短!

不可否認,一個精彩的導入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為你的課程增色不少,但你要知道,你試講的時候設計出精彩導入的可能性有多大。首先是時間比較倉促,你拿到試講題目的時候也許離試講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了,二是你得明白,試講時坐在你面前的相對於你來說都是高手,你的所謂精彩導入,也許他們早就已經用過,所以試圖以導入來先聲奪人,吸引考官眼球的做法極有可能是得不償失。

我們可以揣測一下考官的心思,他們都是過來人,對新丁們的試講看重的是什麼?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只是基礎,更重要的還是你的語言、體態,你對課程重難點的把握,你的導入如果太長,只會讓考官認為你務虛不務實,頭重腳輕,無法把握課程重難點。

當老師後,我曾經以評委的身份參加過學校後來的教師招聘面試,說實話,面試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能清晰的感受到老師們的青澀,尤其是他們的導入,各種花裡胡哨的導入讓人眼花繚亂,但是華而不實,一線老師不會喜歡這樣的導入。

你要明白你試講的核心任務是什麼,是全方位的展現自己。與其糾結於導入,不如在形體、語言、重難點的把握上多下功夫。比如試講的時候不要有口頭禪,不要有各種短促的無意義詞如“嗯”“啊”“然後”等,不要在講解的過程中走來走去,身體晃來晃去,也不要眼睛上方看天花板,不要老是撓頭摸鼻子,要定住根!

這些小細節的糾錯,要比你多兩句導語有效得多,也讓考官印象深刻的多!


金牌小書童


《易經·繫辭下》中有這樣一句話:“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其意思是指,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發生變化的。

這個你應該是考有編制的教師吧?如果是考教師我可以把自己經驗告訴你,我覺得對於我個人來說還是比較有效用的吧。

招教的面試一般會有以下幾種方式,可能試講或者說課,有些可能還會加上答辯,有的時候是以微課的形式進行面試,既然,你問了試講的問題,下面我就以試講為例來說一下:

  1. 面試試講之前會給你大概15分鐘的時間準備,可能是給你一本書讓你看某一課內容準備,或者直接複印書中的一課?試講是在另一個教室,試講時間一般為10分鐘,教室裡會有好幾位考官一字排開坐在教室中間位置,最中間坐的大多數情況是主考官(一般都是不苟言笑的樣子)。
  2. 我覺得導入是最重要的環節,15分鐘能夠設置一個好的導入可以讓考官耳目一新。就例如我試講的時候吧,我當時試講的是數學,試講考題是小學數學課本上《認識圓柱》這一頁,發一張紙可以寫要點拿到考場,當時我非常緊張,手抖的差點兒寫不出字,心裡慌得很,15分鐘一溜煙就過去了,當點到我的名字,我覺得我的腦子全空白了,心跳的非常厲害,就這樣走上講臺,幸好說了兩句開場白,就不覺得很緊張了。
  3. 我的導入:我舉起手中寫要點的A4紙,問:同學們,你們看我手裡拿了一張白紙,你們能不能把這張紙立起來,大家準備一張紙來試一試。現在我們分為6個小組,一會兒請小組長分享成果。當然有折一下立起來的,有疊成其他東西折起來的,有一個小組把紙裹成了筒狀,那麼這個圖片我們認識麼?這個圖形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圓柱。然後板書課題《認識圓柱》。但是我下來之後懊悔至極,覺得我這次肯定考不過了,因為我由於緊張少講了兩個環節,我覺得這可是個致命的錯誤,誰知道最終公佈結果,20多人參加面試,我得了第三名。我覺得是我的導入足夠有亮點,才能在少兩個教學環節的情況下還獲得了這麼好的成績。

所以說,考招教導入是一定不能省略的,因為作為一個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的新老師,她們的教學技能都不會太好,其實,重要的不是你講的夠不夠詳細,內容是不是非常完整。重要的是看你的教態,儀表是不是有當教師的特質,導入是不是有創意(創意就在導入方面體現),最後,試著帶上笑容走上考場,你的笑容會給你帶來好運呦~


開心幸福smile


首先,試講的環節肯定不能少,但是可以精簡。

面試老師想看的基本就是兩個方面,教師的表現力和課堂設置。如果把導入省略,課堂就不完整了。

保證各個環節完整的同時又縮短時間,可以在不重要的環節進行說課。例如,導入之後可以直接發言:“接下來我將以說課的方式進行,我將用某某方法,通過讓學生做某某活動,從而懂得某某知識點,接下來是我的重難點突破。”

能夠進入試講,大家的課堂基本環節都不差,而最拉開差距的就是重難點的講解。在說課之後,立刻進入重難點的講解,一定要思路清晰,講練結合。

另外,可以在平時上課或說話時注意精簡語言,省掉不必要的詞句,多練習之後也能縮短一些時間。

綜上,試講一定要在顧全大局的同時突出亮點,環節不可少,導入不可省。


教書匠木石


我個人認為導入部分是不能省略的。


導入的目的就是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導入部分作為一節課的開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這節課學生能不能有興趣的往下學習主要看的就是導入。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開始的時候能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考語文教師試講的時候,更不能把導入去掉。要想使評委給你打高分,必須要使評委眼前一亮,然而在開始時就給評委留下了不俗的表現,下面的表現只要不是太差就會事半功倍。這就是大家說的第一印象。就像我們平時看的某檔歌手選拔賽,有的歌手的第一句開口就會驚到很多人就是這個道理。而導語作為每節課的開始,是展現自己是否專業是否熟練的最佳時機。


課舍鄉間


如果是試講,導入部分肯定不能少的,導入是很關鍵也容易出亮點的環節。超時,並不是因為你多了什麼環節,你的精簡不能從去掉什麼環節去改進,而是從內容上去求精。在內容上,你認為什麼都重要什麼都應該講。其實聽的人不是這樣的感覺。你把一個知識講清楚,不在於說得多,而在於說清楚,有條理就夠了。切記不能有把你知道的都想講出來的想法。取精取精!如果是說課,思路和技巧和試講又有一定的區別了。祝你成功!


莫非是張老師


一堂好課不在於環節的多寡,但是好的導入是必要的。3分鐘以內就可以了!同時教學目標的重點和突破難點的環節要增加時長。以此設置三至四個環節即可,無需太多,控制時長。


高小陽的春天


不可以省略的。而且導入很重要,一個精彩的導入能讓評委即刻看出一個人的素質如何。


愛無特殊教育點點滴滴


步驟必須全,重要的是如何突破重難點詳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