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清史》為什麼不用文言文寫?

一德格天1


中國古代修史,毫無疑問都是用文言文進行撰寫的,哪怕是由少數民族進行撰寫的《宋史》、《金史》、《遼史》等都是用文言文進行撰寫的。文言文在中國古代是一種書面文,日常生活中並不是最常使用的。

近代以來,特別是辛亥革命後,白話文運動興起,文白分開成為大趨勢,到了20世紀20年代,政府也開始提倡白話文,隨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雖然文言文在某些地區仍然存在,但是並不是主流。

新中國成立後,依然奉行白話文政策,並一直持續至今。所以,新《清史》用文言文撰修並不符合現在的語言政策。仿古並不意味著進步,文言文並不一定比白話文好。我們國家的清史纂修工程始於2002年,迄今已有十多年,不過完整的《清史》仍然沒有編好。

當代的歷史學者中能夠熟練掌握文言文的並不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用文言文來撰寫《清史》無疑會增大難度和壓力。


青年史學家


這個問題就好像是現在的高考為什麼不用八股文打卷子一樣

現在修的清史 是現代的人修的給現代人看的 用現在的語言沒有什麼爭議 難不成現代人修秦本紀還得用小篆寫駢文不成


大噵


如果用文言文大多數人都看不懂,善長寫文言文的人也不多了,用白話文是唯一選項。不過寫歷史貴在語言精煉,一字一句都要斟酌,筒明而無廢言,儘量選用固定少變的詞語,因為語言變化演變太快了,一部史書不光是讓現代人看而是讓後代人也能看懂。

我沒有閱讀新修巜清史》,不敢妄評論,歷史是後人寫的,當代人寫現代史是枉費功力的,新修清史正當其時,民國史還須後來人,因為年代不久,舊痕尚在,身在廬山難識真面目且多忌諱。

寫歷史要慎重而公允,非時文可比,古時有世襲史官修史,現在的歷史教授並非合格人選,懂點歷史不見得能寫好歷史,立場觀點尤為重要,清正公廉博學多才且文筆豐贍的人才符合修史,隨意寫來有點離題,個人淺見難免出錯,拋磚以受教於諸公,


邦訓


在古代,修史從功能上來說主要是傳承歷史脈絡,以證本朝的正統身份,找到統治的合法性,所以上一朝代前期的統治一般都美化,後期則多揭露醜化,利用話語權以修史的名義為當朝服務,這是其中之一。

其二是修史的時候已經時代變遷,這些過往歷史以後來人觀點看更容易事後諸葛亮,局勢與知識等方面的變化,當然要以當下為準繩去描述衡量那些已經過去的事,其三,修史的人不是古人,讀者也是當下或者以後的人,所以修史人的語言工具掌握和受眾的考量,也會以當下的語言工具為準,而不是復古成古人的日記,這就是那句名言說的: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不止思想意識,解讀方法,文字載體也必然都是當下的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現代修的清史如果還是用古文,不但編寫者彆扭,同時代的讀者讀起來也較難,學術界探討評論起來也不便。那才是費力做一件荒唐事!


zejin360


沒看過新修清史。如果是沒用文言文,那是現代人文言文不過關,寫不好。但是不用文言,現代文口水太多,文學功底不行的話,囉裡囉嗦,一定乏味。所以,清史稿雖然不完備,但無疑仍是清史最重要文本,可列入史乘。現代清史只能做補充。


之乎者也46


先用一句話直接回應提問。現在寫《清史》找不到既熟悉歷史,又有極高的文字編輯能力,還能準確使用文言的人。

修史、編辭書,是歷朝歷代的文化盛事。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權王朝滅亡已經一百多年了。對前朝的歷史,任何一個朝代都會組織人員編寫的。民國初年設立了清史館,由趙爾巽任館長,編寫清代歷史的未定稿。它按照歷代封建正史的體例,分為紀、志、表、傳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先後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參與了編寫,歷時十四年草草收官。這部書稿成於眾手,未經仔細核改,刊行時校對也不認真,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以至年月、事實、人名、地名的錯誤往往可見。一九二八年這部書刊出,共印一千一百部。其中四百部運往東北發行,經辦人金梁對原稿私自做了改動。這部清史由於是未定稿,所以冠名《清史稿》;由於編纂和刊印過程不夠精密,這部《清史稿》確實存在不夠完善的問題,需要重新修訂完善《清史》。

今天,我們已經進入“白話文”時代,修史是用文言還是白話作為一個課題擺在我們面前。

清朝依然是文言時代,寫它的歷史,應該尊重當時人的語言表達形式,恐怕不能用今人的語言記錄當時人的會話吧,那樣會失真失準。可是今人又極少會準確使用文言表達的,想組織一套既熟悉歷史,又有極高的文字能力,還能準確使用文言的編寫隊伍都很難做到。用今人的史觀編寫一百多年前甚至更早年代的歷史一定會有失客觀。廿四史編寫,多有前朝遺老參與,現在編寫《清史》這個資源已經不存在了。對史料我們只有尊重,尊重不等於全信。


我認為,當下編修清史,應該保留已經存在的《清史稿》,並在《清史稿》基礎上出一部“輔本”,或補充增添,或考辨訂正。通過這部“輔本”,實現比較客觀和比較真實;通過這部“輔本”實現中國史書由文言向白話過渡。

寫清史還是用文言好。因為清朝期間通行文言,人家用文言表達的意思,你必須尊重歷史,保持原貌。


陳廣逵


關於歷史的問題,我興趣十足,來回答以下這個問題,有喜歡的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清史稿》作為二十五史中最後一個,其實已經完工了。只是現在還在編撰一部新的《清史》,計劃用白話文,現在還沒收工。

總所周知,歷代政權成立之後,都有一個任務,就是編修前朝的國史,二十四史就是這麼來的,但是由於是下一個朝代編修上一個朝代的歷史,所以肯定存在很多意識形態上必須貶低前朝,讚揚今朝的情況。例如《宋史》是元朝編修的,現在史學上公認的不公允。

新中國版《清史》還在編纂中,用的是白話文,我個人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之前的二十五史,都用文言文,正史只有少數的知識分子才能讀得懂,但部分貧民階層只能通過民間演義或者野史來了解歷史。現在社會人們雖然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對於閱讀文言文,還不能100%的推廣,所以白話文是比較切合實際情況的。

博史通今


兩個原因:

1.在敘述的精確細緻方面,白話文有著文言文不可比擬的優勢。

2.在白話文已經非常完善以及普及的今天,為什麼還要用文言文寫?

3.即使是文言文,從古至今也一直在變化,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明清,你能明顯感覺到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一本古文觀止就足以窺其一斑),只不過沒有單獨發明新名詞來加以區分而已。高中語文水平的人讀明清文言文因無大礙,讀唐宋比較吃力,讀先秦基本就不知所云了,你還覺得文言文都一樣嗎?明清時代的白話小說,其實是一種半文半白的語體,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白話文。所以還在鼓吹為什麼不用文言文的人,多半是不知文言文為何物的無知者。


最孤獨的自由1234


用什麼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求實!哪個朝代能做到求實?從古到今沒有一個!舉個簡單而現實的例子:大陸和臺灣同時編撰歷史時,對抗戰和1949年的事情的定義絕對不同,誰都不會去“尊重”歷史事實,讀者看到的所謂歷史,不過是美化修飾後的,只能參考,不能當真。

楊廣是暴君?李世民有“貞觀之治”?紂王無道?當人們通過其他渠道佐證真實歷史後,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答案。

想知道百年之前的歷史,需要去博覽群書然後自己分析。想知道近百年的歷史,去多問問一些年長者,他們告訴你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實!


熙五郎


後朝給前朝修史這是歷來中華的傳統,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避免不了被後朝修史的命運,其實在清朝剛滅亡那幾年,民國曾組織過修史,奈何當時修史的主要是清朝遺老遺少,並且大部分是搬抄清宮檔案,所述觀點有失偏頗,所以只稱《清史稿》,不作為最後的定稿。


進入新千年後,修史成為國家的一項文化工程,清史作為還未定稿的遺作被重新提起。

在中國古代流行兩種語言,一種是書面用語也就是古文,另外一種是俗語也就是市井方言。修史是件很正式的事,按照傳統自然是要用古文來修,不過自從民國以來新文化的流行,導致白話文成為主流,古文漸漸被人遺忘。

現在修史若用文言文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員問題,不是人員不夠而是現在基本達不到對古文駕輕就熟的程度,所以新《清史》的編撰文言文被拋棄。


但若不用文言文,只用白話文就會存在敘事臃腫不夠精簡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清史》的編撰採用半文半白的方式。

為了順應時代潮流這樣做也不是不可,不過最近在讀現代史學四大家之一呂思勉的《秦漢史》,內心敬佩不已,厚厚的幾百頁,全部是文言文寫就,雖然不能全部看懂(會查看資料),但敘事之精簡絕對不是白話文可以比擬的,因此若是可以提建議,真的希望修史可以繼續延續文言文修史的傳統,不為別的只為後人可以繼續欣賞連貫的文言文之美。

當然有條件也希望各位看一看大家呂思勉的史學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