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有些人的腹瀉,用補氣健脾之法,為何事倍功半呢?

有些人的腹瀉,用補氣健脾之法,為何事倍功半呢?我們看看下面這位朋友:

她腹瀉腹痛有月餘了,腹部脹滿疼痛,痛則欲瀉,瀉則痛減,每日洩下便溏7~8次,大便中帶有粘液。有時反酸、噁心、舌淡紅、苔薄膩、脈弦見於右關。她想著自己平時看過許多中醫類的書籍,像《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等都是比較熟悉的,就根據自己看書的心得,給自己了治療思路——補氣健脾。

有些人的腹瀉,用補氣健脾之法,為何事倍功半呢?

但是實際情況是,按她自己的思路,理中湯、保和丸等都是沒效果,腹痛腹瀉還在繼續困擾著她。她的腹瀉,用補氣健脾之法,為何事倍功半呢?

中醫是一門嚴謹的學問,並非是你隨便看看書,就可以給自己治療思路的,辨證是必經之路,但辨證也是最難的。下面我們看看這位的情況,應該用什麼思路:

她的腹瀉腹痛是木旺土虛,肝木乘脾所致,急以平抑肝木,培脾扶土。為什麼呢?

原因有兩點:一是痛瀉並見,吳昆《醫方考》雲:“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實,脾責之虛。脾虛肝鬱,故令痛瀉”。

二是脈弦見於右關,右關候脾,弦為肝氣太過,肝實乘脾,故脾部反見肝脈。

所以其治療思路應是:抑木扶土,痛瀉要方主之。

有些人的腹瀉,用補氣健脾之法,為何事倍功半呢?

方中重用白芍酸斂陰柔,以平肝之橫逆;陳皮理肝氣,醒脾胃,和中焦;防風既疏達肝木之氣,又有風勝溼,升清陽之義;白朮燥溼健脾,以扶中土。四藥共奏調脾以止痛瀉之功。本方為《景嶽全書》引《劉草窗方》,原名“白朮芍藥散”,因張氏稱之為“治痛瀉要方”,遂有“痛瀉要方”之名。

這裡再聊聊其他幾種腹瀉的思路:

第一個我們就說是補氣健脾的思路,到底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當你脾氣虛弱,運化不健的時候,腹瀉時輕時重,大便或溏或稀,或夾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悶腹脹,精神倦怠,面色萎黃,甚至面浮足腫,舌苔淡白,脈象緩弱,如參苓白朮散加減。

第二個是溫中運脾之法:當你脾虛內寒,陽氣不振的時候,大便經常稀薄,或有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腸鳴,喜溫喜按,畏寒肢冷,面色無華,舌苔淡白而潤,脈細的時候,就可以選擇這個思路,如理中湯加味。

有些人的腹瀉,用補氣健脾之法,為何事倍功半呢?

第三個是益氣昇陽之法:當你脾虛中氣不振,清陽下陷的時候,就會久瀉不愈,大便溏薄,肛門下墜或脫出,食後即欲腹瀉,或大便雖然次數增多,但僅軟而不成形,腹脹或微痛,神疲氣短,舌苔淡白,脈細弱的時候,就可以選擇這個思路,如補中益氣湯加減。

第四個是溫腎暖脾之法:當你脾虛及腎,命門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的時候,就會久瀉不愈,每在黎明五更時腸鳴腹痛,瀉下淡黃稀水,夾有完谷,瀉後疼痛得緩,大便日三四行,腹部覺冷,下肢畏寒,舌苔淡白潤滑,質胖嫩,脈沉細無力的時候,就可以選擇這個思路,如四神丸加味。

當腹瀉的時候,你還能想到什麼好的思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