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HJT/TOPCon/P-PERC技術瓶頸與突破路線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以最終系統低度電成本(LCOE)和高性價比來衡量並選擇合適的晶硅電池量產技術發展路線;

2、1-3年內,P-PERC電池最具性價比優勢,且有進一步提升性能的潛力,佔據主要市場份額;

3、N-TOPCON是否能成為下一代具有競爭力的電池,取決於量產效率潛力、國產化裝備的產能、技術成熟度和製造成本;

4、N-HJT/HBC是否能成為下一代具有競爭力的電池,取決於量產效率提升速度、國產化裝備的產能、材料廉價化和製造成本;在原理、技術成熟度、效率潛力、應用可靠性等方面比P-PERC和N-TOPCON有優勢,但主要設備與現有產線不兼容;

5、從原理上看,新一代迭代電池有進一步提升量產效率的潛力,最終能否實現,還是要看量產技術成熟度和性價比;

6、新型疊層電池(2~3個P-N結串聯)實驗室固定光譜下的轉換效率很高,但實際地面應用中,由於太陽光譜的多變性會造成各疊層子電池的電流不匹配,從而使實際發電效率明顯降低,除非每個子電池正負單獨引出(但會明顯增加系統應用的成本和複雜性),需慎重考慮。

HJT/TOPCon/P-PERC技术瓶颈与突破路线
HJT/TOPCon/P-PERC技术瓶颈与突破路线
HJT/TOPCon/P-PERC技术瓶颈与突破路线HJT/TOPCon/P-PERC技术瓶颈与突破路线
HJT/TOPCon/P-PERC技术瓶颈与突破路线HJT/TOPCon/P-PERC技术瓶颈与突破路线
HJT/TOPCon/P-PERC技术瓶颈与突破路线HJT/TOPCon/P-PERC技术瓶颈与突破路线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