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鶴唳華亭》《慶餘年》先後上線,但都因季播遭吐槽,對此你怎麼看?你追哪部?

侃聊天下


#這年頭看劇,得隨緣,心放寬點才行。對於《鶴唳華亭》和《慶餘年》這兩部劇,我在看的是《慶餘年》。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我有騰訊視頻會員,沒有優酷的會員,所以說,得隨緣。

說到季播,這個我真的無所謂,只要它拍得好看,播幾季就播幾季,要啥自行車[笑哭]其實我還算心寬的了,季播不吐槽,我吐槽的是每週更新的太少了。《慶餘年》每週才四集,我在騰訊視頻上看到第一季有46集,我大概算了一下,我的天,得播到2020年,播到春節,好像還沒播完第一季[我想靜靜][我想靜靜]如果一季能在一個月內更新完,下一季一年後再播我都能接受。

所以說,心得寬。事已至此,我已沒有多少怨言[捂臉]咋樣就咋樣,看劇又不是吃飯[笑哭]

最後說回這部劇本身,更新的六集我看完了,總體挺不錯的,幽默風趣有梗,權謀宅鬥宮鬥,都拍得不錯。演員整容更是強大,除了男女主張若昀和李沁,還有陳道明,宋軼,李小冉,吳剛,於榮光,辛芷蕾,田雨,郭麒麟,肖戰,李純,佟夢實,袁泉等一眾要實力有實力要流量有流量要逗比能逗比的演員。目前《慶餘年》在豆瓣的初步評分8.0分,希望它越來越高,越來越好。









菜頭皮he影視


播放《鶴唳華亭》的優酷平臺現在急的是嗓子都快冒火了,因為愛奇藝播放的《慶餘年》熱度急聚上升,超越《鶴唳華亭》指日可待。

這兩部電視劇在網絡上被討論的熱度越來越高,吐槽的聲音也越來越多,因為這兩部電視劇都是良心劇,但是也都屬於季播電視劇,每週更新的集數比較少,好看,但看著心裡不過癮。

特別優酷平臺所播放的《鶴唳華亭》,在播放之前就已經說好在週一週四每天更新三集,但第一次播放以後,馬上以介質原因為藉口,只更新了一集,甚至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更改了更新的時間和集數,這讓觀眾特別是剛加入會員的觀眾感到非常的憤怒和不滿。

剛開始大家還以為是廣電總局要求停播的,如果是停播的話,那就連一集也不能播啊!偏偏你一集一集地播,時間還不停的在改,有時候更新一集,有時候更新兩集,現在看到《慶餘年》正在熱播當中,又準備更新四集一次了。

播放平臺可能是把觀眾當只傻子看了吧?又或者說播放平臺把觀眾當猴耍了吧?

季播的形式是借鑑於美國電視臺運行的方式,為了節約成本,邊拍邊播的一種運行方式,他能夠及時的改正電視劇當中所出現的問題,同時也能讓廣告商快速的拿回成本創造利潤。

而我國電視臺借鑑這種運行方式,運行的並不成熟,也並不是邊拍邊播的方式,是拍好了以,每週定時播放時更新集數,就拿《慶餘年》來說,現在每週二週三更新,會員多看3集。

這樣觀眾心裡就沒數了,你週二週三更新,究竟是每次更新多少集呢?觀眾加了會員,連每次更新能夠看多少集心裡都沒數,你覺得人家心裡會好受嗎?人家花錢是來買開心的,不是來買氣受的。

還有像《慶餘年》它是季播電視劇,也就是說現在是第一季,就算把這46集看完,也不會得到原著當中的結局,那麼第二季,第三季還遙遙無期,也許以後播第二季時,第一季的內容早就忘了。

更何況現在國內很多電視劇在拍第一部成功以後,馬上趁著熱度拍第二部,但是,拍第二部電視劇時,其中的演員有可能會換很多,甚至連主演都換掉,當觀眾一看就會完全出戲,吐槽聲一片一片。

不管是播放平臺也好,製片人或出品人也好,希望你們也要為觀眾的利益都考慮考慮,一是希望你們能夠拍出良心劇,二是別過分的去消耗和營銷觀眾對劇情的熱度,傷害了消費者和觀眾的利益,你們的利益又何在呢?

現在我考慮到優酷播放平臺時不時的更新的集數在改變,更新時間也在改變,我心裡實在沒數,再加上這部電視劇,以悲劇的形式為結局,我個人更偏向為看喜劇形式的《慶餘年》。


芳輝靜思


我是優酷和愛奇藝會員,《鶴唳華亭》先比《慶餘年》早播出兩週多,一開始是擠牙膏式播出,一週只有四集,直到《慶餘年》播出才改成一週八集,直到昨天晚上剛剛在優酷上看完,之前會員付費提前觀看我沒有上套,《慶餘年》是上週在愛奇藝上付費六集一十八元提前看完,《鶴唳華亭》服裝道具,語言配樂上佳,拍攝構圖唯美有意境,劇情反轉虐心,權謀親情雜糅,演員表演也很給力,只是淚水漣漣壓抑了些,前六十集總算是不失本真,後面再拍肯定是要看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完全悲劇劇情收場,是值得回頭再看的良心劇。

《慶餘年》老戲骨眾多,宣傳手段高超,雖說是穿越版古裝權謀劇,但是其輕喜劇風格,反對舊勢力權威,快意恩仇,恣意縱橫的劇情特點,在工作壓力普遍較大情況下,不失為調劑良劇,劇情和演員表演比《鶴唳華亭》更適合大眾口味,老少通吃,這也是為什麼《鶴唳華亭》忍住沒有再付費而《慶餘年》最後還是付費觀看的原因,但藝術性比較《鶴唳華亭》有差距。

季播劇付費觀看也許是以後的風潮,畢竟高速路收費,大家是一邊反對還要一邊付費跑。

提醒兩部劇穿插混著看,治療古裝劇癮更有效。[呲牙]



巨蟹維度


當然追慶餘年了,鶴唳華亭大悲劇,都特麼死了,我他媽的花錢花時間最後看個悲劇,我不是有病麼!



異界美食大熱門


《鶴唳華亭》《慶餘年》先後上線,但都因季播遭吐槽,對此你怎麼看?你追哪部?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鶴唳華亭》和《慶餘年》是完全不同風格的作品。《鶴唳華亭》是一部古代權謀劇,講的是皇權爭奪和官場的劇。《慶餘年》是魂穿的玄幻武俠小說內容有皇權爭奪,但小說本身更多的是展現範閒的個人魅力。

《鶴唳華亭》原著作者雪滿梁園作為歷史學碩士有很高的文學造詣,所以這部劇的臺詞非常驚豔。小說出自晉江,一直佔據古言排行版熱門,而且最最讓人期待的是,該劇的編劇是原著作者,那基本就能還原小說的本來面目。但它是否是季播劇我倒真的不是很清楚,照原作品來說應該不會拍季播,畢竟原小說內容並不是特別的長,除非是作者又改編過了。《鶴唳華亭》我沒有太多的喜歡,再好的作品如果是悲劇的話,我也喜歡不起來。所以這部劇我看了一集就棄劇了,雖然真的拍的很好,演員演技沒的挑,各種拍攝都非常到位。

《慶餘年》是我很早就看過的一本超長篇小說。我能理解為什麼要拍成季播,因為原著真的很長,如果要還原原著的本來面目,你再怎麼拍都需要拍很多集,畢竟很多內容需要慢慢地由鏡頭展現出來。

其實電視劇版的《慶餘年》已經刪減了很多了,範閒小時候的故事電視劇基本都是一筆帶過了,但原著卻寫了非常多的篇幅,最最經典的“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個苦命老辛的片段被刪減了。讓我有點捶胸頓足的感覺,其實範閒小時候的片段在整部小說中還是佔了比較重要的地位,但電視劇卻是草草就收了。

目前該劇播到第十三集,我從頭看到尾,一集都沒有拉下,畢竟是我非常喜歡的貓膩大神的長篇鉅作,而且是我很早期就非常喜歡的一本長篇,我肯定是不能錯過的。目前來看該劇拍的質量也不錯,有很多大咖都參與演出,內容基本還原原著。我個人覺得演的都非常好。這部劇我是準備繼續追下去的。個人非常喜歡。

兩部劇都非常棒,前者我放棄追,《慶餘年》我會繼續追下去。


聲明:文字原創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點個贊+關注。

SUSIE的日常


不吹,不黑。鶴唳華亭更好看,他不是一個歡樂的劇。需要帶著腦子看。即使是仔細的看。拉下一點也看不懂。需要細細的仔細品味。所有人演技都在線。服裝化妝,道具更高級。場景,構圖漂亮。臺詞功底深厚。良心製作精品之作。








8898春


同事說,看鶴唳華亭太虐了,虐的哭會兒,去別的臺看會慶餘年樂喝樂和,緩解一下負面情緒。不過也不如新開的《錦衣之下》魔性,好看,任嘉倫不是第一眼帥哥,他的小歪嘴,小撇嘴,小不屑,小吃醋,小幸福,小輕蔑,小狠毒,小害怕,小害羞,小幸福小開心,。各種討厭惡心嫌棄無奈,無奈小表情,,冷酷酷的冰塊臉然後陰轉情幸福的小表情,超級有範,任嘉倫玩眼神比較厲害,側顏有點像陸毅,中景有點像鄧超,偶爾還有點像如懿傳的李玉,遠景有點像林峰,帥了帥了,愛了!











花染涼意小懶君


國內並非沒有好的IP,各大網絡小說中文網提供了很多可看的資源。都有著大批原著粉的簇擁與期待,但是國內也不缺乏有創意有想法的導演和編劇,而在於對演員陣容的把握。

一部爆款劇出現之後,趁熱打鐵出現第二部之後,因為演員大變,導致同一部劇,出現嚴重的出戏,尤其是主演,觀眾第一感覺就是代入感減少了,如果沒有前一個演的與人物性格相同,就會被詬病。

之前的爆款劇《將夜》和《河神》,到了第二部都是男主換了,雖然《全職高手》也要將第二季迴歸,但演員陣容很難悉數迴歸。

這邊是國內影視劇製作的短板,無法形成長足的規劃,看的效果都是第一季口碑好,在想著推出第二季,但對於陣容的規劃,就十分雞肋。

美劇的模式可能不適用於國劇,但是完全可以借鑑,形成有國產劇特色的製作模式。

以《權力的遊戲》為例,一套陣容,簽訂合約,以合約形式規範,對人物和主線進行要求,演員在這期間服務的是人物,可以簽約其他拍攝,但最終不能改變本劇的人物,尤其是形象。得以保證對劇的負責。

雖然國內電視劇製作有瑕疵,尤其是優秀IP的改編,希望從業者,投資者找到適合的發展模式,不要讓原著粉失望,讓優秀的電視劇更有所期待。






青年影像局


當你全神貫注看一部劇、並被它的劇情深深吸引、迫不及待想知道最後大結局的時候,它卻告訴你:“別急,我們是季播劇”。

也就是說,這一季你看到的結局不一定是最後的結局,要等到下一季或者下下季,才能等到你要的大結局,你說,你是失望呢,還是失望呢?


但是,除了失望,我們還能做什麼?畢竟有原著的基礎在,大家都很喜歡《鶴唳華亭》和《慶餘年》!

不過,失望歸失望,電視劇我們還是要看的,如果《鶴唳華亭》和《慶餘年》要二選一的話,我選《慶餘年》。

雖然《鶴唳華亭》提前兩週開播,並用“飢餓營銷”的方式,一集一集往外擠,賺足了眼球,也贏得了一定的關注度。但是,當觀眾的胃口被吊起來之後,原先說好的每週6集,變成了4集,甚至第二週的時候,四集都不捨得往外放了。以至於很多人調侃說,《鶴唳華亭》被播放平臺留著過年呢!



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鶴唳華亭》這樣的播放方式,照樣贏得了絕大部分的觀眾,因為在全網播放平臺上,就只有這一部古裝大劇。

可惜,《鶴唳華亭》沒有“驕傲”多久,《慶餘年》來了。


同樣是權謀大劇,《慶餘年》勝在氣氛輕鬆幽默上,郭麒麟飾演的範府二公子範思轍,比名字還要驚豔的,是他的人設,他是一個視財如命,但又心地善良、毫無心機的蠢萌少年,有他在的劇情,就有笑點。好不誇張地說,範思轍幾乎承包了整部《慶餘年》的笑點。

當然,這部電視劇還勝在陳道明、吳剛等老戲骨的傾情加盟上。《鶴唳華亭》同樣有黃志忠、王勁松、張志堅等老戲骨,但比起道明叔,卻還是差了那麼一大截。


如果說《慶餘年》是披著權謀外衣的輕喜劇,《鶴唳華亭》就是純“權謀”——父親偏心,兄弟相爭,君臣不睦,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等等,從一開始,羅晉飾演的蕭定權就在這樣壓抑的氛圍下,夾縫求生,艱難生存。

所以,蕭定權才會動不動就流淚,動不動就哭,這種劇情的設定,從某種方面,讓觀眾產生了煩躁心理:主角太弱,何時才能翻身?

反觀《慶餘年》,男主範閒在還是孩子的時候,就表現出了積極向上的一面,他兩個月時失去母親,成人之前沒有見過父親。但,他卻沒有因此動不動就哭,而是很樂觀地面對生活。而且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和兩位授業恩師鬥智鬥勇,和壞管家周旋等。



老於喜歡古裝權謀劇不假,但如果能在輕鬆幽默地氛圍下,看著主角們一次次把劇情反轉再反轉,才是最有意思的,不是嗎?


於小小


我追《鶴唳華亭》。雖然對女主極為失望,但男主以及其他配角的演技和劇情走向都非常吸引人。《慶餘年》講故事的方式,以及各位演員們不太到位的演技,對我來說比較容易出戏。好在小范閒和費介,範若若還叫人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