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遍地開花!43天內砸下10個利好 大灣區樓市寬鬆政策井噴

遍地開花!43天內砸下10個利好 大灣區樓市寬鬆政策井噴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道

這個冬季,樓市的暖風正從最溫暖的大灣區吹過來。

從11月8日至今,粵港澳大灣區內樓市寬鬆政策頻頻傳來,江門、佛山、廣州、深圳等城市在43天內發佈了10個樓市利好,分別從人才購房、稅費制度、限售條件等方面對現有政策進行了調整。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2月以來房地產調控已經超過30次。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期,粵港澳大灣區內多個城市房地產政策均出現微調,成為2019年四季度房地產調整政策波動最頻繁的區域。大部分城市都調整了人才政策,之前執行限購的城市過去都是調整人才落戶,但最近大灣區多個區域人才可以不落戶直接購房。

放鬆政策頻現

在這些寬鬆政策當中,以吸引人才為名的政策數量最多。

11月8日,江門住建局發佈《關於我市限購區域內新建商品住房購房資格的通知》,港澳臺居民家庭、經商務部門認定的重點招商企業非本市戶籍員工家庭,以及持有廣東省人才優粵卡、已任職半年以上的中直省直駐江門的機關單位、部門和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已任職半年以上外地企業江門分公司的負責人、在江門市投資超50萬人民幣現金創業的投資人家庭均可購一套住房,無社保要求。

12月4日,佛山市住建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的補充通知》,持有優粵佛山卡A卡、B卡、C卡、T卡的非本市戶籍人才,可享受佛山市戶籍人口購房政策;在佛山市工作、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或中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的非本市戶籍人才,首套購房不受戶籍和個稅、社保繳存限制,住房套數認定以家庭為單位。

廣州11月22日將外地人購房所需連續5年單獨的社保或稅單,改為可疊加使用,其後又對在廣州無房的港澳人士開放首套購房大門。此外,12月13日、17日和20日,其下轄南沙區、花都區和黃埔區又分別放開了人才購房的戶籍限制:南沙區的對符合職業資質條件的人才免除了購房的戶籍、社保、個稅限制;花都區全面放開6個月社保的人才綠卡申領資格,原本規定的6項當中部分對大專以上學歷和中等職業資格設立了門檻,此次也予以取消;黃浦區不僅規定經區認定的在黃埔區連續工作半年以上的各類人才可購買1套商品住房,更允許持有廣州市人才綠卡或經區認定的傑出人才等的父母或配偶父母購買1套商品住房。

“這類約束條件不是很嚴格,所以客觀上會刺激一部分購房需求。”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過去針對人才進行放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此次政策提到了人才的父母、配偶父母和成年子女也可以購房,可以認為有較大的放鬆,在實際過程中需要強調“房住不炒”的導向。

深圳二手房主哄抬房價遭處罰

而另一邊,深圳雖然沒有在人才引進上“開口子”,但其在稅費、限售政策上的多番動作,也使之成為大灣區樓市波動最大的城市。

11月11日,深圳調整“豪宅稅”標準,單套建築面積在144平米以下或單套套內面積在120平米以下都算普通住宅;12月2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公告,深汕合作區房地產市場在凍結兩年後正式進入過渡期開始對外銷售,區內家庭限購2套,成年單身人士限購1套;12日,正式取消執行了一年多的商務公寓“只租不售”政策。

經歷了上半年的樓市“小陽春”,再加上“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政策大禮包,深圳成為一線城市當中唯一一個在近一年的時間裡房價始終維持漲勢的城市。根據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向《華夏時報》記者提供的數據,2019年11月,深圳房價環比上漲1.68%,同比上漲9.05%,漲幅與上個月的5.66%相比有明顯擴大趨勢。成交量方面,根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統計數據,11月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創出近3年半以來的新高,達到8013套,環比上升11.8%,同比上升91.9%。

深圳樓市迎來了量價齊漲的火爆場面,最高興的還是二手房業主。由於深圳本身土地稀少,新建商品住宅增量十分有限,交易大多還是集中在二手房這一存量市場。17日夜間,深圳市寶安區住房和建設局發佈了一份“情況通報”,針對福海街道中糧鳳凰裡花苑小區個別業主發佈集體漲價言論,停止該小區二手房網籤手續。

網絡截圖顯示,鳳凰裡業主管理群發佈了一份“告業主書”,要求業主放盤價均價為5.5萬-6.5萬,建議急買業主以5.5萬/平米為最低價,低於此價格的業主應即刻收盤,重新加價後再售。

寶安區住建局認為,這一行為涉嫌惡意炒作二手房價,嚴重背離中央“房住不炒”精神, 對該區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產生不良社會影響。

鳳凰裡小區並非個例,窺此一斑即可見深圳樓市的現狀。19日,深圳住建局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二手房漲幅如超過5%,市民可向區房地產主管部門投訴。而後,該局又作出進一步解釋,稱增幅原則上不能超過5%的目標是年初時根據宏觀調控長效機制的要求制定的,由於區位和配套條件不同,具體樓盤價格漲幅或有區別,但只要業主不惡意串通哄抬房價,價格不明顯高於近期市場成交價,交易即可進行。

“市場交易可以活躍,但是炒房不允許,小區業主集體炒房更是會被管控。”嚴躍進指出,規範交易秩序是今年年底和明年依然會強化的內容,市場秩序也要強化穩定的導向。

不過根據前述數據,深圳整體房價漲幅在11月已經接近這一閾值的2倍。能否在12月的最後10天裡讓二手房數據迴歸到5%漲幅之內,是深圳住建局面臨的一次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