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516“九江”舰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原本他在改造时就已经属于“高寿”,现在超期服役退役也很正常。至于为什么不再继续发展,其实海军能火力支援的武器实在太多了,不像以前那样“穷”,如果有需要现役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全都有能力对登陆部队进行强火力支援。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海军之前确实有1艘专业的火力支援舰,他是053H型护卫舰首舰516“九江”舰(曾以长沙命名),1975年12月交付。考虑到中国在90年代-00年代初海军实力较弱,但面临的各方面压力极大,特别是面临几个方向可能会出现的登陆作战没有足够的两栖支援火力。所以2002年时舰龄27年的516舰进行“火力支援”改造,拆除全部反舰武器,保留火炮的前提下增加五座50管122毫米火箭炮系统,成为强有力的登陆火力支援舰。到2019年,516舰舰龄已达44年,远远超过正常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服役时间(正常大概30年左右,超期会到35年),所以退役也是正常的一件事情。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至于为什么不继续发展这种火力支援舰,其实我们要从516的诞生开始说起。516舰是2002年开始改造,当时的大背景是90年代中后期海峡地区出现极端的紧张局势,而当时海空军力量都很弱的中国采取了很多比较“粗暴”的手段以应对美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以及可能到来的两栖登陆作战,当时没有956“现代”级、没有052D、没有055,更没有075和航空母舰,所以只能通过将现役护卫舰改造充当火力支援舰的办法进行补充,也算是个“应急的土办法”。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也在登陆舰上增加大量火箭发射器以弥补登陆火力不足的问题,办法虽然“土”但是绝对是个好办法。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架在登陆舰上的火炮甚至坦克充当火力支援舰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既然这么好为什么不再用了呢?既然海军现在的实力已经得到大的提升,在海峡对抗中抢滩登陆时所需的火力已经呈现多样化。首先,新一代的052D、055大型主力驱逐舰配备的都是130毫米舰炮,配合现代化火控系统完全可以做到25公里以上的精确对岸打击。舰炮本身的装药量就比陆炮偏大,而且带有自动装弹仪和冷却系统后射击速度极高。包括这次中国的136“杭州”和137“宁波”舰的改造都是保留了2座双联装AK-130舰炮,单舰4门130舰炮每分钟可以打出180发炮弹,这就是为什么这两舰仍然不舍得拆舰炮的原因,就是为日后登陆火力做准备的。

还有,空中歼轰-7A和歼-16作为专业对地支援攻击机在歼击机取得制空权后对地进行强火力突击,这两种战机的带弹量分别是7吨和10吨,反应迅速且攻击后可以立即脱离。多编队多波次实施空中打击。以前我们经常看战斗机打火箭弹,而且经常看见很多战机在海上对小岛礁打火箭弹,我们看着很“土”,其实作用不言而喻。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歼轰7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歼16

另外,海军075两栖攻击舰也下水,可以舰载近30架直升机的075在登陆模式下除搭载运输直升机之外还要混搭武装直升机和武装侦查直升机进行空中火力投射。在取得制空权的前提下攻击直升机携带火箭弹进行多波次立体化火力支持,或者携带精确制导弹药对滩头阻击火力进行精确摧毁。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075CG图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下水后的075型

考虑到我们未来面临的大规模登陆战距离我们并不远,远程火箭炮可以直接覆盖登陆和交战区域,甚至有的带有简易制导系统。再不行对重要目标直接动用短程弹道导弹。这样,其实如果真的需要火箭炮支援完全不需要建造专门的火力支援舰。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其实从海上火力支援的形式可以看出现代战争的变化,从“凑合”到“专业化”、从平面化到立体化、从“粗暴覆盖”到“信息化和精确化”。在取得制空权后两栖登陆过程中直升机可以进行伴随攻击,随时为登陆部队提供强大的精确火力支援,随时可以铲除登陆障碍。所以像516“九江”舰这种还在用老思想的实验性舰艇自然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火力需求。以前有句话: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弹药的比例约占8%,但是摧毁的目标却占总数的80%。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当然,有朋友说火箭弹便宜啊,为什么火箭弹就不行了?的确,常规火箭弹作为一种廉价的火力覆盖武器,但为了火箭弹覆盖我们一定要建造专门的“火箭弹护卫舰”吗?其实像火力支援舰这种用途单一的舰艇并不是发展大趋势,现代海空武器发展都是转向多用途化进行,比如航空母舰既可夺取制空权可以用于对地打击、056轻型护卫舰既可以反潜也可以反舰、052D/055则更是同时具备防空、反舰和反潜能力。所以像火力支援舰缺乏有效的防空手段还容易遭到对方空中和导弹突袭,数百枚廉价的火箭弹齐射后未必比几枚精确制导弹药起到的作用要大,所以并不一定要发展这种“火箭弹护卫舰”。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516舰火箭炮投射

不发展“火箭弹护卫舰”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把舰载火箭炮排除在外,新建造的舰艇中有一种不起眼的装备:726型多功能火箭发射装置。这种发射装置可以发射红外干扰弹、箔条干扰弹、烟雾弹、反鱼雷诱饵等等进行软防御,但这种火箭发射装置是由122毫米火箭炮衍生而来,不出意外也可以发射常规火箭弹。比如下图071船坞登陆舰就在舰艏左右舷各装备一座24管726-4A、052D型驱逐舰为18管版、054A型导弹护卫舰为24管版,可以说这已经成了现代主力驱护舰的标准配备。虽然他们平时不带火箭弹,但是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兼顾火箭发射器进行火箭弹投射。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071型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052D

另外,现在还有好多模块化火箭发射系统,比如下图SR5型,从外表看就是个集装箱,但内部却集成了整套的火箭炮及其发射系统。除了普通的122毫米火箭弹之外还可以集成300毫米远程火箭炮,实现远程打击和覆盖。这样,这种箱式火箭发射模块可以使很多按照军用标准的军民两用船只变成火力支援舰,根本就不需要专门建造所谓的“火力支援舰”。所以我们看,海军其实只改造了1艘“九江”舰,并没有后续舰艇的改造。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九江”舰退役后将“后继无舰”立体登陆化支援火力走上前台


​总的来说,火箭弹并不是说一定没有用,但是在日新月异的打击方式下纯粹的火箭弹覆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现在想要用军舰或船只使用火箭弹也有很多办法实现,总之专门去建造所谓的“火箭弹护卫舰”并不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