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有人說冬天要釣“深”,也有人說釣“淺”,到底聽誰的?

眾所周知冬天的魚趨溫性格外明顯,它們對棲息環境的要求比以往都要高,而且在低溫情況下它們的活躍度也不高。一旦選錯釣位很可能釣一整天浮漂動都不動一下。所以選擇釣位的時候我們總是反覆考慮,甚至通過打好幾個窩來判斷魚兒藏在哪兒。尤其是選釣位的水深問題,有的釣友說該釣深,有的釣友說要釣淺,讓很多新手釣友都特別糾結,因為每個人說得都很有道理。但我們選釣位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照搬別人的套路,一定要根據你遇到的實際情況來調整。這篇文章咱們就來聊聊在冬天選釣位的時候該怎麼判斷釣深還是淺,希望能給新手釣友們一些啟發。

有人說冬天要釣“深”,也有人說釣“淺”,到底聽誰的?

1,根據天氣變化來判斷該釣深還是淺

雖說冬天整體溫度低,但溫度也會隨著不同的天氣情況而發生變化的,有寒潮侵襲,有豔陽高照,有陰天也有雨天,有時候一天之中溫差都會有十多度,魚兒自然也會因為溫度的變化而調整棲息地點,所以我們選釣位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溫度這個因素。比如說在晴朗的天氣,尤其是在連續幾天天氣比較平穩的時候,就可以適當釣淺一點(2米以內),因為淺水區升溫更快反正在冬天我們也不會去釣大魚,一些比較淺的地方藏幾條鯽魚還是沒問題的。但是並不是所有晴天都要這樣操作,比如說寒潮後的第一個晴天,下雪後化雪的晴天這就不要出門了。這時候的水溫比較低,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去適應溫度,浮漂基本上是定海神針的節奏。

如果是陰天,那就要釣深一點了。陰天的天氣溫差不大,魚基本上都會在底層水域,不會上浮,但是淺水水域受到低溫的影響,不利於魚兒聚集。

有人說冬天要釣“深”,也有人說釣“淺”,到底聽誰的?

2,根據作釣的水情來決定深淺

不同的水域受到溫度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比如說你去水庫湖泊釣魚,水面比較大,水也比較深,有些地方連岸邊的水深都在3米以上。同樣有些小溝小河,水域面積小,平均深度不高即使中心區也不過2米左右。所以在小河溝,小野塘這些地方在中午溫度高的時候可以適當釣淺一點,因為水域面積小,容易受到陽光的影響升溫比較快。只要找一些障礙物比較多的區域,比如說樹枝底下,水草蘆葦叢之類的地方是很容易釣到大板鯽的。

比如說湖泊,水庫之類的,就不建議釣太淺了。在風浪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大浪,如果釣點只有幾十釐米深是很難藏魚的。而且風浪與水接觸後溫度會明顯下降,也不利於魚兒聚集。最好選擇背風向陽的釣位,有水草和障礙物最好,如果沒有就要適當釣深一些。面對這種大水面魚兒藏身的地點比較多,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建議多打幾個窩子來找魚窩,且以走釣為主。

有人說冬天要釣“深”,也有人說釣“淺”,到底聽誰的?

3,根據整體溫度高低和作釣水域綜合考慮釣位深淺

地域環境的不同溫度也不同,魚的生活習性自然也不同。不過對於12月份的天氣來說,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最高溫度都在個位數了,甚至全天零下的也有不少。氣溫長期處於零下的不比多說了,玩的都是冰釣,主要是在0℃-10℃是最難選的。比如說小河小溝,在連續晴天的中午的時候可以適當釣淺一點,在其他時候還是要釣深一點。在河流可以找個水流較緩慢的的區域,比如說主流支流的交匯處,深淺交界處,水深釣2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大型湖泊,這些地方水域面積大,受到溫度的影響比較小,還是建議釣相對深一點,2-6米都可以。

有人說冬天要釣“深”,也有人說釣“淺”,到底聽誰的?

結束語:其實對於老釣友來說根本不需要糾結釣淺水還是深水,因為不管釣深水還是淺水,都是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調整的,魚兒喜歡深水我們就釣深水,魚喜歡淺水就釣淺水。不管哪個季節釣魚,關鍵還是在於靈活應變。切不可認為別人說釣3米你就一定要釣3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