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國有哪些科技獨角獸,該怎麼把握投資主線?

浩海夢


對於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靳水平認為:


2017年12月,胡潤研究院發佈了《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榜單結合資本市場獨角獸定義篩選出有外部融資且估值超十億美金(70億人民幣)的優秀企業,數據截止日期為2017年11月30日。胡潤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全體獨角獸企業上榜共120家,總體估值近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超級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700億人民幣)數量占上榜獨角獸公司數量的6.67%,佔總估值的50.22%。


CB Insights報告稱,截至2018年2月底,中國共有62家獨角獸企業,數量僅次於美國(113家)。


天風證券劉晨明團隊報告認為,中國獨角獸企業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互聯網與生活的融合,這類獨角獸特點是基於互聯網的生活性服務企業,幾乎可以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理財有陸金所、螞蟻金服,手機支付有微信、支付寶,吃飯外賣有美團點評、餓了麼,旅行服務有攜程,交通出行有滴滴、摩拜、OFO等。


第二類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因素與製造業的融合,這類企業有一些已經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小米、魅族等利用中國在智能手機制造上的優勢,採取互聯網銷售模式快速成長,並積累了眾多的粉絲。大疆、蔚來汽車分別在無人機、智能汽車等領域構建起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第三類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科技等核心技術領域具備競爭優勢的獨角獸,在所處領域已經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實力,但還不為社會大眾所熟知。在人工智能方面,商湯科技、寒武紀科技分別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智能芯片等領域構建起聲譽。在大數據方面,數夢工場、金山雲、騰雲天下等依託關聯方優勢分別在政務、企業、視頻等領域構建起雲計算和大數據服務模式。在生物科技方面,復宏漢霖、信達生物分別在單抗藥物、高端生物製藥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竟爭力。


投資主線邏輯:我國已經誕生了一批偉大的高科技企業,但A股投資者往往無緣分享這些高科技企業飛速發展帶來的資本紅利。從市值來看,A股中的創業板總市值近兩年漲幅很小,而BATJ的總市值則增長了接近兩倍。如果這樣一批優質的新經濟高科技公司在A股上市,A股投資者將有機會從這些科技龍頭身上獲取更好的回報。


每日經濟新聞


目前中國的科技獨角獸有以下幾家較為出名:小米、富士康、寧德時代、螞蟻金服、蔚來汽車、滴滴出行、大疆無人機等等。對於獨角獸的主題投資機會的把握,需要重點關注目前小米和富士康兩大獨角獸的參股上市公司的機會。以此為主線,其餘的個股跟風程度更高,題材的機會多注意交易活躍的龍頭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