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亮劍》中的李雲龍,當年為什麼非用上萬人去打僅有幾百日軍的平安縣城?

R


看了置頂答案的平安格勒戰役戰果統計,瞬間凌亂了。現在的網友太厲害了吧?虛構的事也能編的有鼻子有眼的。

李雲龍為什麼非用上萬人去打僅有幾百日軍的平安縣城?答案,全在小說裡面。(小說第七章)

因為山本特工隊的偷襲,導致李雲龍團部犧牲了五十多人,政委趙剛負重傷,老婆秀芹被擄走,斷後掩護的炊事員老王也犧牲了。這事讓李雲龍很懊惱,如果這次不報仇,當了縮頭烏龜,以後就沒臉在晉西北混了。而且山本沒有逃遠,快一點追,還能趕上滅了他。

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

山本呀,如果你逃回太原,老子拿你沒辦法,可你小子不知死,竟逃進了平安縣城。這晉西北是這麼容易來的嗎?既然來了就別想走了。——《亮劍》第七章


所以,李雲龍要打平安縣城,是他在趙家峪被襲後就打算好了的。

這個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手上有上萬人。他覺得自己有一個團,加上地方武裝,打縣城應該足夠了。

現在獨立團有多少人,李雲龍自己也不大清楚,全團撤出去時一千多人,現在按最保守的估計,也得擴編出兩幹多號人。一個獨立團加上幾個縣大隊、區小隊、民兵,也差不多了。——《亮劍》第七章

因為日軍的兵力,沒有秘密可言。日軍在每一個縣城的兵力配置都差不多。

縣城裡駐有日軍一個步兵中隊,一個日軍憲兵隊,加上偽軍一個大隊,兵力有一千多人。

其中偽軍沒有戰鬥力,排除掉幾百偽軍,李雲龍真正要面對的敵人,就是一個日軍中隊和一個憲兵隊。再加上二十多人的山本特工隊,幾百人而已。李雲龍覺得自己一個團應該有兩千多人,再加上地方武裝民兵,三四千人打幾百鬼子應該還是足夠的。


後來獨立團集中了上萬人打縣城,那是集結以後才知道的事了。比預期的兵力更多,也就更加堅定了李雲龍打縣城的決心。無所謂李雲龍非要集中上萬人才敢打縣城這個說法。

所以並不是李雲龍非要用上萬人打縣城,而是他本來就想打縣城,有沒有上萬人,他都要打縣城。



至於為什麼是上萬人打縣城,我覺得這個兵力是作者和編劇為了故事合理性,計算出來的一個打縣城的理性數字。人數多了不現實,人數少了又打不下來。

因為人數太多了,比如一兩萬人,這個就太扯了。畢竟分兵時只有一千多人,兩年時間主力部隊擴充了三倍,到五千人已經是奇蹟了。擴充十倍,主力上萬人,就有點像YY小說,太不現實。

而人數太少了,比如說一個團的兵力就想收復縣城,兵力又不夠。因為,根據現有的資料記錄,除非是日軍收縮兵力,主動放棄縣城。僅憑一個團,想硬打下一座有幾百日本駐軍的縣城,是不可能的。

比如1939年的桐鄉縣城收復戰。

日軍在桐鄉縣城的兵力只有一個小隊,不到五十人。這47名鬼子,以縣城東門和縣小學為據點。桐鄉當地人也覺得鬼子兵勢單力薄,主動聯絡國軍第62師,願意裡應外合,殲滅日軍。

收復縣城的國軍隸屬於湘軍,雖然武器裝備一般,但是士氣高昂,軍紀很好。聽說鬼子兵只有四十多人,從師長到團長都自認為是胸有成竹。便安排了一個團負責攻城,其他部隊負責阻擊日軍援兵。(這個兵力就是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的配置,而且日軍的人數更少。)

按照常理說,一個團打四十多個鬼子,兵力比至少是40:1。而且國軍還派了偵查員化裝入城,裡應外合夾擊日軍。所以這場仗,國軍並沒有輕敵。不出意外,桐鄉縣城必然收復。

豈料日軍的反應非常之快,在遭到襲擊損失了八個鬼子後,餘下的三十多個鬼子立即向後收縮。利用有利地形,在防禦死角用擲彈筒和重機槍,硬是頂住了國軍一個營的攻擊。國軍因為沒有火炮,無法直接摧毀日軍工事。只能使用步機槍對射,手榴彈也扔不過去,就是扔過去了,也沒有作用,難以有效掩護步兵。在激戰三日後,日軍援軍達到,國軍只能撤退。



(戰時刊物《戰地》報道,第62師攻入桐鄉城繳獲偽組織警察標識和照片等物。)

真實的抗戰就是如此殘酷。沒有重武器,幾十個日本兵就能把一個團的國軍纏住。而且這個團的國軍還不是軟柿子,是頗有戰鬥力的三湘子弟。



如果《亮劍》是一部抗日神劇,編劇可能真的就讓李雲龍帶著一個團就打縣城去了。如果編劇編的再神一點,派幾個武林大俠去。這幾百日軍估計都不夠我們的大俠們“手撕”的。



然而《亮劍》並沒有這麼無恥,作者給了李雲龍五千多人的正規軍,三千多民兵。此外還很“貼心”的給李雲龍的部隊裝備了一門攻堅專用的意大利炮。(沒有這門炮,能不能打下縣城,還不一定呢。最後也是因為這門炮,才轟開了城門樓子。)

然後,李雲龍就帶著這上萬人的兵力,就打縣城去了。

李雲龍分出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帶領地方武裝打援,將縣城周圍五十公里內的道路全部封鎖。——《亮劍》第七章

按照常理來說,六千多人主攻,其餘的三分之一的兵力,也就是三千多人阻援。這個阻援的兵力是絕對不夠的。

但是此時作者又很貼心的給李雲龍找了一群援軍。周圍的友軍部隊都在幫助李雲龍阻援,等於打平安縣城間接投入的兵力高達十幾萬,李雲龍豈能不勝?


雙方投入的總兵力也達到30多萬。平安縣一千多守軍全部陣亡,山本特工隊全部玉碎,各路增援部隊也都傷亡過半,北同蒲鐵路被破壞成數截,整個晉西北地區日軍的有線通訊網被全部破壞。——《亮劍》第八章

綜合以上,可以得出三個結論:

一、李雲龍打縣城的想法很堅定,有沒有上萬人他都會打。

二、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只要日軍想守。打一座縣城,上萬人是不夠的。

三、實際投入攻打平安縣城的兵力並不止上萬人,而是高達十幾萬。

從歷史角度看,李雲龍打縣城屬於瞎編,歷史上沒這回事;但是從軍事角度分析,中國軍隊投入的兵力,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所以,李雲龍上萬人攻打平安縣城,沒毛病。


Mer86


平安格勒戰役,絕對是亮劍裡面的高潮!李雲龍動用那麼多人打平安縣城,是有他的道理的。

首先,李雲龍下令打平安縣城的時候,並不知道手裡已經有了上萬人的部隊。李雲龍知道山本去了平安縣城以後,馬上就讓通訊兵通知各營、連、排歸隊打縣城!李雲龍吃了那麼大的虧,老婆被搶走了,趙家裕還死了300多鄉親。這個仇,他李雲龍肯定要報!李雲龍就是這麼血性!管他天王老子,先打了再說!讓鬼子們瞧瞧,爺們不是好惹的。

其次,李雲龍手裡是有1萬人,但是這裡面至少有一半是縣大隊和區小隊的民兵。

李雲龍手裡只有三個營。最牛的是一營,營長是張大彪。張大彪向參謀長彙報的時候說,手裡也就兩千多人。其他兩個營兵力應該不會多於一營。所以,李雲龍獨立團也就5000人左右。

另外,偽軍向山本彙報平安縣城被我軍包圍時也說了,“只有少數穿灰布軍裝,大部分都是老百姓衣服。而且,武器五花八門,連土炮都有。”

而且,李雲龍剩下的5000獨立團主力,也有很多是剛入伍的新兵。戰鬥力肯定不如老兵,更沒法跟日軍比。

再者,平安縣城的日偽軍不只幾百人,而且,日軍在周邊還有增援部隊。

李雲龍自己分析,我軍(1萬多人)和日軍兵力對比是8:1.也就是日偽軍有1200人左右。獨立團5000人,對日偽軍1200人,(兵力對比4:1),還是攻城戰。淞滬會戰時,我軍與日軍傷亡比例是8:1,這麼看,李雲龍還真不一定能打贏!

而且,日軍還有增援部隊。山本請來了大批日軍救援平安縣城:太原的坂田師團與太原周邊的橫野聯隊和山田聯隊(這就一萬人);還有皇協軍第6混成旅,皇協軍第8混成旅(大約1萬多人)。

根據原著記載,此戰李雲龍部和我軍阻援部隊共計兩萬多人參戰,日軍人數也在兩萬人。兵力對比,1:1。最終,李雲龍攻破平安縣城,日軍增援部隊撤退,戰鬥結束。

平安格勒戰役戰果:中方戰報:中方陣亡3175人,受傷6789人,斃傷敵12756人。日方戰報:日方陣亡325人,受傷889人,偽軍陣亡1235人,受傷3458人。斃傷敵14578人

最後,李雲龍打平安縣城,需要速戰速決。

如果,平安縣城久攻不下,日軍增援部隊趕來,平安縣城一戰必將失敗。而當時的獨立團,缺少攻城武器,又沒有攻堅作戰經驗。幸好,周邊的友軍:我八路軍孔捷部和丁偉部,中央軍,晉綏軍,地方武裝全力配合阻擊日軍增援部隊。而且,阻援的友軍也是想盡辦法:埋地雷,炸橋樑。最終,依靠層層設防,步步為營,才拖住了日軍增援部隊。

李雲龍這才有時間打下平安縣城。當然,最後城門樓的硬骨頭,還是靠意大利解決的。不過,李雲龍媳婦也犧牲在城門樓。

總之,平安縣城並不好打!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這個事啊,我問過雲龍兄,雲龍兄很懵逼:因為老子有上萬人啊!

講真,如果沒有這上萬人,李雲龍還真沒法拿下平安縣城。

一,幾千年前,孫子就在《孫子兵法》把這事兒給說清楚了:“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要攻打城池,沒有十倍的兵力,想都別想。


根據戰後副總指揮與參謀們的對話可知,平安縣城是“敵人重兵防守”的,而且裝備上佔優勢。別看李雲龍的部隊在外發展,純拼裝備,獨立團不如縣城守軍。


二,從兵力對比來看,李雲龍投入的兵力要加上外圍才達到一萬,純粹投入攻打縣城的兵力沒有那麼多。按照一比十的比例,這樣的兵力投入並不算大。


三,此戰,最關鍵的就是時間。太原、路野、水泉方向的援兵緊急馳援,只要能夠到達平安,獨立團必敗。同等兵力下的戰鬥,八路軍不佔優勢。所以,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平安縣城,那就有多大勁、使多大勁,所以李雲龍把所有的兵力都押上去了。


四,假如李雲龍沒有這一萬人咋辦?沒有這一萬人,絕對拿不下平安縣城,更奈何不了山本。最終,李雲龍很有可能採取半路攔截或者化妝進城突襲。


脂肪故事


平安縣城究竟有多少守軍,無論是原著還是連續劇都沒有給一個明確的結論,雖然只是藝術作品,但大家也可以根據一些細節來推斷一下。

在獨立團發起進攻之前,李雲龍召開的作戰會議上,提到敵我力量的對比是八比一(不含外圍日軍援軍),而在總攻發起之前,經過獨立團的集合與調配,參與平安縣城為攻佔的八路軍以及其他地方武裝多達上萬人,按照這個推斷的話平安縣城內日軍與偽軍守軍的人數大概在1000到2000之間,人數上大概相當於一個團。



而在戰後李雲龍與孔捷丁偉聚會的時候,這兩位老戰友因為參與平安縣城攻堅戰的損耗而向李雲龍提出報銷,要分掉解放平安縣城戰役中獲得的戰利品,“報銷金額”各自是四挺九二式重機槍和四門迫擊炮(歪把子等其他武器不算),這樣加起來就是八挺九二式重機槍,這是日軍一個步兵大隊標準的重機槍火力配置,而日軍步兵大隊相當於中國軍隊的一個團,從這一點上來推斷,平安縣城日、偽軍守軍的規模至少在一個團,當然如果縣城內還有軍火庫,就是另外的話題了。

但是要額外強調的是,兵力對比雖然是八比一,但僅僅是在人數上,攻堅部隊聚集的上萬人,除了李雲龍的獨立團外,還包含了大量的民兵游擊隊和縣大隊,這些武裝的正面戰鬥力是有限的,火力和彈藥補給也非常一般,在攻堅戰中也只能承擔輔助作用,而獨立團的本部兵馬,由於在開戰前擴展較為迅速,以當時八路軍的實際情況,兵員素質和武器補充估計也沒有進行到位,恐怕還有相當一部分不具備太強的戰鬥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上萬人的規模在平安縣城的日軍守軍面前也未必存在太大的優勢。



而且除此之外平安縣城攻堅戰開始後,大量日軍從各地向平安縣城展開救援,除了楚雲飛,丁偉等其他友軍紛紛出動,展開阻擊之外,李雲龍必須要分出足夠數量的部隊派駐到外圍擔任阻擊任務,這樣的情況下能真正投入到平安縣城的軍事力量,恐怕到不了1萬人。

所以平安縣城攻堅戰,並不是一邊倒的戰鬥,而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搏殺,最終還是八路軍的血性佔得了上風,擊斃山本一木解放了整個縣城。


遼寧資深球迷


亮劍之所以備受歡迎,那是因為拍得真實,有血有肉,也沒有過分的誇張我方的厲害,也沒有過分貶低日本鬼子,其中亮劍的最大的高潮應該就是打平安縣城。


李雲龍招集部隊,他估計自己的部隊應該是擴張了,但是他並不清楚自己的部隊,有那麼多人。因為邢團長和張大彪的對話裡面就可以反映出,邢副團長說他們平時報編制的時候是藏著掖著,現在到關鍵的時候把家底全部拿出來了。

其實光藏著掖著這幾個字就可以讀出很多東西,我不想過分解讀。李雲龍原來估計是一個團的兵力,去攻打平安城,可能有些吃力,但是為了救自己的老婆,他肯定也要打。但當他的回籠才發現已經有1萬人左右,相當於一個師。所以他才說了一句,沒有助攻,只有主攻。


當時咱們整個根據地,被日本鬼子的鐵囚牢籠政策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所以冒險的攻打平安縣城是風險很大的。李雲龍用上萬人馬集中火力攻打平安縣城,其主要目的是速戰速決,減少不可預料的事件發生,以及減少戰士的傷亡。

攻打平安縣城雖然是為了救自己的老婆秀芹。但最關鍵的時候,他也說了一句很經典,讓人掉淚的話,我不會拿我的戰士去做無謂的犧牲,所以最後他下令開炮。這個時候,李雲龍的形象馬上就昇華了。


我相信那支意大利炮和後面的開炮很多人都掉淚了。這裡面也反映出一個客觀的現實,就是我們攻城的武器很薄弱,也更能突出李雲龍用將近萬人的部隊去圍攻一個平安城,以求用人海戰術速戰速決的渴求。


知常容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因為這是轉折點“平安格勒”戰役,李雲龍可不止上萬人打平安格勒,而是直接、間接地動用了數十萬人攻打平安格勒縣城(包含圍點打援的友軍)。李雲龍圍攻平安縣城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為了趙家裕犧牲的父老鄉親,為了獨立團死去的兄弟和躺在醫院好兄弟趙剛。山本偷襲獨立團之後,由於未得手,便將怨氣全部灑在老百姓身上,將趙家裕幾百人全部殺掉。這也是後來楚雲飛在將軍嶺截擊山本的重要原因。李雲龍是個非常重感情、有血性的大別山漢子。山本特工隊的偷襲,導致團部損失慘重,自己的好兄弟也躺在醫院生死未卜。對李雲龍來說,不幹掉山本是不可能的,剛好楚雲飛的截擊,導致山本的特工隊龜縮在平安縣城。

第二,為了救自己的老婆秀芹。山本沒有擊斃李雲龍,卻收穫了意外之喜,俘獲了李雲龍的老婆秀芹。並且還是在李雲龍的新婚之夜得手,這對一個有血性的男人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在《亮劍》中,李雲龍集合全團部隊後,對手底下營長說的就是:打平安縣城救出你們的嫂子,就算是去彭老總那裡,也敢這樣去說。

第三,平安縣城守備力量不足,李雲龍力量強大。很多人說李雲龍不知道自己手上已經有上萬人,這怎麼可能呢?畢竟是獨立團的主帥,手上有多少人還是大概有數的,只是實際人數大大超出李雲龍預估的人數。所以才有那一句:這麼多人,啥時候鑽出這麼多人。李雲龍當時估計只會有幾千人。同時平安縣城只有日軍一個未滿員的大隊守備,山本的特工隊也才幾十人。李雲龍用上萬人去攻擊守軍不足千人的縣城還是能夠打的下來。並且李雲龍還有攻堅利器,也就是那門經典的意大利炮。


兵說


有時候,男人的血性比男人的理智更富有魅力!

攻打平安縣城,在李雲龍眼裡,沒有為什麼?

老婆被搶了!

有血性的男人,不會坐在地圖上分析敵我情況,也不會制定完善的戰略戰術,也不會去想著戰局結果。還能淡定下來做這些的,我們一般只是滿懷敬意。

但是真正能讓我們熱血沸騰的,就是李雲龍這種血性的,二話不說,召集隊伍就打的熱血漢子。這樣的男人才接地氣,才符合我們平時茶餘飯後,酒桌枕邊談論的英雄的定義。而那種理智得有點不近人情的英雄,大概是教科書上我們寫作文時用的人物形象吧。

“衝冠一怒為紅顏!”按照李雲龍的說法,老婆被搶了!屁都不敢放一個,這樣的孬種還能扛槍抗日,只怕早已經做了漢奸。

當然,除了英雄救美!

李雲龍還有的是那種對待敵人“不能吃虧”的精氣頭,幾百人的小分隊,就能為所欲為,踩到頭上拉屎來了。這是一種羞辱,亮劍之中,這幫子兄弟,李雲龍,丁偉,孔捷,楚雲飛,都是幾個你可以一槍崩了我,但是你不可以羞辱我的漢子。腰板挺直了,你叫我低一下頭,那我就要拼了命跟你幹到底。

攻打平安縣城,李雲龍有幾分把握,我估計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能不能打贏,他也沒有考慮過,會對整個晉西北的抗日戰局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沒得考慮,碰到老婆被搶,百姓被殺,鬼子在你頭上囂張撥扈。作為男人,一個字,打!


大嘴大師


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李雲龍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這個團現在有多少人。從邢副團長和張大彪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邢副團長的驚訝,我滴乖乖,2000多人還少。雖然說李雲龍沒什麼表情,但他也是說有幸指揮上萬人作戰,這說明他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

2,李雲龍心裡也沒底。團部被摧毀,趙家峪被毀,老婆被俘虜政委昏迷讓李雲龍不再冷靜,但他還是知道自己的分量的。畢竟他也沒打過縣城,心裡也沒譜。所以他把人都帶上是為了做好萬全之策。

3,上萬人的部隊是包括各種區小隊,縣大隊,後勤部隊和新兵的,畢竟之後在大孤鎮李雲龍說自己有8個營。八個營不可能有上萬人,打仗帶的可不都是士兵,還有很多後勤人員,因此,實力參加作戰的不會有那麼多人,要不然槍和彈藥都不夠。

4,李雲龍的戰術要求。雖然李雲龍沒打過縣城,但他鬼點子多啊,四面出擊先是消滅了所有的外圍陣地,這樣一來就只剩下一個縣城了。守城可不像我們想的那樣蹲城牆就行了,它需要大量野戰部隊在外圍的配合,一旦外圍陣地被摧毀,攻克城池就比較簡單了。


看球人


李雲龍的獨立團分兵之前只有1000多人,分兵之後下面的營長、連長大肆招兵買馬,李雲龍認為至少有2000多人,憑藉這2000多人是可以攻打平安縣城的。實際上,獨立團的所有兵馬集結時,李雲龍手下的營長和連長都成了土財主,獨立團的總兵力達到了五千餘人,加上地方武裝有上萬人。獨立團雖說是一個沒有番號、團的編制,實際上已是師級規模,上天給了李雲龍這個機會指揮上萬人作戰。

平安縣城的守敵為日軍一個步兵中隊、一個憲兵隊,加上偽軍一個大隊,兵力有一千多人。偽軍的戰鬥力比較差,只能用來維持治安,真刀真槍地幹就差遠了。但是這幾百日軍和山本特工隊的戰鬥力卻不低,加上平安縣的城牆是明朝崇幀年間修築的,保存完好的城牆高四五丈,上面有寬寬的馬道,城磚由糯米汁拌灰漿砌就,堅固異常。

李雲龍指揮上萬人去攻打僅有幾百日軍的平安縣城是完全有必要的。獨立團的主力只有5000餘人,其餘都是縣大隊和區小隊,戰鬥力根本不能和主力部隊相比。此外,李雲龍還要分掉一部分主力去協助地方部隊阻擊日軍的援軍,我軍講究集中優勢兵力。日軍雖然兵力少,但屬於守的一方,加之城牆堅固,有利因素還是很多。獨立團屬於攻的一方,且缺少攻城方面的經驗,不利因素有很多。因此,李雲龍用這麼多人去攻打平安縣城是完全有必要的。


歷史軍魂


《亮劍》是抗戰劇中的經典,而攻打平安縣城更是整部劇經典中的經典。



故事是李雲龍和剛結婚的妻子李秀芩,新婚之夜本是春宵一刻。但此時李雲龍決定要去檢查部隊就寢,妻子李秀芩對李雲龍說:“今天你結婚就不用去了吧”,李:“那不行我李雲龍每天查他們,要是今天沒去非得給他們笑話幾年不可”。於是李雲龍前去士兵查寢,留秀芹一個人,天有不測風雲剛好此時敵軍特戰小隊偷偷摸到李雲龍指揮部,本來是想殺掉李雲龍的結果李雲龍不在,便劫持秀琴往平安縣城。 背景是這樣,大家都知道以李雲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那就是以血換血,以牙還牙。就有了後來上萬兵力攻打平安縣城了,李雲龍就是要讓日軍知道他不是好惹的,八路軍不是好惹的,中國人可不是好惹的。劇中日軍以李秀芩的生命要挾李雲龍讓他放棄,但他沒有妥協,最後有了驚天動地一吼“開炮”

營救秀琴失敗了,但中國勝利了!


在此致敬李幼斌老師,藝術家永遠的經典,感謝你的演繹!


寫的不好隨便看看。喜歡歡迎關注我,我是大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