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甘彬 脫貧路上駛來的“青年號”

甘彬 脫貧路上駛來的“青年號”

在平昌紅軍石刻標語園宣誓

本刊記者 曹宏琰 特約通訊員 董帥璽

2008年7月大學畢業參加工作,2015年11月主動請纓前往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靈山鎮關路村擔任第一書記。兩年工作期間,他立足村情民意,爭取多方資源和支持,出色地完成了本村脫貧目標,榮譽接踵而至:先是被四川省平昌縣評為2016年“扶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緊接著,在2017年召開的四川省脫貧攻堅總結推進會上,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為2016年全省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先進個人”;隨後,又被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評為“四優”共產黨員、“十大青年標兵”,他就是甘彬,一名來自鐵路基層的共青團幹部。

換位:奔向大巴山深處

處於大巴山深處的關路村距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城30公里,有農戶600餘戶、村民2400餘人,其中有貧困戶80戶、貧困人口294人,全村一直沒有集體經濟,基礎設施嚴重落後,多數貧困戶因病致窮。

2015年11月,時任達州車務段財務計劃科副科長的甘彬在得知鐵路將派出青年幹部前往地方政府助力脫貧工作後,主動請纓並順利通過組織考察來到平昌縣靈山鎮關路村任第一書記。

從一名企業幹部到駐村第一書記,跨度大、責任重、要求高。甘彬上任後,立即投身村務工作,傾力辦實事,著力謀長遠。

甘彬到崗後,加強制度建設,指導健全村裡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黨員的教育管理,完善了村“兩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推進村務、黨務公開,按照上級要求,在貧困戶精準識別“回頭看”的關鍵環節,甘彬與鎮村兩級幹部一道,社社召開“院壩會”,討論發展難題、確定發展目標,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激發了村民全面脫貧攻堅的熱情,使村裡的各項工作進展迅速。

甘彬 脱贫路上驶来的“青年号”

慰問貧困老人陳銀遠

扶貧:鬥智鬥勇的戰鬥

2016年9月7日,甘彬駕車到關路村3社走訪貧困學生,因下雨路滑,“當時車速並不快,旁邊岔路上突然竄出一輛大貨車,我躲閃不及,只得向靠山方向打方向盤,汽車直接撞向山岩”……周圍群眾趕來後,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並用被子等物做成簡易擔架,將甘彬抬了幾里路後才由“120”救護車接走。

事情發生後,當地幹部及甘彬的家屬把重傷的甘彬從達縣醫院轉送到達州市中心醫院。經過檢查,甘彬7根肋骨斷裂,右手肱骨骨折。聞訊趕來的甘彬的母親哭暈在醫院,待甘彬甦醒後,她用顫抖的聲音說:“全靠你平時善事做得多,要不然,這一次我們母子就陰陽相隔了!”

出院後,甘彬僅在家休養了一個多月,又要奔赴扶貧一線。妻子攔住他:“你不要命了?!”“我們村今年必須脫貧摘帽,工作還有很多沒做,我必須儘快回到崗位上去。”不管妻子怎麼勸說,他還是重新回到了扶貧一線。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甘彬認真思考,結合實際,找到了扶貧工作的突破點——扶貧先扶智,首先著力改變落後面貌和落後思維,引導村民文明向上;其次,著力改善基礎設施,優化生產生活環境;然後著力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發展特色養殖業和種植業,切實增加村民收入。

在實際工作中,甘彬針對重點全力攻堅,按期兌現各項任務目標:兩年來,採取人畜飲水集中供水和打井建池分散供水的辦法,全面解決了全村安全飲水問題;2016年以來關路村總投資近500萬元整治塘庫11口、新建2口,為村集體水產養殖產業打下堅實基礎,實現3.8萬元集體收入。

兩年來,關路村新建硬化村社道路5.29公里,解決了群眾“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出行狀況。

兩年來,80戶貧困戶中,有60戶貧困戶實施易地搬遷、17戶貧困戶實施危舊房改造,2016年底全面完工,入住率100%,實現了讓貧困戶住上好房子的承諾。

兩年來,關路村將產業扶貧週轉金和到戶扶貧資金全部借、發給貧困戶,以養殖業為主抓“五小”經濟促增收,同時引進業主發展產業,農民就地務工促增收。

兩年來,關路村新建了村文化活動室,現在農民體育健身廣場正在建設中,甘彬還積極組織村民參加鄉鎮文化活動,豐富文化生活,改變精神面貌,提升文化水平。

傳幫帶:扶貧更要扶志

為了激發村“兩委”一班人的工作激情和貧困戶的脫貧奔小康熱情,甘彬在扶貧工作中注重發揮帶頭作用,把村當家,每月駐村時間均在20天以上,傾力投入精準扶貧工作。

上任伊始,甘彬就邀請到成都農科院農業研究所專家為關路村把脈,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通過股權化搞水產養殖,引進兩家業主發展2600畝蓮藕產業和500畝魔芋產業,實現村集體收入零的突破。

2016年,在10社開“壩壩會”時,村民向甘彬反映,由於灌溉水堤年久失修,社上又沒有蓄水池,生產用水嚴重匱乏,溝口以下50畝農作物產量非常低。獲悉此情,甘彬努力向平昌縣掛村領導反映,爭取到15萬元資金,在鎮水管所的配合下,興建了一座蓄水量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勞永逸地解決了10社的生產用水問題。

通過走訪和實際接觸,他了解到村民康林是村裡少數幾個懂電腦的年輕人,之前曾在上海等地務工,見多識廣、頭腦活泛,且主動到村委會幫忙,為人正派又有為老百姓服務的意願。為此,甘彬注重做好“傳幫帶”,給予機會讓這些年輕人參與到村委日常事務中,並言傳身教,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使其逐步發展成為一名合格的村委接班人。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甘彬在關路村的工作可圈可點,在兩年多的脫貧攻堅戰中,他幾乎天天和老百姓同吃同住,有時甚至半夜三更還在幫村民解決困難。兩年來,他組織為村民修路,為貧困戶修房,同時,他還和鎮上的幹部一道,將關路村打造成了遠近聞名的蓮藕園,種植蓮藕2600畝,向上爭取資金,種植了500畝優質柑橘果林,關路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甘書記功不可沒!”靈山鎮黨委副書記廖崇華說,在甘彬的帶領下,關路村現在已經脫貧,進入脫貧鞏固期,他代表關路村全體村民,感謝成都局集團公司為關路村配備精兵強將。同時,還感謝鐵路給予扶貧工作的支持,關路村人民不忘鐵路的扶助之恩,將在脫貧致富的路上繼續前行。

去年11月,甘彬在單位的崗位調整為團委書記,成為一名投身扶貧第一線的團幹部。他以親身經歷示範引領周圍的年輕同事共同進步,先後參加了2017年全局優秀大學生示範培訓班、全局“百佳”青年人才培訓班和全路共青團學習貫徹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培訓班。在培訓班上,他結合農村現狀、農民特點,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向共同參與培訓學習的年輕大學生、青年才俊們宣講精準扶貧工作,激勵大家在本職崗位上堅守、實幹、創新、奮進,將個人的目標願景同企業的發展規劃相結合,書寫出無悔青春、無悔時代的人生篇章。

參加完全路共青團學習貫徹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培訓班後,甘彬回村第一時間便組織開展了十九大精神學習宣講會,向幫扶村的父老鄉親傳遞黨的聲音、宣講黨的政策,把黨的溫暖帶到基層一線、田間地頭……

甘彬 脱贫路上驶来的“青年号”甘彬 脱贫路上驶来的“青年号”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