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廣東明明靠海,粵菜裡魚的比重並不是很高?

宋吉福


對於這個問題原來沒有太在意,經問主這麼一說,想想還真是這樣!



粵菜有廣府菜、潮州菜、和客家菜三個分支,這是廣義上的粵菜,狹義的粵菜實際上是指廣府菜!在廣州說吃去粵菜一般人都會知道是吃廣府菜,吃潮州菜和客家菜一般都是直接說吃潮州菜或者客家菜,與粵菜基本沒什麼關係。

在粵菜的三個分支裡,除了潮州菜是主打海鮮外,廣府菜和客家菜都很少有主打海鮮的,廣府菜主打是湯、點心、雞、和河鮮,有的海鮮也一般是蝦;客家菜則乾脆沒有海鮮,主打是肉類、山珍和河鮮。


狹義的粵菜——廣府菜是以順德和廣州為代表,順德以做魚(淡水魚)精細而聞名海內外,廣州則是以做茶點、做雞和燒臘而聞名,廣州人出口就是“無雞不成宴”可見雞在廣府菜裡的地位是多麼高,至於海鮮的海魚,廣州人則一律稱為“鹹水魚”,很少有人會直接叫出魚的具體名字的,而淡水魚的名字卻叫得極致,什麼折骨魚、中山脆肉鯇、瘦身鯇魚……由此可見海魚在廣府菜中的地位並不高!就算最有可能和海鮮沾上邊的著名菜式“清蒸鱸魚”用的也是淡水鱸魚做的而不是海鱸,可能許多朋友一直以為這個菜是海鮮,實際上也是河鮮。


廣州本地人和在廣州生活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一般說吃海鮮都不會跑去粵菜酒樓,都是直奔潮州菜館,因為大家都知道粵菜酒樓的海鮮做得並不好吃,可供選擇品種也非常少,有的僅僅是供顧客搭配選擇之用而已,而不像潮州菜館一到就可以來一個海鮮全宴,要名貴的有鮑魚海參、要便宜的有雜魚小蝦,選擇非常之多,做法也非常豐富,有生醃、有熟食、有清蒸、有豆醬煮、有香煎、有水煮、有白灼……應有盡有,只要你喜歡,都能做得味美肉嫩、鮮甜清香……。


記得剛來廣州的時候,當時廣州本地人並不太愛吃海鮮,菜市場賣海鮮的檔口也非常少,市場上賣海海鮮的和買海鮮的也大部分是潮州人(潮汕人),大部分廣州人都叫不出海魚的具體名字,也很少買海鮮,買回家也不懂得怎麼煮。雖然廣府地區也是近海,但愛吃海鮮的人卻遠不如粵東和粵西地區多,至於具體是什麼原因估計也沒什麼資料可查,我猜測這多少應與明代以來嚴厲禁海有關,由於廣府一直是處在廣東的政治中心位置,對禁海的執行力度一定要遠遠大於國角省尾的粵東和粵西地區,粵東和粵西地區由於天高皇帝遠,地方官府也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一些漁民下海,廣府地區離皇帝較近可能就沒有了這種待遇!


禁海論純屬個人推測,不可作為依據,如果要找真正的原因,只有等專家去考究了。


廣州發生



你從哪方面認為粵菜中魚的比重不高呢?告訴你,魚在粵菜中的比重非常高!你說得沒錯,廣東臨海,海產資源非常豐富,常見的海產品有七八十種,加上不常見的(不是經常可以捕撈到的)有上百種之多,其中魚類約佔一半,淡水魚類也同樣豐富。都說廣東人敢吃,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多可入菜,廣東人愛吃海鮮愛吃魚是出了名的,你說,廣東的"盤中餐"怎會放過這麼豐富的魚類?

豐富的水產為粵廚們提了發揮才智大展拳腳的機會,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創造出魚的吃法有數十種之多,最經典的就是保持原汁原味的"清蒸魚"了。


到廣東的廣州深圳湛江等近海臨海城市看看,海鮮餐館星羅棋佈,專門以魚為主菜式的餐館也有很多,怎麼能說魚在粵菜中的比重不高呢?

沿海省份海產消費都不會低的,我國水產品方面消費主要集中在沿海省市,據相關部門的統計,2010年,我國水產品人均消費支出排名前五名分別是福建(999.62元)、上海(817.64元)、浙江(713.79元)、廣東(657.73元)和海南(669.83元)。

廣州還有個號稱“中國最大”的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呢?世界各地的生猛海鮮在這裡集散流轉,這也說明魚在粵菜中的"份量"。


據某平臺的一份網購數據顯示,廣東在生鮮食品中的消費位居全國省份第一,其次是浙江和江蘇。生鮮類食品中,水產品和水果佔比超過6成。這也證明廣東人非常愛吃海鮮。你說,粵菜中魚的比重不高在哪裡?

非要說比重不高,那隻能說是因為粵菜食材和菜品菜式實在太多了,魚的菜式雖然很豐富,但在數千種上萬種的粵菜菜品的大家族中,魚的佔比較之於其他菜式沒那麼豐富的菜系或許會低些。


影子伴你


筆者廣東人。提出這個問題的,可以肯定的是提問者不是廣東人或者是很少來過廣東甚至從來沒有來過廣東的。

先說說廣東農村地方——魚塘幾乎隨處可見

廣東農村,特別多的農家開墾魚塘來養殖魚,有專門養魚做生意買賣,也有小家小戶自己養來吃的,足以看出魚在廣東人民餐桌上的重要性。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吃過"農家樂",在廣東,一家農家樂餐館,必定是開在魚塘邊,魚塘養魚,上面遊著一群鴨,塘基和周圍菜田種著各種蔬菜。廣東的農村特別是城市邊緣的鄉郊,有不少農家樂餐館。

河流眾多提供了一定的漁業養殖基礎

廣東河流眾多,珠江、西江、北江、東江、梅江、韓江等江河的水流量都是比較大。近江河的地方的人民,也會到江河撒網捕魚,還有在江邊圍網養魚。


廣東非沿海地帶的地方都如此重視漁業,更不要說沿海地區了。

每逢過時過節、聚餐辦宴,必定有一菜是魚,煎炒炸燜蒸煮,或燉湯,或火鍋。魚,可謂是餐宴中一道必不可少的佳餚。筆者每次跟同學到外邊吃飯,必定會點魚。


高考攝影詩詞


是的,廣東位於南海北部,粵菜原料品種很豐富,從天上飛的到地上爬的,從陸地上淡水到海洋鹹魚,無所不包。在廣東人眼裡,只要沒有毒,都可以吃!再說魚的品種相當豐富,由淡水魚到海魚無所不包。這在國內市場來說,廣東市場上魚的種類已經是最豐富的了。小編不知道你從哪方面瞭解的,卻認為粵菜中魚的比重並不高?




中國南海海洋魚類有1500多種,其中,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的主要有,馬鮁魚、石斑魚、紅魚、鰹魚、帶魚、寶刀魚、海鰻、沙丁魚、大黃魚、燕鰩魚、烏鯧魚、銀鯧魚、金槍魚、鯊魚等。特別是馬鮁魚、石斑魚、金槍魚、烏鯧魚和銀鯧魚等,產量很高,是遠海捕撈的主要品種。



廣東臨南海,當然,海產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市場上海產品種大約有上百種,其中,魚類佔主要的,上述魚幾乎都可見到買到吃到!



當然,還有半鹹水至淡水魚類,也同樣豐富。因為廣東不僅有入口南海的珠江及其支流東、北、西江,還有其它大大小小的河流及其支流,湖泊,池塘等等,裡面都有魚,市場上常見有福壽魚、草魚、鯇魚、白蓮、鯽魚、鯿魚、鯉魚、鱸魚等等,太多了。



廣東人愛吃海鮮愛吃魚是出了名的,你說,廣東的粵菜怎麼會沒有魚? 粵廚們當然不會放過豐富的魚類。他們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創造出多種魚的吃法,最經典的就是保持原汁原味的"清蒸魚",燒魚腩、魚頭……紅燒魚……幹炸鹹魚……吃法太多了!煎、炒、烹、炸、煮、蒸、燒、燉甚至生吃,都可以,喜歡什麼粵廚們都會給你做出來。



不過,粵菜中還是以清蒸為主,不管是海魚還是淡水魚,清蒸著都好吃!當然,魚也可以用水煮,如,酸菜魚;也可以紅燒,還可乾燒,蔥燒……煨湯,如鯽魚湯;油炸……





還有魚丸……



到廣東,粵菜中魚的比重不高嗎? 如果說粵菜中魚比重不高,那隻能說是因為粵菜食材和菜品菜式實在太多了,廣東人不屑吃魚而已。

魚的吃法雖然很豐富,但在外就餐,宴會,宴席,宴請等等,形式多樣的聚餐中,由於粵菜菜品實在太豐富,在數千上萬種的菜品中,你該點哪樣?魚能排上被點嗎?



再說了,魚在廣東人眼裡就是家常便飯,在家幾乎天天吃,頓頓吃,日常離不開魚!而在外就餐,次數相對少很多,至少吃點做起來比較麻煩、難度比較大、在家不常吃的菜品吧!在這點上,顯然魚是比較好加工烹飪的,自己在家隨時都可以搞定,那麼,在外就餐或聚餐,就沒必要點了!因此,在餐廳吃飯,廣東人一般不點魚的,最多也只點一種,如清蒸或紅燒……


田蘭地博


順德人唔中意吃失魂魚,用粥水去打邊爐,吃無骨魚(刀功很好!),食魚生,食魚蛋(絕不是快餐撈咖喱那種)和釀鯪魚。香港人最中意花膠。總之,廣東人尤其是順德人好中意食淡水魚。而潮菜則以海鮮為主要食材,淡水魚不多。


AgenGZ


粵菜亦稱廣州菜,中國素有食在廣州的說法。

廣東屬於沿海省份,粵菜裡魚的比重不高。這是與廣州的歷史分不開的,廣州古屬南越之地,漢唐以來至今為與外國通商港口城市,域外各國文化隨之而來;加之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頻仍,北方人紛紛渡江南遷以躲避戰亂,湖南、江西、福建直到廣東,形成客家人這個漢民族中特有的人群。同時也帶來了北方飲食文化,而又融入當地的飲食文化、域外的飲食文化,而形成粵菜。

粵菜食材廣泛,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無所不包。特別是其它地區懼食的蛇、鼠、貓、猴等皆可入食。

粵菜比較有名的“龍虎鬥”既以蛇、貓為食材,加上雞,則成“龍虎鳳大會”了;

還有一個以剛出生的、尚未長毛的、通身粉紅嫩白的鼠仔為食材,名曰“吱吱”或“三吱”的粵菜,蓋因生食時鼠仔“吱吱”叫聲得名,或曰生食時,筷子夾起鼠仔時“吱”的叫第一聲,沾佐料時又“吱”的叫第二聲,入口一咬再“吱”的叫第三聲,故曰“三吱”,此種食法在其它地方是見不到的;

還有活猴剃除頭毛而牽到食客面前,錘擊頭頂,而以勺子舀食生猴腦漿,令外地遊客慘不忍食,當然,這個食法現在大概是不存在了。諸多種種,因而,這個沿海城市粵菜中魚的比重並不大。


z山海


好答案直接求贊!!!!(就是這麼不要臉)

很久以前有一句俗諺:“生在蘇州,長在杭州,食在廣州,死在柳州”。

蘇杭山明水秀多美女,柳州盛產做棺材的木料,至於“食在廣州”。

一是天下食材自古以來比任何地方豐盛,明末清初便有“天下食貨,粵東盡有之;粵東所有食貨,天下未必盡有”。

二是廣州人普遍講究飲食,尤其清末民初,菜餚製作之精美為全國之冠。

大家都知道,粵菜一是講究時令,二是注重食材本身。所謂“不時不食,不飪不食,不得其醬不食”。無論是順德菜,客家菜,潮州菜,海南菜(也被劃分到粵菜系)都遵循著這個基本原則。

吃蛇有“秋風起矣,三蛇肥矣,食指動矣”,吃魚有“春鯿秋鯉夏三黎”。注重食材本身也有兩層意思。

第一是原汁原味,烹飪時保持菜餚最大的鮮味,二是“南蠻”吃法,天上飛的地下走的土裡穿的都可以入菜。下面將會為從菜系開始為大家全面的介紹廣東美食。


夢境林地花蕾


廣東河鮮海鮮都是一個鮮字,講究的是食材要新鮮,烹但飪手法無非蒸啊,白灼,生吃幾種,所以粵式名菜裡魚的比重不高。但各種河鮮海鮮的種類絕對不會少,這個你隨便找間大點的廣東海鮮酒樓看看他們的海鮮池就知道。而且粵菜最忌諱用調料掩蓋主食材的本味,只有不新鮮了才會這麼做,而食客一般也不會點。


光影有術_阿布


粵菜注重食材新鮮,名貴。一條新鮮的上等海魚用來清蒸是最能突出魚的鮮味,不需要花哨的手法,配料就能完成。像其他菜系的紅燒,煎炸,酸甜,大醬大料,麻辣等都只是為了掩蓋食材不新鮮而已,或者這樣說,魚,在粵菜裡面,要麼煲湯要麼清蒸就足夠了!


Lo0O


廣東近海,海產豐富,廣東人喜歡食海鮮歺,海鮮歺通常有:

白赤中蝦,炒班球,炆班腩,班骨豆付湯,薑

䓤生蠔,薑蔥炒蟹,幹煎蝦碌,辣椒瀨尿蝦,清蒸白蟮,

龍蝦伊麵,海鮮炒飯等等。

但是廣東延蓆上都有多味海產做的菜式的,例如,蒸石班魚,有乳豬,雞,魚羽,蟹肉豆苗,鮑參生菜,腰果炒蝦仁,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