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中華百年留學史,一把辛酸淚

19世紀末英國、法國、普魯士(德國)、沙俄、美國、日本、意大利、奧匈帝國八國藉口清政府排外,聯合進兵中國。僅僅14個月就擊敗了清政府,與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億5千萬兩,意思就是一個華人出一兩白銀。

中華百年留學史,一把辛酸淚

當時的中國駐美大使是第四批留美幼童梁誠,梁誠還有外交官歐陽詹一起反覆跟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反覆溝通,溝通的內容就是這賠款到底賠的是金子還是銀子呢。說到動情處,梁誠口氣沉重的說:“賠這麼多錢,我們國內的老百姓可怎麼辦啊!”沒想到海約翰聽到以後,沉默很久說了一句:“賠款委實過多”。這一下讓梁誠看到了機會,他不再跟海約翰逼逼是賠金子還是銀子,而是去遊說美國政府減少賠款。沒想到他竟然成功了,美國竟然真的同意返還一部分賠款,但是有一個要,就是這些錢必須用在教育上。美國人要求清政府每年必須出一百個人到美國去留學,要興辦學堂,培養人才,這都是好事啊。可是精明的美國人哪有那麼好心啊,當時的美國是想通過留學的方式造就一批親美的人才,從思想上控制中國。美國意圖當然瞞不過當時的清政府,其實美國這一招是陽謀,就看清政府怎麼接招了。當時啊,因為這個事可以說是吵成了一團,外務部認為,必須派一些十一二歲的孩子去,不然絕無專精之望。而學部的看法是,必須派三十歲以上的人去,不然有被異邦同化的風險。這倆部分當時一邊吵,一邊在清華園辦起了學堂,學堂的名字叫“清華留美預備校”也就是後來的清華大學。當年總共招了1500人,考核極其嚴格,最終只有180人去了美國留學,這些人後來怎麼樣了呢?我們想啊,哪怕在我國高速發展的今天仍然有留學生說外國的空氣是甜,更別提在一百年前,一幫孩子面對著紐約的高樓大廈,那種震撼可想而知。

中華百年留學史,一把辛酸淚

美國的陽謀在當時基本就是要得逞了,可是後來卻沒成功。說到底這些人都是精英啊,怎麼是那麼容易被洗腦同化的呢,還有就是當時的美國正好是排華法案時期,對華人是極其的不友好和歧視。這些留學生當時是咬牙切齒的想學成歸來報效祖國,學業方面的勤奮努力可以說是無法想象的。他們把各領域的知識學成帶回了祖國,中國幾乎所有領域的奠基者,就是這批人。其中有1918年畢業的葉企孫,回國之後開創了清華物理系,兩彈一星的功勳中有九個是他的學生,其他領域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中華百年留學史,一把辛酸淚

葉企孫先生

其實我們現在回過頭看一看,從留美幼童到庚款學生以及民間無數的自費留學生,跨越了幾十年的時間。接力的扶起了中國,也給新中國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深刻的苦難裡,反而孕育著最好的機會,要不是庚子賠款,清政府懵了也不會拿這麼多錢辦教育。

現如今,留學這事都是常態了,今天我們中國留學生的新聞,動不動就是各種炫富、豪車、遊艇的。小編沒資格去評價這些事,只是希望看到我這篇文章的學生如果將來有機會出國學習。能在出發之前看一看當年定遠號管帶劉步蟾的話。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揹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甲午大海戰》

中華百年留學史,一把辛酸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