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美國反導系統如果攔截核彈,己飛到美國本土攔截是否也引發核爆?那還有什麼作用?

老武145498686


核彈頭的起爆需要複雜的解除保險程序正常運行,各部件運轉正常,才能發生核爆炸。為了防止核彈頭在運輸途中或戰備期間因發生事故意外爆炸,還特別要考慮它在受到外力衝撞時發生核爆炸,所以核彈頭反而不象普通炸彈那麼容易被意外引爆。

而反導攔截利用的是動能殺傷原理,即不需要爆炸的能量去破壞目標,而是藉助攔截彈頭極高的飛行速度所產生的巨大動能破壞目標,通俗地說就是靠直接的撞擊將對方撞得粉碎。再考慮到被攔截的核彈頭本身也是以高超音速在飛行,它與前來攔截的攔截彈之間還是接近於迎頭相撞,此時雙方的動能是疊加的。這種碰撞甚至能使兩者的材料發生爆炸(但不是核爆炸)。在這種力量作用下,核彈頭根本不可能保持完好,更不要說保持各部件功能正常。也正是因為這種動能殺傷效應,反導攔截彈才放心地不去費力費錢地安裝炸藥及其起爆裝置。

圖中是動能反導攔截彈命中目標後的紅外圖像

當然,如果是攔截攜帶化學武器或生物武器的彈頭,由於這種彈頭一般是戰術射程,速度相對慢一些,而且雙方的碰撞作用也不敢說能幹淨徹底地將化學毒劑和病菌消滅掉。此時,對防禦一方來說,如果攔截髮生在本國領土上空,的確存在即使攔截成功,對方的生化彈頭的殘片落下來,仍能造成一定殺傷的可能。只是幸而當前世界各國已經簽署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物武器也越來越沒人敢用。


吳戈


目前能夠攜帶核彈頭通常都是洲際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美國所建立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就是為了攔截來襲的彈道導彈。通過建立導彈防禦系統就可以獲得戰略上的優勢,這就是美國具備打擊其他國家的能力,而其他國家不具備打擊美國的能力。導彈防禦是分好幾個階段的,其中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大氣層外反導和再入段反導,美國都有相應的武器系統。

美國在本土部署了少陸基版本的彈道導彈攔截彈,這些都是以發射井的形式進行部署的,除了這些陸基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之外,美國還建立了戰區末端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另外還有海基的彈道導彈防禦體系。針對不同攔截區域的系統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其中海基的標準3IIA反導導彈就是負責在大氣層外的攔截,而戰區末端反導系統就是使用薩德系統對來襲的彈道導彈在剛進入大氣層的時候進行攔截。

核武器的啟動是要滿足一定條件的,當彈道導彈攜帶核武器進行作戰的過程中被反導系統擊中之後,如果核彈頭沒有滿足起爆的條件是不會爆炸的。首先核武器在大氣層外不會爆炸,因為這個階段爆炸除了產生強大的電磁輻射之外是沒有其餘的殺傷力的,而就算彈道導彈進入了再入段也不會立即爆炸,因為核彈頭的設置是需要彈頭在一定的高度才會起爆。

所以說就算來襲的導彈進入了大氣層,對這些導彈進行攔截還是有效的,美國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關鍵不是在於本土進行攔截這些彈道導彈,而是在全球部署了眾多的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和陸基宙斯盾系統等來建立一個全球的反導網絡,通過這個可以獲得先期的預警能力,並且可以在大氣層外優先進行反擊,而在本土打擊來襲的彈道導彈是下策。


航空視界



首先說,反導彈系統現在主流的技術就是中段攔截。初段基本上攔不到。行為即使現在最先進的反導系統也至少需要3-5分鐘的反應時間。從導彈發射升空到雷達發現,再傳輸給反導系統。這個時間再壓縮也是有限的。



而導彈在進入中段時的攔截,即可以避免進入本國領土。也是導彈飛行速度和軌跡相對穩定的時期。所以中美俄都在發展中段攔截。而末端就是你所問的問題。這一階段也是最難以攔截的。進入末端後導彈速度明顯加快。而且可以進行機動躲避動作。是最難以攔截的。而且在本國上空即使攔截成功。也會完成一定的破壞。


大寶視頻


有人解釋說攔截了核導彈,不一定導致爆炸,是擊毀核彈不是引爆核彈,沒錯,但是這只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我想很多人都沒有提及,那就是必要的時候,是要動用核彈頭攔截彈去攔截核導彈的,有些攔截本身就是用核彈去攔截核彈,所以也必然會引發核爆炸。

美國早期的奈基反導攔截系統,使用的導彈就有核戰鬥部,所以核防禦的目標是那些戰略反擊目標。


這樣的攔截彈美國有,俄羅斯也有。我們以俄羅斯的戰略攔截彈為例子,這款攔截彈叫做51T6攔截彈,他在設計的時候就要求彈頭可以在強烈的核爆炸和電磁輻射下成功進行指令引導和通信,原因是俄羅斯設想這款導彈的作戰環境本身就是核爆炸場景,他自己也可能就是核彈的來源,51T6導彈是俄羅斯A135和未來的A235戰略反導攔截系統的高層作戰導彈。

俄羅斯的A135反導攔截系統發射車,使用的51T6導彈是一種核常兼備的導彈。


這裡就必須說明一點,就核大戰背景下的大國防禦作戰而言,防禦的根本目的並非是為了保障被打擊目標的絕對安全,當然某些戰略性高價值目標除外,比如本方的核彈發射基地。實際上,戰略防禦的防禦目標是那些可以贏得戰爭和反擊敵人的目標,是那些保障國家秩序和社會基本運轉程序的目標,是那些指揮作戰,可以應對攻擊的目標,比如行政中樞、軍事指揮中樞、軍事基地、海軍港口、戰略武器發射陣地、導彈發射平臺和通信基站等。

俄羅斯51T6攔截彈及其發射車。


對於這些目標而言,只要核彈不能一次毀傷他們,他們就可以在系統的工作下走上反擊程序。所以核大戰是可怕的,甚至需要用核彈攔截核彈。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美國的反導系統分為兩個部分:NMD與TMD。NMD的全稱是“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用於防禦美國本土可能遭到的敵方ICBM的攻擊;TMD的全稱是“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用於防禦前沿部署的美軍基地可能遭到的敵軍IRBM、ICBM的攻擊。

其中,NMD與TMD的共用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探測單元(海基X-band雷達、天基雷達探測與紅外導彈預警衛星、陸基X波段雷達等等)、作戰單元與指揮單元、保障單元等等。負責攔截作戰的單位主要是如下幾類,以NMD為例,主要的攔截彈是部署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空軍基地的30枚GBI陸基攔截彈,此外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也部署有10枚GBI攔截彈,還有具備II類部署模式的THAAD系統(由防空連配套的AN/TPY-2雷達實施制導),未來美海軍伯克級驅逐艦使用的SM-3 block II也可以承擔NMD類任務;而TMD則由前沿部署模式的THAAD系統、裝備給伯克級驅逐艦的海基SM-3、裝備美軍一線作戰部隊的MIM-104“愛國者3”組成。

其中,負責美國本土防禦的GBI、THAAD、SM3bII三種防禦系統全部使用了高比衝火箭發動機與KKV攔截彈,攔截距離遠、攔截高度大,以GBI為例,它理論上可以攔截遠達2000公里之外、尚處於再入段之前的ICBM,而即將列裝的THAAD-ER與SM3b2也可能很快具備同樣的能力。同時,KKV彈頭(直接碰撞殺傷彈頭)有把握在同來襲核彈頭髮生碰撞時直接將核彈頭結構徹底擊毀,使核武器無法發生核爆炸

或只能發生不充分的髒彈爆炸。總的來看,NMD系統的設計思想是:禦敵於國門之外,即使發生爆炸,也是發生在距離國土數千公里之外、數百公里高度的核爆炸,對於美國本土造成的影響幾近為零;即使是在美國本土上空爆炸,也只能形成髒彈類型的爆炸,確保將放射性塵埃的沉降與沾染危害降到最低。

以上,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如果贊同我的回答,也歡迎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及時收到更多回答。


軍武次位面


攔截未必會發生核爆也未必不會發生核爆,這取決於對手對核彈設計的引爆裝置。攔截系統本身就不是百分百成功的!一般來說,能夠儘量的攔截就是一種進步,起碼最大限度避開要害城市!

在美蘇爭霸時期,圍繞導彈與反導本身就糾纏不清。一般來說,能夠獲得前期預警並將敵方導彈擊落在發射階段是最好的。其次則是中段飛行中。這是最好攔截也是危險性最小的兩個方式。但是一旦這兩個系統都攔不住那就只能考驗終端防禦了。即本土防禦!攔截的時候選擇在大氣層外引爆,這樣通過大氣層的衰減其實造成的傷害已經不大了。因為太陽能本身也是一種核爆,經大氣層衰減後變成無害核輻射。比如,蘇聯就提出用氫彈反導的方案,由自行發射氫彈,在大氣層外引爆並燒燬敵方來襲核彈。這樣可以避免主要軍事目標政治目標的安全

總之,能攔截就儘量攔截!敵人想做的事別讓他做成就對了!


優己


這要從原子彈的工作原理說起:首先引爆原子彈內的常規炸藥,常規炸藥在蛋殼內擠壓核燃料,壓強達到極高時,才能引爆核燃料。這一過程的關鍵是蛋殼足夠堅固,在達到所需壓強之前不能炸裂。如果提前被撞裂,則無法達到要求的壓強,因此無法完成核爆。


普通教師


引爆裂變核彈需要讓反應物質達到臨界質量或臨界密度,方法有通過炸藥將小塊反應物質射向大塊反應物質(槍式),或通過圍繞反應物質的炸藥爆炸壓縮反應物質到臨界密度(內爆式),目前的核彈頭基本是基於內爆原理的,內爆炸藥是經過精確計算的,如果缺少部分或者爆炸時間不一致,不是由內部引信啟動都不會引發核彈,這是為了確保儲存時的安全性。所以只要攔截彈破壞了彈頭任何一個組成部分都不會引爆。由於目前的技術下引爆氫彈必須使用裂變彈所以對氫彈也是一樣。當然未爆核彈也會造成放射性汙染。

補充一下,核彈頭的儲存安全性至關重要,畢竟核戰爭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生,但是火災,車禍,追機等事故不可避免的每天都在發生,彈頭在遭遇意外事故時是絕不能被引爆的,內爆原理保證了安全性,即使遭遇爆炸、火災或嚴重撞擊,彈頭只會損壞不會引發鏈式反應。


nordland


首先運輸裝彈過程必須保密,如果此過程被發現兩年裡巨大的戰爭威脅甚至是先制打擊。然後發射升空必須足夠迷惑,否則一定會在上升階段被高空攔截甚至是高空核爆摧毀。然後大氣層買要高速飛行並隱身再入,只有進入再入階段,才能算是發射成功。摧毀敵人一座城市,然後必然招致毀滅性的核反擊,種族滅亡。


橫刀立馬問江山


根據標題描述這種可能幾乎為零:三段式反導系統為‘’愛國者‘’-3遠程反導系統引爆敵方核彈頭;中段則為‘’標準‘’-3反導系統在域外(境外)三千公里外引爆敵方核彈頭;末段為‘’SD‘’反導系統在域外(境外)至少一千公里外引爆敵方核彈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