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美国反导系统如果拦截核弹,己飞到美国本土拦截是否也引发核爆?那还有什么作用?

老武145498686


核弹头的起爆需要复杂的解除保险程序正常运行,各部件运转正常,才能发生核爆炸。为了防止核弹头在运输途中或战备期间因发生事故意外爆炸,还特别要考虑它在受到外力冲撞时发生核爆炸,所以核弹头反而不象普通炸弹那么容易被意外引爆。

而反导拦截利用的是动能杀伤原理,即不需要爆炸的能量去破坏目标,而是借助拦截弹头极高的飞行速度所产生的巨大动能破坏目标,通俗地说就是靠直接的撞击将对方撞得粉碎。再考虑到被拦截的核弹头本身也是以高超音速在飞行,它与前来拦截的拦截弹之间还是接近于迎头相撞,此时双方的动能是叠加的。这种碰撞甚至能使两者的材料发生爆炸(但不是核爆炸)。在这种力量作用下,核弹头根本不可能保持完好,更不要说保持各部件功能正常。也正是因为这种动能杀伤效应,反导拦截弹才放心地不去费力费钱地安装炸药及其起爆装置。

图中是动能反导拦截弹命中目标后的红外图像

当然,如果是拦截携带化学武器或生物武器的弹头,由于这种弹头一般是战术射程,速度相对慢一些,而且双方的碰撞作用也不敢说能干净彻底地将化学毒剂和病菌消灭掉。此时,对防御一方来说,如果拦截发生在本国领土上空,的确存在即使拦截成功,对方的生化弹头的残片落下来,仍能造成一定杀伤的可能。只是幸而当前世界各国已经签署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物武器也越来越没人敢用。


吴戈


目前能够携带核弹头通常都是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美国所建立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就是为了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通过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就可以获得战略上的优势,这就是美国具备打击其他国家的能力,而其他国家不具备打击美国的能力。导弹防御是分好几个阶段的,其中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大气层外反导和再入段反导,美国都有相应的武器系统。

美国在本土部署了少陆基版本的弹道导弹拦截弹,这些都是以发射井的形式进行部署的,除了这些陆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之外,美国还建立了战区末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另外还有海基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针对不同拦截区域的系统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其中海基的标准3IIA反导导弹就是负责在大气层外的拦截,而战区末端反导系统就是使用萨德系统对来袭的弹道导弹在刚进入大气层的时候进行拦截。

核武器的启动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当弹道导弹携带核武器进行作战的过程中被反导系统击中之后,如果核弹头没有满足起爆的条件是不会爆炸的。首先核武器在大气层外不会爆炸,因为这个阶段爆炸除了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之外是没有其余的杀伤力的,而就算弹道导弹进入了再入段也不会立即爆炸,因为核弹头的设置是需要弹头在一定的高度才会起爆。

所以说就算来袭的导弹进入了大气层,对这些导弹进行拦截还是有效的,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不是在于本土进行拦截这些弹道导弹,而是在全球部署了众多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和陆基宙斯盾系统等来建立一个全球的反导网络,通过这个可以获得先期的预警能力,并且可以在大气层外优先进行反击,而在本土打击来袭的弹道导弹是下策。


航空视界



首先说,反导弹系统现在主流的技术就是中段拦截。初段基本上拦不到。行为即使现在最先进的反导系统也至少需要3-5分钟的反应时间。从导弹发射升空到雷达发现,再传输给反导系统。这个时间再压缩也是有限的。



而导弹在进入中段时的拦截,即可以避免进入本国领土。也是导弹飞行速度和轨迹相对稳定的时期。所以中美俄都在发展中段拦截。而末端就是你所问的问题。这一阶段也是最难以拦截的。进入末端后导弹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可以进行机动躲避动作。是最难以拦截的。而且在本国上空即使拦截成功。也会完成一定的破坏。


大宝视频


有人解释说拦截了核导弹,不一定导致爆炸,是击毁核弹不是引爆核弹,没错,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想很多人都没有提及,那就是必要的时候,是要动用核弹头拦截弹去拦截核导弹的,有些拦截本身就是用核弹去拦截核弹,所以也必然会引发核爆炸。

美国早期的奈基反导拦截系统,使用的导弹就有核战斗部,所以核防御的目标是那些战略反击目标。


这样的拦截弹美国有,俄罗斯也有。我们以俄罗斯的战略拦截弹为例子,这款拦截弹叫做51T6拦截弹,他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求弹头可以在强烈的核爆炸和电磁辐射下成功进行指令引导和通信,原因是俄罗斯设想这款导弹的作战环境本身就是核爆炸场景,他自己也可能就是核弹的来源,51T6导弹是俄罗斯A135和未来的A235战略反导拦截系统的高层作战导弹。

俄罗斯的A135反导拦截系统发射车,使用的51T6导弹是一种核常兼备的导弹。


这里就必须说明一点,就核大战背景下的大国防御作战而言,防御的根本目的并非是为了保障被打击目标的绝对安全,当然某些战略性高价值目标除外,比如本方的核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战略防御的防御目标是那些可以赢得战争和反击敌人的目标,是那些保障国家秩序和社会基本运转程序的目标,是那些指挥作战,可以应对攻击的目标,比如行政中枢、军事指挥中枢、军事基地、海军港口、战略武器发射阵地、导弹发射平台和通信基站等。

俄罗斯51T6拦截弹及其发射车。


对于这些目标而言,只要核弹不能一次毁伤他们,他们就可以在系统的工作下走上反击程序。所以核大战是可怕的,甚至需要用核弹拦截核弹。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海事先锋


美国的反导系统分为两个部分:NMD与TMD。NMD的全称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用于防御美国本土可能遭到的敌方ICBM的攻击;TMD的全称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用于防御前沿部署的美军基地可能遭到的敌军IRBM、ICBM的攻击。

其中,NMD与TMD的共用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探测单元(海基X-band雷达、天基雷达探测与红外导弹预警卫星、陆基X波段雷达等等)、作战单元与指挥单元、保障单元等等。负责拦截作战的单位主要是如下几类,以NMD为例,主要的拦截弹是部署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空军基地的30枚GBI陆基拦截弹,此外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也部署有10枚GBI拦截弹,还有具备II类部署模式的THAAD系统(由防空连配套的AN/TPY-2雷达实施制导),未来美海军伯克级驱逐舰使用的SM-3 block II也可以承担NMD类任务;而TMD则由前沿部署模式的THAAD系统、装备给伯克级驱逐舰的海基SM-3、装备美军一线作战部队的MIM-104“爱国者3”组成。

其中,负责美国本土防御的GBI、THAAD、SM3bII三种防御系统全部使用了高比冲火箭发动机与KKV拦截弹,拦截距离远、拦截高度大,以GBI为例,它理论上可以拦截远达2000公里之外、尚处于再入段之前的ICBM,而即将列装的THAAD-ER与SM3b2也可能很快具备同样的能力。同时,KKV弹头(直接碰撞杀伤弹头)有把握在同来袭核弹头发生碰撞时直接将核弹头结构彻底击毁,使核武器无法发生核爆炸

或只能发生不充分的脏弹爆炸。总的来看,NMD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即使发生爆炸,也是发生在距离国土数千公里之外、数百公里高度的核爆炸,对于美国本土造成的影响几近为零;即使是在美国本土上空爆炸,也只能形成脏弹类型的爆炸,确保将放射性尘埃的沉降与沾染危害降到最低。

以上,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如果赞同我的回答,也欢迎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及时收到更多回答。


军武次位面


拦截未必会发生核爆也未必不会发生核爆,这取决于对手对核弹设计的引爆装置。拦截系统本身就不是百分百成功的!一般来说,能够尽量的拦截就是一种进步,起码最大限度避开要害城市!

在美苏争霸时期,围绕导弹与反导本身就纠缠不清。一般来说,能够获得前期预警并将敌方导弹击落在发射阶段是最好的。其次则是中段飞行中。这是最好拦截也是危险性最小的两个方式。但是一旦这两个系统都拦不住那就只能考验终端防御了。即本土防御!拦截的时候选择在大气层外引爆,这样通过大气层的衰减其实造成的伤害已经不大了。因为太阳能本身也是一种核爆,经大气层衰减后变成无害核辐射。比如,苏联就提出用氢弹反导的方案,由自行发射氢弹,在大气层外引爆并烧毁敌方来袭核弹。这样可以避免主要军事目标政治目标的安全

总之,能拦截就尽量拦截!敌人想做的事别让他做成就对了!


优己


这要从原子弹的工作原理说起:首先引爆原子弹内的常规炸药,常规炸药在蛋壳内挤压核燃料,压强达到极高时,才能引爆核燃料。这一过程的关键是蛋壳足够坚固,在达到所需压强之前不能炸裂。如果提前被撞裂,则无法达到要求的压强,因此无法完成核爆。


普通教师


引爆裂变核弹需要让反应物质达到临界质量或临界密度,方法有通过炸药将小块反应物质射向大块反应物质(枪式),或通过围绕反应物质的炸药爆炸压缩反应物质到临界密度(内爆式),目前的核弹头基本是基于内爆原理的,内爆炸药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如果缺少部分或者爆炸时间不一致,不是由内部引信启动都不会引发核弹,这是为了确保储存时的安全性。所以只要拦截弹破坏了弹头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不会引爆。由于目前的技术下引爆氢弹必须使用裂变弹所以对氢弹也是一样。当然未爆核弹也会造成放射性污染。

补充一下,核弹头的储存安全性至关重要,毕竟核战争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但是火灾,车祸,追机等事故不可避免的每天都在发生,弹头在遭遇意外事故时是绝不能被引爆的,内爆原理保证了安全性,即使遭遇爆炸、火灾或严重撞击,弹头只会损坏不会引发链式反应。


nordland


首先运输装弹过程必须保密,如果此过程被发现两年里巨大的战争威胁甚至是先制打击。然后发射升空必须足够迷惑,否则一定会在上升阶段被高空拦截甚至是高空核爆摧毁。然后大气层买要高速飞行并隐身再入,只有进入再入阶段,才能算是发射成功。摧毁敌人一座城市,然后必然招致毁灭性的核反击,种族灭亡。


横刀立马问江山


根据标题描述这种可能几乎为零:三段式反导系统为‘’爱国者‘’-3远程反导系统引爆敌方核弹头;中段则为‘’标准‘’-3反导系统在域外(境外)三千公里外引爆敌方核弹头;末段为‘’SD‘’反导系统在域外(境外)至少一千公里外引爆敌方核弹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