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經濟越差,股市底部越近

熊市見底於經濟最差之時,牛市見頂於經濟最好之際。經濟數據越差,意味著大A離底部越近,也意味著大A的地位在上升,因為我D需要股市來刺激經濟了, 刺激股市是刺激消費的最佳捷徑。

想想15年牛市時,買東西都懶得看價錢,再看看現在, 一個鋼鏰都恨不得掰成兩半,牛市對消費的刺激作用是無法比擬的,消費活了,經濟才能活起來。

大致看了下7月經濟數據,可以用兩個字簡單概括: 滯漲。工業增加值、投資增速繼續下滑,消費數據幾乎斷崖式下滑,統計局的數據美化過了,實際增速僅僅3.8%,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同比下降10.9%。外貿數據看起來湊合,但這是用匯率大幅貶值換來的。CPI回升到了2.1%,我們的直觀物價上漲會更高,因為肉價在反彈,房租漲了不少,更不用說蔬菜水果了。總的來看,除了稅收增速非常漂亮外,其他數據基本不咋地。

實際經濟情況,可能比數據更難看,否則宏觀經濟政策不會這麼快轉向。過去消費數據還湊合,所以還能繼續硬扛去槓槓,但現在無法再扛了,否則經濟可能出大問題。相對於去槓桿來說,經濟增長更重要,沒有增長,很多矛盾都可能激化,那就不是金融街遊玩下的問題了。經濟增長與穩定壓倒一切,去槓槓先靠邊站。

現在中國改革的阻力很大,或許需要一場商鞅式的變法,才能解決一些頑疾,但實施的難度太大,不僅僅是體制內,很多改革都會觸及到我們普通人的利益,例如房產稅。無為而治、修養生息、與民讓利,把經濟的蛋糕做大,把增量向老百姓傾斜,漸進式改革或許效果更佳。

熊市的底部,往往出現於經濟最差之時,股市見底,一般早於經濟一個或兩個季度。經濟最差的時候,可能還沒到來,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上半年,或許會出現低點,但大盤會先見底。

從技術上看,上證指數已經季線四連陰了,A股過去20多年的歷史,每當季線四連陰時,下一根季線會出現歷史大底,325、998、1664都是如此。另外,最近值得注意的是,大A開始破天荒的強於外盤了。

感覺大盤和不少個股,開始進入磨底階段了,沒有理由,純粹直覺。在國家隊的調控下,市場有可能實現以時間換空間,也就是說,大盤築底的時間會更長,但點位可能跌不到那麼低了,若經濟不出現斷崖式下滑,或者金融危機的話。

少數科技股已經形成了月線、季線級別的上升趨勢, $石基信息(SZ002153)$、 $浪潮信息(SZ000977)$、 $廣聯達(SZ002410)$、 航天信息(600271)、用友網絡(600588)、北方華創(002371)、聖邦股份(300661)等,它們既是今年的強勢股,也可能會成為未來的領漲股。如果大盤不再新低的話,它們可能會率先進入牛市;如果大盤再創新低,則依然有補跌的風險。

這些強勢的科技股,是觀察大盤的風向標。每當大盤見底,或者接近底部時,總會有一批股票,先於大盤見底、拒絕新低、先於大盤新高,而且這批股票代表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或現在。

大盤何時見底無法預測,但在經濟越來越差時,我們需要多關注下股市了,因為底部隨時可能出現。現在雖然不是重倉抄底的時間,但是做定投的好時機。(作者:似水年華3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