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提起19年的國產電影,必不可繞過《哪吒之魔童降世》。

這部在暑期檔上映的動畫電影,以破50億的累積票房登頂2019年的國產電影票房之王,在中國影史票房榜中位居第二。

電影中的哪吒頂著個西瓜蓋劉海,畫著煙燻妝,牙如鋸齒,眼神頑劣,一臉混不吝。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煙嗓配音頻頻爆出金句,說起順口溜來又喪又討打,一股小痞子風範。

人設之新,故事之有趣,3D畫面之精美,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電影最後哪吒六臂手拖冰山,火蓮盛開的畫面更是燃炸。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長久以來,哪吒一直都是以反抗的形象出現在了觀眾的視野之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在41年前的這部電影則是“割肉還母、剔骨還父”——

《哪吒鬧海》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表了國產動畫的輝煌,由它出品的動畫承載了許多80後、90後的集體回憶。

提起上美廠的高峰,一座是1961年上映的《大鬧天宮》,而另一座則是1979年上映的《哪吒鬧海》。

一個上天,一個入海,同樣的反叛角色,成就了國產動畫中的不朽經典,也象徵了當時中國動畫電影界的最高水準。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作為中國傳統神話中耳熟能詳的傳說,哪吒鬧海的故事代代流傳,大家估計都不陌生了。

錢塘關總兵李靖的夫人懷胎三年零六個月,生下一肉球,李靖以為不祥之兆,持劍欲砍。

不料肉球分開後,跳出來一小孩兒,坐於蓮花之上,面如傅粉,此人便是哪吒。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蓮,是花中君子。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蓮花象徵了高潔、美好,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的那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從蓮花中出生的哪吒,也代表了一種純潔無瑕,至純至善。

但這也命中註定,他將與這個濁世格格不入。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彼時那個世界,天庭是絕對的權威,然而神俯瞰人間,眼裡卻不是慈悲。

在電影中,龍王這一形象被用來代表天庭勢力,它是一方之神,掌管興雲降雨。

民間常有祈求龍王降雨的傳統,人們供奉龍王之廟宇,燒香祈願,以求龍王降水,保佑一年風調雨順。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但龍王是怎麼做的呢,它要求人們獻祭童男童女,才肯行雲布雨。

如若不從,神便發了威要懲罰世人,鬧得人間生靈塗炭,哀鴻遍野。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講到這裡,電影的對立雙方就已經很明顯了。

當代表純潔的哪吒,遇到殘暴的龍王,註定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某日,哪吒在海邊洗澡,恰遇龍宮小將強搶童男童女,哪吒為打抱不平,出手殺了龍宮三太子。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原只為懲惡揚善,不想回家便被李靖劈頭蓋臉訓了一頓。

龍王前來質問,李靖卑躬屈膝,指著哪吒便要他道歉。

哪錯了?

李靖說:“你怎麼敢傷害天神龍種呢?“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這就是錯。

哪吒殺龍宮三太子是殺,龍王吃童男童女也是殺,但生命高低貴賤的天平卻傾斜了。

王小波有句話說:

“話語即權力,這話應該倒過來說:權力即話語。”

所以是龍王來質問李靖,你兒哪吒抽了我家兒子的筋,要償命。

而非李靖劍指龍王,問那錢塘關無數百姓的兒女怎麼都進了他的肚,這命又該誰來償。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李靖是懦弱的,他當然知道哪吒懲惡揚善。

但世間複雜多了,世間有強權,有壓迫,善惡被擠到了邊緣。

於是他站在了龍王的身側,劍指哪吒。

有人認為李靖做的並沒有錯,他不想龍王水淹錢塘關,他也是無奈之舉。

是,無論哪吒,或李靖,都是封建體制壓迫下的受害者。

但當他舉起劍對準哪吒的那刻,他就已經成為了這一體制最堅定的維護者。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這恰恰也是最諷刺的。

與冷酷世故的李靖不同,哪吒代表了一股新生勢力。

他不妥協,不認輸,父親要殺他,他說:

“我一人做事一人當,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連累你。”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哪吒自刎的那刻想必曾使許多人潸然淚下,與其說不連累,他更像是與父親恩斷義絕。

不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嗎?還你便是。

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這一刻他終於不再是李靖的兒子哪吒,他用自殘的方式奪回了自己身體的控制權。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這一舉動就算放在當下,都十足反叛。

更何況在那樣一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正如孟子所說的:

“無君無父,是禽獸也。“

這給許多觀眾都帶來了震撼,同時也帶來了爭議。

蔣勳在《孤獨六講》中這樣形容哪吒:

“在百善孝為先的前提之下,他是一個孤獨的出走者。”

這也使得哪吒身上染上了一層悲壯色彩。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同樣是反叛角色,哪吒和大聖也是不同的。

猴子從石頭裡蹦出來,天生地養,逍遙自在。

而哪吒卻是血肉凡胎,娘生爹養,被困於家庭倫理的桎梏之中。

因此對比起大聖,哪吒的反叛更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故事裡的骨肉親情也更容易戳中我們的淚點。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在傳統儒家的孝文化下,兒女對父母的愛被叫做“順從”。

於是養育之恩,有時候便成為了一種身體控制和道德綁架。

該什麼時候結婚,生幾個娃,做什麼工作,父母常常替孩子決定了一切。

就像蔣勳說的,從出生起,父母便是我們一輩子都還不了的虧欠,就是欠他骨肉,欠他血脈。

因此,當白衣少年用自刎的方式擺脫了這一切,堅決不與世界和解那幕,才顯得那麼令人肝腸寸斷。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比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魔童哪吒,或許這個割肉剔骨的哪吒更讓人疼痛。

當時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後,第一反應是他更像是有著成人思維的小孩。

或許是三年天劫的生命限制使魔童哪吒過分地早熟了,無論是說話的調調語氣,還是臉上疲憊無力的神色顯得較為世故,更像一個大人。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而當他在救了小孩卻因村民偏見而被責罵後,轉過頭的背影不乏心酸。

這是一個懂得世故和隱忍為何物的哪吒。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但在《哪吒鬧海》中,那個最後被逼到割肉剔骨的哪吒,他卻真真實實只是個小孩。

為救童男童女而殺了三太子,是他做的最簡單的善惡觀選擇。

在小孩眼裡,哪有那麼多成人世界裡彎彎繞繞的世道:善就是善,惡就是惡,沒有權威。

就連抽了那根龍筋,他想的也只不過是“給爹爹系盔甲”。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直到被逼著認錯,直到被李靖劍指,直到自刎。

故事的最後,他蓮花復生,大鬧龍宮,終於成為了一個三頭六臂的英雄。

然而那個決絕仰望天空的白衣少年,卻再也不會有了。

這是讓我最痛的哪吒!41年前的《哪吒鬧海》,哪懂得世道和隱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