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媽媽我不想死”女兒哭求想帶她跳樓自殺的媽媽,糊塗媽媽

北京東城區一個小區裡,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年幼的女兒,站在陽臺窗戶外,準備跳樓自殺。原因是:丈夫出軌,和第三者同居,三個月不歸家。

媽媽一次又一次的推扯著女兒想要往下跳,小女孩嚇得哇哇大哭,撕心裂肺的哭求道:“媽媽,我不想死!”,“媽媽,別拽我,我自己跳”。

無辜孩子的一句“媽媽,別拽我,我自己跳”,讓這個事件充滿悲情。

好在,媽媽被勸回來了。人們慶幸“挽救了一對母女”,

有人認為,這種事“這得多大的絕望才讓母親選擇和孩子跳樓”,

而且“該有多麼冷血和愚蠢才會帶著孩子自殺”,

還有人甚至認為,有必要對這個母親採取法律措施。

絕望媽媽帶孩子自殺,已經不止發生一起。曾經一位湘潭媽媽帶著兩個孩子跳樓身亡的消息,讓很多人震驚又唏噓。

這次命是保住了,可是下次呢?問題解決了嗎?

古希臘有個悲劇故事叫《美狄亞》。美狄亞曾是一位美麗的公主,她愛上了一個叫做伊阿宋的小夥子,併為他犧牲很多。伊阿宋對美狄亞的愛漸漸不再。一位國王想將自己年輕的女兒嫁給伊阿宋,伊阿宋欣然同意,並決定趕走美狄亞。

在仇恨與絕望中,美狄亞殺掉了兩個孩子,讓伊阿宋痛不欲生。

美狄亞,希臘神話中又名“蛇蠍毒婦”。

“媽媽我不想死”女兒哭求想帶她跳樓自殺的媽媽,糊塗媽媽


面對丈夫出軌背叛就採取決絕自殺而且要拉上自己的親生骨肉,是現實版的“美狄亞”,是可憐又愚蠢的弱者行為,是對自己孩子極不負責的。

1. 在一場婚姻裡,只有弱者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籌碼。

一些痴情的女人,因老公的不忠,有種被騙被拋棄的精神壓力,所以會產生自曝自棄的心理,因而有自殘的思想傾向,(要及時去進行心理治療,以免產生嚴重的後果。)

丈夫出軌 現在是一個很普遍又比較難處理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各自的情感和情緒,這個問題處理不好而發生的各種後遺症比比皆是。

作為媽媽,她沒有想過:這樣的遭遇對孩子會造成什麼嚴重惡劣的影響,需要多少時間去能平復孩子的心理恐懼?

對孩子來說或許是一輩子的心靈創傷,孩子性格會變得格外的敏感極端,內心鬱鬱寡歡,會造成她一輩子恐懼婚姻、恐懼家庭。

或許她在想,通過這次威脅想讓出軌的丈夫回心轉意;也或許她真的絕望了,害怕留下孩子無依無靠。

但她沒有想過,孩子是無辜的,一場婚姻的成功與失敗,都與孩子無關。

孩子只是藉由你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你撫育他,那是你作為父母的責任與義務,你並沒有任何權力決定他生死去留的權利。

孩子是母親所生,唇齒相依,骨肉相連,這都不假,但不管多麼濃厚的親情,都不足以遮蔽一個事實: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完整的獨立人格,有自己的想法、行為、喜惡愛好,擁有全部的生命權利,這是任何人任何組織所不能隨意剝奪的。

憑什麼要孩子為你們失敗的婚姻買單,被用作來挽救你們婚姻的籌碼和報復丈夫的工具?


“媽媽我不想死”女兒哭求想帶她跳樓自殺的媽媽,糊塗媽媽

不管自己有多麼不幸,孩子是孩子,在你作出帶孩子一起自殺的選擇時,你不是在犧牲自己最寶貴的孩子,而是在剝奪、殺害一個獨立的生命。自己的不幸固然值得同情,但孩子的無辜生命更值得憐憫,這樣做無益於傷天害理,是違法的。

當配偶令自己失望,選擇帶孩子自殺,女性一方面獲得犧牲自己最珍重財產的道德優越感,另一方面獲得“打碎男性生命延續”的快感,這是女性對自身政治弱勢地位的反抗。

但無論從人道主義精神,還是現代法律關係來看,這種做法都是愚昧的、罪惡的。

或許也可以這麼說,他們並不怎麼懂得去愛自己的孩子。往往很多時候,他們所謂的愛,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把無辜的孩子拖進自己的婚姻泥潭,那算什麼愛呢?那不過是一種弱者的行為,對孩子來說只是一種傷害。

2.女人遭遇背叛時應該具有的正確反思態度

一些女人,一方面是自我的安全感極低,對婚姻的期待很高,對她們來說,婚姻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在丈夫沒有給自己關心的時候,就會胡思亂想,另一方面,她們基本沒有正確的情緒管理能力,總是希望通過一些極端的事情來引起對方的注意,面對丈夫出軌就要死要活的。

她們對於丈夫對於家庭的愛,忠貞程度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她們的所作所為卻會讓整個家庭心理負擔特別的大。因為她們不能正確去溝通,遇到問題不能正確去看待、去解決。

出軌雖然是男人的錯,但是她們卻總以為對方不愛自己拋棄自己了,從來不能去正確反思自己的問題。 那麼對於這部分女性,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建議:

首先,學會愛自己。因為大部分被背叛的女性,都是不能很好愛自己的,所以愛自己,可以很好地保證你去好好愛他,而你對他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強。

如何愛自己,

把自己作為愛自己的第一負責人,不期待其它任何人;聆聽身體的指令,按時睡覺、吃飯、運動;學習並學會梳理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多沉浸在自然中,哪怕是一盆花,一朵花;不討好任何人;只做利人利已的事。

其次,成長自己。遇見問題,要死要活,很顯然,心智年齡太小,不符合成年人的做事方式。可以通過多看書學習,多獨立思考來成長自已,不斷強大內心,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堅持自已的力量。

可以時常問自己兩個問題:我從這件事中能收穫什麼?我需要成長的是什麼?最不需要的是:自哀自憐,否定自己。

同時努力保持獨立:一是經濟獨立,二是情感獨立。

提高自我意識,努力提高自己的經濟能力,自己不依賴任何人可以養活自己,

克服以前對情感婚姻存在著無比的依戀,哪怕是一段不健全的關係,都難以割捨。

比如上述談到的媽媽,月掙一萬,經濟上完全靠自己,可情感上依然無法獨立自主:“你跟那個女人住在一起,已經快三個月了。你出軌了我也原諒你。

你有什麼讓我可貪的?你要錢沒錢,要車沒車,要房子沒房子。

我不指望你給我什麼,我只希望你給我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我只要求這樣過分嗎?”

一個出軌的男人,要離去就離去吧,

值得你自殺去挽回嗎?還要帶著女兒一起?

真的很沒必要。一個幸福的家庭並不是由完不完整、有幾個人去決定,而是由在其中的人快不快樂所決定的。

“媽媽我不想死”女兒哭求想帶她跳樓自殺的媽媽,糊塗媽媽


苦苦抓住一段破爛不堪的關係不放手,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

一個經濟和情感完全獨立的人,永遠不會把孩子當作挽救自己婚姻的籌碼——那只是弱者的行為。

真正內心獨立的人,從來都是無懼付出,無畏失去。

我們終將懂得,當我們被傷害、被欺騙、被辜負,這些事情的真正意義只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楚看懂一些事,一些人。

健康地活著吧,好好的陪伴孩子成長,自我成長。

作者簡介:筱亦兒,優質心理領域創作者,喜愛閱讀,喜愛用筆思考,療愈生活和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