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正史上真實的關羽有多厲害?

一個人的歷史


蒼茫大地依據《三國志》,告訴文友們一個真實的關羽。

一、關羽武藝高強,忠勇有加。



關羽關雲長,河東郡解縣人,因逃亡來到涿郡,黃巾起義爆發,劉備正在家鄉招兵買馬,關羽、張飛擔任他的護衛。劉備因鎮壓黃巾立功,做平原國國相時,關、張作為別部司馬,分管屬下士兵。劉備與關、張兩人同床共寢、親如兄弟。在稠人廣眾之中,關、張二人常常整天站立在劉備身旁做大警衛員,從不逃避危險。後劉備襲擊徐州殺了刺史車胄(《三國演義》中車胄死於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之手,歷史上鞭打督郵的劉備也換成了張飛,草船借箭的孫權換成了孔明…以上純屬羅貫中先生虛構)讓關羽領兵鎮守下邳城、代理太守職務,率軍返回小沛。

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徐州,劉備發揮老祖劉邦傳下的逃跑特長,投奔袁紹(抗戰時的國軍將領劉峙號稱長腿將軍,和劉備有一拼,他是不是劉備後裔,文友們不妨考證一番定然有趣得緊!)



曹操活捉關羽後班師回朝,曹操通過獻帝,走了個程序,封關羽為偏將軍,時袁紹派大將顏良在白馬縣攻打東郡太守劉延,曹操派張遼、關羽為先鋒進擊顏良,關羽遠遠望見顏良的帥旗車蓋,拍馬上前,在千軍萬馬中刺死顏良(關羽的兵器應是槍或矛一類,用的刀是關漢卿在元朝戲劇舞臺上替關羽配的),解除了白馬之圍。曹操再走程序,奏封關羽為漢壽亭侯。當初,曹操是關羽的鐵桿粉絲,但漸覺關羽無久留之意,於是曹操派關羽好友張遼去刺探,關羽直言相告:感劉將軍恩,立誓同生共死,我終不會久留,為報曹公恩遇當立下大功再離開。曹操認為關羽是義士,關羽斬殺顏良,曹操知關羽立大功之日即兩人分手之時,重賞關羽,關羽封存所有賞物,留信辭別,趕往袁紹軍中投奔劉備。曹操對手下說:彼此各為其主,不必追了。過五關是可能的、斬六將純屬扯淡。

二、關羽是劉備集團中為數不多的同時擅長陸戰、水戰的將軍。

後袁紹官渡失敗,劉備拔腿再逃,關羽隨劉備投奔劉表。劉表死後,曹操南來,接劉表班的幼子劉琮投降,劉備準備從樊城渡長江,派關羽率幾百艘艦船走水路到江陵會合。曹操追擊劉備到當陽縣長阪,劉備拋妻別子,從小路逃到漢津渡,與關羽會師奔夏口,隨後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操,曹操北返,劉備趁機襲佔長沙、零陵、武陵、桂陽荊南四郡,加上向東吳借的南郡,共五郡。關羽受封襄陽太守(遙封,虛的,襄陽在曹將樂進手上)、蕩寇將軍。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備入蜀助劉璋御漢中張魯,張飛、趙雲、孔明與關羽共守荊州。第二年,劉備與劉璋翻臉,劉備露出血盆大口想一口吞下益州,在攻打雒城時,軍師將軍龐統中箭身亡,劉備急召張、趙、孔明入川馳援,關羽守荊州。劉備掃平益州後,令關羽全權管轄劉備集團佔領的荊州部分(五郡)。

建安二十年,劉備已得益州,孫權找劉備討荊州,劉備允諾得到涼州後,再還。孫權猴急了,派魯肅索荊州,魯肅和關羽陣前“單刀會",不歡而散。孫權令呂蒙攻荊南,關羽率三萬兵迎擊。時曹操率大軍取漢中,劉備被迫和孫權修好,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歸孫權,南郡、零陵郡、武陵郡歸劉備,史稱湘水劃界。

三、關羽的眼睛是長在天花板上。

關羽、張飛均有萬夫不當之勇,關羽善待士卒,但在士大夫面前傲氣十足。

劉備小舅子麋芳、將軍士仁這些荊州部下被關羽訓斥起來像訓孫子似的;孫權曾派使者向關羽女兒求婚,從講政治出發,不嫁也就罷了,關羽竟辱罵來使,打敗過曹操、親自殺死過老虎的、坐斷江南的諸侯軍閥孫權,連曹操都高看他一眼,但在關大帥面前竟是狗屎一堆,關大帥真是牛得可以呀,天老爺老大,劉備老二,他老三呀!這是取禍之道啊!


四、水淹七軍威鎮華夏。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被擁立為漢中王,關羽水漲船高,任前將軍、假節鉞,大權在握。這一年關羽率兵在樊城攻打曹仁,派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曹操派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率七軍救援。時值秋季,樊城一帶大雨連綿,漢水氾濫,關羽掘江堤以大水灌於禁軍,斬先鋒、白馬將軍龐德,降於禁。關羽乘勝攻樊城,樊城進水、城牆坍塌、守軍剩幾千人、糧也快盡,曹仁與將士們盟誓守城,關羽又派將圍襄陽,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均降。同年十月,陸渾民等苦於徭役,叛曹附關,遙受關羽印號,關羽威震華夏,曹操甚至提議遷離許都以避其鋒。

五、孫曹聯手,徐晃驃悍無比,呂蒙明裡裝孫子,背後使刀子,關羽輕敵,部下不滿他輕慢降吳,關羽關平父子被殺。

司馬懿、蔣濟獻計以允許東吳割據江南為誘餌,讓孫權從背後偷襲荊州,同時派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等馳援樊城。曹操又先後派十二營增援徐晃,徐晃盡顯名將風采,明攻關羽所在的圍頭,實擊關羽的四冢,關羽親率步、騎兵五千忙於應付,徐晃全力反擊,關羽全線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十重塵角,徐晃直衝關羽在樊城的包圍圈,斬殺關羽部將傅方、胡修被殺,關羽只得再據守沔水。

屋漏偏逢連夜雨,關羽後院又起火。呂蒙偷襲荊州得手。關羽平日厚待士兵,但輕辱同僚,守江陵的糜芳、守公安的土仁平日對關羽的傲慢早就心懷不滿,兩人負責關羽前線的軍需供應卻因荊州丟失,無力保障後勤,關羽在前線放言:回師後要收拾他們,兩人一肚子委屈和無奈。孫權則攻城、勸降雙杆齊下,兩人沒招,兩腿跪向孫權,到此時關羽荊州全失,關帥已無家可歸,無兵可調,孫權已佔江陵,關羽及部屬的妻兒老小全部被俘,關羽所部潰散,孫權派將迎擊關羽,在臨沮斬殺關羽及親子關平。

關羽重情重義,武藝高強,有萬人敵,擅長水陸軍指揮,但身處險地、對部下傲慢輕侮、對敵人狂傲輕視,最終命喪九泉,令人扼腕嘆息!他不僅斷送了自己的命,也間接地斷送了劉備的命,也斷送了蜀漢的大好局面!死後劉禪封他為壯繆侯,可見劉阿斗心中有多少怨氣!


蒼茫大地顧煒斌


歷史上真實的關羽,是漢末時期第一流的猛將。

現代人瞭解關羽,第一信息來源通常是三國演義及相關產品。而在三國演義體系中,關羽被稱為“武將之首”。所以在隨後接觸三國志正史,或者接觸一些網上二手、三手文章時,發現原來演義中給關羽虛構了那麼多故事時,不由自主地想通過貶損正史上的關羽,嘲笑演義的荒謬,來展現自己“不光知道演義”的牛逼之處。

然而實際上,正史上的關羽本來也是很厲害的,因為他的厲害之處,才能在隨後的兩晉、南北朝、宋元一路被民間傳說和文人墨客不斷渲染。之所以演義羅貫中最後在三國演義中將關羽塑造成神,主要原因並非羅貫中和關羽是山西老鄉(畢竟張遼也是),而是羅貫中迎合了之前早已存在的“關羽是神”的民間輿論和士林輿論而已。

正史上的關羽有多厲害呢?由於蜀國史官方面欠缺,關張這些大人物早期戰績留下來的不是很多。但即使從這寥寥的幾筆裡面,我們都能看出關羽確實非常厲害。這裡只討論其軍事和武藝才能,關羽的道德同樣不錯,但我們不多討論。

先看地位和評價。畢竟關羽到底厲害不厲害,當時的古人比我們更清楚,因為他們的信息更多。

關羽早期的事蹟功勞記錄並不多。但在200年下邳之戰被曹操俘虜後,曹操立刻任命他為偏將軍。這個官看上去不大,但我們可以對比下曹操手下“五子良將”的同期官職:當時曹操手下,已經帶兵投降2年,很早就做過魯相的張遼是裨將軍;從一開始就跟隨曹操的樂進是討虜校尉;魏五子中前期地位綜合最高的于禁是平虜校尉;徐晃是裨將軍;而張郃,同年冬天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起到很大作用,也是偏將軍。換言之,作為一個剛剛被曹操俘虜的降將,關羽的軍職在魏五子之上。曹操不是瘋子,他的人事任免有其道理,一定是覺得關羽的才能值這個價。

同時代其他人的評價也能看出來:

周瑜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劉曄說:劉備,人傑也……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

程昱等魏國謀士: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這些評價關羽的,都是非蜀漢勢力的人,他們的評價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再看關羽的具體戰績。

先論勇武,三國志有記載:

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三國演義中動輒兩軍對陣大將單挑,一人落馬,這是文學渲染,真實歷史上陣前斬將是極少的。但是關羽偏偏就有這麼一例,而且殺得比演義中的“純偷襲”要牛得多,是硬生生從萬軍之中衝進去砍了顏良。這一點,已經足以坐實關羽超級猛將的地位,比呂布什麼的強多了。

三國志作者評價,關羽張飛都是當世猛將的典範,而張飛則比關羽有些差距(演義中兩人並列,甚至張飛還要略勇猛一點)。這反過來又說明關羽的地位確實超然大眾之上。


說到帶兵打仗的謀略,關羽最拿得出手的當然是水淹七軍。現在一堆人在這裡說關羽只是運氣好,遇上山洪暴發淹了于禁云云。我想說就算那水不是關羽決堤放的,人家知道利用暴雨洪水發動進攻殲滅魏軍,為將識天文地理,咋就不是本事呢?同樣的暴雨洪水,于禁是全軍覆沒,關羽是俘虜三萬人,你說這不叫軍事才能叫運氣?國足咋下雨天晴都不能運氣一次伊朗呢?實際上于禁並非庸將。魏國最出色的是五子良將,而於禁則是五子之首,當時唯一一個假節鉞的。關羽對於禁,是魏蜀兩家巔峰戰將的對決,關羽完勝。

水淹七軍之後的格局是: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原也。

注意這裡的“威震華夏”四個字,全書僅此一例。能逼得曹操想遷都,這可是連官渡之戰都不曾有過的。


除了這一戰,關羽還有一次戰役,就是209年的南郡之戰。當時周瑜在與曹仁交鋒,而關羽則負責絕北道,切斷中原對曹仁的增援。這一戰具體如何,三國志關羽傳沒有正面描寫,但在魏國將領們的傳記中,我們可以發現,滿寵、樂進、徐晃、文聘等人紛紛在抵抗關羽的戰役中立下很大的功勞。而最後結局是,曹仁撤退,把江陵丟給了周瑜;汝南太守李通在接應曹仁撤退的戰役中不幸殉國(傳記說是半路得病死了,反正曹操信了)。最後說“劉備得南郡”。

歷史上對關羽的評價一直都很高,絕不是三國演義的獨創。從南北朝開始,關羽張飛就被作為猛將的代名詞。唐朝的武廟72賢中,三國時代除諸葛亮是十哲外,其餘有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 、羊祜、王浚。宋朝陸游有詩“顏良文丑知何益,關羽張飛死可傷”,並且認為顏良文丑比關羽張飛來說就像毫芒比泰山一樣。關羽在宋元封王,明清封帝。明太祖朱元璋更將關羽提升為武廟之首。

因此,如果要在三國時代選一員最具有代表性的武將,的的確確關羽是最有資格的,雖然他從學術意義上根本不是三國人——關羽建安二十四年末(220年初)被殺。在他死後大半年,曹丕才篡漢自立,東漢才滅亡。


巴山夜雨涮鍋


正史裡記載關羽的,最權威的莫過於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在《三國志》的“關張馬黃趙傳第六”中,對於關羽有如下記載:

出生入死,親如兄弟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是河東郡解縣人。劉備在家鄉招集兵馬,關羽和張飛共同為他抵禦外來欺侮。劉備任平原相,以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頭統領軍隊。劉備和他們兩人睡則同床,情誼好像親兄弟一樣兒。



而在大庭廣眾的時候,他們兩個都在劉備身邊整天侍衛站立,追隨劉備到各地去,不怕艱難險阻。劉備殺死徐州刺史車胄之後,命關羽鎮守下邳縣城,代理下邳太守職務,而自己則回到小沛。

義不降曹,各為其主

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劉備投奔袁紹。曹操活捉了關羽回去,拜關羽為偏將軍,給了他特別優厚的禮遇。袁紹派遣大將顏良在白馬進攻東郡太守劉延,曹操派張遼和關羽為先鋒進擊顏良。關羽遠遠望見顏良的旗幟和傘蓋,揚鞭催馬衝入萬軍之中,將顏良斬殺,割下他的首級回來,袁紹手下的眾將沒有人能夠抵擋得住他,從而消解了敵軍對白馬的包圍。曹操立即上表,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起初,曹操認為關羽氣概雄壯,而通過觀察他的神態,發現他沒有長久留下來的意思,便對張遼說:“您試試通過私情瞭解他的想法。”於是張遼來問關羽,關羽感嘆的說道:“我深切感到曹公對我的優厚禮遇,然而我已經接受了劉將軍的大恩,發誓同生共死,不能違背此誓言。我終究不會留在這裡,但我一定要立功報效曹公以後再走。”

張遼把關羽的話告訴了曹操,曹操認為羽很有義氣。等到關羽斬殺顏良後,曹操知道關羽必定要離開,對他重加賞賜。關羽把這些賞賜品全都封存留下,寫信告辭,然後投奔了袁紹軍中的劉備。曹操的左右想去追擊關羽,曹操說:“他也是各為其主,不要追了。”

左膀右臂,蜀漢柱石

關羽跟劉備到劉表那裡。劉表去世,曹操平定荊州,劉備從樊城準備向南渡過長江,另外派關羽乘坐數百艘戰船與他在江陵相會。曹操追到當陽長坂,劉備斜插逃奔漢津,正好與關羽的船隊相遇,便一起到了夏口。


孫權派兵幫助劉備抗拒曹操,曹操撤軍退回。劉備收復荊州長江以南各郡,便封拜立頭功者,任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紮在長江北。劉備向西平定益州,任關羽董督荊州事務。

爭強鬥狠,美髯之名

關羽聽說馬超前來投奔劉備,因為和他不是老相識,便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的才能可以和誰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不喜歡別人超過自己,便回答他說:“馬孟起文武兼備,氣概雄偉壯烈超過常人,是一代豪傑,是彭越一類的人物,可以和張翼德並駕齊驅,然而趕不上你美髯公那樣的超逸絕倫。”


關羽的鬚髯很漂亮,其一直以此為榮,所以諸葛亮這樣稱呼他。關羽看了信之後非常高興,把這封信給賓客看,並說還是諸葛軍師最瞭解我。

刮骨療毒,並非虛言

關羽曾經被流箭所射,正中其左臂,後來傷口雖然痊癒,但每到陰雨的時候,骨頭常常疼痛。醫生說:“這是因為箭頭有毒,毒已經進入骨頭,要在臂上破開個口,颳去骨頭上的毒,然後疼痛才能消除。”

關羽便伸出手臂讓醫生剖開。當時關羽正請部將門宴飲對坐,臂上鮮血淋漓,接血的盤子都裝滿了,而關羽卻仍然割肉烤肉倒酒飲酒,談笑自若。

水淹七軍,物極必反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為漢中王,任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這一年,關羽率領部隊進攻樊城的曹仁,曹操派遣于禁幫助曹仁。秋天,大雨不停,漢水氾濫,于禁所統領的七軍全都被淹。于禁投降關羽,關羽斬殺了曹魏將軍龐德,關羽的聲威震動中原。

曹操與眾人商議把都城從許縣遷走以避開關羽的鋒芒,司馬懿、蔣濟認為關羽得志,孫權必定不願意。可以派人去鼓勵孫權去偷襲關羽的後方,答應割讓出江南之地封給孫權,這樣樊城之圍自然會解除。

內憂外患,孤立無援

曹操接受了這個建議。在此之前,孫權曾經派遣使節為兒子求娶關羽的女兒,關羽辱罵來使不答應婚事,孫權非常憤怒。另外南郡太守糜芳和士仁和關羽不和,關羽曾說:“回來再整治你們”,二人全都心懷恐懼不安。孫權暗地裡引誘糜芳和士仁人投降,二人派人接應孫權。

而在這時曹操派遣徐晃救援曹仁,關羽不能攻克樊城,領兵撤退。孫權已經佔領江陵,把關羽將士的妻子兒女全都俘虜,關羽的軍隊因此潰散。孫權派遣將領迎擊關羽,在臨沮把關羽及其兒子關平斬殺。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正史中關羽最出名的就是斬顏良: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這是對關羽戰鬥力的最直接表現。 至於是不是兩軍陣前單挑決勝負,就不得而知。

在三國志中關羽記載的事情並不多:

一、《關羽傳》:

1、在曹操和劉備圍攻呂布時,關羽曾向曹操要求娶呂布妻子;戰勝呂布後,曹操自己先看了呂布妻子,自己留下,並不答應給關羽;

2、關羽被曹操擒拿後,和張遼表達了幫助曹操立功後就走的心願,這就有關羽斬顏良的故事;

3、曹操早在張遼口中知道關羽不會久留,但還是在關羽斬顏良後,厚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來挽留關羽,最後在得知關羽走時,並沒有派人阻攔;

4、劉備投靠曹操時,關羽曾勸劉備在和曹操狩獵時刺殺曹操但劉備不聽,在曹操攻打荊州時關羽責備劉備不聽當年殺曹操的建議;

5、關羽圍攻襄樊,降於禁、殺龐德,逼迫曹操許昌,最後被徐晃擊敗,在回攻荊州的路上軍潰而亡。

二、《魯肅傳》:

關羽單刀赴會魯肅。其實真實情況是關羽和魯肅都是單刀赴會:

各自的兵馬距離關羽和魯肅只有百步遠。

三、《呂蒙傳》:

呂蒙白衣渡江奪取江陵,善待關羽將士家屬並大肆宣揚,導致關羽士卒皆無戰心而軍潰,致使關羽戰敗被殺。

總之

在正史中,關羽是一個高傲的人,只信服能力比他強的人。如張遼、徐晃、諸葛亮等人關羽才和他們成為朋友,對於能力比關羽低的人,關羽非常鄙視,如黃忠等。

關羽斬顏良而被曹操封侯,但關羽在跟隨劉備時,並沒有得到表現的機會——唯一表現的機會就是攻打襄樊,但又得不到劉備蜀中的援軍支持,只能獨力支撐,給了呂蒙偷襲的機會。

假如關羽沒有離開曹操,關羽的戰功肯定會很多,鐵定成為曹魏的第一戰功武將。當然,關羽也因此沒有因為義氣而被封為武聖。

劉備仁義,俠氣,有城府,喜怒不形於色。關羽高傲,義氣,善待士卒,鄙視儒士。張飛易暴怒,虐待士卒,善待儒士。馬超純粹是有勇無謀的羌人風格。黃忠勇戰。趙雲忠心。

這就是蜀漢的五虎上將。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關羽不是三國時期最厲害的武將,但卻是三國時期最有名的武將。也就是說關羽名氣大於他的真正實力,那麼歷史上關羽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有多厲害呢?讓我為大家客觀的分析一下。

首先,劉備、張飛、關羽三人桃園結義的故事很可能是存在的,結義中三人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在歷史上是有影子存在的。

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關羽說這句話的背景是曹操東征劉備,劉備被擊潰,當時關羽守小沛,被曹操所擒。曹操想招降關羽,於是派張遼前去打探關羽心中所想,關羽說出了這樣一句話。重點是誓以共死、不可背之這八個字,算是桃園三結義的主要證據。

關羽是個亡命之徒,亂世之中適合這樣的人生存。劉備被鄉中富商資助,召集眾徒,這時關羽和張飛前去投靠,從此三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這其實也是三人桃園結義的一個證據。

關羽在跟隨劉備後娶了一房妻子,妻子一直沒有生育,於是關羽在幫助曹操進攻呂布時向曹操提了一個要求,等到城破,請求納秦宜祿的妻子為側室。曹操一開始沒有在意,後來關羽又一次來交代,曹操起了疑心。等到城破後,曹操親自去查看秦宜祿之妻究竟是何人,結果此婦甚美,曹操於是自納之,關羽很尷尬。

那麼我為什麼說關羽不是三國時期最厲害的武將呢?其實關羽的武力也不差,但還達不到頂級水平。關羽其實最適合刺殺行動,於千軍萬馬中突襲對方主將,這是關羽的強項,至於單兵作戰能力,他不如文鴛。

文鴛曾經在對方數千兵眾的隊伍中來往數十次,擊殺對方一百多人,而自己幾乎毫髮無損。這個水平恐怕關羽達不到!

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而追之,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

關羽牛就牛在他於亂軍之中成功實現了斬首行動,在白馬之圍中,瞅準袁軍主將顏良的位置,然後騎著赤兔馬快速奔到陣前,成功的將顏良斬首,所謂擒賊先擒王,顏良一死,袁軍瞬間崩潰。關羽此舉在整個三國時期幾乎無人能夠破其記錄,因此關羽一直以此為傲。

後來有人平了他這個記錄,於是關羽不高興了。怎麼回事呢?在漢中爭奪戰中,蜀軍大將黃忠趁魏軍主帥夏侯淵領兵修補鹿角時進行突襲,在亂戰中成功的將夏侯淵斬首,這同樣也是一次經典的斬首行動,致使魏軍人心惶惶,如果不是張郃及時頂上,恐怕魏軍早就潰散了。

黃忠因為親斬夏侯淵而立了大功,同樣是斬首行動,同樣是斬了對方的主帥,幾乎達到了和關羽一樣的水平。後來,因為此事劉備論功行賞,封黃忠為後將軍。關羽知道後很不高興,酸溜溜的說道:大丈夫絕不能和老兵同列!關羽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黃忠破了自己曾經創造的輝煌紀錄,自己引以為傲的資本從此沒有了。

當然了,關羽還是很厲害的。曹操人生當中被對手逼得狗急跳牆的時候很少,只有兩人做到了,一個是袁紹,一個是關羽。

袁紹發動官渡之戰,當時袁軍十萬餘人,騎兵萬餘,而曹軍則只有三萬左右。因此,曹操心中擔憂,想撤回許昌堅守,也就是說幾乎要放棄了。這時曹操第一次被對手逼得膽怯。

關羽兵圍襄樊,曹操派于禁率領七路人馬前去救援,都被關羽打敗。于禁投降,龐德被殺。襄樊以北的盜賊也打著關羽的旗號造反,致使曹操嚇得要遷都。如果不是司馬懿和蔣濟阻止,恐怕曹操真的會遷離許昌。

在襄樊之戰中,關羽最令人叫絕的是水戰。在此之前沒有資料顯示關羽擅長水戰,但是當漢水暴漲,條件達到時,關羽竟然率領水軍去圍剿于禁七軍。這不得不讓人佩服關羽用兵的能力,水戰、陸戰都很精通,確實文武兼備,水陸通吃。

當然了,關羽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自傲。因為自傲,他看不起黃忠,看不起孫權,看不起馬超,更看不起曹操首先所有將領。也因為自傲,關羽被呂蒙所偷襲,丟了荊州,自己也被吳軍所擒獲。

其實孫權在擒獲關羽後並沒有打算要殺了他,但是部下一番話點醒了孫權。手下將領說:當初曹操放過了關羽,致使落得如今被關羽逼得要遷都的尷尬境地。如果我們今天放了關羽,恐怕會重蹈曹操的覆轍。孫權頓時打了一個冷顫,遂決定斬了關羽。

權欲活羽以敵劉、曹,左右曰:「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乃斬之。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關羽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一個將領,文武雙全。但是關羽的武力不是整個三國時期最厲害的,最厲害的應該是文鴛。關羽厲害之處在於善於在亂陣之中偷襲敵軍首領,擒賊先擒王,關羽成功過一次,而整個三國時期也只有兩次這樣的案例,一次是關羽,一次是黃忠。關羽不僅善於陸戰,也善於水戰,這是許多將領所不具備的能力。整體來說,放到整個三國時期,關羽的能力排在中上等,但不是最優,僅此而已。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


每日趣評


羅貫中《三國演義》已經將關羽刻畫得很神氣了,但是史實上的關羽卻比演繹中更厲害,《三國志》陳壽稱其為萬人敵。

要知道,《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萬人敵更多是一種誇耀之詞,但是關羽萬人敵確是名副其實,沒有半點水分。

建安五年,劉備敗於曹操投袁紹,關羽為求糜、蘭二嫂周全而投降曹操,曹操賞其才,拜其為偏將軍。沒多久,劉備攛掇袁紹攻打曹操以期救回妻弟,史稱白馬之圍。關羽以報恩之心受曹操封為前將軍,與張遼同拒袁紹大將顏良。顏良為袁紹所倚仗重用的上將,早在虎牢關一戰時便未見其人先聞其名,時曹將莫敢上前拒陣。唯有前將軍關羽,打老遠便從萬軍叢中瞅見了顏良中軍帳蓋,於是一人一刀,以摧枯拉朽之勢策馬入敵萬軍叢中直奔顏良所在,梟其首級策馬而還而己未傷毫毛。此戰關羽一戰成名,羅貫中與陳壽均稱其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之萬人敵。


由此可見,早期東漢末年武將,有此等驍勇戰力的也就僅有關雲長了,當然後來趙子龍也讓世人大跌眼鏡。萬軍叢中,來去自如,還順帶把敵首人頭取走,不是萬人敵是什麼?可有半點水分?

再者,關羽為戰還頗有戰略,懂得利用天時地利人和。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拜曹仁為徵南將軍,討伐關羽。曹仁到樊城,加收賦稅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暴亂起義四起。關羽瞅準了這一民意,以仁義勸服曹仁部屬來降,領兵困守襄樊外圍,圍城打援,利用秋季雨期與襄樊地勢,鑿堤引水淹來援的于禁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此後襄樊曹軍部屬紛紛來歸。


東漢末年真正意義上做到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武將唯有關羽而已。此戰關羽威震華夏,劍指許昌,曹操當年與號稱百萬的袁紹對扛都不怯場,此刻卻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商量著遷都以避其鋒芒。

可見關羽是真的無敵,後世把關羽奉為武財神,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書


第一次讀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的時候,真的被震撼了。關公真神人也!

原來,少年之時雄壯威猛,不避艱險追隨劉備,為他東擋西殺,劉關張三人恩若兄弟是真的。

原來,為報曹操知遇之恩,豁出性命單槍匹馬衝鋒陷陣斬殺顏良於萬眾之中是真的。

原來,深明春秋大義,封金掛印,來去明白,不忘舊主,千里尋兄是真的。



原來,刮骨療毒,流血營盆泰然自若是真的。

原來,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也是真的。

當然,心高氣傲,要與馬超單挑是真的,辱罵婚使是真的,大意失荊州也是真的。

真實的關羽,是義薄雲天的無雙國士,是神勇無敵的世之虎臣,也是傲世不群的天涯孤客。

他的一生,是一曲英雄主義的悲歌,高亢入雲,又寂寥低迴。


上將噯福斯


至於說多厲害這是一個籠統的表述,但是東漢末到三國初這一階段武將裡面關羽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之前就曾發文專門探討過為何關羽能成三國第一武將,發現當時有一個特別現象,就是大仗君主親臨,特別是進攻戰,放到後代就是御駕親征啊!看下主要戰役:

歷次徐州之戰,打呂布打劉備,曹操幾乎每次都是親臨現場指揮。

官渡之戰,袁紹、曹操直接對陣。

宛城之戰,曹操親臨,而且還把長子曹昂折在這裡。

東征袁術,曹操會和三將,親自指揮。

遠征烏桓,這種對少數民族的奔襲戰曹操也是親自去。

赤壁之戰,曹操親臨。

漢中之戰,曹操,劉備親臨。

夷陵之戰,劉備親臨。

幾乎所有大戰,進攻方無一例外的都是君主親自領兵,君主領兵有一個特點,留下基本守境的士兵,其餘的幾乎全部帶著,基本算是傾國之兵。例如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戰役,但是卻又無一例外的都是進攻方失利,防守方得勝。這個大戰君主親臨的現象讓這一時期沒有攻必克,守必堅國之大將。

而關羽就是例外的那一個,關羽北伐的襄樊之戰,可以算是規模僅次於三大戰役的第四大戰役,但是進攻方的關羽只是劉備手下一將,並非君主,而防守方君主曹操是親臨的。關羽的荊州軍對於蜀漢來說算是偏師,能以偏師打的曹操想要遷都避難,而且俘虜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擒殺龐德這樣的戰果在三國算是獨一份了,威震華夏不是吹的,即便後來的諸葛亮北伐、陸遜北伐戰果也從沒有超過關羽這一戰的影響,而且這兩位幾乎也都是指揮當時各自國內的幾乎所有兵力,比關羽的實力要厚的多,但戰果卻不如關羽。假如不是東吳背約,背後捅刀,而劉備再從漢中出兵策應,孫權從合肥出兵策應,那關羽成功的幾率還是很大的,那樣的話關羽就有可能成為比肩王翦、韓信的名將。扯遠了,說回關羽,僅僅以荊州三郡就威震華夏,讓三國的另外兩國顫抖而不得不用奸計合流以攻關羽,這個影響力,這個戰果都足以讓關羽傲視群雄!

所以不要懷疑關羽,黑關羽,關羽所達到的高度已經讓三國眾將望塵莫及!


胡侃解密三國


關羽關雲長,有三個版本的,正史,神話,演繹。

關羽,正史上有兩大戰事,一個是於萬軍之中刺殺了河北名將顏良,解了白馬之圍。一個是水淹七軍,威震了整個華夏。

於萬軍之中刺殺顏良,諸將莫能當!當時的關羽一定是快狠準,直接刺殺顏良,就算顏良當時沒有防備,一時疏忽,可是袁紹的人馬眾多,都沒有擋得住關羽,讓他殺了顏良還跑了回去,不能不說關羽的勇猛已經超出了普通大將,是個非常厲害的角色,後被劉備封為前將軍。

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孫權曹操都懼怕關羽一家獨大,於是聯合對抗關羽。若不是關羽內部有人叛變了,曹操孫權會拿關羽毫無辦法。

關羽是一代名將,毫不為過。假如說,去掉一些傲慢之氣,是不會走麥城的。

演繹中,開局馬弓手,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隨後過五關斬六將,大戰黃忠。華容道義釋曹孟德。單刀赴會守荊州,五虎上將頭一名,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走麥城。

神話版比較離奇,簡單介紹一下。

說關羽年輕的時候,殺人逃命,夜入九天玄女廟,九天玄女命手下給關羽坐吃的,做了七個熊形饅頭,十個虎形饅頭,九個牛形饅頭。

關羽吃了七個熊形饅頭,又吃了八個虎形饅頭,吃飽了。九天玄女說他是伏魔帝君,將來有七熊八虎之威,剩下的九牛二虎就留給唐朝的薛仁貴了。

關羽有了七熊八虎在身上,路上收服了青蛟,變成了青龍偃月刀,為他以後斬殺諸將打下了基礎。


乙丙丁6


《三國演義》中,關羽是五虎上將之首,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是他傲視群雄的戰績。論武力值,關羽可穩居一流猛將的陣營。論帶兵打仗,關羽有勇有謀,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把曹操打得都要遷都避其鋒芒。可以說,演義中的關羽已經很厲害了。

其實,雖然溫酒斬華雄等一系列單挑的戰績是小說的藝術刻畫,但並非是空穴來風,正史上的關羽,同樣是相當厲害的。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一個文人的厲害,體現在他有經天緯地之才,運籌帷幄之略;一個武將,要說他厲害,他需有過人的勇武,這個勇武不光體現在他個人,更是他能以自己的勇武引領一個軍隊的士氣,有率領千軍萬馬打勝仗的能力。

而論個人,關羽能真正的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這是三國正史記載的唯一一例: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在演義中,關羽對曹操稱自己的三弟張飛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而在正史中,他真正做到了。

論帶兵打仗,關羽同樣毫不含糊。

公元214年軍師龐統中箭身亡,趙雲、張飛、諸葛亮被派入川蜀支援,荊州交給關羽一人留守,關羽一人守衛荊州五郡,可見劉備對其統御能力的信任。

其後,關羽進攻樊城,逼得曹操派遣龐德于禁來救援。在連日的陰雨下,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把援軍也殺了個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更是岌岌可危。而後曹操派遣徐晃來救援,更是做好了自己率軍親征的準備。能以一人之力逼得曹操如此大費周章,關羽的能力可見一斑。之後若不是東吳從背後偷襲使得關羽腹背受敵,這場仗鹿死誰手還還很難說。

關羽的厲害還體現在他“刮骨療毒”的英雄氣概。不過正史上雖的確有這麼一回事,但給關羽刮骨療毒的可不是華佗,二人根本不是處於一個時代。但無論如何,能在熬著劇痛的同時還談笑自若,這種厲害,更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

陳壽對關羽的評價也能側面上說明關羽的厲害: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所以,正史上的關羽,無論從其個人能力還是統御能力上來講,都能算作數一數二的名將,武聖的名號絕非是浪得虛名。關羽更有忠義的氣魄,官方乃至民間都把關羽的地位推崇得這麼高,也體現了關羽的厲害。

但陳壽評價關羽這個人的缺點是“剛而自矜”,說白了就是太過自傲。比如他看不起黃忠,說“大丈夫誓不與老卒為伍”,也對馬超不服氣,非得諸葛亮來信吹捧他一番他才能滿意。

人無完人,大可不必在乎關羽的“剛而自矜”,重要的是,關羽的厲害是名副其實的厲害!

我是江暮雲,願同大家一起遙望遠去的歷史薄雲互寄共識,歡迎大家關注、評論交流,祝您愉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