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教師取消職稱,工資與什麼掛鉤最合理,並且也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

樂土書法


如果取消職稱,那麼,最公平合理,也最能調動積極性的教師收入,最好與這四種工資掛鉤!

其實,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也是大家最希望實行的三種工資。

一、“同工同酬”得到的工資。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說,一樣的工作一樣的報酬,不分職稱高低,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是相同的工作,就應該獲得相同的工資收入。那麼,還有誰有意見呢?還有什麼理由提意見?不一樣的工作,收入就不一樣,公平合理,而且,所有的教師都會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完成任務的情況下,副科教師就領取和主科教師不一樣的報酬,後勤處的教師就按照後勤的標準發工資,都是語文教師就一樣的報酬。

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原則下得到的工資。

就是說,在同樣的工作種類下,幹得多、工作量大的教師工資收入理應很高,而相同工作、工作量小的教師,就沒有理由獲得高工資。例如,同樣是小學數學教師,一個人一週5節課與另一個小學數學教師一週有10節課,那麼,他們的工資收入比應該是1:2。同樣是小學數學教師,同樣的周課時,那就看他們班級學生人數,同樣的人數時,就看批改作業次數等等。——

就是比較工作量的大小而確定工資的多少。這樣的話,教師就會想多代課,多批改作業,多……積極性被帶動起來,公平合理!

三、“優績優酬”得到的工資收入。

有同樣的工作和工作量的教師,還要比較比較他們的工作成績。例如,學生的成績提高的幅度如何?後進生的轉化率高低與否?在教育部門組織的學生比賽中獲獎情況怎樣?等等等等。在班級學生的程度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根據教師的工作成績發放報酬,這就是“優績優酬”,這樣的報酬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說什麼的。也就是說,這種報酬應該是公平合理的,也是可以調動積極性的工資。

四、教齡工資。

教師在工作崗位上,辛辛苦苦地工作了那麼多年,應該給予獎勵,而這種獎勵實際上就是教師的辛苦費,而這種收入也是最真實、最合理、也能調動積極性、促使教師長期從教甚至是終身從教的最有效的方法。

我認為,以上的這幾種工資,如果真的謀劃好之後,與教師的工資收入掛鉤的話,教師的積極性肯定會高漲,也是最為公平合理的辦法。


中小學教育者


職稱已經嚴重阻礙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我認為教師職稱可以套用公務員工資實行辦法,公務員現在實行如果不能正常升職,但工資待遇滿10年自然晉升副科級工資待遇,滿20年自然晉升正科級工資待遇,以此類推。教師工資也可以這樣,職稱可以不取消,但工資待遇滿多少年要自然晉升,這樣既不損害領導們和已經晉級高級職稱人的利益,還可以提高不能正常晉職稱教師的積極性,弱化職稱作用,最後讓職稱退出歷史舞臺。


齊魯新聞網


一部分網友發起對教師職稱的討論,有的認為教師職稱與工資掛鉤不合理,要求取消職稱。就目前教師職稱改革的方向來看,取消教師職稱是不現實的。假如取消職稱,教師工資該如何來核定?又怎樣才能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呢?



職稱工資是教師工資中差距最大的部分,每年差距都有幾萬元。如果取消職稱工資,這對評上職稱的教師極為不利,為了權衡利弊,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核定教師的工資。

一、工資與老師的師德掛鉤。

考核一位老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師德。如果一位老師教育教學業績很好,但師德不好,會影響教育行業的整體形象。這樣的老師不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所需要的教師。在發放教師工資時,可以增加教師師德工資。對於師德不合格的老師,停發教師工資,並由教育主管部門介入調查。



二、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作用。

教師的績效工資有70%與職稱掛鉤直接打入到老師工資賬戶,30%的績效工資用於老師績效考核。既然取消了職稱,教師的績效工資應當100%計入老師的績效考核。如何考核老師的績效工資呢?



為了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可以對老師實行競聘上崗制。好鋼應該用在刀刃上,讓有能力的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競聘到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崗位上來,有利於學校教育的快速發展。績效工資的作用就是獎勤罰懶,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績效工資不是按照職稱工資計發,這樣會出現教好教孬一個樣的現象,現在很多學校的績效工資都是與職稱工資掛鉤,混一天日子,也領那麼多的工資,不利於調動老師的工作積極性。

三、增加教齡工資。

在目前教師的工資構成中,雖然有教齡工資,但少得可憐,20年以上教齡的領取10元,而且還封頂。其實教齡工資可以按照20元每年的教齡計發。比如有30年教齡的,每月的教齡工資就是600元。

以上是個人看法,不喜勿噴。歡迎在評論區交流留言。


Lance課堂


教育取消職稱,我認為應該和教師的工作量掛鉤比較合理。理由如下:

1、現在都是各級教育行政領導和學校校長拿著高級職稱,工資拿的最高,相比較一線教師,他們的工作量最低。

2、許多老教師到了50歲以後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都不想上一線了或者不能上一線了,而他們當中也有很多人拿著高工資,相比較一線教師,她們的工作量還是很輕的。不過比起那些領導,他們還是重一點,人都是要就老的。可是有些領導就不一樣了,年紀輕輕,拿著高工資,不公平。

3、和工作量掛鉤,有利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特別是一線教師。這樣才能提高成級。



我的夜裡只有你


首先要說明的是,正常的情況下,按教師職稱區別教師的工資的做法,本身沒有錯,只要正常實行也能調動老師的積極性。評定職稱,安職稱不同把工資分成三六九等,就事論事本無可厚非,更無取消之理由。問題出在職稱評定的過程中,被領導校長關係任意操控和人為的改變,使評定結果出現了不合理不公正性,這才致使職稱工資被廣大普通教師所詬病。如果能公正公平的評定職稱,職稱無需取消,也無需再找更合理的工資發放依據。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工資與什麼掛鉤合理?只要與公平公正掛鉤就合理,哪些因素不容易被人為的篡改,哪些依據不容易被人為的操控,就要與工資掛鉤,例如教齡,教學成績等。都可以成為工資掛鉤的因素。

無論制定什麼樣的參考依據,關鍵還在於實際認定機構,確實要實事求是,要真正實現公開公正公平的進行評定。絕不能像當前的職稱評定那樣出現走過場走形式或偷偷摸摸出來結果就完了的現象。

作為普通的老師,畢竟也是文化層次較高的一個群體,也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能得到公正公平的對待,就一定有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用相聲說教育


2000年前,教師設立職稱的目的是為了激勵文化層次不同的在職老師設法提高相應的學歷,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而眼下情況應該與那時不同了,現在各個學校基本上都是正規的大學畢業生,各學段教師知識文化上也沒有問題。所以職稱的意義已不如工齡的意義了。應運用教學質量的好壞來衡量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才是關鍵。


北兆山木蘭山


真正懂教育的人,絕不會讓人的靈魂過多的被銅臭所玷汙。

所以,職稱必須取消!

人生而平等,勿須與什麼掛勾,人為的給人分三六九等,團結互助,共創美好明天才是教育應有之義。


流浪四海的fish


應該取消什麼?



題主認為在教師薪酬中應該取消職稱,這是很多基層一線教師的心聲。在職稱評審過程中的種種亂象,讓老師們心生怨氣,憤憤不平。而且職稱,評審的條件,年限以及指標可能都讓很多一線教師只有想法,沒有辦法。

在職稱評審完以後,可能很多高職稱高工資的老師不在一線教學,坐辦公室喝茶看報紙的現象可能也在一些對方存在。往往成了收入低的。幹活多,收入高的幹活少,甚至不幹活 教師收入分配不公平。

應該取消績效工資,按照教師工資平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公務員,績效工資應該是教師應得的工資,而不能拿它來進行考核。如果需要考核的話,需要各地財政部門,另外撥付專項的考核獎勵,進行考核獎勵。

公務員也沒有績效工資這一說,但公務員每一年按照自己的級別以及表現情況有年終獎,年終獎是在工資以外設立的。唯獨教師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其實是工資總額中的一部分。各地中小學校在績效工資的分配中, 出現了種種讓基層教師心寒的事情。



教師工資與什麼掛鉤合適?

教師工資到底與什麼掛鉤合適?其實作為一名基層的老師可能沒有專題對人力資源薪酬分配這方面進行過研究,只能憑自己的,感官上去談些個人的看法。我覺得應該跟學歷去掛鉤,因為人和人的差異可能在學歷上有一定的體現,所以按照不同的學歷制定標準。

按照教齡的長短設置教齡工資,鼓勵師範類畢業生長期從教,從時間上體現出分配的差異性。目前實施的全國教師的教齡工資標準是八五年制定的,與現在的物價,房價可能極不匹配。

教師的基本工資不知道已經比八五年漲了多少倍,但是唯有教齡工資不變,如何讓更多的師範類優秀畢業生長期從教,應該從這方面考慮,讓師範類畢業生看到從教的希望。



最關鍵部分教師的工作量如何衡量,教師的工作量確確實實是一個難題,而且可能有行政崗位,班主任崗位,科任教師崗位等等,不同崗位之間,教師的工作量計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我覺得可以借鑑一些發達國家的工資薪酬體制,儘量使教師工資動態化,而不是一成不變,更多的要體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或者體現出優績優酬的原則。

解決一線的中青年教師與二線的老年教師收入差距之間的矛盾。老教師可能由於種種原因,不能長期在一線代課,有的在後勤崗位,有的可能在其他崗位,但是課時很少。

由於工齡長,職稱高,可能收入比一線的中青年教師高不少,讓中青年教師覺得。幹活多的拿的少少,幹活少的拿的多,心理急劇不平衡,應該合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儘量縮小這樣的差距。




匯智坊


年功(教齡) 60%—工作量30%—實績10%;教齡代表最大貢獻,工作量代表當年貢獻,實績代表多做的貢獻。


lurbxs


取消教師職稱!工資與工齡,學歷,所教學科掛鉤才能從根本上調動積極性!近些年中小學教師,上課的不如不上課的工資高!不會上課的當校長,當上校長就不上課!還霸佔高級職稱!腐敗之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