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汾陽方言文化」為甚汾陽話把「河」讀作 xi?

收聽語音配合文章閱讀

汾陽話裡,「河」「何」二字在這些村名、地名中的發音,與普通話相差甚遠,著實讓人心生疑惑:

河 xi:峪道河、東河頭、河北、河堤、二道澗河

何 xi:何家莊、何家垣

「汾陽方言文化」為甚汾陽話把「河」讀作 xi?

上世紀20年代的峪道河

如此大的音變差異,使得有人懷疑這些「河」其實是「溪」字。其實不然,「河」「何」二字在汾陽話白讀音(代表較為古老層次的口語音)中,屬於規則的音變。我們來看一下和他們規律相似的例子:

文讀 白讀

餓 飢 了 ngi

屙 —— 屎 ngi

我的 的 ngi

哥 表 gi

曲 口歌歌 gi

上,將來 xi

河 黃 灘 xi

上面這些例字,在隋唐中古漢語時代,都是屬於「歌韻」的字,在今天普通話中都變成了 e /ɤ/ 韻母,而汾陽話白讀音則變成了 i /i/ 韻母。

與此同時,這些字都是屬於 g k h ng 聲母,屬於同類的聲母(都屬於「舌面後音」,發音部位相同,都接近舌根部位)其中,在 g k ng 聲母后面,i 韻母不會影響聲母,比如:哥gi 餓ngi,而在 h 聲母后面時,本應該讀 hi 的「河」「何」等字,由於 hi 音節無法穩定存在,發音部位向前顎移動,逐漸變成了 xi(這和我們在先前 一文中提到的「孝」字由古音 hiao 變成 xiao 有著相同的道理)這個現象在語音學上叫做「顎化」,即,發音部位從舌面後方偏移到了前顎部位。

「汾陽方言文化」為甚汾陽話把「河」讀作 xi?

「河 何」的顎化音變

在呂梁山上的一些縣裡,上述一系列字白讀為 ie 韻母。而且在 h 聲母后 hie 沒有顎化成為 xie,比如嵐縣話:

我 ngie

哥 gie

河 hie,

荷 hie

而汾陽話,正是在這種基礎的超前演化:韻母的複元音 ie 進一步變為單元音 i,同時「河、荷、何」的聲母 h 發生顎化,變成了現在 xi 這種另類讀音。

汾陽地處呂梁山區、晉中盆地的交界處,又是汾州府治所在地,古代長期是地區政治核心、貿易樞紐,與東西地區往來頻繁。在這種繁華之地,往往語言演化也相較其他地方更加超前。「河」讀 xi 正是這種超前演化的體現。

「汾陽方言文化」為甚汾陽話把「河」讀作 xi?

顎化在不同聲母后的不同步發生

如果汾陽話繼續發展,i 韻母也會引發其他同類聲母的顎化,比如 ngi 變成 ni,gi 變成 ji,ki 變成 qi。事實上這種趨勢已經在一些地方、一些人的口音中出現,比如有的人說「我 ngi」會發音為 ni,這就是 ngi 發生了顎化。

留給大家一個思考題:

通過今天對「河」讀 xi 原理的解釋,你是否能解釋以下這些字也讀 xi 的原因呢?

家垣、家橋

家、老

地裡得不行

歡迎在文章下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提示:對比「趕、幹、看、砍、安、案」等字的白讀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