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王光之/一個有腔調的人文類解讀頭條號

末尾有投票!

末尾鏈接是泰國(東南亞瑞士)簡史科普文章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女性。瑞士的主體民族是日耳曼人,也就是人們印象裡“金髮碧眼”的白種人,事實上,日耳曼人分佈極廣。

瑞士(Switzerland),一直都是國際上十分特立獨行的存在,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啥也不惹,誰也不靠。

瑞士境內駐紮著一堆國際組織的總部(國際紅十字會、世貿和世衛等等),卻連一個國際組織(瑞士甚至沒有加入聯合國)都沒加入;它的西邊是法國,東邊是奧地利,北面是德國,南面還有個意大利,夾在這樣一群傳統歐洲列強之間,卻在1815年之後就連一場仗(包括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打過。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世界貿易組織(WTO)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中國於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如果按照地緣關係來說,這是不可想象的。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被夾在法德意奧之間的瑞士

其實,瑞士(人口約852萬,領土面積約為4.1萬平方公里,GDP約為7100億美元)這個國家有著源遠流長的“中立國”的傳統,和曾經窮兵黷武的德法意奧都不一樣。

而且,其實看起來光鮮亮麗的瑞士在歐洲也只算是一個“小國”,儘管它有著十分傲人的人均GDP成績(瑞士人均GDP約為8.28萬美元,世界第二)。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行政區劃。瑞士是永久中立國,同時擁有非常發達的金融業和工商業,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資(主要是儲蓄)

你印象裡的瑞士是什麼?也許是金光閃閃的瑞士金錶,也許是黃金萬兩的瑞士銀行,又也許是鋒利的瑞士軍刀,抑或無限旖旎的阿爾卑斯山風光。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因為它那長得和紅十字會標誌(紅十字是白底紅十字)極其”撞臉“的國旗。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你沒看錯,瑞士國旗就長這樣,紅底白十字,瑞士同時還是世界上唯二的正方形國旗(還有一個是梵蒂岡)。

其實,這面“回頭率極高”的國旗大有學問,可以簡略看出瑞士的國家民族性格——紅色代表瑞士人民(熱情洋溢),白色代表和平、公正,十字代表信仰(瑞士信奉基督教新教加爾文宗),正方形則象徵著瑞士中立治國的理念。

現在我就來簡單地介紹介紹瑞士的歷史以及它為什麼身處強國如林的歐洲,卻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怡然自得。

簡而言之:瑞士是如何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蘇黎世風景,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瑞士聯邦非常著名的城市

這裡解釋一下何為中立國:中立國是一種國際上的主權國家身份,即不結盟、不參戰、不對任何國家持敵對或友好態度、不允許任何外國駐軍的國家(和不結盟有區別),有戰時中立國和永久中立國兩種,瑞士屬於後者。(但中立國不代表沒有軍隊)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陸軍士兵。瑞士實行民兵制,只有陸空兩個軍種,常備軍3600人,另有35萬後備役(瑞士只有國防軍)

瑞士的歷史沿革——大帝國的馬前卒,山坳坳裡面的抱團生存

瑞士是一個山地國家,全境基本都是山地高原,到處都是山坳坳。所謂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瑞士人的血脈裡自古就帶著山地民族剽悍和善戰的基因。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地形: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佔總面積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脈(佔10%)、中部瑞士高原(佔30%

瑞士最早的民族是凱爾特人(今天的蘇格蘭和愛爾蘭主體民族),主要有兩個部落——海爾維第和雷託。當時的瑞士凱爾特人過的很慘,北部是崛起的日耳曼蠻族,南部是強大的羅馬,被夾在中間的瑞士凱爾特人往往是被日耳曼人打得背井離鄉,然後被羅馬人抓住後繼續扔到和日耳曼對戰的前線。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中世紀凱爾特人和英格蘭戰鬥的油畫。歐洲有四大泛稱民族(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拉丁人)

在凱撒時期,瑞士的凱爾特海爾維第部落被羅馬征服。凱撒死後,屋大維(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凱撒的侄子)正式把瑞士納入了羅馬的版圖之中,這也成了瑞士最早興建城邦發端的開始。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紫色部分是凱撒時期的羅馬帝國版圖,綠色部分是後來新徵服的地域,瑞士就是綠色部分之一

259年,北部的日耳曼人再次入侵瑞士山區,陸陸續續打到了401年,羅馬帝國的部隊撤出了瑞士,自此瑞士正式開始了日耳曼時代(現在,瑞士日耳曼裔佔74%左右、法裔佔20%左右、意大利裔佔4%,羅曼人佔1%,還有1%是各種僑民)。

從此,正式奠定了瑞士的民族雛形(日耳曼、法裔、拉丁裔)。

西部相對平坦一點,是羅馬化較高和城市化較發達的地區(通行凱爾特-羅馬語);最廣大的中東部臥在山裡,羅馬化和城市化都很低(通行日耳曼語)。這也就是後來瑞士的語言和民族分佈的雛形(瑞士有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羅曼語四種官方語言)。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民族分佈:綠色為法語區(法裔)、黃色為德語區(德裔)、紅色為羅曼語區、藍色為意語區(都是拉丁裔)

接下來一段時間瑞士一直處於各種戰亂。

公元6世紀到9世紀,瑞士被置於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的分支法蘭克人建立的封建王國)的治下,分分合合,打打鬧鬧,境內不少的日耳曼小王國打得是熱火朝天。又到了公元10世紀到12世紀,羅馬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鬧掰了,瑞士各路諸侯就乘機在崇山峻嶺之間你爭我搶地修建著易守難攻的城鎮,這為瑞士今天的聯邦自治的地方行政特性打下了基礎。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的城鎮大多分佈在山間谷地或者河谷之上

但真正影響瑞士命運的仍然是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如果瑞士是中國的話,那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該是類似中國漢代的存在,瑞士用一場血戰證明了自己的勇氣。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神聖羅馬帝國就是各種日耳曼公國、王國、領地的集合體(包括瑞士),伏爾泰評價說:“既不神聖,也不羅馬

我們先得提及一個家族——策林根。這是一個在11世紀到13世紀統治瑞士大部分地區的封建領主,也就是在策林根時代,瑞士漸漸脫離了北部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當時的瑞士日耳曼人已經和德意志日耳曼人分化)。

可以說就是這個策林根(瑞士首都伯爾尼就是策林根家族的領地)幫著瑞士建立了有別於其他日耳曼國家的民族認同感。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位於瑞士首都伯爾尼的策林根紀念雕塑

但是,彼時的瑞士仍然是一個鬆鬆散散的概念而已,沒有聯合起來的政治實體(策林根只是比較強大而已)。終於,公元1300年前後,瑞士山區中間的三個州府(施維茨、下瓦爾登、烏里)為了自保於大國漩渦而組成了——瑞士永久同盟(類似一個國家,卻有三個首領)

這舉動不一般,這就代表著瑞士正式獨立,人家不歸屬於任何帝國。(同盟成立的8月1日成為瑞士國慶日)。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圖中深灰色黑線的三個州即為最開始的同盟州,1291年瑞士同盟成立後逐步吸納更多的城邦,最終有了現代瑞士

而起源於瑞士北部的哈布斯堡家族(歐洲統治地域最廣大的家族)此時已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了,人家一看:啥?自己的老家瑞士居然叛變了,那還得了?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哈布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分支最大的家族之一,起源於法國,興於瑞士,統治了德國和奧地利大片區域

可是最後,瑞士硬是在缺人缺武器缺糧食的情況下,依靠著固若金湯的地形優勢(事實上,瑞士的地形非常難以進攻,類似阿富汗)和小股力量遊擊作戰打敗了哈布斯堡王朝進攻瑞士的9000名士兵,到了15世紀末,終於是取得了獨立。

從這裡開始,瑞士人揚名歐洲,神聖羅馬帝國則灰溜溜地從這溝壑縱橫的地方撤兵了。

瑞士真正依仗的無外乎兩樣東西——驍勇善戰的山地民族、易守難攻的崇山峻嶺。

群狼環伺的瑞士——生存或死亡、中立或不中立,都是問題

獨立之初的瑞士雖然民族自尊心為之一振,但是放眼望去,舉目皆頹然。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貝林佐納的古代城牆,目的是為了抵禦北部的日耳曼人入侵而於15世紀修建

依舊是星羅山間、鬆鬆散散的小城鎮,依舊是人困馬乏的民兵,依舊是窮鄉僻壤的山地。瑞士直到今天,耕地依舊不到全國總面積的30%,大部分的人口城鎮工業都集中在中東部的瑞士高原(瑞士人地矛盾也值得重視)。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城市,房屋十分密集,街道比較擁擠

在農業社會時期,瑞士實在是窮。北部的日耳曼蠻族已然搖身一變成了大帝國,旁邊的法蘭西人也逐漸崛起,而瑞士還在原地踏步。1511年,“永久同盟”被取消了,瑞士作為一個統一民族國家走上歷史舞臺。

獨立後的瑞士有點膨脹,開始插手外國的戰爭。1515年入侵法國失敗,被法國、威尼斯(意大利北部城邦)聯軍給反推回去了。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一副關於馬裡格拉諾戰役(瑞士對戰法國、威尼斯)的油畫

這讓瑞士十分害怕,為了平息戰亂,瑞士當即宣佈奉行中立政策——

意思很明白:瑞士自保可以,到外面打仗可不太行。這就是瑞士最早的可以追溯的中立傳統,瑞士人終於是發現了自己的國家道路——這可是一條當時所有歐洲國家都未曾設想的道路。

但是,雖然瑞士奉行了中立政策,奈何國內實在太窮,耕地太少。為了謀生,大量的瑞士青年幹起了當時歐洲常見的一個工作,說好聽點叫賞金獵人,說難聽點就是僱傭兵。17世紀的歐洲“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因為神聖羅馬帝國內戰而引起的歐洲列強爭鬥),瑞士僱傭兵大顯神威,當時在法國軍隊有2萬多名瑞士籍僱傭兵,而其他各軍也總計超過6萬多名瑞士僱傭兵。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僱傭兵油畫。當時的瑞士僱傭兵就是穿得花花綠綠,極具辨識性,同時非常勇猛

這些瑞士僱傭兵啥都不看,只看錢,而且無比忠誠,因為太過驍勇善戰,而被當時的歐洲人稱之為“海爾維第瘋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直到今天,守衛羅馬教廷梵蒂岡的侍衛仍然是瑞士僱傭兵。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梵蒂岡城外的瑞士僱傭兵。雖然瑞士是新教國家,但是這些瑞士裔守衛都是天主教徒

17世紀,瑞士人算是體會到了一把中立的快樂,當然了,“瑞士僱傭兵是人家自己的事情”。瑞士就免受戰火,同時收著僱傭兵們寄回來的高額外匯,這一時期的瑞士非但沒有置身戰爭,反倒是飛速發展。1648年,還藉著法國和瑞典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這下可就是獨立了。

而且瑞士僱傭兵的傳統奠定了瑞士民兵制度,今天的瑞士雖然只有一些“半生不熟”的非職業軍人(瑞士軍隊介於正規軍和民兵之間)。但是一旦發生戰爭,瑞士真的下至15歲上至70歲,全民皆兵。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軍隊。瑞士戰爭動員能力非常之強,可以在48小時之內動員30多萬部隊,且全民保有武器

好景不長,18世紀,天降法蘭西猛男拿破崙來了。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拿破崙。生於法國科西嘉島,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身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當時的瑞士看著拿破崙攻城拔寨,與此同時自己身陷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諸邦、法國、意大利諸邦之間,

一旦拿破崙大兵及至,最先遭殃的肯定是自己。果不其然,看中了瑞士地緣的拿破崙在1789年入侵瑞士。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18世紀的歐洲情況,紅圈是瑞士

瑞士人不是吃素的,1803年就從拿破崙手裡獨立,繼續中立。其實後來,法國人意識到如果瑞士不中立,反法同盟只會更快打敗法國,

而反法同盟從瑞士企圖進攻法國東南部作罷開始也意識到了瑞士這地方是真的很難打

雙方雖然仗照打,但是都意識到了一點——最好不要把瑞士拉入戰爭。

於是乎,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的維也納會議上通過了歷史性的一項決議,幾乎所有的歐洲大佬都答應:承認瑞士聯邦作為永久中立國的身份。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1814-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會議目的主要是討論拿破崙戰敗後的歐洲局勢如何劃分勢力範圍

為什麼?因為只要瑞士中立,所有的歐洲強國都能有一個緩衝區,因為誰也不想瑞士成為自己的敵人或者別人的盟友。可以說,瑞士的中立其實是歐洲列強們的主意。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瑞士——誰也不敢惹,誰也不敢碰

一戰時期,歐洲激戰正酣。瑞士雖然拿著“永久中立國”的丹書鐵卷,可心裡就是沒有底,於是乎,瑞士幾乎是把所有的部隊都扔在邊境上(另外還短暫時間內動員了25萬部隊),特別是和法國交界的侏羅州(就是侏羅紀那個侏羅)佈置了2萬兵力。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藍色部分為瑞士關隘,事實上,瑞士只要依託山勢就能固守要塞

事實上,當時的瑞士非常難打,而且列強們也不敢,或者說不想。因為誰只要拿下了瑞士,誰就可以進一步延展戰線,對誰都不利,哪怕是遠在天邊的英國和沙俄都不想,於是乎協約國和同盟國保持了一種異樣的默契——不動瑞士。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一戰戰況,粉色是協約國,土色是同盟國,黃色是中立國

而且瑞士也找來各國大使,十分硬氣地提出了一個條件——你們隨便打,但不許踏入瑞士一步

列強們一合計,讓瑞士中立是最好的方法。

其一,瑞士人尚武,且地形難以攻打;其二,誰拿下瑞士,另一方肯定要吃虧。

在一戰時期除了零星的一些交火(主要是邊境附近的越境),瑞士幾乎毫髮無傷。不僅如此,瑞士還和美國一樣發了筆“戰爭財”,只不過老美賣的是軍火,而瑞士賣的是民用品(糧食、日用品等等)。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1919年,凡爾賽和會召開,一戰正式結束

一戰的順利過關,讓瑞士人篤定了自己“永久中立國”的方向,畢竟有什麼比群狼環伺還能獨善其身更好的選擇?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二戰歐洲各國。藍色為同盟國,紅色為軸心國,黃色為中立國,可以看到瑞士身處中間

那麼二戰呢?這一回瑞士又又又不淡定了,開始廣積糧、築碉堡。那一時間內,瑞士全境(主要集中在山區)都是“地下暗堡”,這些暗堡有充足的食物、日用品甚至是武器,

而且足夠每一個瑞士人躲進去,這就是二戰瑞士赫赫有名的“防禦內堡計劃”(Reduit Plan)。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二戰時守衛邊界的瑞士士兵

瑞士一共在二戰時投入了10億瑞士法郎的國防經費。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阿爾卑斯山區的一個瑞士“內堡”,這樣的堡壘在二戰時被修建了700多萬個

從1935年,德國不停地吞併土地開始,瑞士就明白德國人沒有那麼容易滿足。當時的德國希望”聯合所有日耳曼人“,奧地利已經被拿下,很多人在想瑞士會不會是下一個?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1938年5月,德國軍隊進入奧地利維也納

誰曾想,瑞士並不感冒希特勒所謂的”雅利安人(日耳曼人)至上“。這讓希特勒十分憤怒,後來也打算以幾個師一舉拿下瑞士,但最終還是剋制住了。畢竟,這可是一個全民軍事化、持槍率世界第一、堡壘眾多、山地縱橫(德軍裝甲部隊難以快速行進)的國家。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二戰時期,瑞士軍隊在阿爾卑斯山升起國旗

而且,瑞士沒有任何值得德國掠奪的資源(瑞士資源十分貧瘠),最重要的是瑞士保持了中立,它不會對德國造成任何威脅。事實上,瑞士仍然是妥協了,90%的瑞士軍火被運往了德國,同時瑞士銀行向德軍派發了1.5億瑞士法郎的無息或低息貸款。

而且為了迎合希特勒,瑞士也驅逐了國內的猶太人和封禁了一部分抨擊德國的新聞媒體。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二戰時,瑞士的防空部隊

而且,希特勒需要一個金融中心,而瑞士80%的銀行貸款都是外來資金(瑞士從近代開始就有大量歐洲各國貴族、富人、商人的存款)。通過瑞士銀行,德軍才得以能過有大筆境外資金用以資助戰爭。但其實,瑞士不止資助了軸心國,對盟軍也敞開懷抱。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二戰時期由於中立國的身份,瑞士其實也救助了不少無辜的平民。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銀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儲蓄銀行,嚴格執行安全級別最高的保密制度

所以,其實瑞士在二戰的自保雖然是出於無奈,但是多多少少帶了點“為虎作倀”的意味。

二戰結束之後,在冷戰的大背景下,美蘇兩國為了保持戰略平衡,仍然心領神會地遵守“約定”,瑞士依舊是中立國。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冷戰時期的歐洲。藍色為美國主導的北約成員,紅色為蘇聯主導的華約成員,白色地區為中立國

今天的瑞士——歐洲天堂,人間仙境

有人這樣評價瑞士:“如果真的有天堂,那麼瑞士就是天堂的入口”。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阿爾卑斯山腳風景

今天的瑞士是一個富裕、安康、和平的國家,但回顧歷史,其實瑞士的中立仍然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真正的中立背後仍然是強大的實力支撐。

今天的瑞士,已然是世界人均GDP第二的國家,而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國,瑞士在大國的眼皮底下獨善其身,這無疑是十分傳奇的。事實上,瑞士的中立是歐洲大國的相互制衡的結果,因為瑞士的存在,才給法德意奧等國找到了戰略緩衝的地帶。

而瑞士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卻也能保持高度一致的步伐,如瑞士人自己說的:

“瑞士之所以成為瑞士,是因為有些德意志人不願意做德國人,有些法蘭西人不願意做法國人,有些意大利裔不願意做意大利人,所以我們一起成為了瑞士人”。

這似乎也說明了什麼東西?那就是隻有多元並立,求同存異,才能和平常駐。

瑞士簡史:身處歐洲的瑞士,是如何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

瑞士


你覺得瑞士為什麼能夠中立? (多選)
0人
0%
強勁的軍事實力
0人
0%
雄厚的經濟實力
0人
0%
不結盟不參戰的態度
0人
0%
易守難攻的地形
0人
0%
地緣政治下的大國緩衝區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