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零下10度,7級北風,女兒在校門口站了1小時,因為沒穿校服…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零下10度,7級北風,女兒在校門口站了1小時,因為沒穿校服…

01

天氣再冷,沒穿校服也不能進校門!

早晨,周先生送女兒去上學,遠遠看到校門口站了一排沒有穿校服的孩子,他們神情沮喪,有的眼裡含著淚花,有的低頭不語,有的在翹首期盼。

周先生心裡咯噔一下,學校玩真的?昨天班級群裡老師已經發布了通知:要求所有同學必須穿校服,不穿校服不能進校門

因為已經是深冬了,零下10度、北風七八級的天氣裡,秋季校服實在無力阻擋肆虐的寒風,很多家長給老師反應,校服太薄了,即便裡邊穿上超厚的保暖衣,依然不能保證溫度。

老師給出了建議:在秋季校服裡邊穿上棉襖,這樣既可以保暖又可以遵守校規。很多女孩子的家長驚呼這也太醜了,鼓鼓囊囊一點也不利落。

零下10度,7級北風,女兒在校門口站了1小時,因為沒穿校服…

周先生的女兒讀五年級,身材高挑,正是愛漂亮的年紀,本來就對寬大的校服十分反感,讓她在裡邊套上棉襖,她更是不願意了。

現在不願意也沒有辦法了,校門口站著兩排檢查校服的值日生,個個精神抖擻目光如炬,凡是沒有穿校服的同學都被他們攔下了,並要求家長立刻飛奔回家把校服拿來,遲了趕不上上課後果自負。

周先生的女兒噘著嘴站在校門口,眼圈都紅了,周先生則立刻掉頭回家,給女兒取來校服,穿在棉襖的外邊。小女孩一邊抹眼淚一邊飛快地跑進學校。

周先生心裡有點堵,於是把早晨的遭遇發到了班級群裡。與周先生有相同遭遇的家長有十來個,大家義憤填膺,紛紛控訴學校的不通人情,這大冷天,堅持穿秋季校服是鬧哪樣?


02

冬季校服自願購買,不買就必須穿秋季校服

零下10度,7級北風,女兒在校門口站了1小時,因為沒穿校服…

在家長們熱火朝天地吐槽校服事件時,班主任發佈了一條購買冬季棉服的通知。

各位家長:

冬天來了,秋季校服已經無法滿足禦寒的需求,請家長酌情為孩子購買冬季棉服。(備註:自願購買)

班級群裡瞬間陷入尷尬的沉默,既沒有人出來發送“收到”,也沒有人出來質疑學校的“作秀”。

很快老師發送了購買鏈接,要求家長在某校服供應商的APP上自行購買,截止日期是11月底。

周先生看著圖片裡的棉服樣品,不禁悲從中來,一件藏青色的大棉襖,男女通用型,150元。他一個老爺們都覺得醜得離譜,何況他那正值妙齡的女兒肯定嫌棄得不要不要的,還好沒有配套的棉褲,周先生暗自慶幸了一下。

再醜也得買啊!不然就得穿著秋季校服去上學,否則不讓進校門,還說什麼自願,簡直太荒唐!周先生一邊憤怒地腹誹一邊繳費購買,心理想著醜也就醜了,反正校服都是醜的,也沒什麼大不了,只要質量達標就可以。

零下10度,7級北風,女兒在校門口站了1小時,因為沒穿校服…

千萬不要像夏季校服一樣,貼在身上滑溜溜的,一點也不透氣,孩子每天放學都嚷嚷難受。那兩套夏季校服也不知道是什麼材質,據周先生的母親仔細觀察後得出了結論:這是“的確良”,一種盛行於七八十年代的面料,不吸汗不透氣,穿在身上就像披著一層塑料布。

對於校服的怨念,周先生從孩子幼兒園時期就開始了。當時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老師在班級群裡點名哪個同學沒有穿園服,並提出嚴肅批評,彷彿穿園服是壓倒一切的重大事件。

有一次,女兒的園服洗了,趕上連續陰雨,兩套園服都沒有曬乾,周先生和妻子沒辦法,只能用吹風機不停地吹,直到園服勉強能穿為止。直到現在周先生還是耿耿在懷,想起來就覺得憋屈。

關於校服(園服)的是是非非,每個家長都有滿腹心酸。這幾年,關於校服形形色色的新聞也開始逐漸走進公眾視野。比如強制購買高價校服,校方廠家連手“圈錢”,“毒校服”橫空出世等等,每一次都讓家長瞠目結舌,原來校服背後還有這麼多利益鏈。


03

校服四大特徵:均貧富,去性別,醜到爆,質量差

零下10度,7級北風,女兒在校門口站了1小時,因為沒穿校服…

如今,很多家長對於校服的怨念之深猶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吐槽校服醜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我們的校服肥大不合身,剪裁上沒有版型,穿在身上就像披著麻袋在行走,所以很多孩子除非強制否則絕不穿校服出門。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是支持在校生統一穿校服的,大家穿得都一樣,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原生家庭經濟實力的差異,有助於培養平等觀念,避免攀比炫耀。

再者,校服也成為集體精神的顯著標識,它代表著集體對其成員的認同和約束,承載著榮耀與歸屬感。同時,在社會上校服也成為了一種保護色,如果學生不幸發生危險,施救者可以通過校服儘快確定學生身份而給予幫助。

校服還有另一個神奇功效——淡化性別差異,避免早戀。孩子們穿上寬大的校服幾乎男女莫辨,全體樸實無華,某種程度上確實降低了小學高年級異性之間萌發朦朧好感的可能。

校服自古有之,也不是打一開始就這麼醜。比如民國時期的校服,男生中山裝,女生則是中西合璧:上身中式襖,下身西式過膝黑裙,搭配長襪、牛津鞋。整體看起來溫婉清秀,富有詩書氣質。

零下10度,7級北風,女兒在校門口站了1小時,因為沒穿校服…

在歲月流逝中,校服也是幾經滄桑,經歷了多次改版,一直到93年教委發佈統一中小學校服的指令,我們的校服才成了如今運動服的模樣。

騰訊網曾經做過對運動型校服滿意度的調查,結果73.26%的人表示不滿意。雖然這一款校服在版型上飽受詬病,但也不是一無是處。比如適合運動,再比如十分寬大可以多穿幾年,不必多次購買。

雖然我們的校服醜醜的,卻也凝聚了滿滿的童年回憶,當我們翻箱倒櫃找出那些藍白交織的校服時,曾經的快樂無憂也一併傾洩而出……


04

幼兒園園服已成校服屆一股清流

零下10度,7級北風,女兒在校門口站了1小時,因為沒穿校服…

在中小學校服依然堅持傳統的日子裡,幼兒園園服已經悄然改革了。各式各樣的園服讓家長眼前一亮,不論是運動型還是中式款,在色彩、剪裁、質量上都已經做出了根本的改變,也迎得了家長的青睞。

尤其國學幼兒園的園服,女生婉約的紅色小旗袍,在清晨送孩子上學的大軍中格外耀眼,愈發將小學生寬大肥碩的校服襯托得黯淡無光。

真心希望我們小學生的校服也能有所改變,堅持運動裝也可以,但是剪裁合身一些,不要總想著多穿幾年,活在當下才是最好的姿態,現在穿著美觀大方才是王道。

零下10度,7級北風,女兒在校門口站了1小時,因為沒穿校服…

學校要求週一至週五天天穿校服,其實有點苛刻。週一升旗或者參加集體活動時,要求統一穿校服,我們家長沒意見並全力配合。

但天天穿就有點沒必要了,哪個孩子不愛美,哪個孩子沒幾件自己鐘意的衣服,每天都穿校服,這些自己的衣服都壓箱底了,也是一種資源浪費呀。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其顯而易見的好處,但是弊端也同樣不容忽視。

我們的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孩子的獨特個性和創新精神,而千篇一律的校服讓孩子們終日沉浸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並不利於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至於校方津津樂道的校服可以杜絕攀比,其實也是治標不治本。“不攀比”的教育在於引導學生內心認同平等觀念,內因才是決定因素,外在的強制趨同只能是錦上添花,並不能從根本上扭轉攀比心理。

比如雖然校服統一了,但是學生還可以選擇穿名牌鞋子,只要有心攀比,一身小小的校服如何禁錮得了他們天馬行空的內心?

零下10度,7級北風,女兒在校門口站了1小時,因為沒穿校服…

作為家長,我們希望那些不近人情的規定早日取消,除了集體活動必須穿校服以外,其他日子裡請尊重學生的著裝自由

在我們的小學教育中,希望多一些對個體的尊重,不要任何東西都搞得整齊劃一,就像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產品一樣毫無個體特色。

希望孩子們都有一個快樂多彩的童年,在一星期中,有那麼一兩天可以自由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外在美”。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