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文人讀書大多以考取功名為最終目標,文人所學所想或多或少都會向科舉考試文官制度所偏移。清代科舉考試與選官制度在文學中起到了導向的作用,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文學發展。
在封建社會君主專制之下,文人與知識分子均由朝廷所控制,要求士夫為君所用,政治因素是影響文學發展諸多因素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明代文人與知識分子的思想與行為便均受科舉考試文官制度約束與影響,在科舉考試與文官制度的主導下進行。
"其後一二年,所與及第者,皆赫然有聲。"《與祠部陸員外書》
一、 明代文官制度的基本概念
明代文學的創作者與各朝代相同,大多都是在位的官員或者尋求仕途的文人與知識分子。在明代官方思想儒家陳朱理學的影響下,明王朝的制度約束要遠超前朝。在對於文人與知識分子尋求仕途過程中相關管理的規定,逐步構築成了明代的文官制度。
文官即通過王朝所設立的文職入仕途徑而獲得官職的官員,明朝文人與知識分子進入仕途最好的辦法便是通過科舉考試。文官與武官進入仕途的途徑不一,在朝廷中所掌管的事務也相去甚遠。
國家事務性質有別,國家大事應分文武而治,朝廷百官應各領其職,互不相干。文官在封建王朝中承擔著非軍事職務的工作,小到地方郡縣,大到國家政事,都由文官處理。但封建王朝多有戰事,戰時武官短缺戰事吃緊時軍事指揮職務也多由文官頂替。
社會的各個方面均由王朝管理者所控制,國家管理必有理可依有制可尋。無論何種事務均應遵從王朝管理者的制度要求進行,不遵從國家制度即反抗統治者的管理。明代為保證文官選拔與晉升過程的穩定,對於文官制度也有著相當明細的規定,獎懲分明以保證制度的施行。
王朝制度是保護統治者權利運行的法律保障,鞏固皇權至上的根本。制度用以對人民的行為進行規範,對民眾起引導作用,以形成社會共識。制度制約著人民的行為選擇與價值判斷,以確保社會穩定。明代文人遵從著三年一科舉的制度,懷揣著高中狀元以一飛沖天的理想。
文官制度是為了更好的管理文官而制定的章程,是對文官行為的要求與規範。明代文官制度總共分為五個方面,一是考選關於文官官員選拔科舉考試製度的管理;二是品級關於文官官員品級制度的管理;三是俸級關於文官官員俸祿制度的管理;四是考績關於文官官員標準考核成績制度的管理;四是銓選關於文官官員官吏任命制度的管理;五是監察關於文官官員檢查考核制度的管理。
"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荀子》
文官制度亦是封建王朝人才管理的制度,以此而言可分為人才選拔與人才管理兩個方面。封建王朝通過科舉考試等多種途徑選拔錄用人才,對人才獎懲升降、工資福利等方面進行管理的具體環節便構築了人事管理制度。
二、 明代文官制度下的明代文學
文學源於文人與知識分子的筆下,中國古代文人與知識分子又受統治者文官制度的影響,文學深受政治統治者的影響。
明太祖時期政治穩定,為加強中央統治,清除有功之臣、澄清吏治。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中央分六部,六部由皇帝直接統領;地方設立三司,三司分管地方,以避免地方割據,由此構建統治秩序與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明代吏部統領天下文官,全面掌管文官選拔、管理等相關事宜,建立了獨居明代特殊的文官制度。除吏部全面掌管文官外,禮部負責掌控科舉考試以選拔官員,督察院負責官員例行考核與監察工作輔助吏部。
明太祖為更好的加強對文官的掌控,大力推廣陳朱理學,以加強對文官的思想控制,另一方面以嚴刑律法加強對文官的約束,明代文學一直處於低谷期,詩文不振。直到明朝後期嚴嵩亂政,文官制度混亂寬鬆,明代文學才得以短暫活躍。
在元末明初時期,明代文學也曾呈現短暫興盛,詩文繁多,文學發展活躍,《三國志演義》、《水滸傳》更是誕生於這個時期。可惜明太祖穩定政治後,加強文化控制,不為朝廷所用之文人皆不得善終。朱元璋在思想方面推廣陳朱理學,在科舉選官方面主張八股文,在日常生活方面大興文字獄。明初短暫的文學興盛很快便沉寂下來,明朝文學陷入低谷。
明末之際,嚴嵩亂政,帝王統治寬鬆,文官制度陷入混亂,明代文學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頂峰。詩文領域、白話小說爭奇鬥豔,《西遊記》、《紅樓夢》也相繼誕生,催生出了無數才子佳人,文學方面甚至呈現出遠勝前朝的雄奇景象。
論起榮華富貴,原不過是過眼煙雲,但自古聖賢,以人品根柢為重。
文學本應是創作者生活的寫照,對現實生活的反映與訴求,可在封建王朝統治者的控制下,文學深受文官制度的牽制與影響。文人與知識分子的言行深受制度的約束,制度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文人的創作。
文學是文官制度的真實反映,文學創作中表達著文官制度所想要傳達的信息。文學是制度的文學, 它是創作者在文官制度下主觀化之後的創作。
三、 科舉考試下的明代文學
科舉考試是文人做官的唯一途徑,一旦高中狀元便一飛沖天,以進士出身亦是明代文人的第一追求。
明代科舉以八股取士,科舉考試在《四書》、《五經》內命題。文人想要在科舉考試中展露頭角必須研習儒家經典,揣摩聖人之。科舉考試滿足了王朝統治者禁錮思想的目的,可如此選出的文人多是庸才。
文人與知識分子是文學創作的主體,他們自幼便為考取功名而讀書。在幼年時期便已深受科舉考試內容的毒害,所學多為儒家經典,空有應試本領而無才能。
"學術至此其又可悲也"《癸亥南監季考》
明朝科舉考試的制度設計直接導致明代文人與知識分子文學素養低下,對前代優秀文化成果吸收與繼承較少。將全部精力付諸於應付科舉考試之上,文學積累薄弱,文學鑑賞能力與以藝術修養低下,導致明朝中期文學創作上幾乎處於空白。
在明朝科舉為上的社會背景下,部分家族甚至不允許子弟接觸文學作品,只以科舉為目的熟讀經文。文學教育的缺失到時無數明代學者晚年嘆息,悲痛不已。
文人與知識分子在科舉考試進入仕途之前學習四書五經、八股文,在進入仕途之後投身文學創作的文官僅佔極小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在進入官場之後無科舉之憂,可以隨意發展個人興趣,領略前代文學之魅力,以抒發官場生涯感慨為主。
四、 考核制度下的明代文學
科舉考試決定著文人與知識分子的出身,在進入仕途成為文官之後,考核制度便與仕途生涯息息相關。明代考核制度每三年進行一次,直接影響著官員的升遷與降黜,以加強統治者對於官員的管理。
明代官員考核制度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是考滿制度與考察制度。考滿制度由吏部負責,主要考察官員在任期間政績如何;考察制度由吏部與督察院共同負責,主要考察官員在任期間功過情況。明代官員考核制度對官員評價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仕途前景,在明代文學作品中也多有表現。
明代官員考察對象由京官與外官的不同,考核機制也有所區別。京官居於京都之內,考核相對簡單;外官離京都較遠,考核不便。明朝針對外官考核制定了相關規定,將考核與赴京朝覲相結合。
"凡外官三年朝覲"《明會典》
外官朝覲考核時官員赴京路途遙遠,赴京心態在路途中難免變化,一些記錄情感的抒情文學由此而生。
外官考核制度嚴苛,其目的在於黜退官員,促使官位得以空缺,以保證選考制度中選中的官員有官位可頂,使得官員制度得以正常運轉。
仕途升遷之喜、貶謫之悲無論何時都是文人筆下的一大主題,朝覲制度為明代文人與知識分子的創作提供了一大創作緣由。明代朝覲考察的固定性也催生了一系列詩文的產生,這類詩文被稱之為入計詩。入計詩是明代特有的文學產物,每三年朝覲考察便創作一批。
制度是規範社會運行秩序的法則,制度是民眾行為與心理的規範,制度是文學創作的導向。研究一個時代的文學,制度因素的研究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制度決定了整個社會群體的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進而影響力文學創作的誕生。明朝中期嚴苛的政治制度便導致了明朝中期文學創作的沉寂。
參考文獻
《明代官員的致仕制度》
《明會典》
閱讀更多 石湖居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