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椒江民間故事精選⑦」方國珍的兩個故事傳說


【這是道臺裡第620篇文章】


01

前言


「椒江民間故事精選⑦」方國珍的兩個故事傳說


▲方國珍像(照片來源網絡)


今天精選的第七篇就是《方國珍的故事傳說》,方國珍是台州人,故他遺留的故事很多,但本文就選其的兩個故事。





方國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黃岩洋嶼(今台州路橋)人,元末明初浙東農民起義軍領袖。


生得身長面黑,力勒奔馬,以佃農和販私鹽為生計。


至正八年(1348年),蔡亂頭反元,冤家告方國珍與蔡勾通,官府追捕,國珍殺冤家,與兄國璋、弟國瑛、國珉逃入海中,聚眾數千人,劫奪海運漕糧。元廷命江浙行省發兵征討,方國珍俘行省參政朵兒只班,請降,不久復反,又俘行省左丞孛羅帖木兒,後受元招降。


十二年(1352年)三月復反,於黃岩澄江殺浙東道都元帥泰不華。次年,使人至京師賄賂權貴,元授以徽州路治中,仍橫行海上。十六年(1356年),元授以海道漕運萬戶。次年,升江浙行省參政,奉命討伐張士誠,七戰七捷,敗張軍於崑山,張士誠遂降元。方國珍據浙東慶元(今浙江寧波)、溫、臺等地。


至正十八年(1358年)底,朱元璋克婺州(今浙江金華),遣使招降方國珍,授福建行省平章。但方國珍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封職,於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每年派海船運送張士誠所獻糧食到大都。其後,仍一面討好朱元璋,一面接受元朝加封官職,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封衢國公。


二十七年(1367年),為抵抗朱元璋,北通元將擴廓帖木兒,南交福建陳友定。九月,朱元璋遣朱亮祖、湯和、廖永忠等出兵,十一月被迫歸順。明洪武二年(1369年),領廣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師(今南京)。餘部收編充船戶,隸各衛為軍。洪武七年(1374年),病死。


02

方國珍稱霸台州灣


「椒江民間故事精選⑦」方國珍的兩個故事傳說

▲元末地區群雄並峙圖(照片來源網絡)


元朝末年,爆發了全國各地農民大起義。後來形成了群雄並起,互相割據的局面,兩淮有朱元璋,蘇南浙西有張士誠,浙東有方國珍。


方國珍的勢力範圍北至肖(蕭)山,寧波,南至福建北部。當時稱做“浙東王。”

方國珍老家在黃岩洋嶼,一家有五個兄弟,都很有力氣,早年以販鹽為業。


方國珍年輕時,有個叫蔡亂頭的人在沿海一帶做綠客,與官兵作對,方家兄弟販鹽同他有過來往,結果有人告到官府,官府差人來捉拿方家兄弟。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方國珍和他的兄弟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告發的冤家對頭殺死,整家人下海做了“綠客”。

當時沿海一帶百姓深受元朝官府的迫害,無端被扣上“通盜”帽子的人不少,許多百姓被逼無法生存。


自從方國珍下海,這些人就投奔到方國珍這裡來,方國珍的隊伍漸漸壯大起來。

開始時,方國珍在海上劫奪海運官船,行動飄忽不定。海門、大陳、頭門,整個台州灣成了他的勢力範圍。海門港還多次成為他割據的據點。


到後來,方國珍隊伍越來越壯大,發展到擁有大小船隻一千三百多艘,兵力十七萬人。

為了消滅方國珍,元朝廷派浙江行省參政朵兒只班,浙東道都元帥泰不華等人進行圍剿,結果他們不是被擒,就是被殺。方國珍在攻打臨海、溫州時,還活捉了知府等官員。


武的失敗了,元朝廷就用“懷柔”的辦法,封方國珍為“江浙行省左丞兼海道運糧萬戶”,這是一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封疆大吏。但方國珍仍舊我行我素,割據一方,不受元朝統制。

曾經有人向方國珍出謀獻策,認為當今朝廷沒落,天下大亂,英雄並起,何不乘此機會揮麾北上,問鼎中原?


方國珍卻搖搖頭說:“浙東是我根生土養的地方,只要一方安寧,不受戰禍侵害,我就高興了。”所以方國珍造反廿年,始終只在浙東範圍內稱王稱霸。

到了元朝滅亡,朱元璋建立明朝,進兵浙江後,方珍國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只好交出兵權,接受朱元璋的節制。


就這樣,一代風雲人物一一“浙東王”方國珍,晚年在京做朱元璋的一個閒官,終老一生。


【蒐集者:林日見 王及】


03

方國珍起義為什麼失敗?


「椒江民間故事精選⑦」方國珍的兩個故事傳說

▲方國珍像(照片來源網絡)


相傳兩條小龍從東海來到人間,感到在人間比在水下舒服,就不想回龍宮去了。


它們想在人間尋一個棲身的地方,東尋西找,一日來到路橋石路窟,覺得這個石窟最安全。從此夜裡都宿在這個石窟裡。


有一年發大水,石窟被淹沒了。兩條小龍怕父王的蝦兵蟹將找到這裡,把它們捉回龍宮,就向北轉移,在唐橋找到了個安身的水潭,就住在深潭裡。

二月十九神佛壽日,唐橋的戲亭裡在演戲。小龍聽到岸上有鑼鼓聲,就化作兩條大鰻盤在橋欄上探頭向戲亭裡望,覺得很有趣,看得入了迷。


結果被一個遲來看戲的農民看到,以為橋上盤著兩條几十斤重的大鰻,就悄悄地回到家裡拿來鍘刀,把這兩條大鰻斫死了。

兩條小龍死後,靈魂在曠野裡飄來飄去,正好附近有戶姓方人家因為無子到廟裡拜佛求子,它們飄進廟裡,趁機鑽進了進香的方季氏的肚子裡,方季氏就懷孕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方國珍,一個叫方國文。

方國珍、方國文兩兄弟雖然聰明伶俐、長到七、八歲了就是不會叫爹叫娘。

有一天,兩兄弟開口叫了聲娘,娘就倒地死了;叫了一聲爹,爹也離開了人世。

兄弟倆長到二十來歲了。一日他們在田裡耘田。雖然天氣炎熱,可是兄弟倆的頭上始終有一塊烏雲蓋住,他們都覺得非常涼爽。


哥哥說:“弟弟,天氣這樣熱,雞鴨都熱得開了口,地上象火烤,而我們頭上卻有烏雲。烏雲是我的,你託我的福,能在烏雲下乘涼。”


弟弟說:“這塊烏雲是我的,你託了我的福,你跟著我,所以也有得涼爽。”兄弟倆爭持不下。


哥哥說:“到底誰託誰的福,我們分開耘,你到南頭,我在北頭,看烏雲是誰的。”奇怪的是,這塊烏雲也慢慢分成了兩塊。

這時,有個江西人看風水的路過田頭看見了,說:“小哥,從天象看,你們其中有一個有帝王之相。現在是兵慌馬亂的年頭,亂世出英雄,順天由命,起來起義吧!”

兄弟倆聽了風水先生的話,就起來起義。起義開始時很順利,他們的勢力很快遍及台州,海門是他們的根據地。


這時候看風水先生做了他們的軍師,因為他常出些餿主意,兄弟倆信不過他,風水先生受到冷落,就懷恨在心。

風水先生知道風水出在石曲,漢王村裡的兩株樟樹是龍角,龍角是生在龍頭上的,只要用糞便倒在頭上,龍就要逃回大海,風水就失,起義就要失敗。


於是風水先生擔來糞便去潑兩株樟樹,哪知樹高風大,加上他站在逆風方向,一潑都潑回到自己頭上。


他還不死心,經過反覆查察,看到龍身通向方家。就決定在龍頸上造座橋,龍和蛇一樣最怕打三寸,三寸卡住了,龍就活不成。


造橋的時候,風水先生命人把橋椿打下去,但每次打下去都又浮上來,怎麼也壓不下。於是,風水先生就用八卦壓住,果然橋樁能打下去了,一打下去龍血就噴了上來。


幸好只打在喉嚨邊,沒有致命。所以方國珍起義雖有挫折,還沒有失敗。方國珍起義沒有失敗,風水先生還是不死心。


有一年夏天,方國珍在海門關外游泳,表演各種游泳技巧,直到把搗臼頭吊在頸上,搗臼碗咬在口裡,搗臼鎖壓在腰裡還能浮在水面。


風水先生趁機暗中挑唆士兵說:“大王游泳的本領雖然高,但是沒有仰泳的本領。”


方國珍聽了士兵的喊叫,不知是計,以為失了面子,果然仰著遊。哪知道龍仰了意味著死龍,所以起義失敗了。後來只得歸附了朱元璋。

傳說海門關外海中有一個搗臼窟,就是當年方國珍游泳沉下的搗臼碗,還有一個鎖子礁和搗子礁也是當時沉下的搗臼鎖和搗臼頭。


【講述者:賀東昇 男 退休職工 洪家代銷社 記錄者:王惠慶 男 教師 柵浦鄉中心校】



擴展閱讀:






莫道本土無文化,用心發掘鳴天下!

【“椒江文藝志願者協會”招會員】

-END-


【文字:《椒江民間文學集成》,有細節文字修改】

【整理:里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