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椒江民间故事精选⑦」方国珍的两个故事传说


【这是道台里第620篇文章】


01

前言


「椒江民间故事精选⑦」方国珍的两个故事传说


▲方国珍像(照片来源网络)


今天精选的第七篇就是《方国珍的故事传说》,方国珍是台州人,故他遗留的故事很多,但本文就选其的两个故事。





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洋屿(今台州路桥)人,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


生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


至正八年(1348年),蔡乱头反元,冤家告方国珍与蔡勾通,官府追捕,国珍杀冤家,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运漕粮。元廷命江浙行省发兵征讨,方国珍俘行省参政朵儿只班,请降,不久复反,又俘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后受元招降。


十二年(1352年)三月复反,于黄岩澄江杀浙东道都元帅泰不华。次年,使人至京师贿赂权贵,元授以徽州路治中,仍横行海上。十六年(1356年),元授以海道漕运万户。次年,升江浙行省参政,奉命讨伐张士诚,七战七捷,败张军于昆山,张士诚遂降元。方国珍据浙东庆元(今浙江宁波)、温、台等地。


至正十八年(1358年)底,朱元璋克婺州(今浙江金华),遣使招降方国珍,授福建行省平章。但方国珍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封职,于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每年派海船运送张士诚所献粮食到大都。其后,仍一面讨好朱元璋,一面接受元朝加封官职,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封衢国公。


二十七年(1367年),为抵抗朱元璋,北通元将扩廓帖木儿,南交福建陈友定。九月,朱元璋遣朱亮祖、汤和、廖永忠等出兵,十一月被迫归顺。明洪武二年(1369年),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余部收编充船户,隶各卫为军。洪武七年(1374年),病死。


02

方国珍称霸台州湾


「椒江民间故事精选⑦」方国珍的两个故事传说

▲元末地区群雄并峙图(照片来源网络)


元朝末年,爆发了全国各地农民大起义。后来形成了群雄并起,互相割据的局面,两淮有朱元璋,苏南浙西有张士诚,浙东有方国珍。


方国珍的势力范围北至肖(萧)山,宁波,南至福建北部。当时称做“浙东王。”

方国珍老家在黄岩洋屿,一家有五个兄弟,都很有力气,早年以贩盐为业。


方国珍年轻时,有个叫蔡乱头的人在沿海一带做绿客,与官兵作对,方家兄弟贩盐同他有过来往,结果有人告到官府,官府差人来捉拿方家兄弟。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方国珍和他的兄弟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告发的冤家对头杀死,整家人下海做了“绿客”。

当时沿海一带百姓深受元朝官府的迫害,无端被扣上“通盗”帽子的人不少,许多百姓被逼无法生存。


自从方国珍下海,这些人就投奔到方国珍这里来,方国珍的队伍渐渐壮大起来。

开始时,方国珍在海上劫夺海运官船,行动飘忽不定。海门、大陈、头门,整个台州湾成了他的势力范围。海门港还多次成为他割据的据点。


到后来,方国珍队伍越来越壮大,发展到拥有大小船只一千三百多艘,兵力十七万人。

为了消灭方国珍,元朝廷派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浙东道都元帅泰不华等人进行围剿,结果他们不是被擒,就是被杀。方国珍在攻打临海、温州时,还活捉了知府等官员。


武的失败了,元朝廷就用“怀柔”的办法,封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左丞兼海道运粮万户”,这是一个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但方国珍仍旧我行我素,割据一方,不受元朝统制。

曾经有人向方国珍出谋献策,认为当今朝廷没落,天下大乱,英雄并起,何不乘此机会挥麾北上,问鼎中原?


方国珍却摇摇头说:“浙东是我根生土养的地方,只要一方安宁,不受战祸侵害,我就高兴了。”所以方国珍造反廿年,始终只在浙东范围内称王称霸。

到了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明朝,进兵浙江后,方珍国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只好交出兵权,接受朱元璋的节制。


就这样,一代风云人物一一“浙东王”方国珍,晚年在京做朱元璋的一个闲官,终老一生。


【搜集者:林日见 王及】


03

方国珍起义为什么失败?


「椒江民间故事精选⑦」方国珍的两个故事传说

▲方国珍像(照片来源网络)


相传两条小龙从东海来到人间,感到在人间比在水下舒服,就不想回龙宫去了。


它们想在人间寻一个栖身的地方,东寻西找,一日来到路桥石路窟,觉得这个石窟最安全。从此夜里都宿在这个石窟里。


有一年发大水,石窟被淹没了。两条小龙怕父王的虾兵蟹将找到这里,把它们捉回龙宫,就向北转移,在唐桥找到了个安身的水潭,就住在深潭里。

二月十九神佛寿日,唐桥的戏亭里在演戏。小龙听到岸上有锣鼓声,就化作两条大鳗盘在桥栏上探头向戏亭里望,觉得很有趣,看得入了迷。


结果被一个迟来看戏的农民看到,以为桥上盘着两条几十斤重的大鳗,就悄悄地回到家里拿来铡刀,把这两条大鳗斫死了。

两条小龙死后,灵魂在旷野里飘来飘去,正好附近有户姓方人家因为无子到庙里拜佛求子,它们飘进庙里,趁机钻进了进香的方季氏的肚子里,方季氏就怀孕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方国珍,一个叫方国文。

方国珍、方国文两兄弟虽然聪明伶俐、长到七、八岁了就是不会叫爹叫娘。

有一天,两兄弟开口叫了声娘,娘就倒地死了;叫了一声爹,爹也离开了人世。

兄弟俩长到二十来岁了。一日他们在田里耘田。虽然天气炎热,可是兄弟俩的头上始终有一块乌云盖住,他们都觉得非常凉爽。


哥哥说:“弟弟,天气这样热,鸡鸭都热得开了口,地上象火烤,而我们头上却有乌云。乌云是我的,你托我的福,能在乌云下乘凉。”


弟弟说:“这块乌云是我的,你托了我的福,你跟着我,所以也有得凉爽。”兄弟俩争持不下。


哥哥说:“到底谁托谁的福,我们分开耘,你到南头,我在北头,看乌云是谁的。”奇怪的是,这块乌云也慢慢分成了两块。

这时,有个江西人看风水的路过田头看见了,说:“小哥,从天象看,你们其中有一个有帝王之相。现在是兵慌马乱的年头,乱世出英雄,顺天由命,起来起义吧!”

兄弟俩听了风水先生的话,就起来起义。起义开始时很顺利,他们的势力很快遍及台州,海门是他们的根据地。


这时候看风水先生做了他们的军师,因为他常出些馊主意,兄弟俩信不过他,风水先生受到冷落,就怀恨在心。

风水先生知道风水出在石曲,汉王村里的两株樟树是龙角,龙角是生在龙头上的,只要用粪便倒在头上,龙就要逃回大海,风水就失,起义就要失败。


于是风水先生担来粪便去泼两株樟树,哪知树高风大,加上他站在逆风方向,一泼都泼回到自己头上。


他还不死心,经过反复查察,看到龙身通向方家。就决定在龙颈上造座桥,龙和蛇一样最怕打三寸,三寸卡住了,龙就活不成。


造桥的时候,风水先生命人把桥椿打下去,但每次打下去都又浮上来,怎么也压不下。于是,风水先生就用八卦压住,果然桥樁能打下去了,一打下去龙血就喷了上来。


幸好只打在喉咙边,没有致命。所以方国珍起义虽有挫折,还没有失败。方国珍起义没有失败,风水先生还是不死心。


有一年夏天,方国珍在海门关外游泳,表演各种游泳技巧,直到把捣臼头吊在颈上,捣臼碗咬在口里,捣臼锁压在腰里还能浮在水面。


风水先生趁机暗中挑唆士兵说:“大王游泳的本领虽然高,但是没有仰泳的本领。”


方国珍听了士兵的喊叫,不知是计,以为失了面子,果然仰着游。哪知道龙仰了意味着死龙,所以起义失败了。后来只得归附了朱元璋。

传说海门关外海中有一个捣臼窟,就是当年方国珍游泳沉下的捣臼碗,还有一个锁子礁和捣子礁也是当时沉下的捣臼锁和捣臼头。


【讲述者:贺东升 男 退休职工 洪家代销社 记录者:王惠庆 男 教师 栅浦乡中心校】



扩展阅读:






莫道本土无文化,用心发掘鸣天下!

【“椒江文艺志愿者协会”招会员】

-END-


【文字:《椒江民间文学集成》,有细节文字修改】

【整理:里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