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現在的孩子是真的承受能力差嗎?

詩悠帆


孩子的承受能力其實相對而言一直都較低。不過根據情況的不同,還是會有隱性和顯性,短期和長期的表現差異,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看這個孩子是否在成長的過程在父母的身教言傳下習得並打磨了抗挫折能力。有的孩子看似很獨立很會為人處世,其實是在最需要依賴父母時而無法依賴才生成的不信任和疏離。這樣的孩子是屬於隱形的脆弱,一生都在不幸的坑裡打轉,完全不知道怎麼愛人和被愛,這種才是像慢性毒藥一般。另一種則是我們常見的被挫折毀掉的媽寶女,媽寶男,完全依賴父母來做出人生重大決定。但是現在隨著高知識分子父母越來越多,很多的父母課堂也在教,但很多非心理學專業的父母很容易被帶偏,而且很多的看似有效的方法並不適合自家孩子,也不知道怎麼在自家孩子那裡見效。這也會導致很多孩子以為承受壓力就是不哭,就是死扛,導致很多的孩子對於自身的情感覺察和真正有效地駕馭完全不行,表現在文化課上就是隻會死記硬背,裝腔作勢,並不能理解其中的精髓,就像讓孩子唱成人情感歌曲那樣。所以這部分孩子看似成熟穩重,其實也並未真正習得抗挫折能力。其實抗挫折能力的習得需要父母首先是要了解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心理特點,不輕視孩子的挫折,鼓勵孩子去嘗試,像教練一般去協助孩子認識困難,分析困難,啟發孩子找到不同的解決困難的方法,這些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因為父母常常忘了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是怎樣長大的,缺乏對孩子內心感受的高級同理心。


悅納生命


我覺得是這樣的,現在的孩子脾氣越來越差,對別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家是個女兒,按理說是捧在手心裡的,但是她要是犯錯或者提不合理要求時我就會訓斥她,豪留情面。吃東西必須跟我們一起吃一起分享,長輩不動筷子她也不許動。自己的物品一定要擺放好才能吃飯或者出去玩。哭和耍賴都不管用。


會唱歌的裁縫


3月3日上午,石家莊市明珠花苑小區,這個孩子在家上網課時,不太積極,受到父母的訓斥,孩子一氣之下從樓上跳下來,據說已經搶救無效。

視頻中可以看到,孩子應該已經是中學生了,這麼大的孩子就這樣沒了,這對父母躺地大哭的情景,多少傷心、悲慟、驚恐、悔恨在裡頭,為人父母的一切情感不加絲毫掩飾的在突如其來的災禍面前展露無遺。

一個年輕的生命突然折翼了,表面上看是上網課、親子矛盾,孩子承受能力低,導致悲劇,其實深層次是我們整個教育環境的失衡,折射出的是我們育人目標的偏離。

大家都應該反思,整個社會應該反思,我們到底要教育出什麼樣的人,來承接我們的未來。





竹影伴月


很高興回答問題

現在的社會,孩子也承受了很多不該承受的太多東西,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多的情況下,很多家長都比較寵愛孩子,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包辦了。

孩子的抗壓能力普遍比較低,我們的幼兒園現在都已經注重在孩子的品格教育上了,首先要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孩子的抗挫力的培養。

第一就是要告訴孩子們,怎麼面對失敗。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回經立失敗,失敗不可怕,需要我們勇敢的去面對,告訴他們那些成功的人都經歷過失敗,但他們勇敢的戰勝了!

第二學會自我鼓勵,告訴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信心,要有積極面對一切的準備。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活動,來提高他的積極性,讓孩子有獲得成功時的喜悅感。

第三就是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樣才能有面對未來生活的勇氣。

現在的社會,有太多的案立告訴我們,培養孩子抗挫力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物質飛快發展的時代,我們不能只注重物質上的,還有給予精神上的培養。





俺是山東娃


現在的孩子承受了太多不應該在這個年紀承受的東西。上幼兒園開始,排個座位,過個節家長就要送禮,還要寫作業,學這個學那個的,他才三四歲啊。

不學就跟不上,就比別人落後了,可大人想過孩子的感受嗎?看別人學跳舞,你就花幾千讓她也去,去了就往那一站,根本不知道要幹嘛,這有意思嗎?

這麼小就一直被人安排著生活,一直安排著,沒有自己的想法,大人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你一心覺得是為孩子好,但真的就好了嗎?

現在抑鬱的輕生的每年都不在少數,是他真的承受不了嗎?累壓不誇一個人,心靈無處安放,才能讓人徹底心灰意冷,走上那條不歸路。

溝通很重要,很重要,孩子也需要尊重,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大人要多和孩子交流,瞭解他的內心,在重要的抉擇前,給予正確的引導,不是一味地安排他的一切。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有人傾聽他內心,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會培養出一個出色的孩子。





傢俱安裝工的日常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無論什麼時候的孩子,承受能力都大致相似。沒有什麼差與不差之分。個體而論,也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前兩天又有兩個孩子跳樓自殺,據說是由於和家長爭吵之後的行為。我以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拋開了父母,拋開環境來只分析孩子的行為,都是斷章取義和不負責任的。一個人的承受能力固然有大小,但這也是綜合來說的。做父母的對孩子的瞭解,遠遠不如孩子對父母的理解,這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發顯現!只不過父母們意識不到或不願承認罷了。細思極恐。反之亦然。老人們的承受能力就很大嗎?



海不張波


現在新聞上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因為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小事,動輒就離家出走甚至跳樓自殺的新聞。其實這些都是孩子承受力差的表現,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孩子抗壓能力的缺陷 孩子需要關愛,但是不能溺愛。父母不能什麼事都圍著孩子轉,稍有不順便出面替孩子掃平。成長路上有些困難和失敗必須要讓孩子自己去面對。要讓孩子知道輸一次不代表次次輸,失敗一次不代表就是人生終點。只有孩子練就足夠的心理承受力,才能在將來遇到困難時不悲觀、不逃避。

第二:家長的期望值過高 每一個父母都望子成龍,學習和升學的壓力也像一塊石頭壓在孩子身上。隨著學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孩子在學習困難和考試失利時,也容易喪失信心,精神崩潰。如缺乏及時疏導,也容易走極端。

以上兩個極端都容易造成造成孩子一時的情緒失常,釀成終生遺憾。

我們只有以身作則,親身做他們的榜樣,接受並承認孩子的情緒,感同身受,疏導孩子的情緒。只有讓孩子正確的面對挫折,才能在今後的人生路上健康成長。


甜也尚


古語道:“慣子如殺子!”這句話也很有道理,但是誰家孩子不是寵著,慣著?現在的孩子整個社會就這樣一個氛圍,孩子真是養尊處優,含著糖出生的!受不了一點挫折,一句難聽的話都接受不了,抗打壓能力不強!受一點屈就要死要活的!嚇的老師不敢管,家長管不了!真是兩難!


華叔家有兒女


多關心與呵護孩子,引導孩子多參加實踐活動,多做事情。同時,家長也要反省一下是不是家長缺乏對孩子的關愛呵護或陪伴;多與孩子交流溝通,遇到問題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也不要批評和呵責,要及時安慰孩子,為孩子減壓,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依靠和溫暖,給他支持,給他力量,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身後強大的精神支撐力量,因為父母親的愛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鼓舞。在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將會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孩子,他會及時將自己的愛分享給身邊需要幫助的其他人,會成為對社會對他人有益的人。


用戶3544430294875800


1.說承受能力差只是一方面,這種情況的產生來源於我們成長過程中唯一的挫折教育。

2.另一個方面,就是中國人的溝通問題,尤其是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問題,你去看看成年人每天捧著手機的時間絕對多於和孩子溝通的時間,中國人不會溝通,缺乏溝通,缺乏平等的溝通和交流,父母和孩子不能平等地就事論事,有問題煩惱也不敢說出來,不知道問誰和誰說,久而久之,孩子的話全堆著。記在心裡越來越消極,抑鬱就產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