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對聯標準是什麼?

王志鼎


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各種文學體裁、文學門類中,對聯可說是獨樹一幟,也是最具特色,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堪稱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地地道道 的國粹。它懷傳統的格律詩有著濃厚的淵源, 一首律詩的頷聯或頸聯,絕大多數都合乎規格的對聯。作為一種藝術精品,它常常與書法溶為一體。

撰寫對聯,要過兩道 關卡:一是講求對仗;二是掌握音韻,做到平仄諧調,錯落有致。音韻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四聲又分平仄,平為平聲,上、去、入一律歸入仄聲。而現代漢語也是分為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去掉了入聲字,增加了平聲字。不過撰寫對聯還是以《佩文韻府》的音韻為標準。

我們在寫對聯的時候都要避忌孤平孤仄和三平尾三仄尾。這類問題之所以出現,同所謂的一三五不問,二四六分明的說法有關。

凡是對聯,在音韻方面都須遵守兩條準則:

一是仄起平落,即上聯以仄聲收結,下聯用平聲落腳 ;整副聯語,落腳處不能同為平聲或同為仄聲。可是現在,撰寫與張貼,上下聯顛倒,時有所見,有時還出現一副聯語同聲落腳現象。

二是對聯中如有分句、收尾的字,也不能同是平聲或同是仄聲。

雖然對聯在我們國家已有幾千年,但是,它的學問實在比較深,不是隨便就能寫出一副好對聯的,還要多學、多看、多練才有可能懂得對聯的內涵。


許飛揚說茶葉


現在,就和對聯O基礎的朋友們說說平仄,說說格律。寫對聯,有三點最關鍵,於是筆者自制三幅圖,結合文字更易理解。

例句:

上聯: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下聯: 一行白鷺上青天

請看,這副對聯有什麼特點,

一、字數相等,節奏相同

大家可以分析一下,把句子念得有停頓,有節奏(即抑揚頓挫)?請見圖1。

二、上下兩聯,詞性相對

請看圖2。簡單說,上下兩句對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

三、上下兩聯,平仄相反

請看圖3。

先說什麼叫“平仄"?

如果您會說普通話,一聲字,二聲字為"平",三聲字,四聲字為仄。例: “媽,麻,馬,罵"

分別為“一,二,三,四"聲。口訣是

:“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下面分析:

1、哪兩個字為平音?

那個字,讀起來聲音是平的?對,媽~。這是一聲字。

哪個字讀起來上揚?對,麻~。這是二聲字。

總結:普通話一聲字和二聲字就是“平"音字。

2、哪兩個是“仄"音?

如果一些字,讀起來聲音拐彎,如馬~,或讀起來聲音向下,如罵~就是仄。

總結:三聲字,四聲字,就是“仄"音字。

注:古音調分上、平、去、入四種,與當今有所不同。如菊,蝶,竹等均古仄今平。

四、仄起平收,這點極其重要

簡單說,上聯最後字為仄音字,下聯最後字為平音字。甚至一些出聯人,還犯的錯誤!一兩次為筆誤,經常如此,真正是貽笑大方!

筆者從八月份底開始註冊頭條,至今將近百天。我發現了許多對聯高手藏龍臥虎,雲集於此,氣氛熱烈,非常令人嚮往。與此同時,還有許多土地承包戶,小店主,海員,退役兵哥哥,大學生文學社成員,都十分熱愛對聯,在簡短的對聯中,反映出丰容多彩的生活,和喜怒哀樂。其中一些人,十分具有靈氣,寫起句子靈動,意境深遠,只是由於缺少對聯知識,限制了接聯的工穩。這篇文,專門奉獻給你們。相信你們可以成為對聯高手,並進一步成為詩人,作家!為什麼呢?因為對聯是史上最嚴格律“格律詩"的重要基礎之一。

祝我們大家:

學習順利,生活幸福!

歡迎方家斧正!




如歌對蓮


依照“聯律通則”所規定,對聯的規範應該首先有幾個需要注意的部分組成:

要符合對聯六要素

所謂的對聯六要素,是組成對聯最基本的要求,即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內容相關。

1、字數相等,即上下聯的字數要一樣,五言對五言、七言對七言,這個好理解:

2、詞性相當,即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詞組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詞性。實對實,虛對虛。

例如杜甫的絕句,這個就是標準的對聯,上下聯詞性一致。

兩個黃鸝鳴翠柳

數量形名動形名

一行白鷺上青天

數量形名動形名

3、結構相稱,即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應該儘可能相同。如主謂對主謂,動賓對動賓;

寫盡芳華詩句瘦

流乾濁淚雁聲空

此聯的“寫盡芳華”“流乾濁淚”都是動賓結構;“詩句瘦”“雁聲空”都是主謂結構。

4、節奏相應,即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要一致。如: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平仄相諧,即包含了上下聯的平仄相反,聯句內各自平仄交替。如:

山重水複疑無路

平平仄仄平平仄

柳暗花明又一村

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先是上下,重與暗、復與明、無與一的平仄相反。再是重、復、無是屬於平仄交替的,即平仄平,下聯的暗、明、一是屬於平仄交替,即仄平仄。

6、內容相關,就是對句要和出句既“對”,又“聯”,內容要同一頻道,不能你說春天,我說冬天。

對聯的出句須是仄字尾

很多人搞不清上聯、下聯的區別,看到求對聯,就胡亂對一通,根本搞不清楚上下聯之分。切記:對聯的上句是以仄尾結束,通常的格式是七言: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五言: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出句對句忌用三尾平、三尾仄,如仄仄平平仄仄仄,後面三個仄就是三尾仄,犯忌。

凡是以平結尾的是對句,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這都是對句,不能作為出句,所以在對聯的時候,要擦亮眼睛再對。

當然,對聯還有很多講究,比如說忌重字、生僻字、自造詞,忌隔情、隔景等等,需要系統深入去學習研究,才能慢慢上手,也歡迎各位加我交流。

如果您覺得不錯,就請點個贊哈,也歡迎一起傳播國學


懷著古風到處跑


對聯,也叫楹聯、楹帖,俗稱對子。對聯是一種文學小品,是詩的一個分支,是藝苑奇葩,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對聯篇幅短小,內容高度概括集中,文字精煉,聲調和諧,結構優美,受到了我國廣大老百姓的欣賞和喜愛,在民間廣為流傳,有著極其強大的生命力。2008年10月1日中國楹聯學會頒佈的《律聯通則》給對聯下的定義是:楹聯是傳統格律文學,具有格律性、典型性。凡不符合律聯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應稱其為楹聯。《律聯通則》對楹聯的基本規定標準是:一、字句對等。一幅楹聯,由上下聯兩部分構成。上下聯的句數相等,對應語句的字數要相等。二、詞性對品。上下聯句法結構中處於相同位置的詞,詞類屬性相同,或符合傳統的對仗種類。三、結構對應。上下聯詞語的構成,詞義的配合、詞序的排列,虛詞的使用,以及修辭的運用,合乎規律或習慣,彼此對應平衡。四、節律對拍。上下聯語句的語流一致。五、平仄對立。句中按節奏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字用字平仄相反。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六、形成聯意。形成對舉,意義關聯。上下聯所表達的內容統一於主題。同時,還規定了對聯的避忌:一、忌合掌;二、忌不規則重字;三、忌上聯尾三仄、下聯尾三平。最後還聲明:《律聯通則》作為楹聯創作、評審、鑑賞的依據,由中國楹聯學會解釋。


如一凡夫


我認為好的對聯,必有以下幾個特點:1、詞性對得工整。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 總之實對實,虛對虛。

2、詞意相近或相反。即天對地,好對壞。但有一種無情對,意思對好了,更妙趣橫生。如:三餐早中晚,我對的:一蟬卵幼成。

3、平仄相諧。上下聯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尾字必須相反。上仄下平,或上平下仄。如尾字沒合適的平仄韻字,取意不取平仄韻。

初學者,我看字工整,意通,尾字韻壓上,就可以了,熟練了再高要求。我的一點體會,不知對否,望指正。


桃園小景\n


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平仄相對



*☆浮生若夢☆*


對聯,它不僅是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也是文學的一種形式。有些名聯之所以能長盛不衰,流傳千古,是因為它不光傳承和集中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還能獨到創新,而且讓它結晶固化,永不兌變,就像人類發現了火,吃了熟食永遠不會過時一樣。

優秀對聯,不光對仗工整押韻便是,還有用詞新奇,意境獨特引人入勝、完美融合,上下意思連貫,邏輯縝密,並具真實感人的故事,才能令人讚歎,傳世不衰!

如上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宮終屬楚。"

下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此聯在字面上對仗不算完美工整,但意境合一,並具有真實的歷史人物及故事,不光氣勢宏大,還很勵志,至今被許許多多文人志士推崇,甚至把它當成人生格言。

對聯既是一種文學形式,不光要傳存它的文化內涵,同時更應發揚光大,有所創新,並要跟上時代文化特色,不該拘泥於死板的格式!如前不久頭條出一上聯,其中有"楊柳"一詞,很多網友對下聯時,只注重"楊柳"是指楊樹和柳樹,下聯必須用花和草對之,或必須用兩種植物對之,恰恰對得平庸乏味!因為"花草"誰都會對,誰都知道,則落入了俗套,達不到令讀者一看便眼前一亮的效果!其實,"楊柳"一詞不光指兩種樹,還泛指柳樹,毛主席"春風楊柳萬千條"的詩句,就專指柳樹。柳樹則可引伸為

"女人,風騷,佳麗,高雅的牡丹花等",柳樹都生長在水邊,又可用"堤岸,碧瓦,閨亭"等詞對之。對聯,只要掌握要領,不拘一格,就不會那麼費神了。


悠然出南山


對聯之趣,蓋在賣弄。僕雖不善於此,然心好之不能罷。嘗遊弋於詩聯網上,見有佳上句而心大喜,搜索枯腸以應對之。拙手偶得,輒欣然數日,把玩不已。 觀夫詩聯網之出句、對句,常犯聯之禁忌。雅俗之士,亦屢有心羨不明之嘆。小子不敏,敢呈陋學,道對聯之基本。冀以廣增同好,亦以得高人指摘。 要寫好一副對聯,大致可從三個方面著手。曰音韻、曰詞句、曰意境。 一 先說音韻。 對聯沒有押韻的壓力,所以音韻的要求就全體現在平仄上。

1、仄起平收。上聯的最後一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聲字。 這一條是對聯必須要遵守的,也就是基本中的基本。

2、平仄相對。上下聯相應的位置,要平仄對仗,上聯用平,下聯則用仄,反之亦然。當然這個要求太嚴苛了,不容易做到。變通的辦法是:關鍵的位置能做到平仄相對就可以了。所謂關鍵位置,指的是詞的中心。詞組末尾的那個字、以及動詞一般來說要求對仗。如紅花的花字,笑春風的笑字、風字。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做到這兩點,格律上就大致過關了。但還有一些其它的要求,可稱為進階篇。要寫好對聯,這些進階的要求,也要慢慢適應。

3、勿連平。就是一聯之中,平聲字排在一起不能太多。一般來說,一聯的末尾,最多隻能有兩個平聲字,超過三個就不太好了。(仄起平收,這指的是下聯)一聯的中間,最多隻能三連平,超過四個就不太好了。

4、勿孤平、孤仄。就是一聯之中,最好別隻有一個平聲字或仄聲字。 這兩點要求我們平仄要叉花著來,別老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

5、五七聯的拗救。如果是五字聯和七字聯,因為跟近體詩的字數剛好一樣,所以近體詩中的拗救規則也是適用的。所謂拗救,就是某處對仗不好,在這一聯的其他位置做些補救,這個對仗就被修補好了。拗救的規則,說起來很繁瑣,茲不表。但因為對聯中五七言最常見,所以知道的話,對於對聯還是大有好處的。


榮保昌科技


對聯就是"對"字"對"詞"。全屬好玩,大氣,正氣,大度,豪放,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盡致盡興。

從五四運動以來,提倡新文化,反對八股文,老式什麼仄,厭,平,早…到如今2l世紀,大有給人感覺手機微信五,六點鐘發來:早上好…一類。人還在被子裡,吵醒了,看又不是,不看又不是。

頭條給網友這麼好一個平臺,給大家帶來歡樂,對聯把大家聯在一起,我等何為感謝。每天對子又多,豐富多彩。

句中典古說寫出回答很有看頭,長見知,有此類回答,大家都歡喜。

出句老師少有不好回答,如今天:扶女人過木橋…這有什麼意義,一看意為小腳女人,娘子不知老了,還是病了,目的是為丈夫及扶,木橋…有點對不舒坦。

我胡說八道,不對之處,望指正,接受批評。


易家巷


寫對聯有三個規律: 第一是上下聯字數相等。對聯起碼每聯4個字,7個字的居多,12個字以上的稱為長聯,比較少。 第二是平仄相協,即平對仄,仄對平,這樣讀起來和諧,不會拗口。但單數字位可以不拘平仄,雙數字位必須嚴格遵守,這叫作“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第三是詞性相對。總的來說,是虛詞對虛詞(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實詞對實詞。虛詞的字數很少,實詞的字數最多。例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名詞中如果能再分細一點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對人名、地理對地理,天文對天文,顏色對顏色,動物對動物等。至於在用字方面,凡上聯用過的字,下聯不能再用。 貼對聯也有規定,但較為簡單。上聯貼左邊,下聯貼右邊。怎樣區別上下聯呢?這裡有個秘訣。最後一個字是仄聲的,一定是上聯,最後一個字是平聲的,一定是下聯。橫批多屬吉祥或有鼓舞意義的話,貼在門上方。不用橫批的也可以。 作對聯,還要合於下列規律: 一、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不能用重複的字。 二、上聯的末一句必須是仄聲,下一聯的末一字必須是平聲。 三、上下聯的句式必須一致(詞類相當,結構相應)。 四、上下聯的平仄要相對立,上聯要用平聲字的地方,下聯就得用仄聲字,反過來也一樣。 五、上下聯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說一事,也不妨分說兩事。 對聯和律詩中間的對仗有繼承演進的關係,律詩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也適用於對聯。至於每副對聯的字數,並無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幾十字、幾百字,只要有話可說,能成對偶就行。即“字數講相等,字音講平仄,詞語講對仗,句法講對稱”。同時,上下聯內容要有一定的聯繫,但不能雷同或重複,雷同的對句俗稱為“合掌對”,如“新年迎五福,春節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節”、““迎”和“接”都同意,傳統上認為這樣的楹聯犯製作楹聯的大忌。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是指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當用平聲字的用了仄聲字,或當用仄聲字的用了平聲字,皆無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則須平仄分明,不容更換。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讀音影響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調,則讀之拗口,用於楹聯創作,也是傳統楹聯作法之大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