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央視《24小時》:山東今年計劃擴種“海水稻”一萬畝以上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7日訊 3月6日,央視《24小時》播出《山東今年計劃擴種“海水稻”一萬畝以上》,內容如下:

山東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今天發佈消息,今年海水稻示範推廣項目將在省內三地擴大種植一萬畝以上。

這兩天,青島城陽區上馬鹽鹼地稻作改良基地裡,幾十臺農機正在對這片鹽鹼地進行土地整理。按當地農時,這片地將在4月底開始播種海水稻。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李繼明告訴記者:“上馬這邊有幾千畝地,水是桃源河的水,是海水倒灌的水,大概的濃度在千分之四左右,要改造到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左右才能種水稻 。”

今年,青島上馬的海水稻種植面積,將由去年的1000畝擴大到5000畝,同時還將增加多個耐鹽鹼水稻品種。目前,青島選育的適合山東地區種植的“YC1703”海水稻品種,通過3年的試種改良,平均畝產達到了450公斤。

今年,海水稻研發團隊還將在濰坊和東營兩地,在已有的2300畝基礎上,各新增3000畝,海水稻在山東的示範推廣面積將達到一萬畝以上。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國棟表示:“這一萬畝就上了規模了,它足以支撐一個小型的大米加工廠,也可以支持一個專業的農技服務隊,這個一萬畝示範成功了,就意味著鹽鹼地稻作改良這種模式示範成功了。 ”

從品種選育到百畝片、千畝片的實驗種植,再到萬畝片大規模示範種植,海水稻大大提高了鹽鹼地利用率,成為我國增加耕地面積、抓好糧食生產的一條新路。根據規劃,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今年起,將在全國100個縣區啟動更大範圍的鹽鹼地改造,為下一步擴大海水稻種植面積奠定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