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在農村“養兒防老”還能成立嗎?

預計在2020年的時候,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2.48億之多,這其中農村的老人要佔70%。那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該怎麼解決?

在農村“養兒防老”還能成立嗎?

農村有個千百年來的傳統就是“養兒防老”,這個老觀念根深蒂固。老一輩人的想法就是有田、有地、有兒子,養老就不成問題了。辛苦勞作一輩子,就是想等到自己老了以後能兒孫繞膝,安享晚年生活。

在農村“養兒防老”還能成立嗎?

但如今的農村“三世同堂”的家庭生活模式都很難找到了,大多年輕人都離鄉打工,有些還在外頭買了房子,家裡就剩下了兩個老人,而使得他們成為了“空巢老人”。

在農村“養兒防老”還能成立嗎?

現在農村老人在經濟方面對子女的依賴是在慢慢的減小,他們每月都可以領200左右的養老金,平時做一些零工,平時都是省吃儉用的還是有一部分存款來養老的;生病的老人不算,看病吃藥的開銷也是不小的。

雖然老人在經濟上可以不用兒女負擔了,可精神上呢?隨著年紀的上漲,老人的心裡越來越空虛、寂寞,很容易換上老年痴呆症。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天了,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吃個團圓飯了,可是因你的一個電話,告訴他“今天沒空下次有空過來了”使他原本的好心情一下子跌進了谷裡,所準備的好飯好菜都浪費了,一天吃不完,第二天熱熱接著吃,又捨不得倒掉。

在農村“養兒防老”還能成立嗎?

年紀大了就怕生病,身邊又沒年輕人照顧。看著每天忙忙碌碌的孩子們都不忍心打擾。行動不變的老人更加無助,最需要關心照顧時身邊連個人也沒有。現在在農村有勞動能力的都在外頭打工,家裡就剩下的是七、八十歲的老人,而這些老人平常小毛小病的都不會和子女說,怕給他們填亂,都在村衛生室解決了。直到某天自己真的扛不住了,才會告知子女。

在農村“養兒防老”還能成立嗎?

在農村生育好幾個子女的老人養老問題較突出,平常沒事的時候還好,等到一出事子女之間就互相推託,找各種理由不履行自己的贍養義務。今天就遇到這樣一件事,老人生病住院了,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出嫁,平時是和小兒子過的,這次病有點嚴重,花費比較大,小兒子不願獨自承擔,想找大哥、大姐一起分擔這個費用,可老人的大兒子和女兒就不願意了,意思很明確:一直以來他們都是很小兒子過在一起,平時掙的錢也是給小兒子的,為什麼等到生病了要花錢了才想到他們,內心覺得不公平。老人知道這種事會怎麼想呢?生這麼多孩子有什麼用,老了還不是被嫌棄。

在農村“養兒防老”還能成立嗎?

不管有多艱難,我們還是要把“養兒防老”這一傳統繼續發揚下去,因為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

在農村“養兒防老”還能成立嗎?

我知道我只是片面的看問題,希望大家多多諒解!有不同的意見或建議請在評論區留言哦。願天下的父母、老人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 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