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今天是“中華慈善日”,關於慈善的這些知識,你需要了解

今天是“中華慈善日”,關於慈善的這些知識,你需要了解

今天是“中華慈善日”,關於慈善的這些知識,你需要了解

家人得了重病,可以在網上發起募捐嗎?

向慈善組織捐了款,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善款沒有被挪用?

只要是慈善組織,就可以在網上發起募捐嗎?

……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別擔心,

民政君整理了一些慈善法知識點,

十問十答幫你快速解惑!

快來學習一下吧~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一、家人得了重病,可以在網上發起募捐嗎?

不可以!

首先,《慈善法》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基於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並管理募得款物。

其次,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佈募捐信息,並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佈募捐信息。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二、當地的慈善基金會向我們伸出援手,他們能用哪些方式為我們募捐呢?

《慈善法》規定,公開募捐可以採取以下形式:

在公共場所設置募捐箱;

舉辦面向社會公眾的義演、義賽、義賣、義展、義拍、慈善晚會等;

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發佈募捐信息;

其他公開募捐方式。

慈善組織採取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方式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管轄區域內進行,確有必要在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管轄區域外進行的,應當報其開展募捐活動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捐贈人的捐贈行為不受地域限制。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三、向慈善組織捐了款,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善款沒有被挪用?

《慈善法》規定,慈善組織、慈善信託的受託人應當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信息公開應當真實、完整、及時。同時,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應當定期向社會公開其募捐情況和慈善項目實施情況。

公開募捐週期超過六個月的,至少每三個月公開一次募捐情況,公開募捐活動結束後三個月內應當全面公開募捐情況。

慈善項目實施週期超過六個月的,至少每三個月公開一次項目實施情況,項目結束後三個月內應當全面公開項目實施情況和募得款物使用情況。

此外,慈善組織開展定向募捐的,應當及時向捐贈人告知募捐情況、募得款物的管理使用情況。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四、曾公開承諾捐款,還能反悔嗎?

不可以!捐贈人應當按照捐贈協議履行捐贈義務

捐贈人違反捐贈協議逾期未交付捐贈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組織或者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贈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組織和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者提起訴訟:

(一)捐贈人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公開承諾捐贈的;

(二)捐贈財產用於本法第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慈善活動,並簽訂書面捐贈協議的。

捐贈人公開承諾捐贈或者簽訂書面捐贈協議後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經向公開承諾捐贈地或者書面捐贈協議簽訂地的民政部門報告並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後,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五、捐款人為需要幫助的人捐了許多錢,可以抵扣稅費嗎?

可以!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財產用於慈善活動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企業慈善捐贈支出超過法律規定的准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當年扣除的部分,允許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六、我市對慈善組織以及個人、企業捐贈方面有什麼優惠政策?

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方面,我們積極落實企業和個人公益性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個人通過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及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准予在所得稅稅前扣除。同時,積極貫徹落實慈善組織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切實惠及符合條件的慈善組織。慈善組織用電、用水、用氣等與居民用戶實行同價。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七、只要是慈善組織,就可以在網上發起募捐嗎?

《慈善法》規定,只有依法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才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進行募捐,同時慈善組織並不是在任何互聯網上都可以進行任意募捐。

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佈募捐信息,也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佈募捐信息。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八、怎麼知道一個慈善組織有沒有公開募捐資格呢?

《慈善法》規定,依法登記滿兩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對於符合條件的慈善組織民政部門應當發給公開募捐資格證書。

慈善組織在依法登記前兩年,不具有公開募捐的資格。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可以與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開展募捐;即使不能公開募捐,也可以向特定對象進行定向募捐。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九、騙取捐款,將受到什麼懲處?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慈善組織、慈善信託有違法行為的,可以向民政部門、其他有關部門或者慈善行業組織投訴、舉報。民政部門、其他有關部門或者慈善行業組織接到投訴、舉報後,應當及時調查處理。

國家鼓勵公眾、媒體對慈善活動進行監督,對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騙取財產以及慈善組織、慈善信託的違法違規行為予以曝光,發揮輿論和社會監督作用。對假冒慈善名義騙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十、受益人違反協議,是否需要返還資助的善款?

是!《慈善法》規定,慈善組織根據需要可以與受益人簽訂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約定慈善財產的用途、數額和使用方式等內容。

受益人應當珍惜慈善資助,按照協議使用慈善財產。

受益人未按照協議使用慈善財產或者有其他嚴重違反協議情形的,慈善組織有權要求其改正;

受益人拒不改正的,慈善組織有權解除協議並要求受益人返還財產。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关于慈善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