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武俠,武術和格鬥

現在很多人其實都把武俠武術和格鬥看成一體,因為這些東西都可以寄託他們的愛恨情仇。其實它們是有根本區別的。

武俠現在其實都是嬌情的愛恨情仇,抗曰神劇是根本設有哲學精神幼稚的矯情的愛恨情仇偽情節的堆砌,滿足人幻想的自尊。金庸是武俠的大家,武俠只不過是工具,它有豐富的哲學精神,改變了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改變了人們對幸福的理解,至少他是試圖這樣做的。我們應該知道,正是無數這樣的文人的熱情和才華,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從而讓社會變得更理想化。

武術的根基是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講究的是矛盾和平衡。平衡身體,平衡人與自然,從這種平衡中才能獲得力量,強健身體,這樣才能在格鬥中戰勝別人。這正如一家庭或團體,只有在內部穩定有向上的動力後才能發展一樣。中國的武術其實就緞煉這種平衡的技術,氣存丹田,以腰為軸,帶動四肢。講究呼吸,真氣的運行,說到底就是協調身體各部分的機能。所以說武術更是一種養身的技巧,只有在養好了身體時才能進行格鬥。當然中國少林的有些功夫和八極拳不是這樣的。

格鬥更多的是天賦,一個小孩能打贏一個大人嗎?一個八十斤的人能打羸一個一百五十斤的人嗎?既使能,也是很小很小的概率。這就要煅練力量速度和反應。兩個這種不對等的人打架,誰會打贏呢?既使那個人練了一百年的武術也沒用啊!所以外國主要是緞練肌肉,彈跳力,反應速度。一個人蹲好馬步,氣沉丹田,呼吸勻長,一個人蹦蹦跳眺,放鬆全身,準備盡全力打出一拳。這種中華武術與格鬥對壘的區別。你說誰佔優勢呢?

武術是一種很寶貴的文化遺產,但寶貴的不是它的武俠裡的格鬥,而是它的那種哲學智慧,以及這種智慧在身體裡的實踐。格鬥也是很好的東西,但它是實用的東西,沒有什麼高深的哲學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