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比亞迪的混動和豐田的混動,都怎麼樣?

世外桃源12581


比亞迪混動是PHEV插電混動汽車,屬於新能源汽車範疇;豐田混動汽車是MHEV油電混合輕混,依舊屬於燃油車。兩種不同的混動類型,區別是技術、性能、以及運行模式。


比亞迪PHEV插電混動

混動模式是以常規內燃機以及大功率電機組合,轎車為ISBG+P3電機、SUV為ISBG+P3、P4雙驅動電機;電池組佈局在底盤中後置,容量在20kwh左右,電能獲取方式除了BSG電機發電、動能回收以外,主要依靠220v民用電充電獲取。

這種佈局的模式可以實現純電高速以及長距離行駛,續航能力80~100公里左右;永磁同步電機功率比較大,轉速基本覆蓋0~15000轉屬於高轉速電機,恆扭力的特點可以讓PHEV從起步就能獲得最強的性能,極速行駛混動模式也可以化解恆功率區間電機扭力的下滑。

所以比亞迪PHEV的混動車性能都非常強悍,0-100的加速時間基本在4~6秒之間,SUV的前有電機ESP輔助制動的四驅能力比機械四驅更可靠;而且純電行駛費用很低,專用表專用樁一公里6~8分錢,日常用車基本告別燃油。


豐田MHEV油電混動

這種混動模式的車其實只能算是節油車,電機是依靠ECVT動力元裡的兩臺小電機,大功率電機用以輔助行駛、小功率電機用以倒車和帶動發動機。

而即使是大功率電機ECVT結構限制功率也很一般,對於動力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和PHEV的電機相比就有些杯水車薪了。

電池組容量在1kwh作用,非常小的電池組,電能依靠發動機帶動BSG電機發電獲取,動能回收有一定的效果不過因為電池組的原因充電倍率很小,作用並不明顯。

日系混動的技術主要就是ECVT動力元,雖然是CVT不過並不是變速箱。弱混已經不是發展的主流,要動力沒動力、要節能有必須用油,純電有些車型可以行駛1公里左右、有些壓根就不支持純電行駛,而且同款車價格要高兩萬多,雖然有些節油能力不過用到賣車也省不回差價。


比亞迪PHEV是綜合性能節能為一天的新能源混動汽車,豐田MHEV目前來看噱頭更多,除非價格和燃油版相同否則沒有買的意義。


如需幫助請關注:天和Auto,趣味問答購車推薦每天更新。


天和Auto


兩者的結構大不相同,實現節能的方式和原理也大不相同。

比亞迪的混動

比亞迪混動由一套燃油發動機+變速箱的驅動系統與一套大容量動力電池+電動機/發電機的驅動系統構成。兩套動力系統串/並聯在一起。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或者由電動系統單獨驅動,用電耗完全替代油耗。或者由電動系統和燃油系統共同驅動,用電耗部分的替代油耗。從而實現節省油耗的目的。

在固定里程內,電替代油的比例越高,得到的油耗數據越低。 2017款唐續航80km,靠純電跑80km油耗為0。再在8.4L/100km的油耗下以燃油驅動跑25km得到油耗2.1L。把這2.1L的油耗均攤在這105km的總里程上,就得到了2L/100km的超低油耗數據。這看似荒唐的數字遊戲,恰恰就是工信部對於插電汽車油耗測試和計算的方法。

比亞迪混動在沒有充電條件的情況下長時間使用,電池電量低到無法純電或油電雙動力行駛時,無法再用電耗替代油耗,就會失去節能優勢。油耗與同級別發動機和自重的燃油車相比,油耗相近,沒有明顯優勢,甚至高速、高負載工況下反而更高。

所以比亞迪在二代混動上,為燃油驅動系統又額外配備了一臺BSG弱混的插電混動 今年發佈的幾款插混配備了BSG電電機。在動力電池電量低,無法用電耗替代油耗時,以BSG弱混模式取代前一代的純油模式,由BSG電機輔助起步助力、給電池充電,可以比單純的燃油行駛獲得5-10%的節油。2018款唐在BSG弱混模式下油耗為7.56L,相比2017款唐純油行駛的8.4L油耗,剛好降低了10%。

此外,比亞迪混動憑藉油電雙動力共同發力,可以獲得很好的加速性能。

豐田的混動

豐田混動由一臺阿特金森循環的高燃效燃油發動機和一套由小容量動力電池+發電機/電動機構成的能量回收和補償驅動系統構成。兩套動力系統聽過一套叫做“E-CVT”行星齒輪結構耦合在一起。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發動機始終工作在高燃效狀態,相對穩定功率輸出。 當汽車所需要的功率小於發動機功率輸出(例如勻速行駛),發電機利用發動機多餘的功率對電池充電。當前汽車行駛的所需要的功率大於發動機功率輸出時(例如加速),電動機消耗電池電量助力驅動汽車。 這相當於利用電池作為能量緩衝,來平衡汽車行駛過程中對動力需求的潮汐,始終保證發動機的最高燃效,多餘的功率不浪費,達到節油的目的。

此外,藉助混動的電機能量回收功能和強混的純電驅動能力強,在一些嚴重擁堵頻繁起停的路況,也可以在起步和低速加速時由純電驅動,在剎車減速時回收能量,進一步降低能耗。

兩種混動的區別

從上面的內容不難看出,比亞迪混動主要是依靠以電代油來節約燃油。豐田混動則是主要是依靠發揮發動機燃率、減少功率浪費來節約燃油。前者是對燃油儘可能的替代,後者是對燃油儘可能的利用。前者意在開源,後者意在節流。

現在比亞迪的新一代混動,在以電代油的同時,也引入了BSG弱混,在不能以電代油的情況下,通過BSG弱混發揮燃效、減少浪費來節約燃油。

而即將發佈的豐田插電混動,在發揮燃效減少浪費來節油的基礎上,通過外部充電來替代燃油,實現進一步的節油。


大塊兒板兒磚


比亞迪的混動,真正的核心技術是電四驅。真的論證油耗數據以及排放汙染和電池汙染之間的關係,絕對是豐田佔優。豐田的輕混電池壽命長,衰減極小,而且電池包很小在各種用車場景下都能夠達到節能的目的。比亞迪的是插混,電池大,電池汙染是個問題,然後充電其實也是消耗能源,我們中國多半還是火電,一樣的汙染,然後比亞迪在節能的應用場景問題上,也只是方便充電且短途行駛的情況下省錢,因為油比電貴。但並不是節省能源,因為發電也需要能源。在長途行駛或充電不便利的情況下,並不節能。而且電池服役期滿之後的降解是大問題。從保護環境的角度看,插混相對豐田弱混,肯定是得不償失的,這一點看無疑是豐田更優的。只是豐田技術專利的限制,讓許多廠家只能做插混才能夠來分一杯羹。當年比亞迪也想要豐田的技術,奈何人家多少錢都不給,無奈之下才做的插混。雖然大家對日本人有意見,但技術無國界。當然,在全世界車廠共同編造各種論點論據來證明插混才是社會進步的情況下,豐田技術再牛13,也是日漸式微了。當然,不能盲目自大,但仍要頂國產,頂比亞迪。要不然豐田仗著技術專利讓大家無便宜車買了,省的那點油錢全送給車企了


要咋樣才讓名字通過


世界上比亞迪混動就排不上號





玩在北京


比亞迪混動和豐田混動雖然都是混動車但技術走的不同路線。豐田混動是以發動機為主,電機輔助驅動。而比亞迪混動正相反。所以比亞迪混動電池大,電量高。純電能跑70~100公里,基本能夠滿足上班族一天的需要。有新能源補貼。豐田混動電池小,純電能跑2~3公里,只在車輛起步時用電,其餘還是以發動機驅動為主。所以不屬於新能源車,自稱節油車。要說技術那家先進,簡單比較就清楚了。以比亞迪秦和豐田卡羅拉混動比較。到手價位都在15萬左右,秦比卡車少長。卡羅拉混動4.2個油,零百加速9秒多。秦實際能耗3個多,零百加速5.9秒。所以秦的整體性能配置比卡羅拉強。有人說豐田混動第一,原因是節油,綜合5升油,是很低的。但在比亞迪混動前沒有一點優勢。



用戶51837310664


我是來看那些跪久了膝蓋生跟的人那副熊樣的,大清都亡國多少年了,居然還有這群東西。豐田只是在技術上靠專利保護來攫取利潤,而比亞迪靠的是開放接口吸引同行競爭,模式不一樣罷了。但比亞迪獲得了札耶德大獎這個新能源領域的學院獎,也專門榮獲聯合國環發大會唯一一個汽車行業主旨演講的榮譽。國內能開發新能源汽車的,多數起步都是高薪從比亞迪挖人才,才有的後來的上汽等競爭對手。反觀豐田因為固步自封被本田混動超越,豐田這類傳統汽車巨頭,當然會確保傳統優勢變現,但比亞迪才是真正的值得尊重的企業。細分市場佔有率被比亞迪超越是必然的。也正因為如此比亞迪走了別人想走卻沒能力走的道路,才會讓許多傳統汽車巨頭恨的牙癢,被抹黑是必然的,但無論如何泯滅不了比亞迪的光芒。


xuhua1997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7690007ee554c70011c\

寶媽交流群


比亞迪和豐田不可同日而語,比亞迪的混動很多車企都可以造,而豐田的混動技術含量很高,幾乎是獨佔鰲頭。比亞迪這種純電其實脫離了補貼幾乎生存不下去的,而且我認為也是沒有前途的。純電的技術瓶頸近二十年看不到希望。二十年後也難說。所以豐田混動才是最適合當下甚至不遠的將來的最優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