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心裡特別恨一個人,表面討好時間長了心理會扭曲嗎?

cubic素素


特別恨一個人,但是表面上討好,時間長了會給心理上很大的陰影,影響一生。

我的一個朋友,她的父親性格很暴躁,在她一歲時母親被父親打跑再也沒有回來。父親更加煩躁,常常無來由地打她。每次下手都很重,常常打得她渾身都是淤青。有一次正吃著飯,父親訓她,她頂了嘴,父親直接用碗砸了過去,她被砸暈。從小他恨極的父親。但是她的生存還要依賴父親。她慢慢學會了討好。4歲就開始給父親盛飯,6歲的時候開始給父親洗衣服。每天看著父親的臉色,戰戰兢兢的慢慢長大。後來上了大學,離開家。父親去世她都沒回去,無法原諒。

這種討好模式象打了封印,影響了她的工作和生活。工作中她跟領導同事處事,象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委委縮縮,讓人敬而遠之。

成家以後她用討好模式對待愛人,慢慢把自己變成“傭人”,家庭關係極不和諧。

有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願孩子們都有一個治癒一生的童年。


雲裳談心


心理特別恨一個人,但卻不能逃離與這個人共有的生活和工作空間,甚至你要去討好他。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你恨他一定是有原因的,把恨他的原因找出來,然後你想一想如何才能解決你對他的恨。是你覺得他的哪些做法令你恨,還是因為你被他的氣勢壓制所產生的恨?

把對一個人的恨長期積壓在心裡,會不會導致你心理扭曲?這是一個需要再進一步去分析的問題。有些恨是因為是自我培養的,有些恨是他人強加在你身上的。但會不會導致你心理扭曲,就要看你內心對於這個恨積累的程度如何。

恨一個人會使人產生很多奇怪的心理狀態。例如有時候特別痛恨,恨不得殺了他。有時候又可能在一瞬間特別認同他,甚至覺得他很好很有一種親切感。有時候又可能使你認為他的各種惡劣行徑正是自己缺少的優點。

恨一個人是一種較為強烈的情緒狀態,區別於普通的情緒狀態,大多數情緒是一過性的,發洩了就算完了。而恨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也是短期內無法化解的。且容易因為恨產生極強的報復心理。

當你開始感覺恨一個人的時候,儘量遠離他。儘量在物理距離上遠離他。例如換個居住地或者工作地等。不接觸了,恨就會慢慢衰減(前提是這種恨不是心結型的恨)。

如果你既不想遠離他,例如因為生活條件限制或者工作需要,不得不恨他在一起。那麼可以將恨進行排解,避免自己心理壓力過大而形成心結型容易釀成大禍的恨。

如何排解對一個人的恨?

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在你恨的人身上發洩出自己的恨。

發洩恨就要找對方的弱點,並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對方並沒有多麼強大不可戰勝。

因為對一個人的恨,往往是因為對方的做法令你氣憤並無法應對導致的。所以這其中還有一些長期容忍他的現實因素在起作用。所以你長期的隱忍不發,也會導致自己在對他洩恨的思路上比較僵化,往往是想什麼方法都令你感到行不通。這是恐懼心裡在作祟。

其實,在拿捏一個令你恨的人時,必須要明白一個心理學原理。既“危機感令人產生安全意識,安全感令人產生危機意識”。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一個人感到自己處於一種危機狀態下時,他的整個意識活動就會圍繞著保證自己安全為核心運動的。當一個人感到自己處於一種安全狀態下時,他的整個意識活動就會圍繞著自身危機意識為核心運動。且這個心理學原理適合所有人,且基本沒有人能自我隔斷這種心理活動模式。

在明白了這個心理學原理以後。你就會發現,當你討好他時,他的心理意識是圍繞著自己危機防禦為核心的意識活動,表現出來的就是對你持續性的各種以危機防禦為意識表現的言行舉止。你討好他,他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以為自己遭受損失及危機,所以對你持續性的打壓,而你進一步恨他。

所以,你要利用這一心理學原理的下半句所講,來採取對待他的言行舉止。既你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表達自己對他的各種反感討厭,以及對他的各種不滿和針對。你的這種表現會讓他產生危機感,進而他的意識活動會圍繞著保證自己安全為核心運動,且完全不自控。他的意識活動必然表現為他在言行舉止上對你的尊重和理解,甚至是會討好你。因為只有這樣做,他的意識活動才能得到滿足。他得不到滿足,就會心生恐懼,心理不安。

但因為有一些人懂這個心理學原理,或者他自己在與人交際中自己摸索到了這個原理。固當你採用這個原理對他時,他會在早期表現為一種強勢對抗,拒絕你的這種心理操控做法。這時,你要軟硬兼施。硬是繼續持續對他的這種心理操控施加,軟是給他的對抗行為表現以挑剔式認可。這樣軟硬兼施,硬讓他恐慌,軟讓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恐慌與迷亂中,他就被你強行心理操控,結果就是被你強行矯正,對你畢恭畢敬。你對他的恨也就逐漸化解了。

最後:

你恨一個人,進而再去討好他,必然有你的迫不得已。但不得不說,你的討好行為是一種弄巧成拙的做法。


秦秦哥婚姻家庭諮詢師


不必撕破臉,只要用微妙的實際行動來表示對她的抗議即可。

距離會產生奇特的功效。你只要和她保持距離就行了,至少你從此刻開始減少主動約她的次數。如果她會改進自己的脾氣,可以恢復交往的頻次;如果她一點都沒有發現自己的毛病,甚至得寸進尺,那麼你就要繼續遠離,儘量不和她來往。



心理師孫啟剛


心裡特別恨一個人但表面卻討好,屬於心理防禦機制中比較常見的心理防禦方法:“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反向是指誇張性地用與自己真實的觀念、情感、慾望相反的外在態度或行為來掩蓋內心深處不為社會相容或有損自尊和安全的真實的內在動機,以減輕焦慮與不安。例如用過分的奉迎獻媚來掩蓋自己的敵意或某種企圖,用到處宣揚反對追求名譽地位來掩蓋自己的追名逐利等等,所謂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就是這種“反向”心理防禦機制的典型表現。

心理防禦機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是維持心理平衡、防止精神崩潰的重要措施,可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兩大類。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強調通過主動調整自身價值系統,改變自己對困境和挫折的認識及情緒反應,藉以減少煩惱、焦慮、緊張和痛苦,保持心理平衡,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則歪曲、否認和掩蓋事實,由於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暫時維持心理平衡,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過度運用或運用失當也有可能會導致社會適應不良甚至導致人格向負性方向改變。


祿福子


明明是恨卻不敢說,還要裝著去討好他。人家是愛贈分明、立場堅定,你卻還要裝著若無其事去討好人家,這種你不覺得自己心裡很難受嗎?時間久了心理一定會扭曲的!有什麼事不能老是憋在心裡面,要坦然面對、大聲地說出來,這種才有益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莫名之夜123


你的這種想法也不是你的,是父母的父母,在她的父母是批評他們的時候,他也會這樣恨他們,父母批評你是看到父母這個人了,沒有看到父母是在教知識呀,為什麼恨就是沒有感恩啊?父母在教我們知識,不要去看他這個人,看到他是教我們什麼知識,看到知識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知識。只看得到的!


檸檬綠葉201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缺點,也許是這個人的缺點或者做事方式不符合常理或者有點過頭,這種行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反感,更多的時候或許他不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這種人一種是太自私,另外一種就是他站到領導的位置可能也有不得以的難處,如果因為這樣的事情弄的自己不開心,這樣是不值得也是沒必要的,請你放寬心,你要在乎這樣的事情,他能做領導,也就是說他一定有什麼過人之處的,你也比較喜歡這樣的工作,那就好好做,想這位令人討厭的領導學習他的過人之處,祝你工作愉快


柚子王哥


你如果總討好人,你肯定是會扭曲症狀態的。建意你正視自己的處境,好自為之。


吳振革


你不需要討好誰,勇敢做自己。


愛笑的人也愛酷


恨就是恨,沒必要討好他,保持平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