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大侃歷史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的王謝指得就是東晉時期鼎鼎有名的王導與謝安家族。“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中的“我”就是王導,而其中的另一個人物伯仁指的就是東晉大名士周顗,字伯仁!那麼王導與周顗之間究竟有怎樣的恩怨情仇呢,以至於周顗死於非命,而王導又說出這樣的話呢。今天請聽小祁為您細細道來!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聊聊東晉的政治格局。








(王導畫像)

門閥政治—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時期的歷史我們一般都不太瞭解,而他的政治模式更是極為特殊。這是中國所特有的政治模式—門閥政治!

那麼什麼是門閥政治呢?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本來只是晉朝的宗室旁支,按理說無論如何皇位也輪不到他來繼承。但在八王之亂時,當時的琅琊王司馬睿奉命南下,而北方的士族也跟著一同南下,其中就有琅琊王氏。來到南方後,在王導的幫助下,司馬睿獲得了南北方士族的支持,最終在西晉滅亡後,在南方登基稱帝,是為晉元帝。









(司馬睿與王導繪畫形象)

因為晉元帝司馬睿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導,軍事上完全依靠王敦,而這兄弟倆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就此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這就是門閥政治!

王敦之亂

司馬睿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能當皇帝,於是處處都由王導做主。可是一旦登基為帝,心中的權力慾望就迅速開始膨脹,他於是開始啟用刁協、劉隗來壓制王氏兄弟!這引起了兄弟倆的強烈不滿,尤其是王敦,當時的王敦為荊州刺史,手握重兵,而且位居建康上游,順流而下攻打建康極為便利。於是王敦決定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亂,攻打建康!





(晉元帝司馬睿畫像)

雖然王導也對司馬睿的做法不滿,但是王導也沒想過要叛亂。得知自己兄弟起兵作亂以後,王導極為惶恐,於是帶著家裡的人每天都在宮門外站著,以示清白!

伯仁之死

而在這個時候,周顗出場了。司馬睿召周顗入宮覲見,當然就碰到了站在宮門口的王導。於是王導就希望伯仁能幫他們在司馬睿面前求情。好傢伙,王導放下面子求伯仁,可是他就想沒看見一樣,不理睬的就走進宮去了。但是周伯仁雖然表面這樣,但進宮以後卻是極力為王導開脫求情,說王導一向忠心,絕對不會造反。

後來司馬睿就留周伯仁吃飯,也是喝的酩酊大醉才出來,王導看周伯仁出來了,又是低聲下氣的喊他,結果這周伯仁還是沒有理他。這下可把王導氣的夠嗆,我都這麼低聲下氣的求你了,你居然理都不理我,王導甚至認為周伯仁當著司馬睿的面對他落井下石了,王導更是恨的牙癢癢。


(周顗畫像)

結果呢?剛剛回到家的周伯仁可能覺得白天說的還不夠,於是立即就又寫了份奏摺,上書司馬睿為王導求情。總之司馬睿就是沒有殺王導,不知裡面有沒有周伯仁起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呢,王敦大軍卻是勢不可擋,一路殺到了建康城下,司馬睿不得不向王敦妥協。這下王敦大軍在手,在朝廷上就是肆無忌憚了。對於和他關係不好的,他都要殺了,而到了周伯仁的時候,因為周伯仁這人是有名的大名士,其實王敦是想用周伯仁的,於是王敦就徵求王導的意見。

王敦說:“周顗是人望所在,應當位列三司,這是肯定的了。”王導沒說話。王敦又說:“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個僕射吧?”王導依舊不說話。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們,就只能殺了他們了。”王導還是不說話。就這樣,最後王敦就將周伯仁殺害了。





(王導影視形象)

王導之悔

結果後來王導在宮中無意間發現了當初周伯仁上書司馬睿的奏摺,王導方才明白一切,只是一切都為時已晚。面對此情此景,王導就發出了這句夾雜著無數懊悔的感嘆:“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這個典故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有時候做了好事還是要留名的,否則做了好事不但得不到感激,反而還要因此而殞命!而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保持對自己朋友的充分信任,如果王導能夠相信周伯仁的為人,那麼周伯仁這樣的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


小祁說歷史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是一個君子之風的故事,同時也體現了魏晉時代的名士風範。

說這句話的人是王導,是東晉的開國元勳,而王導所說的伯仁,是東晉的大名士周顗。

在東晉時代,盛產三種東西,一是大家族,二是大名士,三是名士風度。我們先說大家族。西晉滅亡之後,王導作為最重要的大臣,東晉元帝司馬睿最倚重的左膀右臂之一。王氏家族成為當時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基本上把持了朝政。王導本人是個大名士,但他有個弟弟叫王敦,卻是個野心家,手中掌握了東晉王朝的兵權,於是發動了叛亂。大將軍王敦的叛軍一路殺來,兵臨石頭城下。

朝中大臣認為,王敦是王導的弟弟,肯定與叛軍有關係,就建議司馬睿殺掉王導家族。王導一大家子人跪在朝堂,眼看著就要全家抄斬了。

王導看見了自己的同事,在朝中做大官的周顗,希望他能說幾句好話,王導說,我這一家的性命就靠兄弟了。周顗曾經在王敦手下幹過,和大將軍王敦是從小光屁股長大的朋友,與王導也很友善。所以王導求周顗在皇帝面前求情。但是周顗一句話都沒有說,就走了。其實,周顗口才絕對一流,他說服了皇帝,不要殺掉王導一家。

周顗是個大酒鬼,喝多了酒走出朝堂,看見王導一家幾百口還在外面跪著謝罪。王導看見周顗出來,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舊不搭理他,只對左右說,如今殺了這幫賊子,便可換個大官作作。差一點把王道給嚇死。

王導當時是恨死了周顗。

後來大將軍王敦在與皇帝的鬥爭中獲勝,回到朝廷重新把持政權。王敦就開始清洗原來的那幫老臣。在如何處置老朋友周顗的問題上,王敦問大哥怎麼處置。

王敦說,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應當位列三司,這是肯定的了,王導不表態。王敦又說,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個僕射吧,王導不說話。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們,就只能殺了他們了。王導以沉默作答。

王敦就殺掉了周顗。

後來王導在查閱檔案資料的時候,看到了周顗上書皇帝救他們一家的好多奏章,才發現自己冤枉了周顗。他悔恨萬分,說我雖然沒有殺伯仁,但他確實是因為我而死啊。

我們可能會奇怪,周顗明明在救王導家族上出了很大的力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按理說是王導家族的救命恩人,周顗為什麼不說出來呢?難道周顗就是專門利人毫不利己的活雷鋒?

其實,如果我們考察一下魏晉時代名士風度的話,周顗的作為一點都不奇怪。魏晉風度是在道家、佛家學說的基礎上產生的,以反對儒家的仁義禮智等名教價值理念為核心,他們追求順意,追求詩意,追求超凡脫俗的生活,他們的好多行為在我們常人看來,就是不可理喻,而在當時的名士看來,這就是風度。比如周顗本人,喜歡喝酒,他號稱是三日僕射,《世說新語·任誕》記載,過江積年,恆大飲酒,嘗經三日不醒。時人謂之三日僕射。據說,這個傢伙在朋友家喝醉了酒,當場脫褲子要和主人家的歌女做不可描述的事情。

按照周顗的行事方式,他做了好事不說,這或許就是一種風度。而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依然不低頭,不說出事情的真相以換來活命的機會,這是一種君子風度,就像是大名士嵇康在屠刀即將砍向自己的時候,還能風神瀟灑地彈奏一曲廣陵散,這就是魏晉時代的精神和風度。


好玩的國學


東晉建立之初,晉元帝司馬睿感激王氏家族的擁戴,對王導、王敦兄弟倍加信任。他們一個執政主內、一個領兵主外,當時就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然而,等到司馬睿坐穩了江山,便開始削奪王家的權力。他一方面重用南方世族,以抵消北方世族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逐漸提拔劉隗、刁協等出身於庶族的寒門學士,執行“以法御下”的政策,強調“法”和“制度”,而非“門戶”高低。

面對此種情況,宰相王導只能在建康城內忍辱負重。可他的兄弟、大將軍王敦受不了了,決定憤而從武昌起兵“清君側”。

要知道,王敦起兵之時,王導等王氏宗族還全部都在建康城中呢。於是乎,被提拔的劉隗趁機勸說晉元帝“盡誅王氏”。

得知此消息後,王導非常害怕。他立馬脫下官服、摘掉官帽,一連數日率領宗族老小,跪在宮門前“待罪”,表示與王敦劃清界限。他也希望,此舉能博得有人伸出援救之手。

但是,彼時彼刻,王敦叛亂於外,劉隗、刁協弄權於內,誰也不敢出手相救,王氏一門危在旦夕。

恰逢此時,晉元帝召見周伯仁進宮議事。周伯仁走到宮門之前,大搖大擺地從王導面前走過。王導知道周伯仁屬於同僚舊臣,在皇帝面前求情一定管用。因此,他急得大叫:“伯仁兄救我,王氏宗族上百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伯仁,以百口累卿!)

但是,周伯仁彷彿沒聽見一樣,一眼都沒看跪倒一片的王氏族人,徑直進宮而去。

可進宮之後,周伯仁不再冷酷。從一見到晉元帝,他便開始力陳王氏宗族的功績,強調王導的忠誠。晉元帝聽聞,“納其言”“意乃解”。

(晉元帝司馬睿)

也可能周伯仁跟晉元帝聊得開心,君臣二人又把酒言歡一直喝到深夜,當週伯仁被人扶著醉醺醺地走出宮門時,王導一家人仍舊在宮外跪著。

此時,王導再次低聲下氣地對周伯仁說:伯仁兄,一定要救我們啊!結果周伯仁又是毫不理睬,還因酒醉自言自語:

“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他揚言,今年一定殺盡叛軍賊子,換個大點的金印佩戴在身上。語畢,沒多駐足一下便直接回家了。

只是,到家之後,周伯仁的冷酷又不見了。他擔心晉元帝再次聽信劉隗、刁協等人的讒言,為難王導一家,便立即又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奏疏,連夜上書替王導申辯。

可週伯仁所做的這一切,王導並不知道,他反而因連續兩次“碰壁”,心中對自己的這位好友充滿怨恨。原本親密無間的兩人,因莫須有的誤會,就此友誼破裂。

幾個月後,王敦率領的軍隊擊敗朝廷的人馬,佔領了建康。王敦自封為大丞相,掌控朝政,久而久之就有了不臣之心。

(王敦之亂)

一日,王敦、王導等王氏宗族一起議論朝政,王敦想試探王導對朝中大臣中忠於舊勢司馬氏者的態度。因此,在論及如何對待像周伯仁這樣的重臣時,王敦說:“周伯仁、戴若思這樣的南北世族大家,久有聲望,按慣例應位列三公。這應該不會有人提出疑義吧?”(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

結果,王導沒出聲。

王敦又說:“不做三公,讓他們當尚書令或是尚書僕射為宰執可以嗎?”(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

王導依舊一言不發。

於是,王敦惡狠狠地說:“如果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殺了他們吧。”(“若不爾,正當誅爾。”)

此時,倒是王敦的堂弟王彬開始痛哭流涕,勸說王敦不要殺周伯仁,但王敦扭頭看了王導一眼,王導依舊一聲不吭。

由於王導久在內廷,他熟知朝臣性格與政治傾向。雖始終一言不發,但其態度也是顯而易見的了。於是王敦大手一揮,殺。

於是乎,周伯仁被押赴刑場處決。一代忠臣,至死也沒有為自己開脫請罪。

檔案重現

真相大白

直到有一天,王氏一族執掌大權後,王導在整理宮廷檔案時,先是發現了那日周伯仁進宮面見晉元帝時為王氏家族說情的談話記錄,後來又看到周伯仁連夜趕寫的奏章,字字懇切、句句求情。周伯仁甚至還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求得晉元帝放過王導一家。

此時此刻,王導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好朋友——周伯仁看似外表冷漠,內心對朋友卻能以死擔保。

於是乎,王導哭嚎著說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也許有人會說,周伯仁進宮時或者出宮後,就不能衝王導使個眼色暗示一下嗎?或者偽君子似地假裝安慰王導幾句?再不濟,王敦破城之日,周伯仁到王導家主動說明情況,也不至於惹來殺身之禍。

究其原因,周伯仁的做派乃是典型的魏晉風骨。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

周伯仁是用心去交王導這個朋友的,他以為王導知道他的心;而王導,名為世族豪門之首,卻在交朋友的時候,不能交心,只通過外在言行判斷敵我。

可憐一代名臣就此妄冤。魏晉風骨不僅僅是清談與玄學,更重要的是那份濃濃的人文情懷。王導虧欠周伯仁,甚為多矣!


小一大書悅讀會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一句諺語,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這事發生在晉朝。晉朝有一位大臣叫王導,在當時是一個名門望族,很有地位,尤其他還有一個堂兄叫王敦,是常年在外領兵打仗的大將軍,他們兩兄弟聯合起來,可謂大權在握。但此時並沒有謀反之心。

直到晉元帝司馬睿坐穩江山後,總感覺他們兄弟倆權利太大,威脅到自己,所以就開始籌劃削弱他們的勢力。


此時,我們的主人公出現了,那就是周顗,字伯仁,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爺爺和老爸都是晉朝的高官。周伯仁是晉元帝身邊的紅人,官居高位,為人也是剛正不阿。幸運的是,周伯仁是王導的好朋友。

這天周伯仁被晉元帝宣到宮中議事,周伯仁經過宮門時,就當沒看見王導一樣,也沒搭理他,只顧自己進宮去了。而王導呢,以為找到救星了,一個勁的說“伯仁,救救我“。當看到伯仁這般神情時,一下失望透頂。


其實這伯仁表面看似不理王導,但是到了晉元帝面前,卻不斷為王導求情,憑藉自己的才能和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讓晉元帝同意不追究王導的責任。沒過多久,這王敦率領軍隊打入城中,奪取了勝利,而且自封丞相,權勢更大了。

有一次在朝中議政的時候,對於周伯仁這位重臣,王敦打算重用,在徵求他弟弟王導的意見時,王導至始至終一言不發,王敦就覺得既然周伯仁不能為他所用,所以直接下令將周伯仁處死。可惜了一代忠臣,就這樣死了太不值了。


後來,王導在整理宮廷檔案的時候,發現一些周伯仁為自己求情的奏章資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伯仁,說出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不過很多人也不明白,這伯仁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當時直接說明就行了,也不至於搭上性命。


江水趣談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諺語,它常常被拿來形容一種並非自己親手所為,但最後的悲慘結果卻是自己間接導致的情況。和漢語中的許多其它成語、俗諺一樣,這一諺語也有著它背後的故事。那麼,“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該怎麼看這個典故呢?

首先,我們從最令人好奇的一點切入,看看“我”是誰,“伯仁”又是誰。其實,這一故事發生在晉朝,而間接導致伯仁被殺的“我”則是東晉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王導。王導出身於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從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憑藉家族的勢力結交了當時的琅琊王司馬睿,並輔佐他當了東晉的開國之君。

而被王導間接害死的,則是當時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雖然比不上王導,但周顗也出身名門,其父是安東將軍周浚,他本人則“少有重名,神采秀徹”。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晉朝流行的道家風骨,也曾經拒絕過朝廷的徵召,不過最終,他還是被司馬睿徵辟,並從祭酒做到了尚書左僕射。

介紹完這二位主人公,我們再看看他們到底是創造了什麼樣的故事。東晉建立之初,大將軍王敦掌握兵權,並且駐紮在外,對皇權造成了很大威脅。在司馬睿對其防備後,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佈起兵。聽說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導十分驚慌,連忙前往司馬睿處謝罪。

王導帶領著王家有權勢的人在皇宮殿外跪地請罪,正趕上週顗進殿面聖,於是,王導連忙對其懇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說,我們全家上下一百餘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過,周顗沒有任何回應,只是徑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來時,已是滿身酒氣,王導急忙上前詢問,周顗卻並不理睬,而是醉如爛泥、滿嘴胡言。

王導認為周顗對自己的懇求不管不顧,於是懷恨在心。後來,王敦率領大軍攻入東晉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權,他詢問王導:“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就是說,像周顗這樣有才能有聲望的人,應該毫無疑問封為三司這樣的大官吧。而王導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顧,便一言不發。

王敦以為弟弟是在表示他們才能不足,於是便問道:“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結果,王導還是一言不發,王敦以為弟弟是在表示,這二人不能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爾,正當誅爾”,便將周顗逮捕殺害。後來,王導在瀏覽以往奏摺時,發現了周顗為其求情的奏章。原來,雖然周顗對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卻極力為其辯護。

據《晉書》記載:“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個典故告訴我們,有些時候別人為你做事是默默付出的,有時對你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在努力幫你,而對你笑容滿面者,心中或許有著無數歹毒的想法,所以,切莫全憑自己的想法做事,也不要因表象而輕易做出判斷。


鄧海春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唐代 · 劉禹錫《烏衣巷》

這首《烏衣巷》膾炙人口,流傳甚廣,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今夕對比滄海桑田、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

詩中的王謝說的就是東晉時期權勢傾天的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而“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就出自王氏王導之口。

西晉末年,經歷了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北方世族紛紛南遷,史稱衣冠南渡。在這亂世之中,琅琊王司馬睿聽從琅琊王氏王導之建議提前避禍於江南,籠絡江南士族。

建興四年(316年)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建興五年(317年),在晉朝宗室與南北大族擁戴下,司馬睿即位為晉王,年號建武。太興元年(318年),正式登基,定都健康(今南京),史稱晉元帝。其中對於司馬睿幫助最大的當屬琅琊王氏。

司馬睿稱帝之後,對於琅琊王氏也投桃報李,內政交於王導並稱其“仲父”,軍事交給王導之從弟王敦, 朝中官員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可以說東晉的權力掌握在王家之手,世人稱為“王與馬共天下”。

王家有勢有人,司馬睿也不是傻子,等自己在江南落穩腳跟之後,開始拔劉隗、刁協等其他士族人士,期望能夠從王家分權。這種情況下,王導顯得倒是平靜,可是掌握兵權的王敦不幹了。祖逖去世以後,東晉再也沒有能夠和王敦相抗衡的軍事將領了,因此,王敦決定起事。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誅劉隗、刁協為名舉兵向建康前進。

建康城內,劉隗勸元帝將王氏一族滿門抄斬。王導聽說後帶領著有官職的族人進宮向司馬睿請罪,司馬睿不置可否。此後每天王導都帶著族人到皇宮前請罪侯旨。

一天,司馬睿召見周顗(yǐ,字伯仁)入朝。

周顗,晉朝名士名臣,西晉安東將軍周浚之子。少年時便有聲譽,成年後襲封父親武城侯爵位,曾在東海王司馬越之子、鎮軍將軍司馬毗屬下為長史。元帝司馬睿初到江東,請周顗為軍諮祭酒,出為寧遠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假節,官至尚書左僕射。

周顗雖以雅望而獲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態,又不理俗務,有“三日僕射”之稱。因此,周顗時常受到彈劾,數次被罷官而不免職。從這一點來看,周顗十分任性,有魏晉名士的曠達與傲然,同時也表明周顗當時的名望之高和司馬睿對其的重視,被罷黜了仍留在朝中任職。

話說回來,周顗入宮的門口看見了王導家族在那跪著,王導也看見了入宮的周顗。

王家對周顗還是不錯的。周顗和王敦是發小,自小就在一起玩耍,司馬睿等人剛剛南渡之後,遇到了流民叛亂,平叛的周顗不敵,最後還是王敦收留了他。王導對周顗也很敬重,周顗數次調侃王導,王導都沒生氣。可能因為這個緣故,王導對周顗說:“伯仁,我王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

王導的想法應該是周顗肯定會回應自己一下的,哪怕是虛情假意呢。想不到周顗並沒有理會王導,就像沒看見沒聽見一樣,徑直從王家眾人面前走過去了。

王導當時的心裡肯定想的是“龍翔淺底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從這一刻,王導心裡的芥蒂就種下了。

哪知周顗入宮見了司馬睿之後為王導說盡了好話,成功改變了司馬睿的想法。前面說了周顗愛喝酒,現在又保全了王家,一時高興,在皇宮中喝了個酩酊大醉才出來。

王導看見了醉醺醺的周顗,還是上前搭話,不成想周顗仍然沒有搭理他,並且一邊走一邊說:“今年殺了叛軍賊子,換個如斗大的金印(官印)帶在身上。”

宮中發生了什麼王導不知道,但此時他的心裡徹底涼了,認準了周顗不會幫助自家了。

再說周顗,回到家中,不放心司馬睿的口頭答應,又連忙寫了一篇奏摺替王導他們求情。

但這些事王家仍然不知道。

說說王敦這邊,以兩萬兵力向健康進發。想不到阻擊他的都是些酒囊飯袋,也許是這些人根本不想得罪王家,總之王敦順利的來到了都城,王家又重新得勢。

擺平了劉隗、刁協等人之後,王敦和王導商量著重新選拔官員。因為周顗的名望,王敦對王導說:“周顗是大才子,可以做三司。”王導不語。王敦又問:“如果不讓他做三司,那應該可以做尚書令、尚書僕射吧?”王導還不說話。王敦便說:“如果不配為官,那就殺了他。”王導仍然沉默。王敦明白了王導的意思,於是下令逮捕了周顗。

周顗並沒有將實情明說,反而對王敦興兵破口大罵,最終被殺。

王家得勢之後,王導又可以大搖大擺的出入皇宮了。到了皇宮,王導發現了周顗的上書,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王導捧著周顗的表書,痛哭說到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後來王家倒是沒有忘記周顗的恩情,對其後代頗有照顧。


別酒流年


引語

估計我們都曾聽過標題上的那句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聽起來是不是挺複雜的呢?可能我們都會產生好奇心,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呀?今天小塵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一句話背後的典故(順便胡謅幾句,不要見怪😄)。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歷史故事

這個典故發生在我國的古代著名的三國時期之後,也就在晉朝。當時有一個有權有勢的大臣,姓王名敦,他活得不耐煩了,竟然決定要帶兵反叛,要知道,在古代做出來這種事情,那是絕對不能被皇上容忍的。如果不成功,那不僅自己會死得很慘,就連家裡人和所有親族都要跟著他一起倒黴。

於是他的兄弟,姓王名導,就想保住家裡人的性命,於是他想了一個法子。就是誠心誠意地去向皇上認罪,想以此來感動皇上,讓他知道自己絕對沒有那個謀逆的心思。所以天天都還沒亮呢,他就率領宗族子弟二十多人在官府等著治罪。但是皇上還是沒什麼表示,王導這下確實慌的一批了。

有一天王導看到他兒時玩的很好的朋友周伯仁將要進宮的時候,王導叫住他說:“伯仁!我一百口的族人都要依賴你護全了!”伯仁頭也不回的一直走進去。見了皇帝以後,就說明王導的忠心赤誠,非常盡力的救助他,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伯仁喜歡喝酒,一直到喝醉了才出去。王導還在門口,又叫喊他。周伯仁還是不和他說話,回頭看著跟隨的人說:“今年殺了那些賊子,得到象鬥一樣的金印,系在手肘的後面。”(敢情這大兄弟是喝酒喝上頭了😂)回去以後,周伯仁又上表說明王導沒有罪過,言辭非常懇切。但是王導不知道這件事情呀,於是仇恨的種子就種在了他的心裡。

後來王敦造反還真的成功,攻入都城,有人建議殺掉伯仁等人。王敦就問王導說:“伯仁等人的名望為南北所仰望,應當登上太尉、司徒或司空的高位毫無疑問吧?”王導不回答。王敦又說:“最少也應當做到尚書令或左右僕射吧?”王導又不回答。王敦就說:“假如不如此,應當殺掉他們。”王導還是不回答。於是,伯仁等人被殺死在石頭城的南門外。

後來,王導整理驗察中書省的文書檔案時,竟看到了伯仁拯救自己的奏表。就手執著表流著眼淚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在昏昧之中,我辜負了這個好朋友。”

個人感悟

其實周伯仁的做法屬於“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典型的“魏晉之風”,周伯仁和王導傾心交往,他認為王導瞭解他的心但是確沒有顧及當時的形勢。設想下當時王導的狀態:全家100多口人戰戰兢兢地跪在皇宮門口等候發落,生死全在皇帝一念之間,這時候好友周伯仁去面見皇帝,此時王導的內心等待的只有周伯仁那句:“我幫你向皇帝求情”,而不是周伯仁面無表情地經過。就算王導也是用心去交周伯仁,也會被周伯仁冷漠的舉動而心寒。而王導卻沒有用心去和周伯仁交往,只是通過外在言行來做出對好友的判斷。從而導致心生怨恨,周伯仁也因為此被殺害。

從整件事看,兩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過失才會導致最終的結局。所以我們是不是也要思考下我們現代人的一些人際交往,朋友之間交往在用心的同時,也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內心,行動和想法要統一,幫人不能太過“伯仁”,看人不能太過“王導”。這樣才能減少誤會,避免發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悔恨之事。


鄲攬風塵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吾而死。”是出自東晉王導之口。據《晉書.列傳三十九》(晉書,中國“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21人合著,共有132卷,現存130卷;原有的敘例與目錄各1卷已失傳。)記載:東晉元帝時,時任江州牧、荊州刺史的王敦,因自己不被重用而對朝廷不滿,從武漢起兵二萬,直撲東晉首都南京。此時,被晉元帝寵信的御史中丞劉隗向晉元帝建議殺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在當時,可是個相當有名望的豪門大族。劉隗的建議被王敦的親兄弟王導(時任司空)得知,王導立即率領家族中有頭有臉的20多人一起跪在皇宮門前。早朝時分,時任尚書的周顗(字伯仁)從旁邊經過時被王導喊住,王導悄聲地對周顗說:“望兄能在皇上面前說說好話,保我全家一百多條人命。”可是,周顗卻沒理睬他,轉身大搖大擺地進了宮。早朝後,周顗即向晉元帝闡述王導是如何如何地忠於皇上,他跟王敦是兩回事……等等,說的晉元帝連連點頭默認。周顗這個人平常好一口酒,中午時分,就在皇宮裡喝高了。待他被人扶出皇宮時,王導等人仍跪著,王導叫他,他不理,還自言自語地說:“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斗大金印帶在身。” 由此,王導懷恨在心。

周顗回到家後,仍不放心,又趕緊寫了一道奏摺替王導求情。

後來,王敦一路殺到南京城外,晉元帝一看大勢不妙,連忙向王敦封官許願,乞求和平。這樣,王敦如願以償,獨攬了朝政。獨掌軍政大權的王敦開始報復,凡過去的大臣幾乎全被他殺掉。周顗,當時是譽滿天下的名士,王敦念他德高望重,不想殺。於是就問王導:“伯仁可以做三司?”(三司~司空、司馬、司寇) 王導不語;王敦又問:“不行的話,就讓他做個尚書令或尚書僕射吧?” 王導仍不語;於是王敦咬咬牙說:“如果都不行,那麼就殺掉他。” 王導還是不語。至此,周顗被殺。

周顗被殺後,有一天,王導在翻閱宮中文件時,發現周顗為他極力辯白的奏章,王導拿著奏章,痛哭流涕地說道:“我雖沒殺伯仁,但伯仁是由我而殺呀,我負伯仁啊!”





麟角1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句話許多人都聽說過,他的意思也很簡單,雖然為沒有親手殺了“伯仁”,但“伯仁”的死卻與我有關。他表達的是一種因誤會不作為而導致朋友被殺去世的愧悔心情。其中的“我”是東晉時期的名相王導;其中的“伯仁”是當時的名士,也是名臣周顗。

這個故事本身很簡單,但把故事的內容全部弄明白,卻不太容易。下面我們先看看《晉書》對此事的記載:

初,敦之舉兵也,劉隗勸帝盡除諸王,司空導率群從詣闕請罪,值顗將入,導呼顗謂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導猶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導,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而甚銜之。敦既得志,問導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導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又不答。敦曰:“若不爾,正當誅爾。”導又無言。導後料檢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這個簡單的故事之所以不好理解,是與對王敦起兵的評價有關。如果是在宋之後,臣子起兵對抗朝廷,就是造反。造反有兩個結果,一是失敗滿門抄斬。二是成功,建立新的王朝,稱王稱帝。可是王敦的這次起兵之後,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也就是說,他達到了自己鞏固自己權勢的目的,但沒有建立新王朝的基礎和能力。

東晉的建立,本身就是靠世家大族支持的。世家大族與皇家本身也是有著千絲萬絛的聯繫的。亂世之中,能者為王,魏晉時期,曹魏代漢是如此,司馬代魏也是如此。在這樣的亂世環境之下,儒家君君臣臣的社會倫理秩序和道德被打破,整個社會處在一種道德失範的狀態。

之所以道德會失範,原因很簡單。漢之後,以儒家思想為原則建立起的倫理規範,成為社會的正統。可是,王朝更迭事實,都是權臣篡位。為了證明自己的合理性,他們便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增加了道德的虛偽性。引起了士大夫階層的不滿。從而形成了上層意識形態的鬥爭。正統的知識分子,由於不滿現實,又無力改變,於是,便以“薄周孔,非禮儀”相標榜,不談儒學。而談老莊,由此形成了一門新的學問“魏晉玄學”。由於這種學問,形成一種新的處世態度與行為風格,被稱之為魏晉風度。這個問題,問的是王導與周顗的故事,他們都屬於魏晉風士,如果不瞭解魏晉風度,大概很難理解他們的故事。關於這方面,魯迅先生有篇文章《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係》說的就是那個時代士大的思想以及精神狀態。

八王之亂後,西晉滅亡。東晉王朝的建立,就是在江南世族的幫助之下建立的。其中勢力最大的應屬王家。所以,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王敦是王氏的重要人物,同時,還不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掌控長江中上游的軍隊,統轄州郡,自收貢賦。王敦在外為將,王導在內這相,這樣的家族勢力,對東晉政權造成極大威脅。

為了平衡國家權力,不使大權旁落。做為皇帝的司馬睿重用劉隗、刁協等人,與王氏相抗衡。並以討伐外敵為名外放劉隗等人,以防王敦。這樣做的原因,王敦當然是心知肚明,因此,在公元322年以誅殺劉隗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健康。在實力為王的情況下,司馬睿只能承認現實,捨車保帥,封王敦為丞相,江州牧,進爵武昌郡公。這就是故事的背景。

這次起兵王敦收拾了反對自己的人,然後還屯武昌,自領揚州牧。兩年之後,王敦又起兵,不久病逝,叛亂被朝廷平定。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王敦第一次起兵的時候。當時劉隗建議把王氏一族全部殺掉。這樣的建議在當時來說,是有合理性的。王敦造麼,朝廷殺他全族的理由是成立的。如果司馬睿當時那樣做了,就沒有後來中國歷史上的“二王”書法了。

王導是在朝王氏一族的主要人物。在這個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領王氏一族,跪在宮門之外向皇帝謝罪。此時的周顗,是朝中大臣,於是,王導看到周顗上朝,便煩請他為王氏求請。

這時,周顗的做法,體現出了魏晉風度的一些方面。他進宮的時候,非常誠肯的為王家求了情。而且下朝回家之後,又認真寫了求情的奏章。可是這一切,王導都不知道。周顗上朝之時,王導喊他,他沒有答應,下朝之時,王導一家還跪在宮門外。這時,王導又喊周顗,周顗不但沒理他,還因喝醉酒和同行的人說了一些過頭的話“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大意是,今年殺了那些反賊,弄個大點的官當。因此,王導對他產生了怨恨。

當王敦回來收拾反對派的時候,特意提起了周顗和另一個人。因為此二人有很高的威望。此時王導對周顗未置可否。最後,周顗被王敦所殺。

當此事過後,王導繼續當他的宰相,在翻閱中書省文件的時候,看到了周顗為王氏說情的奏章。這時,王導才恍然大誤,明白自己誤會了周顗,於是,就有了這句名言“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看到這個故事,在覺得喝酒誤事的同時會認為周顗的做法,似乎有些矯情。但真正瞭解一下所謂的魏晉風度,就會發現魏晉時期,類似的行為層出不窮。比如阮籍居然能夠喝酒喝的大醉四十多天,王徽之雪夜訪戴,走了一夜,到了門口卻不進去,直接又回來了等等,不一而足。

魏晉士人的佯狂,其實是掩飾著內心想說而不敢說的話。周顗對王家的態度,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王敦造反,是反臣賊子,是應該反對的。王導為相對朝廷是有功的,不能混為一談。此其一。

第二,周顗本著自己內心的原則處事。他認為王家不應該被殺,自然會去求情。他不想因此讓王家承自己的情,這是他不理王導的原因。如果他認為王家應該被殺,那王導求他也沒用。如果他認為王家不應被殺,王導不求他,他也會救。不必因此換取個人的利益。這種處事的原則,正是儒家所謂的君子之風。

從兩個方面可以證明我的觀點。周顗被抓之後,大罵王敦造反,荼毒生靈,並沒有以救王家人之事以求自保,說明他的行事,只是基於內心的原則,而不是想做利益的交換。

其次,周顗被殺之後,抄其家時發現“家無餘財”,也可以證明,他品格的高尚。


七月流火140400643


問題:“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說的是誰?有怎樣憂傷的故事?

前言

說這句話的人叫做王導,這句話中的”伯仁“叫做周顗。

老街每次讀到這句話時都會有些感慨,我們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都會遇到坎坷和問題,這時候有貴人相助就會度過難關,如果遇到落井下石的人可能就萬劫不復。當我們有機會幫助別人的時候,您會不會去做呢?

周顗做到了,做了好事沒有留名。王導卻沒有做到,因此而後悔終生。

一、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周顗

晉室渡江之初,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司馬睿從東渡到登基,主要依賴了北方大族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王氏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輔佐司馬睿,權傾內外。

王敦起兵造反以後,有人建議皇帝馬上殺掉還留在健康的王導家族,王導領著一大家子人在宮殿門前等候發落。這時周顗進宮,王導對他說:"伯仁(周顗的字),我們全家100多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

結果周顗沒有搭理他就昂首走進宮去。周顗見到皇帝說盡好話,勸皇帝留下了王導一家的性命。

周顗喜歡喝酒,喝醉了才出來。王導在宮門口叫他,周顗不但沒搭理他,還一邊走還一邊說:"今年殺叛賊 ,換個金印帶在身上 "

王導卻不知道周顗救了自己,反而對其恨之入骨

《晉書·列傳三十九》記載:初,敦之舉兵也,劉隗勸帝盡除諸王,司空導率群從詣闕請罪,值顗(字伯仁)將入,導呼顗謂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導猶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導,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而甚銜之。

王敦攻佔建康後,問王導如何安置周顗,王導三緘其口,於是王敦處死了周顗。

二、王導的悔恨

沒想到,王導後來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發現周顗當時極力為自己辯白的奏章。 王導想到彼此之間的所作所為,痛苦萬分說出了這句著名的話: "我雖然沒有直接殺死伯仁,可伯仁卻是因我而死。 "

《晉書·列傳三十九》:導後料檢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周顗死後,王敦派人抄沒周顗家,只收得空簍子幾隻,裡面裝著舊棉絮,酒五甕,米數石 。王敦死後,朝廷追贈周顗為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號康,以少牢之禮致祭。

結束語

在王導與周顗的故事中,周顗為他人做好事不留名,即使在生死關頭也沒有找王導求情。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君子之風。

在唐朝也有類似的故事,唐朝宰相婁師德曾推薦狄仁傑擔任宰相,同樣也不被狄仁傑所知。狄仁傑拜相以後,多次排擠他並將他放了外任。武則天后來告訴狄仁傑是婁師德舉薦他才當了宰相,狄仁傑自愧不如。

如果有幫助他人的機會,您能幫助一個關係一般的人嗎?甚至在受到對方的迫害時,也象婁師德和周顗那樣不會講出來嗎?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