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20年將成為“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的浪口?

隨著疫情漸漸被控制,回過頭我們會發現,疫情期間出力最多的不僅僅是政府和前線醫生,還有各大線上義診平臺,而3月2日國家衛健委發佈的《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更是表明他們甚得人心,那麼 “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將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2020年將成為“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的浪口?

“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與當年淘寶熱潮如出一轍

在網上購物還未普及之前,很少有人會在網上購物,並且固執的認為在網上買東西無法分辨真假好壞且容易上當受騙,還不能確定合適與否,所以不會有人願意在網上購物,甚至直到現在仍有很多人拒絕在網上購物。但結果卻毋庸置疑,以前大多數人的否定變成現在收快遞的喜悅,第一批入駐淘寶的店鋪也是賺的盆滿缽滿。但在淘寶剛起步的時候同樣存在很多問題,網上貨物如何快速送上門,怎麼保證消費者的權益,遇到複雜問題該如何解決?線上義診平臺同樣如此,在初創時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擔心,但隨著制度的慢慢完善、漏洞的慢慢填補,還仍能接受新事物的80、90後們將會很樂意接受下一個讓自己更方便、更省錢的“淘寶”,

所以“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如當年淘寶熱潮一樣是大勢所趨。

2020年將成為“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的浪口?

疫情期間“互聯網+”模式的醫療機構表現亮眼

隨著疫情來臨,各行業一片愁雲慘淡,醫療行業同樣如此,但除了口罩生產商外,還有一些企業卻得到了成長的土壤而迅速發展。春雨醫生——活躍於各大資訊平臺,傳播最新疫情的線上門診平臺,經過多次的闢謠與科普,已漸漸深入人心;阿里健康——由阿里巴巴投資控股,致力於線上診療後網絡購買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品;平安好醫生——由平安集團投資控股,致力於為每個家庭提供家庭醫生;微醫——準備上市的就醫指導及健康諮詢平臺等等,這些線上義診平臺不說其背後的資本如何雄厚,在疫情期間無疑都大放光彩,先是通過醫生的同理心邀請到了數萬醫生“免費”坐診,再通過活躍各大資訊平臺吸引了幾十萬的問診量,還在此期間與多家醫學院以及醫院展開聯合合作,引得了無數呼聲,甚至推動了“互聯網服務+醫保支付”的試行。

可以預見,今年是“互聯網+”模式將會得到迅速發展。

2020年將成為“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的浪口?

“互聯網服務+醫保支付”政策的試行深得人心

國家衛生健康委於3月2日發佈的《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這也意味著,由於疫情期間“互聯網+”模式的醫院的亮眼表現,政府開始認可“互聯網+”醫療服務,並表現一定的傾向性(多地區在此之前表示“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政策試行),這亦是醫改以來的新風向標。

不僅如此,納入社保後病患線上問診花費將會變少,對於一些沒時間去醫院就診的人來說更是打開方便之門,並且線上問診的費用單據清楚,亦不會出現讓病患做無用檢查的亂收費現象。所以“互聯網服務+醫保支付”政策的試行還將大大提高病患線上問診的積極性。

而隨著政策的推廣無疑將會促成多家醫院與線上問診平臺的合作,這樣不僅能提高醫院的效益,更能有效的緩解醫生的壓力、使用率和收入。並且就如淘寶好評、差評一樣,完善的評價機制將會制約醫生的行醫行為,並讓醫療行業的一些不良風氣得到較大的改善。

2020年將成為“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的浪口?

梅奧國際認為公立醫院疫情後應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程序,注重成本控制,保持科室間的平衡,這樣才能在疫後快速恢復過來,而不至於因為這場戰役使得中國公立醫院變得萎靡不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