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45歲不婚,卻堅持追求白頭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師有理性的女權主義

“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是古人正式踏入愛情或婚姻前對愛情婚姻的自我描摹。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是古人處在愛情與婚姻之中的所感所想,痴纏熱戀與新婚燕爾之際都已成過去時,生活日常的瑣碎把甜蜜漸漸消磨,與枕邊人相守一生成了難題。

“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是古人失去愛情或婚姻時對過往之情的懷念與惆悵。

以上都是文化學者蒙曼老師對古人婚戀觀的解讀,解讀完畢後,她總結:“我們所要追求的,是要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一心一意的,而且白頭偕老的婚姻。”

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蒙曼仍舊未尋得自己的另一半,眾人猜測,自幼從詩書之中長成的蒙曼老師大概率也與古人的婚戀觀念一致——只願一人心,共伴至白頭。

45歲不婚,卻堅持追求白頭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師有理性的女權主義

長於詩卷氣

蒙曼的詩卷氣是自小培養成的。

蒙曼的父母均是天津外國語大學的畢業生,畢業後兩人都成了教師。蒙曼父母很愛看書,家中有大量的書籍,書架都有二十多個,佔了房屋的一半。蒙曼說,她父母一半的工資都用在買書上了。父親時常應景寫詩,這至今還是蒙曼腦中最美的畫面。

蒙曼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看書成了她完成家庭作業後的必做之事,久而久之,蒙曼成了“書蟲”。蒙曼上中學時,學校有一個小小的圖書館,蒙曼下午放學後,便會抓住晚自習前的閒餘時間在圖書館看書。

蒙曼父母曾給蒙曼立過一條規矩:每天必須讀兩個小時的課外書,但蒙曼初三時成績出現滑坡,蒙曼父母見到女兒每日都捧著課外書看,便認為是因蒙曼的心思都放在課外書上才導致成績下降。蒙曼父母急了,便把所有的課外書都鎖進了一隻柳條箱裡,柳條箱上還堆著高高的雜物。

45歲不婚,卻堅持追求白頭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師有理性的女權主義

那時的蒙曼讀書已經上癮。某一天她趁著父母睡午覺,偷偷把鑰匙偷來,給柳條箱開了鎖。但箱子上的雜物實在太沉重,蒙曼只能把柳條箱掰開一條小小的縫兒,她看不見裡面的書,只能伸手進去摸到一本是一本。

蒙曼摸到的是《紅樓夢》第四冊,從開鎖到拿到書,蒙曼的心都跳得厲害,她回憶起這段往事時說道:“真的很緊張,因為睡覺的人就在旁邊。”

蒙曼“偷”到《紅樓夢》第四冊後很快便讀完了,後來蒙曼按照同樣的方法斷斷續續地“偷”出一本書,把看完的塞回箱子裡,就這樣顛三倒四地看完了整部《紅樓夢》。

但竊書的行為很快就被發現,蒙曼的父親叫來蒙曼,語重心長地開導蒙曼,希望蒙曼可以平衡好閱讀與學業,不要因閱讀而影響學業。蒙曼從此便早起一個多鍾起來看書,放學回來後完成作業再看一個多小時的書。

45歲不婚,卻堅持追求白頭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師有理性的女權主義

厚積薄發

常年累積的閱讀量使得蒙曼的語文與歷史成績尤其出色,蒙曼於1992年進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蒙曼在中央民族大學一直唸到碩士,然後考取了北京大學,繼續念博士。取得博士學位後,蒙曼回到中央民族大學當老師。

蒙曼的課在校園裡是很火的,聞名前來聽課的學生擠滿了教室與走廊。但誰不會知道,蒙曼出口成章,幽默風趣的背後是長達五個小時的備課工作,蒙曼會思考好哪一分鐘講哪一部分,用哪種方式去吸引學生。

對於這一切,蒙曼稱父親影響了她對待工作的態度,蒙曼的父親常常備課至深夜,第二天上課從不帶講義,因為他已經能把講義背出來。

45歲不婚,卻堅持追求白頭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師有理性的女權主義

蒙曼的名氣逐漸越過了中央民族大學的校園,蔓延至外界。2006年,是蒙曼當教師的第五年,《百家講壇》的編導魏學來慕名前來。蒙曼在魏學來面前講的正是後來“紅”起來的武則天故事,對於魏學來來說那是一種全新的感覺,他非常希望蒙曼能去《百家講壇》進行試講。

蒙曼很意外,也很珍惜這個機會,在家裡“演練”了多遍,由父母提出各種意見,她一點點地改進。蒙曼父母要求蒙曼必須講至他們挑不出刺才能講給全國人聽。

盛名非虛傳,《百家講壇》播出後,武則天以一種更為鮮活、更為獨特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蒙曼也一時聲名鵲起。那時蒙曼才32歲,是《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一位主講人。

後來蒙曼陸續作客各類文化節目,尤為出名的便是《中國詩詞大會》,蒙曼在詩詞大會的舉止談吐都彰顯著她豐富的文化積累,“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蒙曼竟有恰如其分的幽默,蒙曼成為了文化“網紅”,在互聯網時代不斷地喚醒社會的詩心。

45歲不婚,卻堅持追求白頭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師有理性的女權主義

理性的女權主義

圍繞蒙曼的還有一個詞“女性”。蒙曼曾經回應社會對於大齡單身女性的稱呼“剩女”,她認為這種稱呼是對整個女性群體的不尊重,是一種侮辱。蒙曼反對物化女性,在她眼裡女性與至美的詩歌是同在的。在不否定男性力量的前提下,蒙曼認為女性應該擁有自己的精神力量,與男性精神力量一同豐滿這個世界。

蒙曼本人因四十五仍未嫁而備受非議,對於蒙曼來說,嫁與不嫁與年齡並無關聯,若是用年齡綁架女性婚姻,便與她所秉持的“女權主義”相悖。她惋惜那些被世俗所推入“既有人生模式”的女性,她的不嫁與淡然便是對待此種行為的一種抵抗與表率。

蒙曼的父母相伴至今,在蒙曼眼裡這是理想的婚姻。日後蒙曼若尋得一位如意郎君,也必將毫不猶豫地踏入婚姻。因此,無論是四十五歲,五十五歲亦或是六十五歲,只要緣分未至,蒙曼也斷不會草草與一位男人成婚。這是她希望全社會都能認可的觀念,是她的女權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