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年輕時圖輕鬆只生一個孩子,老了後卻被現實打敗了,可惜後悔已晚

雖然二孩政策已經放開整整四個年頭了,但生育率並沒有太大的提高,相反,2019年總出生人口才1465萬,比二孩政策放開前的2015年減少了近200萬。

年輕人不願意二胎自有不生二胎的理由,育兒成本太高,精力不夠,不願意降低生活質量等等。這些或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不生二胎就一定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嗎?也未必,不少年輕時只生一個孩子的夫婦,到老了之後卻又後悔沒多要一個孩子。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其實還是老了之後面臨的現實打敗了他們:

年輕時圖輕鬆只生一個孩子,老了後卻被現實打敗了,可惜後悔已晚

一位孤獨的老人,與寵物狗為伴

1.失獨父母的晚年,其中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

人的一生中,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對於只有一個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如果唯一的這個孩子發生意外,無異於天都塌了。

家住濟南的張女士今年61歲了,唯一的女兒小晶十多年前患癌症不幸離世,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好像有把刀在挖自己的心窩子,頭髮幾乎一夜之間全白了”,張女士說。

張女士的丈夫則藉助酒精麻醉自己的精神,“這些年活得很痛苦,幾乎沒睡覺一個整覺,閉上眼睛後腦子裡全是孩子的模樣,經常一宿一宿合不上眼。”

年輕時圖輕鬆只生一個孩子,老了後卻被現實打敗了,可惜後悔已晚

一對痛失獨子的父母

像張女士夫婦這樣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的痛苦,或許只有他們自己以及和他們一樣失獨的人才能體會。

白髮人送黑髮人總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如果有兩個孩子,失去其中一個的痛苦會比失獨少一些——至少,未來還有養老送終的人。

2.老了後一生病,才知道孩子身上的負擔太重了

在北京一個普通的家庭中,50多歲的孔先生突患重病,急需動手術,唯一的兒子阿旭忙前忙後,在父親動手術前一晚因壓力太大崩潰大哭——他和妻子都是獨生子女,上有四個老人,下有年幼的孩子。如今父親生病不僅要花很多錢,還要專人護理,他和妻子每天在醫院、公司、家、孩子學校四點之間來回奔波,已經疲憊不堪。

年輕時圖輕鬆只生一個孩子,老了後卻被現實打敗了,可惜後悔已晚

阿旭因父親病重,壓力倍增而崩潰大哭

“看著孩子壓力這麼大,連一個分擔的人都沒有,我的心也很不好受。但現在有什麼辦法呢?我們已經老了,我只能照顧好自己,儘量不拖累孩子。”阿旭的母親雖然沒說出後悔只要一個孩子的話,但話中的後悔之意已然明顯。

人老了之後,各種病痛接踵而來,對於獨生子女來說,父母生病自己必須出錢又出力,沒有人可以商量,沒有人可以分擔,無論是經濟上的負擔、身體上的疲憊還是精神上的壓力,都得自己一個人扛。

如果有兩個孩子的話,雖說不能保證兩個孩子都十分孝順,但父母實在需要的時候,讓他們做一些端茶倒水之類的事大概都是沒問題的。

年輕時圖輕鬆只生一個孩子,老了後卻被現實打敗了,可惜後悔已晚

照顧病重的老人

3.逢年過節,經常羨慕那些孩子多的家庭熱熱鬧鬧

年輕的時候可能很多人好靜,能夠忍受孤獨和寂寞,但年齡越大,似乎就越害怕孤獨了。

長沙的袁嗲嗲(“嗲嗲”是長沙方言,“爺爺”的意思)坦言,自己年輕時追求“特立獨行”,只生了一個孩子,日子過得確實瀟灑。後來孩子在深圳安了家,一年也就能回家一兩次,老兩口也退休了,生活一下子清靜得讓自己無法適應。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看著周圍那些孩子多的鄰居、朋友家裡熱熱鬧鬧的,嘴上雖然不說,但心裡其實羨慕得很。

年輕時圖輕鬆只生一個孩子,老了後卻被現實打敗了,可惜後悔已晚

一個人的年夜飯

子孫滿堂、兒孫繞膝是大多數中國老人追求的一種幸福,如果只有一個孩子,孩子成家後不可能年年都只顧自己的父母,總是還要去另一半的父母家過年的,如此一來,家裡就只有老人自己,冷清是難免的。

如果有兩個孩子,逢年過節時,這個不回家,那個還能回家,老人也不至於孤孤單單。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或許這才是最實在的幸福。

養孩子的確不是一件輕鬆和容易的事,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經濟成本和時間、精力成本,但不得不承認,任何付出都是有回報的,年輕時多付出一些,老了後得到的也會更多——當然,前提是將孩子教育好。

年輕時圖輕鬆只生一個孩子,老了後卻被現實打敗了,可惜後悔已晚

一個幸福和睦的大家庭

如果能承受老了之後要面臨的各種現實,那麼只生一個孩子也未嘗不可;如果覺得老了之後的現實太難面對,那麼,年輕時多生一個孩子,多努力一些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今日話題:你會為了規避老了之後可能面臨的現實和風險而生二胎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