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村當務之急最需要解決什麼難題?農村發展需要什麼人才?

農村創業女漢子


你好,

農村當務之急最需要解決的難題可以說是農民的收入問題。

大家都知道很多農民大都以種地為生,近年來農村傳統農作物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已經遠遠不能與社會消費成正比,所以他們依然還是生活在當前社會的最底層。

那麼如何解決這種農民的收入難題?發展農村經濟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如何快速的發展農村經濟?那就要讓農民掌握一些能提高收入的農產品以及養殖技術。

如何改變農民的傳統種植以及養殖模式?相關部門加大對於農產品以及養殖業的幫扶政策,投入更多這方面的人才傳授他們技術,從而使更多的農民得到更大的收益之後能主動的帶動附近農民一起脫貧致富。

社會在發展,想要中國8億多農民徹底脫貧,任重而道遠。同時國家以及各地政府都很重視農民脫貧工作,也都在致力於這個目標在努力,更是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來投入對農村發展的需要。那麼我想在不久的將來城市與農村的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小,各方面人才也會越來越多!


我是勝利哥


中國農村近幾年迅速發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中國農村生活現狀較為突出的是土地問題、婚姻問題、情感問題、養老問題等。農村發展現在急需技術人才和有組織能力帶頭領軍人才!

1,土地問題:

因為廣種薄收,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地,以至於現在村裡的大部分年輕人都不知怎麼種地.在加上產業的單一、低收入和市場的變化莫測,讓農民無所適從,也就逐漸失去對土地的興趣了。

2,婚姻問題:

原來結婚比較簡單,三大件,手錶、自行車、縫紉機.現在娶個媳婦沒有四五十萬娶不回家,女方要房子,要車子,要金銀首飾衣服及彩禮錢。

3,情感問題:

男人在外打工,老婆給孩子做飯,接送孩子上學。但最終的結果是依靠現在微信、陌陌等交流軟件,搞婚外情,眼中金錢多了,心裡感情就少了。

4,大病問題:

一場大病,就是一個家庭的變革,少則幾萬元,動則數十萬元的醫療費用是沉重的負擔,讓原本小康的家庭徹底返貧,而且債臺高築.

5,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問題:

有女兒的,老人還好點,女兒給老人清清洗洗,端吃端喝。沒有女兒的,老人會生活的很不盡人意,親情冷漠是養老的大問題。


三農開拓者


鍾情三農有為我國農村地區的當務之急,並不是接受外部的輸血,比如說接受多少財政撥款和扶貧接濟資金,而是要培育自己的造血功能!具體來說,就是要發展自己的產業,要有自己的工廠,要有自己的崗位,要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即便是足不出戶或者不用外出打工,也可以在老家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

而至於說,農村的發展需要哪一類的人才,個人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著手。第一,那就是農業方面的人才,具體而言就是新型農民。今後,這些新型農民將會是我國農業生產以及糧食生產的主要力量。第二就是可以帶領大家致富的引路人,我國農村地區的長久發展需要此類人為農村地區帶來一定的產業以及工廠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需求。

這樣的產業可以是通過城市地區轉移到農村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可以是農村地區走自己的道路所發展出來的旅遊觀光以及農業加工等產業,但種的一點要求就是農村地區一定要有自己的產業規模以及相應的就業機會,否則的話,農村地區永都會淪為城市地區農民工的來源地,並不會真正實現長治久安和長久發展。不管是諸如工業製造這樣的第二產業也好,還是像文旅觀光或者服務行業這樣的第三產業也好,在農村地區都是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如果有一個很好的規劃的話,確實可以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農民的增收以及收入改善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農村地區最缺的少的是產業發展和就業崗位。
熟悉農村地區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截止目前,我國農村地區有將近一半兒的人口處於常年外出狀況,而這些人口中絕大多數都是以青壯年勞動力為主,而他們選擇背井離鄉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相較於在家務農而言,外出務工有更好的就業崗位機會,而且可以獲得更高的勞動報酬,而我們反過來想,如果在農村地區有類似的發展機會和就業崗位或者同等,哪怕是相對而言較低的勞動報酬的話,那麼大多數的農村勞動力就不會再選擇外出務工,背井離鄉了。所以,個人認為,當下農村地區當務之急是需要發展自己的產業,不管是承受來自城市地區的工業轉業好,還是發展農村地區所獨有的農業觀光經濟以及三產融合等方面的產業發展也好,一定要要農村的產業帶動起來,形成一定的規模,並且最終形成集約效應,可以吸納,或者容納更多的農村人口在家鄉進行就業,這樣才可以真正實現農村的長久發展,讓農民朋友真正可以不出家門,不用外出務工,也可以實現一定的收入增加甚至穩定,否則的話,更多的情況下,只是相當於一種輸血,並不具備造血功能,不會持續太久。


鍾情三農


農民默默奉獻了幾十年,到最後養老都成問題,上面說的好,下面作好了嗎?沒有,大最的農業投資農民用不到,蛋糕都讓外國人吃了。在農村只有死路一條。


手機用戶81697680799


在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農村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結合本人26年的農業農村工作經歷和對三農工作的理解,談一下個人的看法,如果不妥之處,還請各位指正,希望今後的農村工作在全體農民朋友和廣大三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加快推進農村的繁榮和發展,重點要解決好三個難題:



難題之一,解決如何讓鄉村人氣不高的問題

近年來,打工經濟的興起,離鄉創業人數的增多,農村的人口在逐年遞增式流向城市,進而農村出現了“三多三少”現象:即老人多、孩子多、婦女多,同時也出現了青壯年勞動力少、能人少、男人少,可以說是當前農村在人數減少的同時,出現了能夠發展鄉村經濟的人更少了,一大批農村中有文化、有能力、懂經營的農村的“精英”離開了農村;一大批、甚至80%以上的農村青年人離開了農村,據我所包扶的貧困村數據顯示,一個村戶籍人口中1382口人,其中20-40歲的人口452人,目前在村中種地或從事其他行業的只有48人,流失率達到89.38%。這樣的村子,可以說是人氣十分不足,如何把外流的青年人、能人再次吸引回來將是最緊迫的難題之首。



難題之二,解決如何發展產業的問題

農村要發展,鄉村要振興,靠的是什麼,靠的是產業,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產業做基礎,發展農村經濟就是紙上談兵,那麼應該如何發展產業,個人的看法有三點:

一是圍繞當地優勢資源抓產業,根據本地的種植、養殖、加工、自然等優勢,找出自己發展產業的切入點,宜農則農,宜牧則牧,不搞千村一面,可以搞一鄉一業、幾村一品,發揮出本地的資源優勢。

二是圍繞區位抓產業,要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這裡所說的產業並不是狹義的,而可以在傳統的種植、養殖之外的產業,比如鄉村旅遊業,比如農產口加工業,或者中藥材產業,這就需要大家認真研究當地適合發展什麼,就發展什麼,不能只侷限於某個方面。

三是圍繞產業融合抓產業,目前這個方向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在我們本地就有這樣向種模式:1、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比如我們有個食品公司,與合作社合作,合作社組織生產,農民生產食用菌,然後企業加工;2、農村經濟人+合作社+農民模式,有個合作社帶領農戶生產的馬鈴薯,和經濟人鑑定合同,全部由經濟人負責外銷。3、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模式,某食品食業與合作社簽訂合同,由合作社組織生產粘甜玉米,企業加工速凍後,銷往南方省市。



難題之三,解決如何增加農民收入的問題

這是個老聲常談的問題,但也是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農民在農村發展,你得讓大家有足夠的收入,如果有收入能夠保證正常的生產活活,哪個農民也不願意拋家舍業的打工,解決這個問題很難,需要國家、社會、農民等各個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會有效果。如果農民增收的問題不得到解決,說一千到一萬,農村還是留不住人。 最後談一下農村發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問題。個人認為農村眼下最需要的人才有三類:



一是需要品德好、能力強,有能夠帶領農民一起幹的領導型人才。二是需要能夠在農業生產中,解決農民種植、養殖等各個方面問題的專業型人才。三是需要會管理、善經營,懂市場的經營型人才,也就是說,農民產出來的產品不但能賣出去,而且還要好產品賣上好價錢。四是需要文化人才,鄉村振興,需要文化做先導,通過文化人才,把農村的人氣聚攏起來,激發群眾積極向上的發展熱情,讓鄉村文化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篇幅所限,有些問題沒有展開闡述,這些是個人的一些淺見,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三農廣訊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反應呼聲51362142251


1,建立積極向上,廉潔奉公的農村新型領導班子;

1,加大農村農業基礎投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暫緩拆遷,這是農民深惡痛絕的,安居才能樂業,經濟好了,人們自然要求改善居住環境;

1,掃黑除惡,持續加壓;

1,礦產資源公有制,加強管理,杜絕貪腐,所得利潤集中辦大事,避免財富聚集,滋生腐敗

1,嚴肅查出侵佔集體土地,違規建房者


用戶19qub68237891369


農村現在的情況不是很樂觀,最好是城市幫回農村。


用戶2928706614669


有市場價質觀人才,


合作錢進


把撂荒的土地種上莊稼,減少進口轉基因糧食!但國家以不讓農民種地賠錢為底線!所以說,農民種地與否不在於農民而在於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