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代中國,官方語言是哪一種?最接近哪種方言?

古代中國,官方語言是哪一種?最接近哪種方言?

漢語,從歷朝歷代開始追溯,每一箇中央政權似乎都可以算數,從其濫觴開始,到最終系統化,或許只有過了漢朝,才真正使漢語、漢族和漢文化統合為一。中國有八大官話方言,主要在戰國七雄版圖之內,以及東北、西南和西北。

其中,八大官話分別是北京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東北官話、蘭銀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和中原官話。《方言》一書成書於漢朝。比如《切韻》序,也證明了各地方言都不同,南北方言差異很大。所以一個最基礎的事實,中國自古至今,在國語普通話之前沒有統一的全民通用語。

古代中國,官方語言是哪一種?最接近哪種方言?


粵語是受爭議最大的語言。古藉記錄漢人進入閩南,只有兩次大規模的。一次是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率9600名府兵進入福建雲霄鎮壓“蠻獠亂”。一次南宋滅亡時,宋人逃難到閩南山區。我們國家的標準通用語普通話,他有39個韻母,聲調有四個普通人可以說是比較容易學習的。

反之,粵語,閩南話潮汕話,溫州話,這些地方性的方言,雖然有人說,更符合廣韻,更接近古代的漢語發音特點,而廣東省政府參事室在封開縣主辦“粵語源流”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考察論證,與隋代《切韻》對照,封開方言保存了完整的漢代雅言的“濁塞音”,是上古雅言寶貴的遺存,是上古雅言的“活化石”。雅言,應是正宗的古漢語。雅言流傳到明代,直到滿清王朝才被“消滅”。

古代中國,官方語言是哪一種?最接近哪種方言?

另一種說法是漢文化中心的發展趨勢是由西北的西安向中原的洛陽和開封漸進,繼而南移至南京、杭州,再北歸北京,如此廣袤的地域轉變,大致以黃河和長江中下游為基準,該地區的漢語方言便是正源所在。

中原官話它是最早形成的,但是也是最晚的,為什麼這樣說就是因為中原官話給古漢語,當然這個古漢語是洛陽西安一代的,有直接傳承關係,當然中原官話最終定型是在宋朝,可以這樣說,唐朝人說話能不能聽懂我不知道,但是宋朝人說話北方人應該都能聽懂,因為當年北宋失手,南宋建立,中原人來到了浙江,中原人給浙江江蘇上海人融合形成了現在的吳語,當然這是以後的事。

在清末民初的三大語文運動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通過改革語言文字,普及教育,以適應當時社會發展和科學文化發展的需要,然後富國強兵,振興中華民族。國語運動是建立和推廣漢民族標準語口語的運動,而白話文運動則是提倡用能夠表達口語的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作為正式書面語的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